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左意”的分段与切分_鲁迅论文

略论“左意”的分段与切分_鲁迅论文

小议《琐忆》的分节与分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琐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中语文第二册唐弢先生纪念鲁迅先生的回忆散文《琐忆》,在众多回忆鲁迅的文章中,无疑是一篇独具特色的佳作。然而白璧有微瑕,对于该文的分节与分段愚以为似有可商榷之处。

教学参考书在依照原文分析段落层次时,把文章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鲁迅先生沉默了,眼睛望着远处。”意思概括为记鲁迅先生平易近人、爱护青年的事,表现鲁迅先生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第二部分从“如果把这段看作……”到结尾,意思概括为记鲁迅先生蔑视敌人、抨击时弊的言论,表现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风格。

这样的分析结构,把全文的总起压抑在前一个分述中,把全文的总结并吞在后一个分述中,开头结尾淹没了,提纲挈领淡化了,既搞乱了文章的气理脉络,又破裂了文章总分涵盖的内在联系,教学中总觉得非常别扭,很不合理。然而这个责任不在参考资料的编写者。文章本身的分节已定,分析家们也实在无能为力,只好照本顺势,将错就错了。至于教科书对两个大段内部的层次划分,也有不够妥贴处,原因与此相类似。

对收入教科书的名家名篇,根据教学需要作适当改动,这已是定例。由此我们只要对原文的分节进行适当调整,再据调整后的文章划分段落层次,那就纲举目张经脉顺畅,有板有眼,入情入理了。下面,笔者不揣冒昧,大胆献丑,对原文的分节分段,顺次进行分析改动。

文章开头第一句:“鲁迅先生的两句话:‘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这句话应该独立成节,自成一段,鸟瞰全文。总观全文可以知道,这句话从内容上讲。是作者对鲁迅先生战斗一生的总认识总概括;从结构上说,是全文的总纲总起;从文脉发展看,以下所记材料,都紧紧围绕这个中心,从对友能爱、对敌能憎两个侧面进行回忆阐发;从众多论者的分析看,也一致同意上述分析,并无异议。既然这样,这一句话就不应象原义上那样,让它连在下文,屈居在写“第一次见面”那小节里面,而应该让它挺身而出,独立成节,雄居篇首,总领全文,确立它应有的身分和地位,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接下来记叙第一次见面。在具体记述见面之前,先有两笔欲扬故抑的铺垫:一写作者轻信谣言而不敢去接近鲁迅先生;二写作者害怕受责而不敢去拜见鲁迅先生,心里却因自己作文,别人受过而颇有点惴惴不安。在两个铺垫之后,才是具体记叙不期而遇的第一次见面。很明显,在记叙第一次见面这段文字中,两个铺垫是一个层次,具体记叙见面是又一个层次。两者的内容是既相关联又相区别的。它们应该分开来,以各自独立成节为好。

文章写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一部分,共记四件事。除了上面所说的“第一次见面”一事,接着又记了以鲁迅先生平易近人爱护青年为中心内容的三次谈话。这三次谈话,一是批评自夸地大物博者,二是鼓励自惭浅薄者。三是替人补靴与进化论。原文中,这三次谈话是放在一个小节中的。依我看来,为了行文的清楚和分析理解的方便,每次谈话,都可以让它独立成节。因为既然不是同一个时间内的谈话,而且内容又确是互相独立的,那么各自成节总要比挤在一个小节中更清楚,更有片断感,因而更方便于阅读理解,这也就有利于表达鲁迅先生平易近人爱护青年这个主要精神。全文就是以鲁迅先生的七次谈话片断为主要内容组织成篇的,以谈话为界分节,正是合乎作者构思的。

揣摩作者按原文那样分小节的本意,大约是因为前两次谈话较为简短,不另分节可以紧凑些,这也有一定道理。那么,至少替人补靴一事是需要而且应该独立成一小节的。因为记这件事的文字,内容上和前两次谈话的区分度更大,独立性更强,而且字数较多,结构上更有独立成节的必要。

文章写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这一部分,共记鲁迅三次谈话。这三次谈话,一是攀附阔佬的故事,二是抨击禁止同泳,三是“皇帝免冠”。其中抨击国民党新闻检查官的“皇帝免冠”那次谈话,已经独立成节。然而另两次谈话,却是合在同一小节中的。这两次谈话,从批评的对象看,一为国民党反动政府,一为国民党地方官僚;从批评的内容看,一为涉及国际方面,一为涉及国内方面;从批评的精神实质看,一为反对崇洋媚外的卖国主义奴颜媚骨,一为反对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主义假道学。所以,这两次谈话,它们完全有自立门户的资格和能力,应该让它们各自自立门户,不要挤在一个灶头上。

倘说这两次谈话都是鲁迅先生幽默的智慧,讽刺的威力,故而应该放在一个小节中,那么,这幽默的智慧和讽刺的威力,是体现在鲁迅先生的众多谈话中的,总不能因此而对回忆鲁迅先生谈话的文章,就只用一个小节来写。小节不同于段落和篇章,一层意思,是可以用多个小节来表达的。倘说分得过细显得琐碎,那么原文中一行两行分一节的地方多得很,读者也并无琐碎之感。所以用不着担心把每次谈话分开来了,就会使文章变得支离破碎。

在记述完“皇帝免冠”一事后,文章转入尾声。作者以一个议论抒情小节来收尾。然而细味这一小节,可以知道,它包含了两层意思。

这一小节第一句话:“听着鲁迅先生的谈话,昏沉沉的头脑清醒过来,我又觉得精神百倍了。”这句话,显而易见是紧承着上文“皇帝免冠”一事说的。“听着”的,是鲁迅先生关于“皇帝免冠”一事的“谈话”,“听”的直接效果是“头脑清醒”,“精神百倍”。这是由于鲁迅先生深邃的思想感染了他,非凡的洞察力启发了他。所以这一句话,应该是对“皇帝免冠”那次谈话的小结。

而后面几句话的内容,却并非专指“皇帝免冠”那次谈话,也并非专指“横眉冷对千夫指”那一部分的三次谈话,而是总指作者和鲁迅先生多次接触中的多次谈话,包含“横眉冷对千夫指”和“俯首甘为孺子牛”两个部分。所以,这几句话是全文的总结。

这可以举出具体文句来证明。

“在苦难的梦魇一样的日子里……”这句话表明,作者所指并非一日,而是梦魇般苦难日子的全部。

“鲁迅先生不止一次地给我们勇气和力量”。这句话再明确不过地告诉我们,作者概括的不是一次谈话,而是多次谈话。

作者听鲁迅先生谈话,“心情舒畅”,“如坐春风”,有好几次想“大声呼喊”:“我爱生活,我爱一切正义和真理!”作者之所以有如此感觉,除了由于感受到了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战斗精神,当然也由于亲身感受到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崇高品质的缘故。

如果这样分析理解是正确的话,那么,这最后一小节,实际上应该依照它的两层意思,分成两个小节,第一句话为一个小节,小结“皇帝免冠”那次谈话。如果不把第一句话独立分作一小节的话,也可以把这句从最后一小节中拉出来,紧接到上面一小节后边。这样紧接上去,也是顺理成章的。至于这全文的最后几句话,则完全应该独立成节、成段。它是对整篇长文的收结,有了这一“节”,这一“段”,整个“琐忆”不但收拢了,而且升华了,披上了一个亮丽的彩结。我们千万不要把这个亮丽的彩结拽到下摆里去。

综上所述,根据小节调整后的文章划分段落层次,就十分顺畅,纲目分明。《琐忆》标标准准是一个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具体可以表述如下:

第一段,全文第一句话,以鲁迅先生的两句话“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总领全文。

第二段,从“当我还不曾和他相识的时候……”到“鲁迅先生沉默了,眼睛望着远处。”记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高尚品质。这是文章的第一分述。

第二段内容,又依据鲁迅的四次谈话,相应地划分小节和层次,如前述。

第三段,从“如果把这段话看作是他对‘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解释……”到“我又觉得精神百倍了。”记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战斗精神。这是文章的第二个分述。

第三段内容,也依据鲁迅的三次谈话,相应地划分小节和层次,如前述。

第四段,从“在苦难的梦魇一样的日子里……”到结尾,以昂扬的议论抒情概括自己与鲁迅接触听鲁迅谈话的总的感受。这是回忆文章的总结。

标签:;  ;  ;  

略论“左意”的分段与切分_鲁迅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