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质量改进在骨创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程薇

湖南省人民医院创伤骨科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探索持续质量改进在骨创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骨创伤患者,将其随机化分组,两组各有6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的疼痛管理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3天疼痛评分(3.85±0.75)分、护理后5天疼痛评分(1.63±0.22)分、护理后10天疼痛评分(0.53±0.13)分、护患纠纷发生率(0.00%)、依从率(100.00%)、满意度评分(96.74±2.85)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创伤患者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疼痛管理,能够缓解患者疼痛感,提高满意率。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骨创伤;疼痛管理

持续质量改进是以系统论为基础,强调全程化、持续化质量管理模式,属于新型管理形式,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疼痛已逐渐成为血压、呼吸、脉搏、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开始广泛受到人们重视[1]。对于骨创伤患者而言,手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为疼痛,而如何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减轻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护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 [2]。本文旨在探索持续质量改进在骨创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临床意义,具体可见下文描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骨创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共有120例,对其随机化分组,分别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实验患者均在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入选标准:(1)患者均了解、知情、同意本次实验,且签署知情同意书;(2)患者均达到骨创伤的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排除依从性较差患者;(2)排除合并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患者;(3)排除语言交流障碍、听力障碍患者。观察组平均年龄为(36.85±3.24)岁,男性有29例,女性有31例;文化程度:13例为初中,28例为初中,19例为大专及以上学历;骨创伤部位:13例患者为尺桡骨骨折,14例患者为髌骨骨折,18例患者为骨盆骨折,15例患者为多发性骨折。对照组平均年龄为(36.36±3.51)岁,男性有28例,女性有32例;文化程度:12例为初中,30例为初中,18例为大专及以上学历;骨创伤部位:14例患者为尺桡骨骨折,13例患者为髌骨骨折,19例患者为骨盆骨折,14例患者为多发性骨折。两组骨创伤患者基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加强患者术前、术后病情观察,耐心回答患者心中疑问,加强用药指导和生活指导。

观察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的疼痛管理,主要措施如下:

(1)建立疼痛管理团队:建立一个由患者、护理人员、骨科医师、科主任等人员组成的团队,再建立一个专业疼痛护理小组,成员包括若干名护理人员、疼痛管理员、护士长。由护士长负责制定疼痛管理方案,在管理中起到主导作用,且加强小组成员疼痛管理知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疼痛管理临床实践能力和知识掌握能力,深化疼痛管理理念。疼痛管理员由资历高、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担任,主要负责患者入院-出院时的无痛护理和治疗,促使患者体验到优质护理服务。护理人员主要负责患者的基本护理和用药指导 [3]。

(2)小组培训方式:①选择典型案例作为教学样本,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专业培训,教会其不同应急能力,且分别对常规入院和急诊入院的患者,分别实施不同的疼痛评估模拟训练,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综合护理能力;②理论培训分为三次授课讲解,主要内容包括非药物治疗和护理、疼痛评估工具使用和种类、当今疼痛管理趋势 [4]。

(3)持续质量改进的计划阶段:制定目标:①护理人员需积极主动的对患者实施疼痛干预措施和健康宣教,促使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达90%以上;②患者住院期间疼痛评分控制在5分以下,不影响正常生活;③护理人员能够为医生计划性、预防性用药提供依据,全面掌握患者疼痛动态图,正确评估患者疼痛强度。

(4)持续质量改进的实施阶段:①疼痛干预:a对于轻度疼痛患者,可通过采取舒适体位、冷敷、心理干预等措施,分散患者注意力,缓解患者疼痛感,且对于后期转变为中度疼痛患者,需选择性实施止痛药,从而保证患者睡眠质量;b中度疼痛:可遵医嘱给予患者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和弱阿片类药物,从而缓解患者疼痛感;c重度疼痛:对于重度疼痛患者,可给予患者强阿片类药物治疗,且增加镇痛剂使用剂量或次数,每隔一小时评估一次患者疼痛感;②疼痛评估:在患者入院后四小时,便可进行首次评估,若患者疼痛评分超过三分,便可每隔一天评估一次,直至疼痛评分<3分,术后在患者意识恢复后,便每隔四小时评估一次,连续评估三天无明显疼痛感,便可改为每两天评估一次;③疼痛教育:在患者入院第一天,便可发放健康手册,且在术后开展疼痛或骨创伤术后恢复的知识讲堂会,鼓励患者积极参与,从而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 [5]。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护患纠纷发生率、依从率、满意度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以P<0.05代表对比值存在差异。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3天、5天、10天后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各时间段的疼痛评分

 

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依从率、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3 讨论

骨创伤目前常实施手术治疗,虽然效果显著,但由于手术属于创伤性操作,可导致术后出现疼痛感[6]。而疼痛不仅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还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引起患者出现生理痛苦,降低睡眠质量,引起恐惧、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而负面情绪又可加重患者疼痛感,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严重时,可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对此需加强患者疼痛干预,从而加快患者病情恢复[7]。

通过分析骨创伤临床特点后,我院实施了持续质量改进的疼痛管理,其能够动态、准确、直观的反映患者疼痛变化过程,及时反馈干预效果,了解患者疼痛现状,从而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同时本次实验,通过实施建立疼痛管理团队、小组培训方式、持续质量改进的计划阶段、持续质量改进的实施阶段等措施,能够指导患者正确认识疼痛,且帮助患者分散注意力,缓解患者疼痛感,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病情康复。除此之外,通过加强患者疼痛管理,能够调动医务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从而提升专科护理内涵,促使患者疼痛症状得以控制 [8]。

总而言之,持续质量改进的疼痛管理具有全面性、针对性、个性化等特点,将其用于骨创伤患者中,能够加快病情恢复速度,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金霞,刘梅,尹春艳等.持续质量改进在骨创伤护生带教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4,40(7):867-868.

[2] 陈洪海. 疼痛管理模式在创伤骨折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2013(8):128-129.

[3]范碧玲.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对骨创伤患者疼痛的影响[J]. 中国民康医学,2015,27(24):126-127.

[4]孙爱松,冯铮铮,李春萌等.持续质量改进在骨创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7):149-151.

[5]符桂芳,梁华美,黎桂英等.持续质量改进在48例骨创伤患者疼痛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6,29(10):327-327.

[6]黄玉婷. 综合护理干预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2014,15(6):124-125.

[7]贺静,魏威. 护理干预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8):206-207.

[8]胡艳艳,王琦,韦苏怡,等. 品管圈在提高创伤骨科患者疼痛评估规范率中的应用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

论文作者:程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2

标签:;  ;  ;  ;  ;  ;  ;  ;  

持续质量改进在骨创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程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