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教育观下的高职计算机教学论文_罗 练

浅谈创新教育观下的高职计算机教学论文_罗 练

罗 练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00

摘 要:创新作为促进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在教育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极为重要。在素质教育中,创新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而创新教育的宗旨就是为了提高人的创造能力、培养人们的创新思维,从而培养出能够真正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专业人才。本文主要对创新教育和高职计算机教学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创新教育观下对高职计算机教学进行改善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高职教育 创新教育观 计算机教学

在一个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创新不仅是促进发展的动力,也是国家发展所应达到的目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创新教育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观念,其应用目标是为了培养出具有较高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专业人才,以便促使国家发展速度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受重视,高等教育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创新教学观念在高职教育教学特别是高职计算机教学中也得到了更好的应用,而这对增强高职教育教学的质量也有很大的帮助。

一、创新教育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教学的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这也使得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在高职教育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低。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创新教育观念的提出和应用也成为改善高职教育教学成效的有效方法,同时也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创新教育的特征主要包括实践性与参与性、自主性与主动性等。

第一,实践性与参与性。这一特征所针对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在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教师所承担的压力和责任是非常大的,需要在课堂上为学生详细地讲解教材上的内容和拓展性的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当课程教学遇到一些难题的时候,教师往往也是采用直接讲解答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问题的解决方法。这也导致学生的学习过程存在很大的问题,不仅学生的思考时间和机会被很大程度地减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题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在如今的教育教学特别是高职教学中,学校应在创新教育观下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避免再次出现传统教学模式所存在的教师唱“独角戏”等现象的出现,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能够高度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以便确保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

第二,自主性与主动性。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拥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其所担负的责任也比较重大。在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只会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并根据教师的要求去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就导致学生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主性,没有了教师的要求,其甚至都不会去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当学生步入社会后,很快就会因为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不足而遭到淘汰,甚至也会对其未来的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创新教育所具备的自主性与主动性特征主要针对的就是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利用创新教育观念开展教学活动,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得到更好的提高。

二、高职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1.教学观念较为陈旧。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由于教学观念比较传统、陈旧,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以至于学生很难对计算机技术的学习产生兴趣。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各大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都增加了一定的教学经费,并置办了很多更为先进的教学设备。然而,由于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太过腐朽且很难被改变,这些教师往往是采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计算机教学,而对新设备不够重视,以至于新设备在计算机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根本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不仅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很大程度地降低,也会导致高职计算机教学质量和效率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2.学习起点不同。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都是来自不同的地方,而由于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差距,以至于不同地区的计算机教学水平也有一定的差距。比如,有些地方的计算机教学水平会比较高,有些地方的计算机教学水平会比较低,甚至有些地方的学生都很少接触计算机,也没有接受过系统、完整的计算机教学。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与经常接触计算机的学生相比,这些很少接触计算机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往往很难理解所学的知识和技术,而这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使整个班级的计算机学习水平呈两极化发展。

3.认识程度不够。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因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学生与教师对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认识程度还不够,而这也就导致素质教育一直无法得到更好的开展。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由于教师和学生对信息素养所起到的作用不够重视,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往往是敷衍了事,并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和学习中去,以至于学生根本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和技术,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一直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在这些问题的影响下,高职计算机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也便无法得到更好的提升。

三、创新教育观下对高职计算机教学进行改善的有效方法

1.创新教学观念。在高职教育教学中,与其他课程的教学相比,计算机教学更为重视对学生进行操作训练。计算机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与灵活性比较强,而学生要想学好计算机知识和技术,则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否则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和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对于教师而言,为了更好地提高高职计算机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术,则计算机专业教师应将创新教学观念应用到计算机教学中去,以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引导式教学方式。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越来越受重视,国家也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仍有部分学校的部分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造成这种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以至于教师和学生对学习成绩都过分的重视。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要想取得好成绩,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解的知识,而这种教学方式的缺点是缺乏主动性和自主性,很难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术的积极性。因此,为了更好地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并提高计算机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创新教育观下,高职教师可以采用引导式教学方式进行计算机教学,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计算机教学中去,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便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3.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高职教育教学中,计算机教学对实践性和灵活性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能只重视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而应该将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进行结合,以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确保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术应用到实践中去,而这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有很大帮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创新教育观念的提出和应用不仅是为了满足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在创新教育观下,为了更好地提高高职计算机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计算机专业教师应采用科学、适宜的方法进行教学,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便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和技术,从而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和技术应用到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姜伟 创新教育观下的高职计算机教学分析[J].信息与电脑,2015,(3)。

[2]孙宇轩 浅谈创新教育观下的高职计算机教学[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36)。

[3]王学利 高校计算机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育界,2012,(6)。

论文作者:罗 练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8月总第16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

标签:;  ;  ;  ;  ;  ;  ;  ;  

浅谈创新教育观下的高职计算机教学论文_罗 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