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研究(三)--流域水环境监测技术研究_水环境论文

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研究(Ⅲ)——水环境流域监控技术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流域论文,技术研究论文,目标管理论文,水质论文,水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修订日期:2007-12-20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国家之一,特别是随着工业化进入重化工阶段,以及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加速推进,环境面临的压力不断加大,新的环境保护问题层出不穷,突发性环境事件发生的概率继续增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10%的目标纳入约束性指标,对流域水环境污染源的控制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纳入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因此作为流域水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域水环境监控能力直接影响到流域水污染防治及其综合决策。

发达国家在水环境监控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最初的手工操作发展到今天的以高性能分析仪器、计算机为依托的水质监测系统,并发展了航空及卫星遥测遥感技术对水质进行监测。总体上看,我国现有的水环境监测水平与国际上先进国家有较大差距,而且我国水环境污染严重,水环境质量变化剧烈,对环境监测、监控的需求比发达国家更大。因此,急需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开展符合我国国情的流域水环境监控技术的研究。笔者在总结发达国家水环境监控技术方面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我国当前流域水环境监控技术水平提高的问题,提出了我国流域水环境监控技术体系的设计原则以及设计思路,以期为我国的流域水质管理技术的转变提供技术支持。

1 国内外流域水环境监控技术体系的内容与特点

自工业革命以来,水污染问题逐渐由区域性问题发展为全球性问题。国外的水质监测工作在20世纪50年代初还处于不发达阶段,当时监测工作仅限于河流的几个断面,监测的频率为每月数次,监测方法多为人工操作,监测项目主要为一些常规项目及综合指标。该阶段的水质监测与当时各国的水环境保护政策、人们对水环境污染的认识以及当时所具备的技术、经济条件紧密相连。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呼声高涨,特别是1972年斯德哥尔摩全球环境大会以后,水环境保护及水环境监测工作在各国以前所未有的局面迅速开展起来。目前,水环境监测技术已经发展到以高性能仪器设备为主要依托的水质监测系统,并发展了航空及卫星遥测遥感技术对水质进行监测。

1.1 美国的水环境监控体系

美国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主要分为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10个大区办公室(按地区而并非按流域或水系设立)和州环境保护局3个层次。USEPA是负责环境保护的综合协调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责是进行宏观管理,负责制定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政策、标准与方法,并监督执行⑴。

与我国明显不同的是,USEPA并没有建立本系统的国家级水环境监测站网及其监测队伍,各大区和各州环境保护局负责组织对本地区水体进行定期的监测。水环境监测主要由合同实验室(商业性私营公司、其他部门和自愿者)按照USEPA提出的要求进行监测,而USEPA按合同给予经费补助。

美国水质监测分为常规项目和有毒污染物项目2类。常规项目包括BOD5,CODcr,pH,油和脂,悬浮物,氨氮,重金属,酚等。在一般的水体中,这些污染物普遍存在,特别是一些较大的工业城市附近的河段、湖泊中,这些污染物严重污染水体。随着对水环境研究和认识的不断深入,开始了对有毒有害污染物项目的监测,这类污染物与常规项目有明显的区别;①含量比较低,甚至可以低到超痕量级,对水体的表观影响不大;②具有慢性毒性,对水生生物及人体健康具致畸、致突变或致癌作用;③难降解并具生物积累性,分布面广,对水生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一种潜在性威胁[2-3]。1976年6月,USEPA颁布了水中优先监测的65类129种污染物名单,并于1977年列入《清洁水法》以法令的形式颁布,美国各州的环境监测部门均按照优先监测方案对水体实施监测。

USEPA在水质监测中主导制定和水质标准相应的标准检测方法,包括饮用水、地表水和污染源排水的测定方法。为有效科学地实施环境管理性监测,USEPA先后开发了EPA200系列,EPA500系列,EPA600系列,CLP系列等水质分析方法,广泛地应用了当今先进的分析技术,如色谱-质谱联机、色谱-红外联机、等离子发射光谱等技术。另外,广泛使用计算机处理系统来解决分析中的计算及检索难点,代表了当今世界水环境监测的水平。美国的水环境监控体系基本满足了政府水环境管理的需要。

1.2 我国目前水环境监测特点与存在问题

1.2.1 监控网络

我国环境监测系统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自成立之日起即开展水、空气、土壤、固体废物等各类环境介质的监测工作。环境监测工作是环境执法的依据,是环境管理的基础。我国的水环境监测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相对于其他领域,如大气、土壤、固体废物等,无论在分析方法、布点采样,还是在质量控制等方面都相对成熟,体系也比较完整,已经形成了以国控网站为骨干的监测网络体系。

我国的水环境监测目前主要采用网络的组织管理方式,主要分为国家、省、市、县四级网络体系。目前在全国重点水域共布设759个环境保护国控断面(其中含国界断面26个,省界断面145个,入海口断面30个),监控318条河流,26个湖库,共262个环境监测站承担国控网点的监测任务[4」。“十一五”期间,国控断面数量将增加到1 110个。国控断面覆盖的流域面积约689.9×104 km2,占我国国土面积的71.9%,流域内GDP占全国的89%(2003年),监测水量约19 973×108 m3,占我国地表水径流量的90%以上。省级和地市级环境质量监测网主要由辖区内的各级环境监测站组成,共开展1 868条河流,182个湖泊,470个水库等的监测工作,断面总数达9 166个[5-6]。

1.2.2 监控方式与监测项目

目前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采用常规监测、自动监测和应急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常规监测为主,自动监测为辅[7]。根据我国20世纪70年代水质污染状况以无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为主的特点,1987年颁布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规定,地面水质常规监测项目为41个,其中必测项目为22个。在22个必测项目中,重金属6个,非金属无机物及综合性指标14个,有机物2个。在标准分析方法上,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所有的基本项目均已有配套的国家标准分析方法。我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69项污染物已有90%的项目配套了国家标准分析方法,其余的也已列入研究计划。国家环境保护局1989年组织修订的《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4版中共有91个项目216个监测方法,这些方法基本上都是经过多家实验室验证的统一方法,其中一部分已陆续上升为国家标准分析方法。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a.水环境监测技术方法发展不平衡,缺乏整体配套功能。表现在:①监测布点方面,目前的水环境监测对象主要局限于重点流域的干流、城市河段、主要一级支流和重点湖库上,对二、三级支流及广大农村水源监测较少。②水质采样方法比较薄弱,典型的例子是含油水样的采集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一些问题,而石油类污染在很多水系中均属严重污染,采样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目前我国没有通用的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在样品采集、监测分析等方面缺乏统一标准,存在若干问题。

b.水质监测分析方法与现行的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水排放标准不配套。我国现有的水环境质量标准与污水排放标准共控制98项污染物,而现有的标准分析方法不配套。另外,也没有形成系列的水质分析方法,使得已颁布的标准缺乏严肃性,为其贯彻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发达国家在水环境监测分析方法上已形成系列化,如美国的EPA500系列饮用水中有机物分析方法,EPA600系列城市和工业废水中有机物分析方法,CLP系列合同实验室分析方法和EPA200系列金属分析方法等。我国还未达到一个项目一个标准分析方法的最低要求。对于国家重点控制的水中8项污染物也缺乏简易、快速的现场分析方法,因而在应急监测中对污染事故往往难以做到及时判断与分析。

2 我国流域水环境污染特征与监控技术体系辨析

2.1 水环境监控必须适应流域水环境污染特征

环境污染的复合性与多元化是当前我国流域水污染的突出特点.近年来,我国的水环境污染已从地表水延伸到地下水,从单一污染发展到复合性污染,从一般污染物扩展到有毒有害物质,已经形成点源与面源共存、生活污染与工业排放相叠加、各种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形成复合污染的态势,在区域与流域范围(特别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环渤海地区)已经出现大气、土壤、水体相互影响的格局,对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总之,当前我国流域水环境污染的新特点对水环境监控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同时也标志着环境管理与监测将要进入到崭新的高级阶段,即对水环境从宏观监测发展到微观监测;从常规水质监测发展到特殊水质监测;从监测水质的综合指标发展到各单项污染物的毒性指标,使水环境监测与水生生物安全、人体健康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2.2 水环境监控必须体现水环境的流域性管理要求

流域是一个完整的水文循环单元,人类活动产生的点源、非点源污染物经由支流汇入干流,从而对水环境和水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流域作为一个完整的资源管理系统和人类活动的集中区域,不仅是人类需求和水生态系统生存的载体,也是资源供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水环境保护的矛盾冲突集中体。水环境问题是一个涉及土地利用、上下游相互关系、多种水体类型、多种污染类型的综合性问题,所以基于流域尺度进行水环境管理势在必行[8]。水环境的流域性管理以追求人体健康和水生态系统安全为目标,在“分区、分类、分级、分期”的流域水环境管理模式指导下,以先进的、规范的技术方法体系为支撑,建立以水质目标为基础的水环境管理技术体系[9]。

作为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环境监控技术体系必须体现水环境的流域性管理要求。按照“分区、分类、分级、分期”的水质目标管理模式,不同的水质功能区对水环境监控的要求是不同的[10]。目前,水体往往具有饮用水、休闲用水、捕鱼/食用、水生生物栖息地、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等多种功能,不同功能水体对其污染程度要求不同,执行不同水环境质量标准,同时相应的水环境监控要求也有所不同。由于不同的水质功能区具有不同的水质保护目标,因而其监控对象、监控指标以及监控方式必须体现其差异性。如以饮用水保护为主要目标的水体,其监控对象主要为水质,监控指标主要是粪大肠菌,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溴甲烷,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环氧氯丙烷,氯乙烯,1,1-二氯乙烯,1,2-二氯乙烯和三氯乙烯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指标;监控方式则可以采用常规监测与流动监测相结合的方式。此外,监控对象的选择应该体现污染物的环境归趋特性,对于易于富集在生物和沉积物中的有机污染物,如有机氯农药,其优先监控对象是沉积物与生物;而对于那些水溶性强或辛醇-水系数较小的有机污染物,如氯代脂肪烃、醚类等,其优先监控对象是水质。

2.3 水环境监控必须结合国家的管理决策

总体上看,我国现有的水环境监测水平与先进国家有较大差距,而且我国水污染严重,水环境质量变化剧烈,对环境监控的需求比发达国家更大。按照我国现有条件,尽管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环境监测机构,但是,水环境监控设备与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监测的目的、指导思想不够明确,水环境监测指标简单,尤其是有机污染物指标仅限于COD,BOD[,5]等综合性指标,无法反映我国流域水环境有机污染严重的事实。用CODC[,r]等综合指标指示有机污染存在很大的不足,它们控制不了那些存在于水中的微量或痕量有机物造成的污染,因为这些化学污染物对CODC[,r]的贡献很小,甚至没有贡献。有机污染物是国内显著的污染特征,目前已提出了反映我国环境特征的优先污染物名单,共14类68种,其中有毒有机物58种,地表水标准中已列有80项。因为常规水环境监测缺乏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具体控制指标,因而无法掌握有机污染物对水环境的污染情况,这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对水质环境总量控制目标的实施。

水环境监测技术方法发展不平衡,缺乏整体配套。目前我国没有系统通用的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在监测布点、样品采集、监测分析等方面缺乏统一标准,在监测布点方面,目前的水环境监测对象主要局限于重点流域的干流、城市河段、主要一级支流和重点湖库上,对二、三级支流及广大农村水源监测较少。水质采样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不按规范的现象,产生明显的系统误差。

3 我国流域水环境监控技术研究

3.1 流域水环境监控技术体系设计原则

水质目标管理是一个“国家—流域—区域—控制单元—污染源”的多层次体系。因此,要建立完整的水质目标管理体系需要从国家层面上建立包括流域水质管理、流域水环境监控、污染物削减技术评估以及水环境经济政策在内的4个子体系,并在这些方面开展研究,使之成为有机整体,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同时能够进行有效的结合和运作[8」。流域水环境监控作为水质目标管理的重要子系统,其系统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3.1.1 监测对象与流域生态功能的一致性

河流的生态系统具有栖息地、过滤作用、屏蔽作用、通道作用、源汇等方面的功能[11],流域水环境的监控对象必须与其相对应的生态功能相一致。对于流域水环境的栖息地功能,监测对象的重点是水质与生物;而对于流域水环境的过滤与屏障作用,监测对象的重点是沉积物与水质。

3.1.2 监测指标与水环境污染特征的一致性

现行水质监测的主要参数有非金属无机物、重金属、有机物及综合性指标、营养盐和微生物,这是按照20世纪70年代水环境状况以无机污染物与重金属污染为主而设定的。而近年来的监测与科研结果均表明,我国城市河流及各大水系均以有机污染物污染为主。因此现行的监测指标必须加大有机污染指标的监测。此外,江河、湖库等不同水体有不同的自然特征和水污染问题。使用同类参数来衡量水质好坏,显然是不科学的,应根据水体的污染特征性问题,选取作用强、危害大、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指标。总而言之,监测指标必须适应水环境污染现状特征,能够全面反映水环境问题。

3.1.3 监测方法与质量控制的一致性

保证监测数据的有效性与准确性是关系到水环境水质目标管理成败的基础性问题。不同的监测方法应该有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质量控制措施包括现场采样与分析质量控制。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应包括采样方法,现场采样的空白样、指控样的采集与处理,确认操作空白等;分析质量控制应包括分析方法的准确度与精密度控制、空白、平行双样、干扰试验等。

3.1.4 监测方式与监测目的的一致性

流域水环境监测方式分为常规监测、自动监测、应急监测、遥感监测等。目前,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采用常规监测、自动监测和应急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常规监测为主,自动监测、应急监测为辅。自动监测主要实现对水体污染源动态变化的预警监视作用。应急监测主要是对突发性污染事故采取的现场快速监测。遥感监测则主要用于个别水质指标、土地开发利用、生态景观等的周期性连续监测。不同的监测方式必须与监测目的相一致,多种监测方式的有机组合可以达到最佳监测目的,同时避免造成人为浪费。譬如,对于湖库的水华爆发的监测,采用遥感与自动在线水质监测相结合的方式,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自动在线式水质监测,可以对水华爆发起到预警作用;同时基于藻蓝与藻红蛋白的特征性光谱特性进行遥感监测,可以实时监测水华(尤其是蓝藻水华)的爆发。而对于以调查水体是否达到水质标准和水质变化趋势为目的的监测,可以采用常规监测与自动水质监测相结合的方式。

3.2 流域水环境监控的系统设计基本思路

作为流域水环境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水环境监测能力直接影响到流域水污染防治及其综合决策。鉴于我国目前流域水环境监控的现状条件,在分析发达国家水环境监控方面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流域水环境监控技术体系的建议:完善我国水环境监控方法体系需要从流域水环境监测对象与监测指标筛选、监测布点与采样技术、监测分析方法、监控质量保证、监测网络与监控信息管理等6个方面进行。系统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3.2.1 流域水环境监测对象与监测指标的筛选

流域水环境监测对象与监测指标的确定,必须建立在流域水环境调查的基础之上,按照流域水环境质量状况、水环境生态功能分区、污染源排放状况等,有针对性地确定流域水环境监测对象与监测指标。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适用于全国的流域水环境监测对象与监测指标筛选的导则,各地政府根据行政区的实际状况,提出水环境监测对象与监测指标建议,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综合提出全流域的监测总体技术方案,各地负责执行。

当前,我国的流域水环境监测对象主要集中在水质,而对沉积物和生物的监测基本上还处于空白状态。尽管我国也提出了反映我国环境特征与趋势的优先监测污染物名单。但目前的水环境监测指标还是集中在常规指标,对于持久性有毒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我国的流域水环境监测应针对不同功能区要求,增加沉积物与生物监测,增加有毒有机污染物等监测指标,使我国的水环境监测实现宏观监测与微观监测相结合;常规水质监测与特殊水质监测相结合;监测水质的综合指标与各单项污染物的毒性指标相结合,使水环境监测与水生生物安全、人体健康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3.2.2 监测布点与采样技术方法体系

图1 流域水环境监控系统逻辑框图

Fig.1 The logic framework of basin monitor technological system

在确定了流域水环境监测对象与监测指标的前提下,必须针对监测布点与采样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确立相应的监测布点方案与采样技术标准。目前,我国尚未形成统一的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地表水监测采样技术规范由不同的部门制定各自的行业标准。如《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水质采样技术规程》(SL187-96)和《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98)等,使得监测数据不具有可比性,浪费了监测资源,影响了统一规划、统一监管、统一信息发布的科学基础。应该在现行不同监测技术体系的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基础上,从流域水质目标管理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统一监管出发,研究水环境监测的监测项目、频次、采样时间、断面位置及依据,建立统一的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3.2.3 流域水环境监测分析方法

目前我国的流域水环境监测分析主要着重于水质监测,而且全国没有统一的水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尤其是在样品前处理方法等方面,不同部门的监测分析方法有较大出入。如《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中对含有沉降性固体的水样前处理有明确规定:水样置于1~2L量筒中,静置30 min后取上清液;而《水质采样技术规程》(SL187-96)中规定为保证样品的稳定性,采样时或采样后应对需要过滤处理的水样立即进行过滤处理,除去其中的悬浮物沉淀、藻类及其他微生物。检测有机项目时应用玻璃纤维或聚四氟乙烯过滤器;检测无机项目时可用0.45μm醋酸纤维滤膜过滤。这2种前处理方法处理特别浑浊的水样时,会产生较大偏差,直接影响数据的可比性。因此,统一水环境监测标准分析方法势在必行。

针对我国流域水环境特征和管理要求,流域水环境监测分析应该加强生物、沉积物以及通量监测方法的研究。生物监测可及时反映污染物的综合毒性效应及可能对环境产生的潜在威胁,掌握水生态状况,发现一般水质监测无法发现的环境问题[12-13]。对于生物监测,应充分借鉴国外流域水生态系统监测和评价经验,深入研究流域水环境与水生态系统之间的互馈关系和作用机理,系统开展水环境综合毒性监测和生态完整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测试方法研究。在流域尺度内生物监测与水质监测的点位及频率可能不同,因此生物监测与水质监测的适用原则必须考虑流域的实际情况。

沉积物是众多环境污染物(如重金属,POPs)在环境中迁移转化的主要载体、归宿地和积蓄库[14-16],而沉积物有毒有机污染物的监测方法一直是水环境监测领域的空白。对于沉积物监测,研究重金属及有毒有机污染物监测方法体系,构建基于整体生物测试的沉积物生物毒性监测技术体系,形成河流和湖库水体沉积物中有毒有机污染物生态风险效应的生物标记物监测技术规范。

入海、入湖(河)污染物通量监测对于核算污染物排放总量,建立污染物迁移转换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通量监测应该包括:①污染源的点源、非点源类型的差别对通量监测的影响;②通量估算的误差来源,包括测流误差、水质采样误差、水质分析误差、断面离散采样的代表性不强以及采样频率带来的误差等;③通量估算的计算方法。

3.2.4 流域水环境监测网络的优化

目前,我国的水环境监控网络布点主要集中于重点流域的干流、城市河段、主要一级支流和重点湖库上,对二、三级支流及广大农村水源监测较少。因此,水环境监控网络的优化势在必行。从我国流域水污染实际情况出发,深入分析我国示范流域水环境监测现状与存在问题,结合国家流域水环境管理需求,研究流域水环境监测网络优化调整的技术路线,提出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优化调整的技术方法。

针对我国流域水环境监测分工不明确,统一监管力度不足,重复交叉情况严重的现状,以整体提升监测能力、实现监测技术资源和监测信息共享为重点,以流域尺度进行水环境监控的整体设计,研究国家、省、市、县四级水环境监控网络的系统集成模式,优化各级网络监控范围、监控方式和监控内容的方案,建立保障监控网络持续运行的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

3.2.5 监控质量保证体系

监控方法质量控制是保证监控数据有效性、可比性的重要基础。从采样点设计,样品的采集、运输、保存、前处理、分析测试一直到数据处理汇总,监测全过程都要贯穿质量保证措施,从而保证每个监控环节的科学性、准确性与可比性。在美国,USEPA每年向全国参加水质监测的实验室发放2次考核样品,将收集的分析结果做统计分析,这样既对参加水质监测的实验室做了考核,同时也为所批准的水质分析方法测试结果的精度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尽管《地表水与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中也就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做出了明确规定,但由于上述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在实际过程中管理效率不高,影响了监测数据的质量控制,因此有必要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环境质控方面的经验,构建我国环境监测标准考核程序和技术标准,以保障和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同时可以在全国建立专门的环境监测实验室,定期对各级监测部门的环境样品进行抽查,以确保监测数据的有效性。

3.2.6 完善水环境监控信息共享体系

数据是流域水环境监测的核心成果,国家、省、市、县四级监测网络的数据采集与传输将直接影响到数据质量与监控决策过程。目前,地表水常规监测工作由断面所在地的地方监测站承担,一般为二级站,少数断面由一级站或三级站承担。各监测站于每月20日前将当月监测结果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汇总后于当月25日前报送上级站及流域监测网络中心站。

然而由于常规监测、自动监测、应急监测和流动监测等多种方式共同实施,加之监测网络覆盖范围辽阔,因此流域监控信息管理应该着重发展流域水环境监测多源数据动态传输技术、多源数据库及共享平台技术、模型库与评价技术以及基于WebGIS的决策支持系统。多数据源融合技术的具体数据包括:①流域水环境监测数据,主要包括水环境监测数据(水质监测数据、沉积物监测数据、生物监测数据)、水体污染源数据(重点污染源排放数据、支流和河口污染物通量数据)。②空间数据,包括基础地形数据,DEM数据,水系,土地利用,国控、省控和市控断面地理信息数据。③属性数据,包括水文数据,如地表径流量、降水、蒸发等;社会经济数据,如人口,GDP,地名等。

在多源数据库的基础上,研究并开发流域水环境监测模型库与评价技术,主要包括水质与环境功能达标实时评价、污染源(省、市、企业层面)排放评估和水环境污染风险评估与预报三大功能,形成业务化运行技术体系。

4 结语

a.按流域系统整合水环境监测技术体系。从科学把握流域水环境质量状况出发,按流域水环境功能和污染源时空特点,在现行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的基础上,进行系统优化设计。国家、省、市、县四级相结合,落实各级地方政府环境监管职责,由国家统一公布各流域的监测方案。

b.制定环境监测统一的技术规范。切实落实环境保护统一规划、统一监管、统一信息发布的原则,确保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可比性,开展严格的全过程质量控制,针对水环境监测的采样、预处理、分析测试各环节,制定全国统一的技术标准。

c.拓展水环境监测项目。仅针对水体开展水环境监测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水环境质量,水环境应包括水质、沉积物和生物,水环境保护的目的是水生态安全。因此,流域水环境监测必须尽快覆盖沉积物和生物。同时,水环境监测也要根据水环境污染特征,在不同监测断面监测特征性项目,特别是有毒有机污染物。

d.研究采用水环境监控的新技术方法。当前的环境分析技术方法充分体现了现代科技进步,大量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分析仪器有效地支持了环境监测;环境遥感技术的进步也使获得可识别水环境特征的周期性数据有了可能。要针对水环境监控技术系统的需要和水环境污染特征,开展水环境监控先进技术方法的研究。

e.构建环境监测社会技术服务机制。目前的环境监测主要由各级政府组织实施,大多由专门的监测机构按计划完成。国家一方面要维持相当规模的监测专业人员,另一方面要不断地投入大量资金购置先进的仪器设备。借鉴他国经验,政府职责更多的是明确监测对象、提出数据要求、制定监测技术规范、监督监测数据结果、委托环境质量监测合同,污染源监测数据主要由生产排放单位按规定申报。这样国家既节省了大量资源,又提高了政府的公正性、权威性,第三方服务也有了长期的技术服务市场。

标签:;  ;  ;  ;  ;  ;  ;  ;  ;  

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研究(三)--流域水环境监测技术研究_水环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