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造林工程质量的制约因素及完善措施探究论文_栾志金

林业造林工程质量的制约因素及完善措施探究论文_栾志金

广西大学商学院

【摘 要】目前,我国经济正在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的持续破坏。因此,为了避免环境的不断恶劣,我国一直坚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林业造林作为生态环境建设中一项基本工作,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林业造林工作的质量不仅体现了着我国林业造林工作的整体水平,而且更是我国是否能顺利完成生态环境建设过程的前提与保障。所以,在进行林业造林工作时,要进行充分的讨论与研究,以保证林业造林工程的质量。本文中,首先对于林业造林工程的现状进行简单的总结,其次阐述了林业造林工程质量的制约因素,最后详细介绍了如何对林业造林工作进行完善与提高。

【关键词】林业造林;工程质量;制约因素;完善措施

1.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利益的追求愈加强烈。而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于环境的破坏。目前,随着环境破坏的日益加剧,人们开始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于是,各种保护生态坏境的政策开始对人类追求利益的活动进行约束。

目前,随着社会主义进程的加快,我国开始将生态建设工作作为主要工作的一部分,以避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的持续破坏。林业造林工作的质量不仅体现了着我国林业造林工作的整体水平,而且更是我国是否能顺利完成生态环境建设过程的前提与保障。

2.林业造林工程质量的制约因素

2.1林业造林工程现状

林业造林工程的质量直接体现了着我国林业造林工作的整体水平,而目前我国林业造林工程由于其体制的不完整、工艺的不成熟,还存在这比较多的问题。具体现状如下:

(1)林业造林工程的技术不成熟

虽然我国目前在大部分地区开展了林业造林工程,但其效果较预期还有一定差距。主要原因是在林业造林工程中,由于技术还不成熟,对于苗木的选择上还不够细致,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地域与季节气候对于林业造林工程的影响,因此就会出现同一地区在不同的年份会有不同的苗木成活率、不同地区在同一年份也会出现不同的苗木成活率。虽然有些地区可能会达到预期的苗木成活率,但整体的水平还较差。

同时,对于林种和树种的安排也欠合理。根据不同地区的地质,应当选择不同的苗木进行种植,以到达最佳的种植效果。而目前我国这方面的技术还有所欠缺。于是出现了在一些土质比较好的地区种植了成活率较低的低价树种;而在一些土质比较差的地区种植了成活率较高的经济性树种。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了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1]。

(2)林业造林工程的体制不完整

我国在管理林业造林工程上体制还不完整,这也是导致林业造林工程的效果还达不到预期的一个重要原因。体制的不完整主要表现在一些地区为了降低林业造林工程的成本,选择一些质量比较差的树种进行绿化工作。这些质量较低的树种本身的生产量、存活率就比较低,这便导致了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和林业造林工作的质量下降;同时,由于树种的质量偏低,导致绿化林木很容易受到破坏,例如受到虫害、一些恶劣天气所带来的自然灾害等。这便导致了林木本身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力降低。因此,林业造林工程的体制不完整对于林业造林自身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具有重要的影响[2]。

2.2林业造林工程质量的制约因素

林业造林工程质量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三方面:工程规划、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

(1)工程规划

林业造林的工程规划对于其质量的制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在林业造林的过程中,缺乏在不同地区的林业造林工作进行不同的工程规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大多地区的工程设计工作者都是根据上级文件的内容进行当地林业设计工作,而忽视了当地的地质、气候、群众意见等一系列重要因素。这种“理想中”的设计理念由于脱离了实际情况的考察和当地群众的帮助,很难达到预期的造林效果[3]。

(2)工程技术

林业造林工程的技术直接决定了其工程质量的好坏。林业造林工程技术主要包括种苗培育和树种栽培两方面。在种苗培育方面,我国存在着种苗种类单一、新树种研发能力欠缺等一系列问题。这一系列问题也导致了我国林业造林成本较高。由于种苗培育的场所受到了制约、种苗培育的质量没有得到严格的管理,导致生产量、存活率降低低、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绿化林木很容易受到破坏,例如受到虫害、一些恶劣天气所带来的自然灾害等。因此,林木本身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力降低。在树种栽培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1.由于种植过程中忽略了不同地区在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因此就会出现同一地区在不同的年份会有不同的苗木成活率、不同地区在同一年份也会出现不同的苗木成活率,虽然有些地区可能会达到预期的苗木成活率,但整体的水平还较差;2.由于人们在种植过程中忽略了栽培时间对于种植效果的重要性,随意的进行林业造林栽培工作,忽视了最佳的种植时间,因此,大大影响了造林的质量;3.在林业造林工作中,由于人们希望树木大量成活而采用了大密度的种植方式,这种方式不但不能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反而严重抑制了树木的正常的生长[4]。

(3)工程管理

林业造林工程的管理和监督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目前,虽然我国已经开始逐步重视林业造林工程的管理和监督工作,但是这些工作并没有开展在林业造林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而且放在了林业造林工程施工结束之后。这样的管理和监督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林业造林工程的质量,但是在降低成本方面并没有任何作用。将工程的管理和监督工作放在林业造林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不仅可以减少由于质量不过关而出现的返工工作,降低林业造林工程的成本,而且可以提高林业造林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3.保障林业造林工程质量的完善措施

(1)对林业造林工程进行科学有效的规划

科学有效的工程规划是保证林业造林工程质量的基础。对于林业造林工程进行规划时,不仅要根据我国的相关政策,而且也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当地群众的意见。只有将自然规律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合理规划布局,才能保证林业造林工程质量。

(2)提高林业造林工程中种苗培育与栽培技术

种苗培育与栽培技术是保证林业造林工程质量的重要条件。对于种苗培育,要扩展培育场所,增加种苗品种,严格的管理种苗培育的质量,从而提高生产量、存活率、节约土地资源。对于栽培技术,保证合理的栽培位置、密度等。

(3)提高林业造林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先进的造林技术是保证林业造林工程质量的关键。提高林业造林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对于林业造林工作人员进行科学有效的培训,不断提高林业造林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同时,引用国外先进的林业造林技术,使得我国能够科学有效的进行林业造林工作。

(4)加强林业造林工程的管理与监督

严格的管理与监督是保证林业造林工程质量的决定性条件。在林业造林工程中加强管理与监督,不仅可以减少由于质量不过关而出现的返工工作,降低林业造林工程的成本,而且可以提高林业造林工程的质量。

4结语

目前,随着社会主义进程的加快,我国开始将生态建设工作作为主要工作的一部分,以避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的持续破坏。林业造林工作的质量不仅体现了着我国林业造林工作的整体水平,而且更是我国是否能顺利完成生态环境建设过程的前提与保障。所以,在进行林业造林工作时,要进行充分的讨论与研究,以保证林业造林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杨秉奎,徐军,于春雷.林业造林质量问题与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3(32):188.

[2]于春雷,杨秉奎,徐军.林业造林工程质量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33):93.

[3]吕学功.国内林业造林更新的现状及管理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9):214.

[4]王平.林业造林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探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4,(03):11.

论文作者:栾志金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5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5

标签:;  ;  ;  ;  ;  ;  ;  ;  

林业造林工程质量的制约因素及完善措施探究论文_栾志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