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食饵干预自愈体系论文_李 李

论食饵干预自愈体系论文_李 李

李 李(中健国利( 北京) 医学研究院 100000)

人体的自愈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的迅速腾飞,人们的保健意识日益增强。“上医治未病”的理念正逐步倍受推崇,“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健身为策,干预为宗。”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健康理念。

诚然,面对化学药物的伤害目前已是妇孺皆知,然而某些偏性中药的应用不当也同样会给身体带来负面的作用。因此,食疗、理疗和康复保健就成了目前健康产业的主流。

事实上,人体有着强大的自愈能力。人是一部功能最齐全、完全自我调控的自动化精密仪器,熟称“人体计算机”。这部人体计算机有着相互配合默契的接收系统、发射系统、自我调控系统、微调放大系统、分析处理系统等等。

2008 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在对自然医学研究中发现了人体的自愈现象。所谓自愈就是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相互作用的生理协调机制构成了自愈系统,自愈系统的自愈方式和过程称为自愈机制,现代医学通常称作自愈力。当人体在遭遇外来侵害或出现内在的变异性反应而危害健康和生命的情况下,会启动自身的自愈机制,防御外侵和保护机体的功能,修复已经造成的损害,维持个体健康和存活的一种生命现象。自愈力具有自发性、非依赖性和作用持续性等显著特点。

自愈系统是一个与生俱来、自发作用的自我保护、自我修复的系统,使人体得以维持健康和生命状态,免予物理、化学、微生物等来自外界的不良侵害中丧失自身的生命力。是生物储存、补充和调动自愈力以维持机体健康的协同性动态系统。包含免疫系统、应激系统、修复系统(愈合和再生系统)、内分泌系统等若干个子系统,当其中任何一个子系统产生功能性、协调性障碍或者遭遇外来因素破坏,其他子系统的代偿能力都不足以完全弥补,自愈系统所产生的自愈能力就必然会降低,从而在生物体征上显现为病态或者亚健康状态。

在西方医学中,“自愈”主要是指身体的免疫系统,它看不见、摸不到,却是我们最重要的一条抗病防线。比如:感冒是为了阻挡细菌进一步入侵;咳嗽是为了去除痰液;发烧是维护机体、抵御外邪;呕吐是胃的自我保护、排出“毒物”;腹泻是排出细菌、病毒等毒素 …… …… 这些都是自愈能力的具体表现形式。

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人体许多疾病的发生不单是细菌和病毒入侵的结果,更重要的是由于人体内的毒素破坏了人的免疫系统,使得人体免疫力下降,而导致人体感染疾病,所以健康的第一要务就是及时排出人体肠道、血液、淋巴、皮肤等系统中的毒素,这样才能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和各系统脏器的功能,维持自愈系统的调节和修复机能,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代谢紊乱、代谢障碍是导致多种疾病发生的元凶。微循环不畅通导致局部组织细胞缺氧、缺水、缺营养,代谢产物和毒素不能及时排除,使组织细胞病变而产生各种慢性病。

微循环不畅通的原因主要是血液循环不畅及内分泌失调。同时缺乏运动、饮食结构不合理、情志不畅等是诱发代谢紊乱和代谢障碍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代谢障碍引发机体出现郁、热、虚、损,最终气血失调、阴阳失衡、经络阻塞所致。中医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也是表述了微循环不畅的致病机理。

对现代人来说,健康的行为方式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必要的养生调理、饮食干预等可有效改善代谢紊乱和代谢障碍,保障微循环通畅,肠道、尿道、气道、皮肤汗腺可以及时排出体内的代谢产物和毒素,同时汲取充足和氧和养分,充分发挥人体自愈系统的正常调节和修复功能,抗御外邪的侵害,从而实现人体功能上的自愈。

传统中医称自愈力为“真气”、“元气”、“正气”、“肾气”、“阳气”等等,称致病力为“邪气”、“阴气”、“瘴气”等等,认为“邪不压正”,“正气充盈,百病不侵”,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从现代医学角度,中医的自愈力是人体代谢与抵抗疾病的能力,换言之,就是人体自我调理和修复的能力。

中医传统养生术中的针灸、推拿、按摩、刮痧、火罐、艾灸、砭疗以及饮食调摄等,都是从扶“正气”、补“肾气”、助“阳气”、驱“邪气”的角度出发的,从而使气血充盈、经络通畅、脏腑健旺、阴阳调和。以达“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这也就是提高人体自我调理和修复的能力,是增强人体“自愈力”的最佳方式。是养生保健中最好的健康干预措施。

现代人普遍工作和生活在压力巨大的环境中,表现为情绪焦虑、身体疲乏、膳食结构不合理,不断受到噪音、辐射、空气污染、水污染、食品污染的侵害,再加上吸烟、酗酒和不当用药等因素,人们或处于亚健康状态或患有慢性病。尤其是食源性因素导致的慢性病,已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也过早的得上了慢性病。原卫生部部长陈竺先生指出:我国慢性病已经呈现井喷,如不加干预,会危及到几代人的健康素质,必将成为人类的悲哀和中华民族的灾难。对此,仅仅靠现代医疗的治疗未必达到理想效果,往往是治标不治本,许多情况下,表现为无能为力。而通过健康干预,调理人体的生理机制实现自愈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健康干预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受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存环境影响的统一整体。人体的脏腑、形体、官窍等各个组成部分通过经络的沟通联络作用,构成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系统之间在结构与功能上是完整统一的。同时,人体生活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各种各样的环境因素、体质因素、精神状态、生活( 饮食) 习惯、行为方式等都在无时无刻影响着人体的健康而致病。这些致病因素都是最终导致了人体的邪盛正衰、气血失常、脏腑失和、阴阳失调。而单单靠药物的治疗却是为时已晚、得不偿失。

祖国医学在养生保健和治疗康复方面提倡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的积极有效干预。只有辨证施治、辨因施调,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才是最正确的治疗和干预措施。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积极康复就是最好的干预方针。比如:顺应自然、避其邪气、养性调神、护肾保精、锻炼体魄、针灸、推拿、营养调理、饮食调摄等,是优先考虑的健康干预方法。

我们把调理人体生理机制和影响身体健康的外化行为方式称为健康行为干预。这种干预有的是对人体有益的,我们称之为有益的健康干预;有的是对人体有害的,我们称之为有害的干预。比如改善生活环境、养性调神、护肾保精、锻炼体魄、针灸、推拿、营养调理、调摄饮食等都属于有益的健康干预;反之,环境污染、药物损害、饮食不节、起居无常、酗酒嗜烟、暴饮暴食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不正确的行为方式就是有害干预。

干预按方式来分,可分为环境干预、药物干预、营养干预、理疗干预、饮食干预、行为干预和情志干预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药物干预(用化学或天然药物纠正机体的偏性等)、营养干预(从现代营养学角度直接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饮食干预(多指用药食同源的,有一定寒热、升降、偏性导向的食材,使机体恢复阴阳平衡状态)和情志干预(调摄精神避免七情太过或不及而伤人)又称之为内干预。

而环境干预(绿化防沙、降低辐射、净化空气、消降噪音,顺应自然、避其邪气)、理疗干预(针灸、推拿、按摩、刮痧、火罐、艾灸、砭疗)、行为干预(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适度锻炼)是通过生活习惯及外在行为方式等来干预人体,我们又称之为外干预。

干预不同于治疗,治疗是通过药物或现代理化设备来实现目地的,是在机体出现疾病后而没有好办法的补救措施,是“舍卒保车”之举。而干预则多是通过理疗、饮食、行为、运动、情绪等手段来影响人体,扶正祛邪、补养气血、调和脏腑、平衡阴阳。使人体具有良好的抗病能力与自我调理和修复能力,即自愈力。

从自然医学角度讲,干预主要是从人体的免疫系统和代谢系统来影响人体健康的方法。调节人体代谢系统和提高人体免疫系统,人就不易得病。很多疾病就会不医而治、不药而愈。

食饵干预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都证明:“是药三分毒”,“药治不如食调”,“食物是最好的医药”,中医讲“人体之精华皆由食物所化生”。所以,历代养生家很注重食疗即食养食治。我国卫生部已经开始重视营养治疗作用,要求医疗机构普遍设立营养科,要求医生要懂营养知识。

国家拨出专项资金,轮训医生,组织学习营养保健方法和营养治疗技术,尤其是中医保健知识和中医治未病方法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营养保健也好、营养治疗也好;中医保健也好、中医治未病也好。

其精髓都体现了古代食饵干预理念。从寒热阴阳、五行属性等学说出发,将食物筛选分类,如绿色疏肝、黑色强肾、寒性清热、苦能泻火、辛味发散、甘能滋补等。宫廷御医更是将食中之精华巧妙配伍、神秘炮制加工成了皇宫御膳,以用来为皇族提高免疫、增强自愈力,从而达到养生保健、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目的。这些无不体现古典中医“食饵干预”理念。

食饵到底是什么,他和我们平时吃的保健品又有什么区别吗?

食饵是由精心挑选的药食同源类的食材单方或组方,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特殊营养膳食,分为基础食饵和特膳食饵。

特膳食饵是古代中医用来治未病的瑰宝。在古代素有养生保健、除疾强身、益寿延年之精微食品,医圣张仲景和药王李时珍对此都有论述。古代食饵因其选材的严格性、工艺的复杂性、成品率低和精少性等特点,只有皇宫贵族、达官显贵才能炮制得起和享用得到,如茯苓饼、龟龄集等。

食饵的作用就是驯练人体功能,强化体质,增强抗病能力。采用的是药食同源的特殊食品原料—“药食物”,如铁皮石斛、核桃仁、灵芝、黄精、葛根、山楂、牡蛎、人参、枸杞、山药、桑叶、西洋参、冬虫夏草、菊花、金银花、珍珠、百合、蚂蚁等,按特殊配伍组成、私密工艺炮制加工;是具有“补气养血、调和脏腑、益智健脑、强筋健骨、舒筋活络、滋补强壮、扶正固本、平衡阴阳”等多种调理功效的单方或组方的精微食品。可用来强体防病,延年益寿。

食饵既不是药品,也不同于西方意义的保健品,它属于药食同源的食疗养生范畴,相对于普通食品对人体功能具有特定和特殊的强化训练作用和调理作用。它能够扶正气、御外邪,启动人体自愈力。

食饵干预技术是传统中医学的瑰宝和独门绝技;是传统中医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和璀璨明珠。

食饵干预技术,是古人用药食同源类的特殊食材炮制出特膳食饵以养生健体、调理疾病的一种方法。这种食饵干预方法也叫食疗(即食养或食治)。唐代药王孙思邈指出:“夫为医者,当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食饵干预有三层作用:1. 强化训练作用。有特定和特殊的强化训练作用,可驯练和改善人体的功能,如消化吸收功能、疏泄疏通功能、精血再生功能等。

2. 诱导作用。中医组方讲究“君、臣、佐、使”。“使”老百姓叫药引子,有“调和”、“引药归经”、“引药达病所或特定部位”之含义。食饵干预技术也借鉴了中医组方的原则,有似于现代“多靶向”诱导的原理。食饵干预可协调代谢,恢复和提高机体代偿能力,诱导机体提高自愈力。

3. 调理作用。特殊食材、特殊工艺制作,可使身体气血充盈,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修复和解除机体代谢障碍。

食饵干预技术在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保肝护肾,提高机体防御能力和修复能力,是针对机体功能性的调理,能够解决机体功能下降的问题,纠正机体的代谢紊乱,增强人体自愈力。

食饵干预技术,分为基础食饵干预和特膳食饵强化。

基础食饵干预可以调肝胆、补肾精、益气血、增强免疫功能,修复、强化人体脏腑自我调节能力,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基础食饵干预可以对慢性病以及某些疾病的并发症进行针对性的调理,从而更快、更好地得到改善和康复。

特膳食饵干预(也称食饵强化训练技术)指的是用特膳食饵对人体特殊强化训练。

特膳食饵是在基础食饵的基础上精选特定食材,经过特殊的工艺炮制而成,对人体有提高调节功能、唤醒机体代谢修复能力,通过调节人体器官功能实现其特定目的,能增强细胞敏感性,提高机体能量作用,能够有效打开代谢屏障,从而更好地调节机体的代谢紊乱和代谢障碍。

明代著名中医学家龚居中指出,自然食物“盗天地之精萃发妙,以卫吾之生,去吾之患,长吾之年”。行为医学已有结论:即药疗适用于急性病,食疗适用于慢性病。生活方式干预(包括特膳食饵干预、运动干预、心理等干预等措施)对慢性病以及某些疾病的并发症调理和修复价值远超越药物所能达到的水平。

特膳食饵强化训练在对慢性病人以及某些疾病( 如糖尿病) 的并发症状的康复过程中可使血糖、血压、血脂等调节正常,使病人气血充盈,经络畅通,恢复机体对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三大物质的代谢功能,加速恢复人体的各种调节能力,让许多慢性病人能像健康人一样生活。

食饵干预自愈体系食饵干预技术,偏重于解决代谢紊乱和代谢障碍,以及机能衰退和免疫低下等问题,促进消化腺分泌和消化器官工作,保证精微营养的摄取,从而实现气血质量的改善、气血运动和浊气秽物的排除及整个代谢过程的调整。食饵干预技术以调动人体生理机制为目标,强化精神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机制的协调,增强身体代谢和免疫工作机制。

食饵干预自愈体系是全国长寿工程组委会、中国长寿工程基金会、中慈长寿工程管理集团、中健国利( 北京) 医学研究院、中科普尼营养医学研究院、普利策( 北京) 健康科技中心共同组建的“全国长寿工程慢病防治与食饵干预自愈体系课题组”在古典中医食饵干预理论基础上和转化医学指导下,结合人体自然医学、生理医学、营养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经络学、中医养生学等多学科知识,提出的全新健康养生理论。并在新食饵干预理论指导下开发出食饵干预技术,新食饵干预理论和食饵干预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一经发表就引起了中外同行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让我们全民行动起来,深入科普和推广生活方式干预及行为习惯干预,积极开发和使用基础食饵干预及特膳食饵干预,减少化学药物的伤害和某些偏性药材的应用不当对身体的负面影响。以食疗、理疗和康复保健等“绿色环保”、“省钱省事”的健康干预方式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增强人体自愈能力。为自己的健康、为家人的康寿做回主。为普及全民健康、宣传正确的养生保健知识献一份爱心。

论文作者:李 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6

标签:;  ;  ;  ;  ;  ;  ;  ;  

论食饵干预自愈体系论文_李 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