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应用鼓膜穿刺术治疗的护理体会分析论文_王梅

分泌性中耳炎应用鼓膜穿刺术治疗的护理体会分析论文_王梅

王梅

山东省莱阳市中医医院口腔耳鼻喉科 2652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在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中采用鼓膜穿刺手术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4在我院接受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病患112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给予单纯的激素治疗设为常规组,另一组病患给予鼓膜穿刺手术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设为观察组,每组各56例病患,对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病患在经过了不同的治疗之后,观察组病患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6.4%,常规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89.9%,故观察组病患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病患。结论 在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中采用鼓膜穿刺手术,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实行。

关键词:鼓膜穿刺手术;分泌性中耳炎;激素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在临床上的称呼上不统一,其也被称为卡他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二炎、渗出性中耳炎、浆液—粘液性中耳炎以及浆液性中耳炎,其主要是以鼓室积液以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中耳积液可以是浆液性渗出液或者是漏出液,也可以是粘液,常常发生在感冒之后,其临床症状主要为耳朵内有堵塞感或者是闷胀感,部分病患还会出现轻度耳痛的现象,临床上中西医对于此病的治疗方法较多[1]。而在本次研究中,研究分析在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中采用鼓膜穿刺手术的护理体会,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4在我院接受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病患112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给予单纯的激素治疗设为常规组,另一组病患给予鼓膜穿刺手术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设为观察组,每组各56例病患,其中观察组病患男30例,女26例,年龄12~48岁,平均年龄(30±18)岁,常规组病患男29例,女27例,年龄13~46岁,平均年龄(29.5±16.5)岁,对两组病患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参与研究的所有病患都是自愿的,并且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常规组:给予本组病患单纯的激素治疗,医护人员根据病患的实际情况,给予病患0.5g的头孢拉定(生产厂家: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5622),每天四次,或者其他抗生素类或合成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1.2.2观察组:给予本组病患鼓膜穿刺手术及相应的护理措施,①术前护理,在手术进行之前护理人员应该协助病患做好相关的常规检查,并且病患在手术之前容易出现不安、焦虑以及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加强与病患之间的沟通,并且为病患讲解手术的相关事项,解答病患的各种疑惑,最大程度的消除病患的不良情绪,以良好的心态来接受手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②术中护理:护理人员要提前将手术中所需要的药物和器材准备好,之后开始进行鼓膜穿刺手术,手术操作人员先对病患的患侧的外耳道进行消毒处理,并对病患实施麻醉,之后采取针刺法抽出病患鼓膜中的积液,若是鼓膜中的积液已经成为胶体凝固状态,则应该对病患的鼓室腔内注射地塞米松(生产厂家: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2020514)还有α—糜蛋白酶(生产厂家: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2113),将积液进行水解,之后抽出积液;手术完成之后使用医用棉球塞住病患的外耳道,以免出现感染,手术完成八小时之后可取下棉球[2];

③术后护理:护理人员应叮嘱病患要保持外耳道的干燥,在洗澡、洗头以及洗脸的时候防止水流到耳道内,同时在鼻部为病患滴注喷1%赛洛唑啉鼻气雾剂,每天三次,以确保病患的咽鼓管的通常和保持鼓室内的压力平衡。同时叮嘱病患要注意不要感冒了,不要过度劳累,不能使用尖锐的工具或者是手挖耳。

④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督促病患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鸡蛋、牛奶等营养高且容易消化的食物,严禁食用酒、辣椒等具有刺激性的食物。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病患的总体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

疗效判定标准:病患鼓室内的积液被全部排出,耳痛、耳鸣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病患听力恢复正常,则视为显效;病患鼓室内的积液部分排出,耳痛、耳鸣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病患听力逐渐恢复,则视为有效;病患的上述症状无任何明显变化,则视为无效;

总体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对比两组病患的入睡时间、苏醒时间

两组病患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病患治疗显效42例(73.6),治疗有效13例(22.8),治疗无效2例(3.5),总体治疗有效率55(96.4);常规组病患治疗显效26例(45.6),治疗有效22例(40.3),治疗无效8例(14.1),总体治疗有效率49(85.9),以上两组数据经过计算得出,显效(x2=16.280,p=0.000),有效(x2=7.015,p=0.008),无效(x2=7.000,p=0.008),总体治疗有效率(x2=6.833,p=0.008),由此可见,观察组病患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病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目前临床上尚不能明确分泌中耳炎的发病机制,但是有相关研究和文献资料表明,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以及免疫反应等都有可能引起中耳炎,从而导致病患的听力有所下降并出现耳鸣、耳痛等症状[3],有相关研究人员认为咽鼓管功能障碍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咽鼓管出现阻塞的时候,就会导致中耳腔内部不断形成负压,粘膜中的静脉就会出现扩张,导致其通透性就会不断的增加,而漏出来的血清就会不断聚集并形成积液,若是治疗的不及时或不恰当,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导致病患出现永久性的耳聋,因此需要对分泌性耳炎进行及时的治疗[4]。

临床上的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一般采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抗生素类药物或者是其他合成抗菌类药物等进行治疗,但是此种方法很难将积液排除干净,治疗效果不理想,而通过鼓膜穿刺手术将鼓室内的积液完全排净,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促进病患的康复[5]。且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病患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6.4%,常规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89.9%,故观察组病患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病患。

综上所述,在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中采用鼓膜穿刺手术,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实行。

参考文献:

[1]袁小静. 分泌性中耳炎应用鼓膜穿刺术治疗的护理措施及效果分析[J]. 心理医生,2016,22(21):168-169.

[2]柴广宇. 70例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护理体会[J]. 吉林医学,2016,37(11):2825-2826.

[3]陈倩倩. 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中西医临床护理体会[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0):148-149.

[4]赵富强. 耳内镜下鼓膜穿刺切开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应用[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9):172-173.

[5]张云山. 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4):68-68.

论文作者:王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7

标签:;  ;  ;  ;  ;  ;  ;  ;  

分泌性中耳炎应用鼓膜穿刺术治疗的护理体会分析论文_王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