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尿潴留的护理进展论文_李燕香

产后尿潴留的护理进展论文_李燕香

(珠海市妇幼保健院 广东珠海 519000)

【摘要】产后尿潴留是临床常见的产科并发症之一,本文通过分析产生尿潴留的主要原因,研究产后尿潴留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方法,以期减少产后尿潴留的发生,有效解除产后尿潴留。

【关键词】产后尿潴留;产生原因;预防措施;护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0-0175-02

1.前言

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后六小时出现的暂时性排尿障碍,产后尿潴留容易导致部分尿液或者全部尿液无法从膀胱中排出。通常情况下,当产后排尿残余量大于100ml时,就可以判定为产后尿潴留。过度充盈的膀胱会导致患者腹部不适,并会对患者子宫收缩受到影响进而增加阴道出血量,甚至会引发产后大出血或尿路感染。因此,如何预防产后尿潴留,改善产后护理,促进产妇尽早恢复成为当前临床热点关注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就近年来产后尿潴留的预防和护理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2.产后尿潴留的护理进展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对护理要求不断提高,当前,在医院产科护理工作中,为了为产妇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医院改善了护理干预模式,从已生育产妇的关系出发,提倡产妇自然分娩,确保新生儿健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 产生尿潴留的主要原因

导致产后尿潴留的主要原因包括:第一,心理因素。产妇生产后由于外阴创伤、疼痛且担心伤口引发感染而不敢用力排尿或者不能排净,导致产妇膀胱尿液过度充盈,最终引起产妇排尿困难。同时,产妇也有可能因为无法接受在床上排尿,导致排尿困难,进而产生尿潴留。第二,生理因素。产妇生产后腹壁松弛,腹压减轻,尽管膀胱充盈,但是产妇感觉不到尿意,进而导致尿潴留。第三,生产过程因素。产妇在生产过程中,尿道与膀胱三角区黏膜受胎儿头部压迫,导致尿道与膀胱黏膜、尿道括约肌充血、水肿,引起尿潴留。另外,产妇生产后腹直肌分离,使得逼尿肌难以收缩,肌肉敏感性受到影响,导致产妇排尿乏力,再加上产妇排尿时因为伤口疼痛抑制排尿反射,进而导致尿潴留。第四,药物因素。由于孕妇生产时会使用部分镇定药物,这类药物会降低膀胱张力,导致尿潴留。第五,阴道助产因素。由于引导手术产妇膀胱下移,容易损坏子宫骶骨韧带两侧的神经,引起逼尿肌和膀胱括约肌功能失调,导致尿潴留。第六,产妇生产后气血不足,身体较为虚弱,容易导致尿液潴留于膀胱,进而引发尿潴留。

2.2 产后尿潴留的预防措施

一方面,护理人员应该进行病因预防。即在护理之前应该对病人的病史进行详细了解,并对每一位产妇进行仔细观察,评估产妇的生理状态以及心理状态。针对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应该了解产妇的担忧以及困惑,对产妇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减轻产妇的心理压力,帮助排尿不顺的产妇学会自我放松的方法,自主加强会阴肌肉群的锻炼。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助产士必须为产妇介绍分娩过程,使产妇能够配合助产士,缩短产程,且产妇在生产过程中,助产士应该控制好手术助产牵引力度,尽量避免使用高位和中位产钳,以防止伤到产妇神经或者造成软产道裂伤。

另一方面,护理人员应该进行临床预防。主要包括:第一,进行正确的饮食指导。当产妇分娩后,饮食应该以温热、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同时高浓度红糖水不可缺少,以便帮助产妇恢复体力,尽早下床排尿。第二,督促产妇排尿。产妇分娩后,护理人员应该指导产妇以半蹲式进行首次排尿,同时对其残余尿量进行评估,通常情况下,首次排尿应该在进食饮水后1~2小时。第三,护理人员应该合理选择腹带包扎于产妇腹部,增加产妇腹内压,同时可以进行膀胱区热敷,帮助产妇排尿,预防尿潴留的产生[1]。

2.3 产后尿潴留的护理方法

对产后尿潴留护理方法主要有三个:药物疗法、物理疗法和导尿疗法。

第一,药物疗法。主要包括:肌肉注射,即利用肌肉注射新斯的明0.5~1.0mg,起到兴奋膀胱平滑肌,引起收缩,减轻产妇由于手术引起的腹胀和尿潴留,促进产妇排尿。也可以使用开塞露塞肛,促使逼尿肌收缩,内括约肌松弛而导致排尿。

第二,物理疗法。主要包括:其一,诱导排尿。即打开水龙头或者向盆中倒水,让产妇听到流水声音,产生尿意,也可以使用湿热的毛巾在产妇膀胱区敷5~10min,对尿道口进行温水冲洗,以刺激尿道口神经,促使产妇排尿。其二,红外线理疗灯照射产妇膀胱区半小时,可增加产妇逼尿肌收缩力,有效抑制产妇尿道括约肌痉挛现象,进而帮助产妇顺利排尿。其三,低频脉冲疗法。即护理人员可以用低频脉冲电疗仪,在两片治疗片上涂耦合剂,其中一片放在产妇腹部正中的耻骨联合上,另一片放于产妇骶尾部,然后,调节治疗能量控制在80MA~90MA范围内,保持30~60min,以便保证产妇盆底肌肉与筋膜产生规律性运动,带动膀胱壁肌肉运动,最终达到排尿效果[2]。

第三,应用针灸法。取中极、关元、气海、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对膀胱逼尿肌或尿道括约肌有良性调节作用,可促使产妇有尿意,使小便通畅。

第四,导尿疗法。在以上方法无效时,护理人员可以在无菌操作下,予产妇留置导尿管。留置导尿管应注意:首次放尿应该少于1000ml,以避免膀胱内压急骤下降而引起膀胱黏膜出血。同时,产妇在留置尿管期间,护理人员应该做好产妇会阴部的消毒和清洁,缩短导尿管滞留时间[3]。另外,护理人员可以在产妇拔尿管前,采用夹闭尿管方法,每2~4h开放尿管1次,锻炼膀胱功能,从而有效减少拔尿管后尿潴留的再次发生。

3.结束语

总而言之,产后尿潴留是临床上常见的产科并发症,尿潴留容易导致膀胱麻痹和尿路感染,影响产后子宫收缩,导致产褥感染。针对此,通过对尿潴留的研究发现,对产后尿潴留的预防十分重要,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该对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牢固掌握,仔细分析产生产后尿潴留的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处理,并积极采用各项综合预防措施,减少尿潴留的产生率,减轻产妇痛苦。

【参考文献】

[1]谭小琴.产后尿潴留护理措施的临床研究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9):170-171.

[2]陈红珍.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原因及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6,30(16):1924-1927.

[3]苏敏.产后尿潴留的预防及护理进展[J].心理医生,2015,21(7):7-9.

论文作者:李燕香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  ;  ;  ;  ;  ;  ;  ;  

产后尿潴留的护理进展论文_李燕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