证券交易商:战争准备中的融资_融资融券论文

证券交易商:战争准备中的融资_融资融券论文

券商:融资以备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券商论文,融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创业板顺利推出并得到市场认可后,融资融券、股指期货已成为资本市场的下一个目标。公开消息显示,券商大力募集资金,备战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创新类业务。

募资:各显其能

已经上市的券商,正在以不同方式募集资金。

5月27日,东北证券发布了2009年配股募集资金运用可行性分析报告。通过此次配股,东北证券有望募集到近40亿的资金。另有最新消息显示,长江证券的配股融资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8月14日,西南证券公布了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公告称,本次发行股票合计不超过50000股,总募集资金不超过60亿。

8月18日,光大证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开发行5.2亿A股,发行价21.08元,共募集资金约109亿,市盈率58倍,是近7年来首家以IPO方式上市的券商。

而作为A股IPO重启后的第二只券商股,招商证券近日也发布公开募股公告,网上申购价格定为31元每股,发行量不超过3.6亿股,募集资金高达112亿元。

11月3日,国元证券公开增发A股顺利完成,共募集资金99亿元。

而尚未上市的券商,再次期待梦圆IPO。

据了解,目前尚在等待审核IPO的券商包括国信证券、西部证券、华泰证券、红塔证券、山西证券及兴业证券等。2008年因业绩巨亏而无缘IPO的东方证券,传言有迹象表明或将重启上市之途:民族证券与金元证券,亦有消息推测双方有意合并上市。同样有上市意图的还包括国泰君安和申银万国。

随着招商证券的上市,证券市场上的券商股将增加到11家。有媒体统计显示,今年已经融资完成和已经进入流程的券商共涉及资金420亿,这些资金将全部进入到各家券商的净资本中。

净资本瓶颈

创新类业务已被资本市场视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光大证券招股说明书》中称,我国证券公司主要依赖证券经纪、证券承销和证券投资等传统业务。由于传统业务受二级市场行情的影响较大,导致以传统业务为主的证券公司业绩波动很大。市场分析认为,融资融券、金融期货、直接股权投资、创业板发行上市等证券公司创新业务的即将陆续推出,将为证券公司带来广阔的市场业务机会,将有利于证券公司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

问题在于,券商净资本有限。

资料显示,我国证券公司在成立之初即普遍存在资本规模小、资金实力薄弱等问题。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证券公司在资本规模、资金实力等方面上了一个台阶,并出现了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证券公司。但就总体而言,我国证券公司仍然处于资本规模小、总体竞争力弱,难于抵御巨大市场风险的状况。

事实上,在以净资本为核心的监管体系下,净资本水平决定证券公司业务资质和业务规模。中国证监会在《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中规定:净资本与各项风险准备之和的比例不得低于100%;自营权益类证券及证券衍生品的合计额不得超过净资本的100%;自营固定收益类证券的合计额不得超过净资本的500%;持有一种权益类证券的成本不得超过净资本的30%;对单一客户融资业务规模不得超过净资本的5%;对单一客户融券业务规模不得超过净资本的5%。

券商们有心无力的状况不言而喻。

以东北证券为例,《东北证券:2009年配股募集资金运用可行性分析报告》称,公司受净资本偏低的影响,给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规模的扩大、IB业务和融资融券业务资格的申请以及股权直接投资业务的开展等方面形成了重大的影响,净资本的不足成为了公司发展的一个重大瓶颈。公司亟须通过再融资,进一步提高净资本,消除这一发展瓶颈,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

一箭数雕

眼下券商们正在进行的融资行动,显然直接源于创新类业务将导致券商资金不足的问题。不过更深层次上,券商们的融资举动,或源于行业发展需要。

随着高盛、瑞银等国际证券公司在中国设立合资公司,国内证券公司开始直接面对拥有雄厚实力的国际证券公司的正面竞争。而随着证券行业对外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将有越来越多的国际证券公司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并在相关业务领域特别是投资银行业务领域对我国证券公司形成冲击。

威胁券商们生存的不仅仅是外国投资者。眼下,新修订的《证券法》已放松了对混业经营的限制,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已在一些业务领域向证券行业渗透。

需要面对的竞争者愈来愈多,整体规模不大的中国券商们,开始寄望融资以做大做强。“应该说每个券商都有这种上市冲动。我相信不光现在,将来也会有越来越大的证券公司到A股上市,甚至到香港、美国等。”国巨资本国际控股集团总裁、美国万通投资银行控股集团执行董事孙飞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同时,上市也是券商“防范风险的一个做法,通过上市,把证券行业里累积多年的风险,通过公募,释放掉风险。”上海师范大学金融学院博士张毅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水楼台先得月,只要国家允许,券商上市的步伐会越来越快。

近日,针对多家证券公司提出的IPO申请,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直接发行上市,使更多证券公司在发展进步中获得IPO上市的机会。

资金流向之谜

券商募集到的巨额资金,意欲何去何从?

传统业务显然不可轻视。

资料显示,2008年度,券商收入还是主要依赖于传统的证券经纪和证券投资业务等风险较高的业务,占比高达87.59%;而风险相对较低的发行承销和资产管理业务,尤其是创新类业务,仅占行业总业务比重5.96%。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称,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我国证券市场将实现全流通,证券经纪业务的规模也将随之有较大的扩张。另外,随着近年来国内证券市场中企业整体上市、海外上市公司回归、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等诸多积极因素的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规模不断壮大,流通市值和交易量也进一步放大。因此,对于证券公司而言,未来能否在行业内保持持续竞争能力,经纪业务的规模将是一个重要的体现。

问题在于,我国证券市场属于新兴市场,眼下证券投资者的投机心理普遍较强,持仓时间一般较短,偏好频繁地进行交易。但是,随着机构投资者队伍的不断壮大和投资者投资理念的逐步成熟,证券买卖频率会有所下降。

此外,“传统业务竞争过于激烈,同质化严重。券商需要另辟蹊径。”张毅说。

另外,创新型业务同样无法轻忽。

以股指期货为例,西南证券称,股指期货作为国内资本市场的一项新生事物,其推出必将带来国内资本市场更深层次的变更,为国内证券公司提供新的盈利机会,能否及时参与将是体现证券公司竞争实力的一项重要标志。因此,西南证券将利用本次募集资金尽快实现控股或设立期货公司,积极备战股指期货业务。

资料显示,证券公司业务多元化和经营特色化已成为国际证券行业发展的方向。资料显示,国外证券业务已突破证券承销、证券投资、经纪业务等传统业务框架,并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并购、咨询、股权投资等创新业务,实现了收入和利润来源的多元化。

在中国,目前“传统业务与创新类业务都是重点。券商既要巩固原有市场份额,扩大市场份额,又要占领新的市场。”孙飞说,作为券商,其传统业务有一定比例的市场占有率,且运作起来驾轻就熟。而创新型业务,例如PE领域存在暴利,假如投了一个亿,如果市盈率是50,即意味着收益为50个亿,利润相当可观。

孙飞的意思是,眼下已稳定的传统型业务,例如经纪、投行业务,可能还是主流。但包括PE在内的创新型业务,将会成为券商新的赢利增长点。张毅亦称:“根据我们国家现在证券市场的发展,还有好多东西没有开展,所以券商在创新类业务方面,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势在必行

创新类业务中,融资融券、股指期货被视为刺激券商们全力融资的业务品种。

资料显示,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的准备工作早已开始。经过近两年的股指期货仿真交易,股指期货业务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已日渐成熟,市场对股指期货推出的预期日渐增强。

根据股指期货这一金融衍生品的特点,只有期货公司才能从事该项业务。《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称,已有多家国内证券公司通过收购的方式拥有了期货公司,为股指期货推出后能够及时参与其交易以及获取经纪业务佣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公司将利用本次募集资金尽快实现控股或设立期货公司,积极备战股指期货业务。”

融资融券方面,2009年1月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监管部门强调今年要做好八项工作,其中之一即是融资融券。2008年下半年后,融资融券业务推进速度较快。2008年10月25日和11月1日,包括中信证券、海通证券、招商证券等11家券商已经就融资融券业务进行了两次联网测试。

同时,关于融资融券业务的相关规定也已基本完善。早在2006年,第一个成文规定已发布。2008年4月24日,证监会再次发文,《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将融资融券正式列入券商业务,并做了明确规定。同年10月,管理层发布了《证券公司业务范围审批暂行规定》,该《规定》自2008年12月1日起生效,即在该日起,券商可以申请融资融券业务。

不过,融资融券、股指期货概念虽然早已提出,但在张毅看来,目前国内的“投资理念,机构投资者的培育等方面,都还没有做好准备”。张毅认为,眼下虽然不是融资融券、股指期货推出的好时机,但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成熟,融资融券、股指期货推出势在必行。

名词解释:

IPO全称Initisl public offering(首次公开募股)。指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通常为“普通股”。有限责任公司IPO后会成为股份有限公司。

标签:;  ;  ;  ;  ;  ;  ;  ;  

证券交易商:战争准备中的融资_融资融券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