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水利工程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提升策略论文_卢凯,卫璇

探讨水利工程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提升策略论文_卢凯,卫璇

焦作黄河河务局武陟第一黄河河务局 河南 焦作 454950

郑州黄河河务局中牟黄河河务局 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水利工程作为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设施,对于周边地区所产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在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提升水利工程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是水利建设部门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结合水利工程的特点,对其综合效益的提升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水利;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前言:在社会发展的带动下,人们开始逐渐重视起对于水利资源的开发利用,各种各样的水利工程得到建设。而作为一项基础性的设施,水利工程集发电、供水、灌溉、防洪、水产养殖、旅游等功能于一体,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对于周边的生态环境也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如何建设好水利工程,确保其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是非常重要的,引起了水利管理部门的充分重视。

一.水利工程的特点

水利工程是指用于对自然界的地下水和地表水进行控制和调配,从而实现趋利避害目的的工程项目,根据其服务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防洪工程、农田水利、水力发电工程、航道和港口工程、供排水工程等。与一般的建设工程相比,水利工程具有工程量大、投资多、工期长、施工难度大、对环境影响大等特点,因此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水利工程在应用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收益,包括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水利工程的效益直接关系着其功能的有效发挥,影响巨大,需要水利管理部门的充分重视。通常来讲,水利工程的效益具有以下特征:

(1)随机性:河流的水文条件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也因此使得水利工程的效益存在随机性的特征。

(2)发展性:水利工程的效益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出现相应的变化,例如,在水库的应用过程中,泥沙不断淤积,会导致水库的调节能力逐渐下降,效益也会相应减少。

(3)综合性:水利工程的效益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尤其是那些大中型的水利工程,在设计规划时,考虑的就是综合利用,往往具备防洪防涝、供水灌溉、发电、航运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

(4)复杂性:水利工程的效益往往比较复杂,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而且一些综合性的水利工程,在各方面的效益之间往往会存在一定的矛盾冲突,如一个水库,如果重视其防洪能力和生态效益,则其经济效益必然会相应减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因此,对于水利管理部门而言,加强水利建设和管理,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全面提升水利工程的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确保水利工程的功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是目前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二.提升水利工程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的有效策略

由于水利效益自身随机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要想提升其综合效益,就不能按照固定的思路,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随机应变。对于水利管理部门而言,要想提升水利工程的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管理工作。

1.及时转变观念。在当今社会,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盲目追求经济利润,而是重视人与自然的相互适应,和谐共处,协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水体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尽可能减少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而在传统水利工程中,以“人定胜天”的思想理论为指导,强调对于自然的改造,一味追求大工程的建设,很容易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因此,相关建设部门应该及时转变观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确保水利工程效益的有效提升。

2.改进管理手段。在以往的水利工程管理中,由于管理手段相对落后,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利工程效益的提升。对此,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对管理手段进行改进和创新,坚持与时俱进,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引入系统化的理论和方法,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管理工作的繁琐性,推动机构的精简,减少劳动强度,还可以确保管理运行机制能够切实满足实际管理的需求,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坚持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应用,集中体现了当前新时期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对于水利工程管理人员而言,应该立足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水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作为一切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切入点,充分考虑水利工程管理与自然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治理水患的同时,对人类的不合理行为进行约束,改变以往人水争地的错误行为,重视生态问题,实现水利工程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引入市场机制。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在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于此同时,水资源并不是无限的,甚至当前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重要课题。因此,水利管理部门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对水权制度和水价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同时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管理,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为水资源的保护提供有效的支撑,确保水利工程综合效益的提升。

三.结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水利管理部门而言,要及时转变观念,改进管理手段,同时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做好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实现水利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减少水利工程对于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全面提升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水利工程建设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高建华.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发挥水利综合效益[J].现代经济信息,2014,(4):347.

[2]吴惠.浅析水利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J].中国外资,2013,(12):128.

[3]陆东燕,闵敏,王静.水利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影响问题探讨[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2,(5):79-82.

[4]张治旻.大型水利工程综合效益评价与提升研究[J].湖南水利水电,2009,(5):83-85.

论文作者:卢凯,卫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4

标签:;  ;  ;  ;  ;  ;  ;  ;  

探讨水利工程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提升策略论文_卢凯,卫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