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科研开发信息保障社会化组织*_科技论文

论我国科研开发信息保障社会化组织*_科技论文

论我国科学研究与发展信息保证的社会化组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研究论文,组织论文,论我国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针对我国科学研究与发展(R&D)信息保证的部门组织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在信息化的国际环境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探讨了科学研究与发展信息保证体制的改革途径以及信息保证社会化组织方案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科学研究与发展 信息保证 社会化组织 组织模式

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国民经济增长中所占有的份额愈来愈大,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科技进步。我国的发展决策是,2010年以前使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达50%以上[(1)]。当前,科技进步中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简称科学研究与发展,即R&D)的社会化发展趋势决定了信息保证社会机制的变革,提出了科学研究与发展(R&D)信息保证的社会化组织问题。这一客观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在改革中确立我国科学研究与发展信息保证社会化组织的优化模式和宏观对策。

1 我国R&D信息组织模式所面临的挑战

R&D信息保证的基点是,以科学研究与发展中各类用户需求为中心,确保他们所需的各种信息以及信息获取与传递工具和系统的提供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相互结合而成为一个整体性工作。各国社会制度、发达程度、社会结构和用户分布等方面的差异,以及信息工作机制的区别,决定了各具特色的R&D信息保证模式和社会体系。

我国面向科学研究与发展(R&D)的组织化的信息(情报)保证工作始终是我国科技信息(情报)工作的重点,其保证内容、形式和体制随着信息(情报)工作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处于不断变革之中[(2)]。目前,我国开展科学研究与发展信息保证工作的信息服务机构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即中央的、地方的和基层的。这些机构彼此分工协作,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在信息保证中发挥各自的作用。

我国中央层的科技信息机构包括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国家综合性科技信息机构)和各部(委)属专业性科技信息机构以及图书馆等,其R&D信息保证的重心是围绕国家科技发展决策、国家重大及重点项目,对国家科技管理部门、相关部门以及全国性科学研究与发展部门用户进行系统化信息保证,同时兼顾各地和基层用户的需求进行R&D信息服务;地方层机构(包括地方各类综合性和专业性科技信息机构、图书馆等)的R&D信息保证的中心工作是为本地区的科研,生产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它区别为重点用户的信息保证和一般用户R&D中的信息服务;基层信息机构(包括高等学校、研究院所、设计部门、企业等单位的信息机构)主要针对本单位、本部门用户的需求进行面向具体项目的信息保证与服务。由于这三个层次的信息保证工作是以“部门”为基础组织的,因而可视为一种部门组织模式,从总体上看,各部门又从属于各自的系统,由此构成了分层协调的部门R&D信息保证体系。

1.1 部门式R&D信息保证体系的形成优势

我国部门式R&D信息保证模式由我国的情况所决定。首先,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也处于发展之中,R&D信息资源的开发投入和经费有限,社会化的信息服务系统远不如发达国家完善,这就决定了采用最省的方法开展信息保证,其具体办法是针对用户R&D信息需求,由部门人员通过现有的检索系统与工具多方面检索和搜集我国R&D中所需的各种信息,进行系统化加工、处理和提供;其次,由于我国科技发展在国家统一规划下进行,既有国家重点,又有地方和部门重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决定了可以分层组织面向不同用户的信息保证,以求有限资源和经费的合理配置。实践证明,在科技攻关和国防重大项目实施等方面这种模式十分有效,它从总体上适应了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当时的科技与经济发展需要[(3)]。

信息保证部门组织模式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a.确保重点用户R&D活动中的信息需求得以充分满足。由于这种信息保证模式是组织专职信息人员针对特定用户的R&D工作所进行的系统化、高级化的信息服务,从而使重点用户信息需求得以最大程度的满足,它使信息保证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充分性和完整性,这种保证在R&D重大项目中的独特作用是其他服务所不能取代的。

b.在一定时期内节省了资金。部门信息保证模式强调科技信息资源针对性搜集与利用和对国外科技信息资源的二次开发,这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我国大规模社会化信息资源开发的投入经费,缓和了R&D投入不足的矛盾。

c.与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部门组织R&D信息保证适应了50年代以来近40年我国社会、科技与经济发展需要,充分保证了重点科技领域和R&D重大项目的信息供给,以此推动了一次信息资源建设,使我国各部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得以稳步发展。

1.2 部门R&D信息保证问题与所面临的挑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和国际科技与经济环境的变化,部门式R&D信息保证模式的弊端也日趋严重,它在以下几个方面面临着挑战。

a.不能适应社会高度发达下的R&D活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R&D已成为社会进步的中心工作,反映R&D活动及其成果的信息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信息分布面愈来愈广,而且信息资源的占有与开发竞争已成为R&D信息保证的关键,显然,部门式的信息保证很难适应这些变化,从而导致了信息保证质量的下降。这就要求改变机制,建立社会化的R&D信息保证系统。

b.难以满足用户愈来愈高的信息保证需求。部门信息保证方式向用户提供的是他们所需的各种信息,而并不强调用户利用信息技术查询、自取信息(即进行自我信息保证)。在现代条件下,部门式的专门信息保证所提供的信息毕竟有限,而大量的是为其提供进行自我信息保证的工具,这恰是部门信息保证方式的薄弱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是用户获取与发布信息的一种部门障碍。

c.部门封闭,难以适应社会的信息化发展。部门式信息保证模式使得R&D信息的社会保证相对分割,随着科技生产力的发展,相对封闭的信息提供体系与R&D的社会化组织愈来愈不协调,甚至影响了社会信息化进程。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信息化环境中,这种矛盾日益突出,这就要求对R&D信息保证的社会体制进行改革,以充分满足全社会多层次、多类型R&D信息需求为目标建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开放式信息保证体系。

以上情况表明,我国传统的部门式R&D信息保证模式正面临着社会发展的挑战,R&D的不断进步已向我们提出了进行信息保证机制改革的问题:

2 我国R&D信息保证的社会化组织模式及实现

从社会经济体制改革、R&D发展以及信息工作组织上看,我国的R&D信息保证模式已经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包括R&D信息保证中部门界限的打破、科技与经济信息综合服务的开展以及信息保证市场化机制的逐步形成和网络化信息保证的发展等。由此可见,我国R&D信息保证社会模式的变革正在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环境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R&D信息保证的社会化趋势。这里,我们将从R&D信息保证的国际化分析入手,讨论我国R&D信息保证的社会化组织结构及优化模式的实现问题。

2.1 R&D信息保证社会化中的国家组织模式

R&D的社会化组织决定了信息保证社会化模式的形成。各国的情况表明,科学技术愈发达,信息保证的社会化、网络化程度就愈高,这一点在发达国家中表现得十分突出[(4)]。事实上,发达国家的信息保证模式也经历了一个变革过程。例如,尽管西方发达国家R&D信息保证的传统模式是一种具有一定社会开放性的,以向用户提供信息获取、传递工具为主,辅以开展专门化信息服务的系统模式,然而其社会组织化程度、开放程度和网络化水平等也受社会发展的限制。针对这种情况,西方发达国家纷纷以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提高R&D水平为目标,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着手不断完善信息保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改善技术设施。他们的主要工作为:a.完善信息保证法律、法规,将信息保证管理纳入法制轨道;b.强调R&D信息资源的共享,实现信息资源组织的社会化;c.强调而向公众的信息服务与特定用户的信息保证;d.在各类综合和专业信息网络的基础上,建立以网络信息服务为内容的R&D信息保证体系;e.充分发展和利用最新信息技术,提高R&D信息保证的技术水准;f.开展全方位的用户培训,提高用户自我信息保证素质。

R&D信息保证的社会化组织机制,可以从“用户”与“社会”两个角度来分析。从用户角度看,存在着在R&D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综合利用信息保证服务的问题,即根据多方面需求,用户既要利用信息传输工具、传统检索工具、系统工具和网络获取与发布信息,又会直接利用各种专门化的信息服务解决R&D项目论证、研究开发、成果鉴定和转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由此形成了R&D信息保证的用户需求结构。从社会组织角度看,存在着组织面向各层次、各类型用户的信息保证问题,即打破用户之间的部门界限,实现R&D信息保证的社会化,这就要求构造功能各部门协调的信息保证的社会体系,以解决关系社会发展全局的R&D决策和实施中的各方面信息保证问题。由此可见,“用户”和“社会”是R&D信息保证社会化组织的基点,信息保证的社会化组织正是围绕这两方面工作进行的。

对于现代条件下的R&D信息保证的社会化组织与利用形式问题,我们曾调查了美国的一些R&D用户和信息服务机构。基本做法是通过考察美国肯特州立大学等单位的一些R&D项目情况,了解项目委托者、承担者、鉴定者和成果利用者的信息需求内容和信息保证渠道,调查他们对各类信息服务机构所提供的信息保证服务的利用结构,以此出发概括性地分析信息保证的社会组织状况。结果表明:a.以互联网Internet为主体的网络是R&D信息保证的主要工具,R&D中各个环节的信息保证几乎都要利用网络;通过网络,用户解决多方面信息搜集、交流、发布等方面的问题。b.信息检索工具与系统(CA、DIALOG等)是用户用于解决R&D具体技术查询问题的主要信息检索保证工具[(5)]。c.专门化、社会化的信息咨询服务机构所提供的决策咨询信息保证是一个重要方面,它用于一些专门化问题的解决。d.以图书馆为主体的文献信息服务机构的文献信息保证具有重要地位,这是其他方式所不能取代的,其网络化服务与保证功能正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加强。e.在R&D信息保证的社会化组织方面,政府的作用和职能正在加强,这不仅体现在政府文件及出版物服务上,而且体现在政府所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中全方位科技信息资源的共享[(6)]。与美国相类似,其他发达国家R&D的信息保证也日益强调社会化和国家统一规划下的系统组织。

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R&D信息保证的社会化组织程度的提高、R&D国际交流的加强以及信息网络的国际互联,充分反映了R&D信息保证的国际化趋势。这一趋势同时也是各国科技与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R&D信息保证也必然在开放化的国际信息环境中展开。

2.2 我国R&D信息保证的社会化组织的实现

我国R&D信息保证的社会化组织是对R&D部门信息保证体系的改革和全方位、多功能、网络化信息保证模式的实现。根据目标优化原则,当前我国R&D信息保证社会化组织的主要要求是:适应市场经济中我国科技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和R&D国际合作与竞争环境;充分满足各层次、各部门、各类用户在R&D活动中各环节的信息保证需求;注意保持发挥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R&D部门信息保证优势,在社会化组织中成功地实现“模式”变革;在改革中建设具有我国特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且与国际联网的,由国家宏观管理的信息保证网络。综合国内情况,借鉴国外经验,在R&D信息保证社会化组织中拟解决以下主要问题。

a.建立以网络服务为主体的社会化信息保证体系。我国社会化的信息网络正处于发展之中,在国家统一规划“金”字系列工程及业务信息网络的基础上,R&D信息网络化服务已纳入全国教育科研网、其他专业性网络和地方综合网络之中。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各类网络R&D信息保证的协调组织及综合管理问题,即在解决社会化网络信息保证体系的宏观规划与实施的同时,集中进行R&D信息保证网络协议、技术规范的制定以及资源开发与控制。

b.实现R&D信息保证的国际接轨。面对R&D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环境,我国科学研究与发展的国际交流愈来愈多,为了充分利用国外R&D成果及信息资源,沟通与外部的联系,必须与国际接轨。目前的现实问题是如何最有效地将我国的网络与国际性网络相连。自1993年以来,我国的一些科研单位、院校和部门开始进入Internet,国务院对国际联网问题也作出了明确规定,今后的问题是如何进行统一管理和开展高效的国际化的R&D信息保证服务。

c.在组织社会化的R&D信息保证的同时,充分发挥我国分层次、按部门进行信息保证的优势。我国部门R&D信息保证模式在新的环境中仍有其他方式不可取代的作用,问题是逐步将其发展为社会网络化R&D信息保证的辅助方式,其要点是在信息化环境中突出各层次R&D重大、重点项目的决策、实施和成果利用的信息保证工作。

d.扩展R&D信息保证的功能与范围。事实上,R&D信息保证已不再是简单地向用户提供信息资料,它还包括用户发布、交流信息的保证和信息利用反馈渠道的保证等,在有些情况下甚至后者更为重要。目前广泛使用的Internet的信息服务功能已比较齐全,这是我国进行R&D信息保证应该借鉴的。另外,在扩展功能的同时,拟逐步扩大用户范围,提高社会的R&D信息保证的总体水平。

e.突出科技与经济信息保证的结合。R&D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发展科技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对于R&D项目,存在经济与社会可行性问题和成果的推广应用问题,甚至有些高科技活动与经济密不可分。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科技化趋势,理应加强科技与经济信息结合,在R&D信息保证中实现二者的协调服务。

f.将R&D中的公益性信息保证服务与市场化信息保证服务结合。我国R&D信息保证的改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展开,但这并不意味着信息保证的全市场化,而是如何合理地按市场经济发展和R&D对经济的作用,从宏观上规划公益性信息保证的投入,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从微观上将有必要进行有偿信息保证的部门纳入信息服务市场管理轨道。这种“双轨制”的实现将有助于R&D信息保证的良性发展。

g.实现以提供信息为主向提供信息保证工具为主转化。我国传统的信息保证是向用户直接提供信息为主,而用户辅以信息检索工具与系统的利用。这种保证方式显然与日益增长的信息和外部信息联系的扩展不相适应,致使信息环境的改善和信息保证工具的提供愈来愈重要。与此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使这种转变成为可能,当前的问题是强调在信息网络建设中的用户参与和用户培训工作,以提高信息保证工具的利用效率。

h.完善信息服务与信息保证法律。R&D信息保证涉及的法律问题包括诸如R&D成果转移信息提供的真实性、信息安全和信息资源的利用权限等。对这些问题,我国的法律尚不健全,需要完善,以便在R&D信息保证社会化的同时,实现法制化,以便建立良好的信息保证与服务秩序,确保R&D信息保证的正常开展。

以上各方面问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有机联系,R&D信息保证社会化组织机制将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中最终确立。

*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科学研究与发展(R&D)中的信息保证”研究成果之一(项目号:79470064)

标签:;  ;  ;  ;  ;  ;  ;  

论我国科研开发信息保障社会化组织*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