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墓开门图的探讨_壁画论文

辽墓启门图之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辽墓启门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启门图是宋元时代墓葬中常见的壁画内容。宋墓、金墓和元墓中发现的启门图多简单潦草,辽墓中的启门图绘制精美细致,为探寻启门图的作用提供了宝贵资料。笔者现就辽墓中的启门图进行初步整理,探讨启门图在墓葬装饰中的作用,反映的历史意义,以求教于师友。

一、启门图的类型

辽墓所见启门图若以启门人划分有以下三类:

A类:女子启门图,又分为进门图和出门图两种。

第一种,女子进门图。

例1,辽宁法库叶茂台7号墓石棺,棺外壁雕四神。在石棺前和内侧也雕绘有图案,分上下两部分。下部分中间雕有双扇门,右扇门小开,一妇人半露,脚未跨过门槛,为启门欲进门之状(注:王秋华:《惊世叶茂台》第107页,第四十四图,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

例2,河北宣化韩师训墓后室北壁影作朱红双扇门,右扇门小开,一妇人半露,脚未跨过门槛,为启门欲进门之状(注: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宣化辽墓壁画》第103图,文物出版社2001年。)。

例3,宣化张恭诱墓东南壁备经图的后部,影作朱红双扇门,右扇大开,一女子双手端一白色托盘,盘内放着2个瓷茶盏,右脚已经踏入门内(注: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宣化辽墓壁画》第103图,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82图。)。

例4,山西大同市郊区卧虎湾4号墓东壁宴饮图南端,一门半开,一女子开门而入,头以下部分脱落(图二:2)(注:大同市文物陈列馆:《山西大同卧虎湾四座辽代壁画墓》,《考古》1963年第8期,图版五:3、4。)

第二种,女子出门图。

例5,山西大同市郊区卧虎湾6号墓东壁生活图中有一女子半启门而出(注:大同市文物陈列馆:《山西大同卧虎湾四座辽代壁画墓》,《考古》1963年第8期,图版五:3、4。)。

例6,宣化张文藻墓后室西壁,在女子挑灯图之后影作朱红双扇门,一女子正在开锁启门,迈步欲出门进入另一室(注: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宣化辽墓壁画》第103图,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31、32图。)(图一:4)

例7,宣化6号墓后室西壁影作朱红双扇门,一女子推门欲出(注: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宣化辽墓壁画》第103图,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47图。)。相对的东壁绘一双扇门,右扇微开,上部残掉,但是下部仍保留一女子的一只腿脚,腿脚从门缝中探入门内,该图为女子进门图。

例8,宣化张世卿墓后室西壁南端影作双扇凤门,一女子捧物开门而出(注: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宣化辽墓壁画》第103图,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66图。)(图一:2)。

B类,男子启门图。

例9,宣化张世卿墓后室东壁南端,影作双扇凤门,左扇门半开,一男子双手捧盒迈步跨门而入(注: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宣化辽墓壁画》第103图,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62、63图。)(图一:1)。

例10,山西大同卧虎湾4号墓西壁宴饮图南端,一门大开,门帘分拢于左右,一男子头顶托盘,跨门而入(注:大同市文物陈列馆:《山西大同卧虎湾四座辽代壁画墓》,《考古》1963年第8期,图版五:5、6。)(图二:1)。

C类,双女启门图

例11,张世古墓后室东南壁备酒图,一男侍站在高桌旁提酒注倒酒,另一男侍托酒盏接酒。酒桌之后绘朱门一半,门扉大开,门内外各一女子,作躬身托物之状,因壁面残破,托物不明,似在门口处相互正在传递物品(注: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宣化辽墓壁画》第103图,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78图。)(图一:3)。

二、所启何门

辽墓启门图中的门是多样的,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种门是位于墓室正壁中部的门,门左右往往站着门卫,门卫面向门而立。这种门应该是主人处理事物的堂或主人寝室之门。

如例2中河北宣化韩师训墓后室北壁影作朱红双扇门,门两侧各站一男门卫。1953年北京西郊发现辽墓一座,其后壁彩绘门二扇,敞开,露一床,床上似有人踞坐(注:周耿:《介绍北京市的出土文物展览》,《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8期。),证明了墓室后壁正中的假门是寝室之门。

例1中法库叶茂台7号墓石棺前和正中,雕刻双扇门,门两侧各站立一男门卫。此门应该是象征墓主人的寝室。

第二种是位于左右侧壁的门,从相关壁画分析,是酒房、读经房、茶房、厨房之类的门,这类门从不设门卫。

例9中张世卿墓后室东壁南端的男子启门图位于备经图之后(图一:1),细审两图内容细节,不难发现二者存在着密切联系。备经图以高桌为中心,桌上放着黄色盝顶佛经盒、《金刚般若经》、《常清净经》、五足宽沿白色香炉、黑漆托白色茶盏。一男侍正把1件盘口白瓷瓶放在桌上。参考张恭诱墓东南壁备经图,这个白瓷瓶应该是插鲜花的花瓶。男侍背后有影作假窗,与窗并列的门,应该是念经书房的门。推门而入的男侍手捧之盒也是黄色盝顶盒,形状与高桌上的佛经盒一模一样,所以也是装佛经的函盒。若二者作为一幅图欣赏,则可以悟出:为了主人颂佛经,两个男侍已经把经盒放在颂经书桌上,从经盒中拿出佛经,把敬佛的香炉和鲜花、润喉的茗茶摆好,勤奋虔诚的主人每次要颂念很多佛经,一函佛经不够诵读,所以另一个男侍又捧着一函佛经进门。依此观之,此门是读经房之门。

张世卿墓后室西壁与上图对称分布的是备茶图和女子出门图(即例8,图一:2)。参考东壁图的分析,备茶与女子出门可视为一幅图,女子所启之门应该是茶房之门。

例3中张恭诱墓东南壁备经图,图前部和中部是一高桌,桌上摆着佛经盒、香炉、花瓶,桌旁站立2男侍,1人侍擎巾,1人捧唾盂,等待主人吟颂经文。吟颂经文时需饮茶润喉,所以,备茶是主人颂经时必不可少的服侍内容。后部女子开门端茶而入,表示主人即将颂经。桌上的黄色佛经函盒为画面中心,表示出主人欲颂读的佛经书不只一册。精致的莲花造型的银香炉和瓷瓶内插着鲜花,体现了主人对佛的虔诚。侍者为主人准备好擦汗的手巾、承接唾痰的唾壶、润喉的香茶,暗示出主人不辞辛苦,将要长时间颂经。从画面透视层次观察,桌子遮挡着男侍,男侍遮挡着门,女子跨门,前后层次分明,增加了空间感。以上分析,此门是颂经图的一部分,是读经房之门。

例11中张世古墓后室东南壁的备酒图与西南壁的备茶图相对称呼应,图中的朱门被酒桌遮挡,门的底部高于墓室墙壁底,并被影作红色立柱遮挡,所以,是备酒图的一部分,妇女所启之门是酒房之门(图一:3)。

附图

图一 宣化辽墓壁画启门图

1.张世卿墓后室东壁南端2.张世卿墓后室西壁南端3.张世古墓后室东南壁

4.张文藻墓后室西壁

例6宣化张文藻墓后室西壁假门,例7宣化6号墓后室西壁和东壁之影作假门,都是上顶梁枋,下接地,位于后壁主门两侧,属于主体建筑次间之门,或左右厢房之门。张文藻墓后室西壁门有锁,女子弯身开锁,似乎这个房子的门经常锁着,果如此,则可能是库房。而6号墓由于女子手部剥落,不知道是否手上持物,该门所在室的功能难以判断。

例10卧虎湾4号墓宴饮图南端之启门男子,头顶托盘,盘中物品以布蒙盖,盘中放的物品应该是宴桌上用的饭菜,其门可能是厨房之门(图二:1)。

附图

图二 大同卧虎湾4号墓启门图

1.西壁宴饮图南端的男子启门

2.东壁宴饮图南端的女子启门

三、启门含义

启门图是宋辽金元墓葬中常见的壁画内容,关于妇人启门图含义众说纷纭。

最先探讨启门图者是宿白先生,他在1957年出版的《白沙宋墓》中曾经对“妇人启门图”进行过精深考释,认为“按此种装饰就其所处位置观察,疑其取意在于表示假门之后尚有庭院或房屋、厅堂,亦即表示墓室至此并未到尽头之意。”并指出妇人倚门是宋元词曲中极为流行的优美动人的情节,同时绘画中也见妇人开门弃物的题材(注:宿白:《白沙宋墓》注75,文物出版社1957年。)。

1992年《中国文物报》发表了梁白泉先生《墓饰“妇人启门”含义揣测》论文,使人们对这个沉寂近40年的话题又发生了浓厚兴趣。他认为妇人启门题材流行广泛,似反映了一个故事。从故事画认识基点出发,“曾一度努力在一些儒、道、释的典籍中寻找出处,可惜毫无所获”。猜测有二点可能:“(一)它也许反映了世俗人们对神仙道术的追求”;“(二)它也许反映了死者对墓地安全的考虑,属于民俗信仰观念的表现”(注:梁白泉:《墓饰“妇人启门”含义揣测》,《中国文物报》1992年11月8日第3版。)。

1993《中国文物报》又发表刘毅先生《妇人启门管见》文章,认为妇人启门图是墓主人生前“豪华生活写真”。从富豪娶妻买妾,妾地位低下思路思考,提出结论是:“‘妇人启门’而入也正是反映了别葬的妾希望灵魂无所不至,来到丈夫的归宿地。”(注:刘毅:《妇人启门管见》,《中国文物报》1993年5月16日第3版。)

2001年郑绍宗先生在《宣化辽墓壁画综述》中认为宣化辽墓妇人启门之女子有两种,一种是侍女之属,为仆役;一种是姬妾之属,为婢妾(注: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宣化辽墓壁画》第103图,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19页。)。

2002年王秋华在《惊世叶茂台》书中论述叶茂台7号墓石棺的妇人启门图时说:“其妇人的身份应该是内宅中的内侍,内侍启门是在迎接主人的归来,而主人的居所,已经不是人世间的宅院,应该是阴宅了。在阴宅宅门两侧,不仅有侍卫保护,同时还有伎乐祈福、飞天接引。因此,墓中的绘画雕刻,不论是四神图像还是妇人启门、飞天、伎乐、侍卫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即保卫、护送、接引墓主人升入天堂。”(注:王秋华:《惊世叶茂台》第107页,第四十四图,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宣化辽墓壁画》第103图,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90、91图。)

这些讨论无疑深化了对启门题材壁画的认识。要弄清启门图含义,首先应分析启门图的性质。从发表的大量墓葬壁画分析,启门图不是故事图,在文献中找不到启门故事的线索,亦证明了这一点。启门图不是镇墓神怪画,辽墓壁画中的镇墓神怪画与传世手卷之唐宋神怪画风格相似,形象夸张而怪异。如韩师训墓门神画成高大雄武、丝绦飘荡、怒目圆膛的将军样(18),张文藻墓五鬼图画成瘦骨如材之丑恶状(注: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宣化辽墓壁画》第103图,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24图。)。启门图人物形象完全写实,从风格看应该是现实生活画,即取材现实生活的一个场景细节,以此象征主人在阴间仍能享受阳世一样的美好生活。辽墓室壁画中的门是墓主人阴宅建筑的组成部分,每个门代表特定的一个房间,或院落。

启门人的身份是关系到启门图含义的关键。启门人为妾的说法现在还没有任何直接证据。其依据的间接证据是妻妾的地位不同,买来的妾地位和奴婢相同,死后也不能与夫合葬。果如此,既然妾的地位如此低下,那么在丈夫墓葬装饰上,就不会重视婢妾的感情和希望,也就不能为她们专门设计妇女启门图,以供其与丈夫相会。叶茂台7号墓的石棺内仅葬1人,经性别鉴定为一老妇,门缝的拱手侍立的妇女肯定不会是妾,更谈不上是别葬妾来到丈夫归宿地。B类男子启门、C类多人启门以及A类中女子出门都与此说不合。即使壁画中的奴婢中有妾, 现在还没有可靠的依据能把妾从奴婢中区分出来。

笔者认为启门只是利用侍婢出入门表现居宅和家内生活的一种艺术手法,并没有固定统一的含义。辽墓室壁画中的门是墓主人阴宅建筑的组成部分,每个门代表特定的一个房间,或院落。从设计意图角度分析,在主人的宅院房门内增加侍婢启门出入细节,意在表现家内生活的“活气”,家的兴旺。从艺术角度分析,墓葬壁画受到空间狭小的限制,建筑和生活图集于一壁,但各为一体。在门图上增加侍婢启门,令静止的建筑增加了生气,变静为动;使人物活动有了场景依托,并促使人联想到门外的事物,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如这个人从何而来?进门要到哪去?门后是房子还是院落?启门图把建筑与生活场景相结合,融为一体,增加了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宣化6号墓墓室有2幅女子启门图,左图进门,右图出门,相互呼应,左右对称,又不雷同,更为巧妙。启门之人,因场景需要而设:既可以是女子,也可以是男子;既可以入门,也可以出门;既可以是端茶人,也可以是送经人;既可以袖手侍立,做等待主人吩咐之状,也可以头顶托盘,呈跨步直奔宴桌之态。

四、辽墓启门图的历史意义

启门图在墓葬中兴起是在五代时期,北宋时期启门图已经成为北方雕砖壁画墓的主要内容之一。

辽墓启门图的墓葬都是辽晚期的,宣化墓葬下葬的年代在辽道宗大安九年(1093年)到天祚帝天庆六年(1116年),大同卧虎湾4号、6号墓年代在辽末。辽关南汉人墓葬的启门图流行显然是北宋墓葬雕砖壁画风俗北传结果。虽然宣化等墓葬启门图丰富,但是只见于壁画,没有砖雕作品,又体现了与宋不同的特色。

辽墓壁画对启门艺术形式的运用是灵活多样的,没有墨守成规。C类双女启门是辽朝画师大胆的尝试。左右对称配置启门图,也是辽代壁画的特色。A类女子启门与B类男子启门对称配置,左右对比观赏,或男进女出(张世卿墓后室),或左女进右男入(卧虎湾4号墓),增强了艺术感染力。A类的组合使用(宣化6号墓墓室),左壁女子进门,右壁女子出门,给人以联想连环动作的效果。这些,对以后的金元北方壁画启门艺术手法发展影响深远。

辽汉人墓启门图集中发现在河北宣化、山西大同附近。这些墓葬属于关南汉人墓葬,表现出很强的区域性,从中可以窥视出辽代晚期关南汉人与关外汉人在文化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别。有辽一代虽然实行分俗而治的政策,但是区域文化发展导致同为汉人,南北风俗有别。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契丹墓墓室壁画中还没有发现启门图,其原因可能是辽契丹贵族实行多室墓,1个墓室象征1间房子,没有必要绘制雕刻假门。启门图是仿木构建筑的一部分,没有假门,也就没有设计启门之必要。但是把启门图移到棺上,则为契丹人之新创。法库叶茂台墓地是契丹贵族萧氏的墓地,15号墓墓主人是北府宰相萧义。7号墓出土了马具、鸡冠壶、高潮帽等契丹特色的遗物,石棺内的老妇人也应是契丹人。7号墓石棺之前和的启门图是契丹墓中仅见的启门图。石棺两门扇中间一妇人半露,妇人穿交领长袍,梳高髻,拱手而立,其意在于随时听从主人吩咐,侍奉主人的写照。门扇两侧各立一男侍,是在保护主人家宅的安全。男侍两边有执笛、拍板、排箫的女乐工在演奏。上部图案正中雕一正面展翅朱雀立像,朱雀立于莲台之上,莲台周围布满祥云。朱雀两侧各有一飞天,飘然而来,表示主人离开人间后进入了美好天堂。这些内容都是汉文化的具体体现,反映了叶茂台7号墓主人是倾慕汉文化的契丹贵妇。说明辽契丹人把棺视为主人寝居之室。棺之前和设双扇门,其代表的寝居之室是定居的房屋。从中可以看出两点:一者,主人生前已经有定居的府宅;二者,主人去世后最后归宿的理想寝居之所不是传统的国俗毡帐,而是汉俗的定居房屋。契丹上层汉化之深,于此可见一斑。

标签:;  ;  ;  ;  ;  

辽墓开门图的探讨_壁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