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下钳取胃粘膜组织的大小及部位与幽门螺杆菌阳性检出率、并发症发生的关系研究论文_彭宁

胃镜下钳取胃粘膜组织的大小及部位与幽门螺杆菌阳性检出率、并发症发生的关系研究论文_彭宁

彭宁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 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目的 探讨钳取胃粘膜组织的部位、大小与幽门螺杆菌阳性检出率及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胃镜下钳取胃粘膜组织,以HP快速检测试纸检测HP菌,调查幽门螺杆菌的阳性检出率;采取电话随访及病房追踪的方式,调查患者发生胃区不适、胃痛、胃出血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Ⅰ组钳取胃窦部小弯侧前壁,距幽门2-3厘米处组织;直径<2毫米。阳性率73.5%,假阳性率为0.6%,并发症发生率为2%。Ⅱ组钳取胃部其他部位黏膜组织;直径>3毫米,阳性率为59%,假阳性率为2%,并发症发生率为6%。结论 选择正确的钳取部位、钳取合适的组织大小可提高HP阳性检出率,减少假阳性率的发生,同时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胃粘膜组织 大小 部位 胃出血 胃痛 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2-0235-02

[1]胃粘膜组织的细菌学培养是诊断HP感染最准确、可靠的方法,其敏感性达98%,特异性可达100%,常作为检测HP的“金标准”。该方法简单、快捷、费用低、无射线、阳性检出率高,因此作为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最常用手段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由于该检查对胃粘膜具有创伤性,因此有可能出现胃部不适、胃痛、胃出血等并发症, 本研究自2011年1月—7月对5280例胃镜下钳取胃粘膜组织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患者进行随访追踪,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1年1月—7月5280例胃镜下钳取胃粘膜组织,以HP快速检测纸检测幽门螺杆菌患者,3分钟后观察试纸,判断HP是否阳性。呈红色的为阳性,黄色为阴性,淡红色为假阳性。对门诊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对住院患者进行病历追踪,其中男3821例,女1459例,平均年龄49.5岁。出现胃部不适、胃痛、胃出血等并发症的患者201例,占4%。

1.2方法

分两组采集胃粘膜组织,Ⅰ组采取钳取胃窦部小弯侧前壁距幽门2-3厘米处,组织的直径<2毫米;Ⅱ组采取选择胃部其他部位,直径>3毫米。以HP快速检测纸检测HP菌;两组均采用电话随访及病房追踪的方式,调查患者发生胃部不适、胃痛、胃出血等并发症情况。

2.结果

2.1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结果

Ⅰ组患者2640人,结果阳性(试纸呈红色)的患者为1940人,阳性率为73.5%,假阳性(试纸呈淡红色)的患者15人,占0.6%,其余为阴性;Ⅱ组患者2640人,结果阳性的患者为1560人,阳性率为59%,假阳性(试纸呈淡红色)的患者52人,占2%,其余为阴性。两者阳性检出率有明显差异。

2.2发生胃部不适、胃痛、胃出血等并发症情况

Ⅰ组患者2640人,出现不适的患者55人,占2%,为胃区轻微疼痛不适;Ⅱ组患者2640人,出现不适的患者146人,占6%,其中胃出血2人,胃区不适、胃痛144人。

3.讨论

胃镜下钳取胃粘膜组织是检测HP的有效方法,阳性检出率及准确率高,但这种检测手段属创伤性,检查后会有胃区不适、胃痛,甚至有胃出血的可能,正确选择胃粘膜钳取部位及钳取大小组织可减少假阳性率及并发症的发生。通过两组实验对比显示,钳取胃窦部小弯侧前壁距幽门2-3厘米处,组织的直径<2毫米胃粘膜组织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阳性检出率高,假阳性可能性小。

参考文献

[1]杨美 田湉综述,张艳审校 幽门螺杆菌检测技术的评价及进展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年2月第14卷第2期.

论文作者:彭宁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3

标签:;  ;  ;  ;  ;  ;  ;  ;  

胃镜下钳取胃粘膜组织的大小及部位与幽门螺杆菌阳性检出率、并发症发生的关系研究论文_彭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