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共享与生态文明建设漫谈论文_武韬1,邓振利2,王玉蒙2

国土资源共享与生态文明建设漫谈论文_武韬1,邓振利2,王玉蒙2

1.济南市土地储备中心;2.山东国建土地房地产评估测绘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土资源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土资源共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利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建设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促进国土资源的有效开发。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为我国的国土资源利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实现其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国土资源;资源共享;生态文明建设

导言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要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严格保护耕地,扩大轮作休耕试点,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1.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资源管理的一致性

生态文明的起点,不是以人为本,不是天人合一,也不是人地关系,而是人与自然和谐。但在生态文明的顶层设计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已经做出了描绘,可集中归纳为“六大理念”与“八大体系和制度”。“六大理念”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发展与保护相统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空间均衡,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八大体系和制度”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统一分级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监管统一的环境治理体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市场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从这个意义上生态文明已经贯穿于土地资源管理的全过程。

2.实现生态文明的关键路径离不开国土资源管理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要求,实现生态文明的关键路径有4个关键环节:空间规划、用途管制、离任审计、差异考核。

空间规划,主要有两个层次:一是基础层次,即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县为单元,分四种类型: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一个县级单元戴一顶帽子。二是县级单元内部的“多规合一”,一张蓝图干到底。通过空间规划,对各类自然资源统一调配管理。

用途管制,主要是落实红线、改造其内在质量、理顺配置秩序。耕地红线、水资源红线、林业红线、草原红线、城市增长边界等等,一要解决红线交叉问题,二要解决红线褪色问题。这就要对红线实施全要素管理,包括类型、区域、数量、质量、程度,对建设用地(城市、工矿)、耕地、林地、草地、水、保护用地(湿地)等进行集中统一的监管,形成有严格约束和监管条件的使用制度。

离任审计,差异考核,实现技术与管理的无缝对接。数据生产支持严格管理,严格管理改进数据生产。在方法上,建立可操作、可视化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在手段上,构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在核心数据上,编制资源资产负债表;在数据和管理行为对接上,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在追责上,基于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情况对领导干部实行终身追究制。

3.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全面协调发展

强化规划引领管控作用,积极配合省直有关部门做好“多规合一”试点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全面协调发展;统筹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用地,控制生产用地,保障生活用地,增加生态用地,对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公益性生态等项目中仍保留农用地用途且须征收为国有的用地,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不占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可办理只征不转手续。要切实保护国土资源,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科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一经划定不得随意调整,除法律规定的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实无法避让的外,其他任何建设不得占用;完善新设矿业权管理,严禁在禁止开采区范围内新设探矿权和采矿权;推进矿产地储备试点工作。

要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国土资源,合理供应建设用地,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大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对符合规划和安全要求、不改变工业用地性质、进行厂房加层改造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和有关配套费用;积极开展建设用地区位调整,提升地质工作服务能力,提升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深入开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要实施国土综合整治工程,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推进旱改水项目建设,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大力创建绿色矿山,加强地质灾害防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严格国土资源开发监管,加强地质环境监管;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对资源实行有效监管;切实维护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良好秩序,做到土地、矿产违法问题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

4.国土资源数据对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多年来,通过国土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和管理工作,产生和积累了海量的基础地理、土地、地质矿产、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和海洋等数据。王广华指出,国土资源数据,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支撑,与社稷民生息息相关,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国土资源大数据已成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了解,截至2015年底,全国所有省级、市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92%的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实现了政务信息网上公开,土地征收、地质灾害防治、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信息等一批关系民生的政务信息已面向全社会公开。尽管国土资源政务公开业绩可圈可点,但与形势需求相较,国土资源信息化差距不小,国土资源数据的共享开放程度仍差强人意。

数据应用不充分,是当前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虽然目前建立了大量的数据库,但许多数据利用效率低,数据的应用价值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此外,信息化“孤岛”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各业务系统之间数据来源不一致,系统之间不能有效衔接,信息不能共享互用,信息化的整体规模效应未能显现出来。

“十三五”时期国土资源信息化锁定五大目标,其中两大目标与数据公开和共享有关。王广华指出,实现全数据共享交换,要求国土资源系统内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同时建立与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共享机制;实现全网上公开服务,要求以民生保障、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为重点,向社会提供国土资源信息查询服务,提高国土资源信息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2009年,国土资源部向社会公布了基于一次详查的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成果;2014年,又向社会公布了基于二次调查的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成果。此外,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还建立了全国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与监测评价机制,形成年度更新评价与年度监测评价成果,这些数据成果对从国土资源管理的角度实现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在土地资源区分为国家所有、集体所有的大框架下,进一步厘清土地资源监管部门、使用部门的责任、义务和权力十分必要。从集中统一的监管要求来看,就是要构建自然资源基础数据库,制定最低标准和鼓励政策,对自然资源实施统一监管,不能继续切块管理,把耕地资源、草地资源、林木资源、水资源分在多个部门进行管理,也不能把数量、质量、价格、权属等管理切片给不同部门进行管理。

国土资源“一张图”平台是在信息化条件下进行国土资源管理的各类系统的统称,根据国土资源管理职能,简要将国土资源业务管理系统分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电子政务系统和信息发布系统4大类,在电子政务系统中,又根据职能分工将专项业务系统分为地政管理、矿政管理、测绘管理和综合业务管理四个方面。根据目前国土资源局各项业务需求,设计国土资源“一张图”平台的总体框架。

数据集成是国土资源“一张图”工程的基础工作,“一张图”工程建设需要专题数据成果及各业务数据库的支撑。基础地理成果主要是基础测绘成果,专题数据的调查成果有二次土地调查、矿业权核查成果,规划成果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评价成果有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等成果,各业务数据库包括地籍、建设用地审批、土地征用、土地供应、土地整治、土地储备等数据库。在各数据库建设完成之后,通过对各个数据库对应的业务之间关系的梳理,建立起各业务之间逻辑关系,进而进行数据的有机整合与集成,让这些成果在“一张图”中得到充分展示并能联动协同办公,与电子政务结合,实现带图审核,达到“一张图”空间化、精细化管理模式。国土资源“一张图”平台在从体系结构上采用C/S和B/S两种混合模式,前者侧重于业务办理功能,主要用于对业务基础数据信息的处理、统计、分析、输出;后者侧重于“带图”行政审批,主要用于政务信息的网上流转、审批办理以及信息的对外发布和服务。(1)数据层。负责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库之间的数据通讯、数据同步、数据交换与数据安全管理等功能。(2)支持层。支持层保证整个系统运行的环境,它直接或间接为系统服务,以服务的形式支持国土资源“一张图”平台的运行。(3)应用层。国土资源“一张图”平台在该层提供可视化的操作界面,允许用户输入信息后并提交给后台,也可以提出数据请求,是用户与系统交互的接口。搭建平台主要功能包括:工作流引擎、图形发布访问引擎(WEBGIS)、内容管理引擎、统计分析引擎、电子邮件管理、信息全文检索、日程安排、通讯录管理、即时通讯等功能。支持各种外部接口,如通用信息发布接口、外网网站接口、移动终端查询接口、远程信息提供接口以及其他服务提供接口等。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集成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速度,不管是纯粹的空间数据集成或是整体的数据库和系统集成,必须严密设计并严格遵循预先的设计程序。

结束语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郑子敬.完善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当议[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6(1).

[2]王婷婷,孙志伟.对媒介融合下新闻实务类课程整合的研究[J].新闻界,2011(8).

[3]雷照金.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之我见[J].学习月刊,2006(4).

论文作者:武韬1,邓振利2,王玉蒙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9

标签:;  ;  ;  ;  ;  ;  ;  ;  

国土资源共享与生态文明建设漫谈论文_武韬1,邓振利2,王玉蒙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