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小组的构建论文_王芳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小组的构建论文_王芳

王芳

(四川省西充县第一实验小学 西充 637200)

【摘 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面对具体情境进行意义建构,重视学习活动中师生之间的“协作”“对话”和“反思”,主张建立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构建适合学生学习的学习小组,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合作、探究。本文着重就如何进行学习小组的构建进行了具体阐述。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形成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但时下许多小学语文教师仍然喜欢“一言堂”,或流于形式的分组合作探究,对学生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积累语言形成语感,从而从听、说、读、写、议、交流各方面适应社会的发展创造需要的理解肤浅,其课堂效益距离新课改的要求相差甚远。有意义的合作、探究活动中,小组的构建就显得非常重要。下面我就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去构建学习小组。

一、小组人数的构建

小组合作学习最初源于美国,之后在世界教育领域不断被推广。教师可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不同的学生特点和学生性格,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最大限度上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为便于小组组与组的展示,也为了小组内成员的交流、合作、探究,便于小组长统帅,更便于教师的巡视,师生的合作、互动。50人以内的班级,宜分为7—8个小组,组内人数为4—6人或6—8人为宜,大班额班级最多不超过十个小组。

经过分组之后,在老师引导下,学生之间便可以充分展开小组内部的交流学习,小组之间进行问题讨论,成员之间互帮互助。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为学习知识进行组织和规划,为学习付出和努力,教师只是起到了一个中间协调和引领、监督的作用。

二、学生进行互补构建

学生思维存在个体差异,有的长于直观形象思维;有的长于抽象思维,有的灵敏机智,有的木讷迟钝;有的知识范围窄,有的宽阔全面。语文教师在构建小组时,要让组内学生思维形成互补趋势,学生在合作探究时才会取长补短。比如人教版三年级《检阅》一课。学生在思考课文中队员们让不让博莱克去参加波兰国庆检阅的问题,学生在小组讨论时,小组内出现了几种倾向。

A、不让博莱克去,因为他腿截肢了,会影响整个队伍形象,况且这个队是代表全国的小学生。

B、让他去,怕博莱克走不好影响队伍形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C、让他去,他表现好,会使观众体会到什么呢?

学生们大胆想象,放胆思维,换位思考,在不让去和支持博莱克去的讨论中形成共识,让博莱克去。这样尊重人权。昭示爱心、关心、不歧视他人之心。

通过思维各有特长的学生进行互补思维,发言后为理解“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作了深层的辅垫。形成学生语感的同时,净化学生的灵魂。

三、小组长的作用构建

一个合作、探究学习小组其合力大小的形成,小组长起关键作用,何时静思、何时互动、何时讨论,如何引导组内成员质疑,如何帮助鼓励组内成员,其小组长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的语文课堂在进行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时,流于形式或讨论不起来,或木讷无语,这和没有构建小组长的作用有相当的关联性。教师应对小组长不厌其烦地培训,让其充分发挥其调控能力,小组内不能有南郭先生,要让其全员参与。

四、小组合作、探究的问题构建

首先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的问题要值得探究,并且深度要适当,要具有挑战性,要创设情景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如人教版第七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有教者首先用大屏出现建国五十周年国庆阅兵大典盛况,让学生简要说出所获得信息:强大,但旧中国强大吗?再打出几大不平等条约,出示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租界图,让学生简要说出所获得信息:中华不振。从而讨论问题,少年周恩来为什么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创设情景,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中华不振表现在租界“繁华”、妇女可怜、洋人可恨、巡警可恶、观者可悲,这是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基础。再通过对周恩来一生为此不懈追求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使中国强大起来了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志向,形成对文本的升华。

五、小组活动展示平台的构建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是相对个体学习而言的。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弥补教师难以面向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学习效果的关键。

教师要引导学生有独立思考时间空间,并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然后再在组上发言,通过其发言训练学生的对话能力,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对想不出来的学生通过组内的展示和交流也能借鉴别人拿出方法策略来。教师对组内的展示交流要随时关注,并点拨 使其语言优美,思想深邃,鼓励其独创见解。

六、组与组之间交流合作探究平台的构建

教师随时关注、点拨其组内探究成果,让各组推荐其成果代言人上台展示,代表组内成员发言组内其余成员可作恰当补充。

最好教师在全体学生已经理解字、词、句、篇后,恰当地优化使之读懂,让关键词走进学生心灵,重点句唱响课文的主旋律。整体感受留存于学生的心灵版图,词语能实行迁移,并形成语感。尊重学生的独创见解,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通过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氛围下的学习效率更高,收获的语文知识更多。由此看来,课堂学生合作探究活动小组的构建,是小学语文教师在理解新课标的基础上必须掌握的一门课堂技巧,应恰当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学生的讨论读、写、交流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的创新能力。

论文作者:王芳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11(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0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小组的构建论文_王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