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公路建设在宁梁路项目的应用论文_张庆

齐鲁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为实现公路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宁梁路项目在平纵线形指标优化、长寿命沥青路面技术、废旧材料再循环利用、LED灯应用、绿色能源开发技术、中水回用工程、建筑节能工程、全程监控系统技术、不停车收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应用。这种绿色公路建设的新理念将在全国普及推广。

关键词:绿色公路 应用

董家口至梁山公路宁阳至梁山段是山东省“九纵五横一环七连”高速公路网中“横四”线的一部分。宁梁高速起自泰安市宁阳县境内京台高速公路,经泰安市宁阳县、东平县及济宁市汶上县、梁山县,在梁山县境内设黄河特大桥跨越黄河,于黄河北岸进入河南境内,到达本项目终点,接河南境内台辉高速公路。宁梁高速公路全长109.76公里,采用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预算投资约103.23亿元。

1宁梁路项目在绿色公路建设方面的应用

宁梁路建设单位按照2016年7月交通运输部下发的《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协调、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因地制宜,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促进公路发展转型升级,建设以质量优良为前提,以资源节约、生态环保、节能高效、服务提升为主要特征的绿色公路,实现公路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本项目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一手抓工程质量内在美,一手抓生态协调外在美,加强能源节约利用,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就路线指标、路基、路面结构及材料、建筑照明节能、交通管理系统等方面体现绿色循环低碳:

1.1平纵线形指标优化

公路平纵线形指标的优化可有效减少公路填挖方数量,利于降低车辆行驶过程中碳排放。为集约利用通道资源,本项目在K0+000-K15+000段与高压线共走廊,在K58+400-K66+400段与瓦日铁路共走廊。

1.2长寿命沥青路面技术

长寿命路面是指路面主结构在设计年限内不发生结构性破坏,损坏仅发生在路面表层,只需要对沥青面层进行日常养护和中修,维护时也只需将表面混合料铣刨、重新铺筑新混合料即可,养护维修便利。

其优点在于设计寿命延长,养护费用较低,在寿命周期内的总费用最经济。由于其不需要进行结构性大修,只进行表面养护维修,因此对交通的干扰很小,完全有可能避免交通全封闭。这样,不仅降低了公路的运营成本、提高了运营收益,并且由于维修间隔时间增大,相对维修的次数减少,对环境保护和减少环境污染也有重要的意义。

1.3大力推行废旧材料再循环利用

本项目沿线有一些其它道路的大中修工程,这些大中修工程铣刨的路面材料,在土工试验验证后,可以使用在坑洞回填、下路堤以下等部位。本项目在部门路段有房屋拆迁,对于拆迁房屋的部分建筑垃圾采用无害化处理与利用,用建筑垃圾填筑部分需要处理的水塘。

这些废旧材料再循环利用,不仅解决了这些废旧垃圾的弃置问题,还节省了高速公路取土场,有效缓解了高速公路土源不足、征用土地困难的问题。

1.4收费天棚照明LED照明、场区太阳能LED庭院灯

在宁阳北立交、白石立交、彭集南立交、东平湖枢纽立交、梁山北立交、杨营立交等收费站、收费天棚所用的照明采用LED天棚灯代替传统的高压钠灯。LED灯作为新型产品,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在国家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发展迅敏,在新建道路照明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1.5绿色能源开发技术

在房建工程中充分利用集体太阳能热水器、地源热泵系统等绿色再生清洁能源。太阳能热水器把太阳光能转化为热能,将水从低温度加热到高温度,以满足人们在生活、生产中的热水使用。地源热泵系统是利用浅层地能进行供热制冷的新型能源利用技术的环保能源利用系统。地源热泵系统通常是转移地下土壤中热量或者冷量到所需要的地方,还利用了地下土壤巨大的蓄热蓄冷能力,冬季地源把热量从地下土壤中转移到建筑物内,夏季再把地下的冷量转移到建筑物内,一个年度形成一个冷热循环系统,实现节能减排的功能。

1.6建筑节能工程

高速公路沿线房建工程单体建筑中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XPS)进行墙体、屋面保温,外窗采用密封性能好的内开下悬窗,采用中空玻璃,空气层的厚度、种类及玻璃种类根据建筑物体形系数和窗墙面积比来确定,选定的做法调节房屋建设的保温散热功能,建筑热工设计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4-2006的规定,达到节约能源、减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1.7中水回用工程

本项目服务区、停车区、养护工区等所有场区全部采用中水回用,用来场区绿化。考虑停车区绿化面积较少,多余的中水可以排放至具有渗透性强的边沟中,补充地下水资源。传统的场区污、废水是经过污水处理设备处理达到二级排放标准后排至路边沟,中水回用需要处理到一级A标准方可用来绿化。

1.8不停车收费技术

不停车收费系统(简称ETC)是基于专用短程通讯(DSRC)技术,通过路测天线与车载电子标签之间的通讯,不需要司机停车和其他收费人员采取任何操作。不停车收费系统能够有效减少排队长度,提高服务水平,减少车辆起步、刹车的频率,降低车辆磨损和油耗,减少大气污染,实现节能减排,有利于环境保护、增加效率。

1.9全程监控系统技术

传统监控系统的监控重点在互通式立体交叉、长大桥、中长隧道等区段,监控设施不完善,导致信息采集不全面,基础数据的缺失使监控系统无法对高速公路的运营情况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

全程监控系统即通过视频监控设备可以查看到公路上的实时状况,并能通过事件监控系统及时的统计各种数据以及分析事件等,能够增强应对恶劣气候的感知能力以及交通诱导功能,有效调控交通量,加快救援和清障处理,避免长距离道路堵塞和二次事故的发生。

2宁梁路项目在绿色公路建设过程中重点思考、把握了以下问题:

2.1绿色公路建设是一项综合工程

绿色公路建设既包括项目规划(统筹利用运输通道资源,鼓励公路与铁路、其它公路公用线位)、土地资源利用(因地制宜采用低路堤和浅路堑方案)又包括施工过程中的废旧材料利用、环境保护,还涵盖了运营期间的养护管理,既包括标准规格的制订还包括建设管理新经验的推广应用,几乎涵盖了公路建设的各个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

2.2绿色公路建设重点应在设计阶段予以考虑,在全寿命周期体现

绿色公路建设应在项目前期工作中予以充分考虑,主要在设计阶段充分论证,业主代表按照施工图设计进行督导,监理、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进行体现。在建设完成竣工验收后,交付营运部门进行维护过程中,也要按照绿色公路有关要求,加强运营期环境管理、提高养护便利化水平。

结束语:

绿色公路建设应大力推动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强化创新的驱动与支持作用,为公路建设注入强大动力。绿色公路建设践行了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十三五”发展规划》,落实了“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四个交通发展要求,推进工程建设人本化、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等五化工程管理,是我国势在必行的大趋势、新理念,我们相信,若干年后,绿色公路建设理念必将盛行普及,得到好的推广应用!

论文作者:张庆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8

标签:;  ;  ;  ;  ;  ;  ;  ;  

绿色公路建设在宁梁路项目的应用论文_张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