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歇的动态心电图分析及临床意义论文_张红

山东省临朐县人民医院 山东 临朐262600

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分析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歇(≥1.5秒)及临床意义。方法:将入选2011年4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率患者120例进行观察。采用动态心电图连续监测24小时心电图,据患者记录的生活日志,分析长R-R间歇、逸搏及逸搏心律出现的时间。结果:睡眠相关组85例患者中发生长R-R间歇1.5-2.0秒。睡眠无关组明显高于睡眠相关组(P<0.01),风心病患者R-R间歇>2.0秒,逸搏及逸搏心律频度明显高于其它病种(P<0.01)。结论:心房颤动伴长R-R间歇,逸搏及逸搏心律与睡眠相关时,多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歇

【中图分类号】R85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9-0061-01

在临床工作中,持续性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歇、逸搏及逸搏心律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随着动态心电图的普及,动态心电图工作者对此现象是否诊断房室传导阻滞观点不一致。我们通过对120例相关患者进一步的分析,以探讨动态心电图对房颤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2011年4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为持续性心房颤动伴长R-R间歇(>1.5秒)、逸搏及逸搏心律患者120例,男性70例,女性50例,年龄29—80岁,平均年龄(61±9)岁。病因有冠心病78例,风湿性心脏病18例,高血压12例,肺心病9例,孤立性房颤3例。

(二)方法

使用北京美高仪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EGCLAB动态心电图系统,12导联动态心电图持续24小时监测患者心电图并进行数据分析。诊断标准为>1.5秒的R-R间歇为长R—R间歇,房颤伴连续3个或3个以上逸搏且R-R间期固定诊断为逸搏心律,并视逸搏的qRs波群有无宽大畸形来区别室性逸搏及交界性逸搏。结合患者详细记录的生活日志,把患者长R-R间歇,逸搏及逸搏心律仅在睡眠中出现时定为睡眠相关组,而睡眠及非睡眠时均出现定为睡眠无关组,对两组患者的心率,长R-R间期,逸搏及逸搏心律的频度及24小时人均长R-R间期,逸搏及逸搏心律次数对比分析。

(三)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以面±s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

二、结果

在120名患者中85例患者(睡眠相关组)长R-R间歇、逸搏及逸搏心律与睡眠有关,35例(睡眠无关组)患者与睡眠无关。睡眠相关组24小时日间、夜间平均心室率和1分钟最低心率分别为(106±29.7)次/分钟、(65.5±31.2)次/分钟、(46.9±11.0)次/分钟。睡眠无关组24小时日间、夜间平均心室率和1分钟最低心率分别为(66.44-20.8)次/分钟、(41.2±20.6)次/分钟和(34.9±10.2)次/分钟。睡眠相关组夜间、日间平均心室率和1分钟最低心室率分别快于睡眠无关组(P<0.01)。A、B两组24小时发生长R-R间歇、逸搏及逸搏心律的频度及人平均数见表1。与其它各组比较风心病组R-R间期>2.0秒,逸搏及逸搏心律的频率较高,见表2所示。

三、讨论

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平均心室率<55次/分,>1.5秒R-R间歇反复出现(至少3次),交界区或室性异搏反复出现可提示持续房颤伴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分析A、B两组患者长R-R间歇、逸搏及逸搏心律出现的频度、人均次数、心室率变化及其时间规律,初步推断房颤仅在睡眠出现上述心律变化并非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可能与睡眠时迷走效应增加房室结隐性传导使心房冲动下传心室明显减少有关,其可能的机理为:(1)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房室结不应期延长;(2)交界区连续发生隐匿性房室传导,致使连续若干个f波受阻于房室交界区而未能下传心室,这种现象属生理阻滞。

本研究发现,持续房颤伴有长R-R间歇、逸搏和逸搏心律的患者多数与睡眠有关(占70.82%),且多出现在午睡和第2天的凌晨0~4时,此时心脏迷走神经张力最高,符合自主神经系统心脏动态平衡的昼夜节律变化特征。所以睡眠相关组患者心率变化主要与自主神经节律变化有关,而非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而占29.18%的睡眠无关组患者,其心室率变化与自主神经系统昼夜节律改变不一致。在交感活动占优势的白天也可出现。此现象可能与房室结存在病理性传导阻滞有关。病种分析发现,风心病较其它疾病更易出现长间歇及异搏,且大部分患者属于睡眠无关组,这可能与风心病患者大多合并应用洋地黄及B-受体阻滞剂有关。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持续房颤睡眠时出现长R-R间歇,逸搏,逸搏心律可能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加重房室结的隐匿性传导,延长房室结不应期使房颤波下传心室减少有关,并非病理性房室阻滞;而与睡眠无关时,应考虑可能存在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应结合临床综合分析,恰当减少或停用抑制房室结传导药物,或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

参考文献:

[1] 郭继鸿.主编.心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09-543.

[2] 蔡少娟.动态心电阁检出房颇中长R—R间歇的临床意义[J].驻床心电学杂志.2015,14:5-6.

[3] 郭继鸿.主编.新概念心电图[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12.323-329.

[4] Federico L,Diego T,Fabrizio Tct a1.Autonomic nervoLiB system and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a咖d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R intervalcllaIlg∞before,during and after paroxymml aI fibfillati,m.EuropeanHeart Journal,2014,25:1242-1248.

[5] 王五艳,苏家林,宋以信,等.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持续房颤伴长R-R间歇的病历回顾分析.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14,5:321-324.

论文作者:张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8

标签:;  ;  ;  ;  ;  ;  ;  ;  

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歇的动态心电图分析及临床意义论文_张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