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经典”德育系列班级阅读的实践研究论文_朱莉媛

(萧山区瓜沥镇党山初中,浙江省 杭州市 311245)

摘要:经典诵读,应该是弥漫着快乐和幸福。然而,解读孩子的心声,我们不难发现:在孩子最曼妙的读书季节,他们的阅读世界却是苦涩的、压抑的。本文通过“经典”班级阅读的实践探索,指出班级阅读在组织时应注意择书、导读、对话、评价,重温人性的力量,品味文学的醇香,舒展丰盈的思想,安顿精神的家园,培植读书的习惯。

关键词:经典;精神家园;读书习惯;班级阅读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

他看见最初的东西,

他就变成那东西,

那东西就成了他的一部分

……

——美.惠特曼《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

引言:要让您听见

生命本身就是最美妙的童话故事——安徒生

在最美青春的季节,需要通过经典阅读支架同学们的精神世界,熏染情感,寻找真诚,启迪人生。然而对于阅读,我们的学生在想什么?他们有什么想说的?让我们先试着走近他们,听听他们的心声吧!

学生1:爱而不得

自从进入初中,我成了一部读书机器。我最喜欢的课外书都被妈妈没收了,她说这些书无益于语文成绩的提高。她给我很多我不愿意看的书,太没意思了。

学生2:辛苦坚持

为了提高我的写作水平,爸爸要求我多看优秀作文。爸爸说:“只要每天坚持,总有一天能写好作文。”有时读着读着,我会睡着,可我一定要坚持!坚持!再坚持!……

学生3:读书征文

每年寒暑假都有读好书征文活动,为此,老师要我们每个星期抄好句、背好句、写读后感,但我觉得真单调啊!

解读孩子们的心声,我们发现:阅读是让人头疼的;阅读是让人苦恼的;阅读是为了害怕惩罚而读的。功利化阅读让许多同学讨厌,或许是一种“浅阅读”导致负面影响,造成阅读厚实和涵养的丢失。综上所述,笔者认为:

1、经典阅读是一种最好的、最适时的教育

教师,承担着育人的职责,就应思考:什么是适时的教育?它应该是在同学们成长到最关键期、最佳期时,进行相应的教育。经典阅读就是一种这样的最好的适时的教育。初中生,他们的理解力逐渐发展,在经典阅读过程中,他们在品读过程中,慢慢体味人生,用哲人的思想去看待世界,用贤人的态度去思考人生。

2、经典阅读是学校重要的德育工程

庄子曰:“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在经典阅读中,同学们鉴赏文学作品的同时,熏陶了高尚情操,发展了自我个性,丰富了精神世界。经典阅读不仅是现代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的德育工程,必不可少。

那么,如何引导同学们进行有效的经典阅读呢?毫无疑问,组织班级阅读是很重要的一个途径。

踏进一间弥漫书香的小屋

——开展班级经典阅读的目的

同学们的未来搁在书架上——英国作家 葛林

经典诗文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品格,不仅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更能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当父母在床头给孩子念睡前故事时,当老师拿着课外书和孩子平等讨论时,当俄罗斯人拿着书本排队买食物时,他们感受到的就是真正读书的乐趣。如果一个孩子在学校里都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那么走上社会会怎样呢?源于这样的思考,笔者开始通过班级阅读课的形式来实践携手经典,期待着它能帮助孩子们打开一扇弥漫书香的窗户。

千树万树梨花开

——“携手经典”德育系列阅读的实践

(一)“牵手经典”系列班级阅读的计划

指导思想:大力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通过品读经典,熏陶文化,在同学们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的提升过程中,进一步促进同学们的可持续发展。

预定达成目标: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阅读后,鼓励学生讨论,分享读书心得,学会合作阅读。

预定实施方式:

1、指定阅读的篇章,培养学生的兴趣。

2、以六人为一小组,进行读后讨论,并且做好记录。

3、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设计恰当的交流话题。

4、通过读书交流活动,深化学生阅读感受。

工作分配:

班长:全面负责,统筹安排,包括活动的筹备、组织、协调等。

学习委员:负责小组的读书活动,及时做好相关记录。

组织委员: 负责阅读课布置、人员安排、讨论的话题设计和筛选。

原则:

鼓励性原则:以鼓励阅读经典,爱上经典。

自主性原则:自主阅读经典,多元评价。

差异性原则:承认个体间存在记忆思维等方面的差异。

(二)经典系列阅读的组织

1、择书:尊重孩子的生命和乐趣

在教育教学的现实中,什么样的书籍能感动学生?什么样的作品才算是经典呢?笔者把它定为以下几类:

●富有趣味性,如《西游记》、《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等。

●具有人文性,如《小王子》、《稻草人》等。

●具有经典性,如《城南旧事》、《琦君散文》等。

2、导读:荡起灵性的阅读期待

【案例1】一方静静流淌的溪水

——走近美妙的书香世界

选择导读《回忆童年》,不仅是因其内涵丰富,富有想象力,更能使平凡的生活变成美丽的童年。这些“童趣”能产生强烈的共鸣,并能拓展他们的“童趣”。

师:今天,老师要带着同学们去看望一位老朋友,它是谁呢?(课件展示童年歌谣)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你能说说它长什么样吗?

生:童年是小女孩发稍的红头绳,是小女孩头上的蝴蝶结,是小女孩手中的牵牛花。

生:童年是一架纸飞机,无忧无虑;是一张旧相片,回味无穷;是一双眼睛,天真无邪。

……

瞧,这是一群多能干、多可爱的同学啊!他们飞翔在想象的空间里,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意象学会倾听和表达。

【案例2】境生于象而超乎象

——畅游广阔的古诗词海洋

教师通过提供话题,创设让同学们“说心里话”的情境,通过理解、想象、情感、朗读于一体,在思与想的碰撞、心与灵的接纳、情与理的交融中,使同学们品味经典、心灵不断成长。

3、对话:让心根自由地成长

龙应台在《为什么需要人文素养》中说:“文学就是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因此,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 笔者提炼和筛选了一些话题,让同学们进行对话和交流。

【话题列举】

青春【对话留痕】

在同学们与经典对话的过程中,他们的个性不断发展,学习空间不断拓展,在生活化阅读,读出友善和孝顺,读出勤劳,读出勇敢,读懂那些涵养,读出心声。

4、评价:沐浴一米温暖的阳光

赞扬是黑暗屋子里的一支蜡烛。对于诵读经典的同学们,评价不应伤害他们的阅读情感,而应照亮他们心中的净土,让他们感受到经典的亲切、温暖。因此,对于班级经典诵读活动,我们要从多角度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的多样 每个同学通过各种风格的作品来展现自己的读书成果。

评价形式的多样

●头衔激励——孩子们最爱戴的“帽子”

我们班里有两类读书奖。对看完推荐书目,认真完成读书作业的男同学授予“小郁达夫奖”,爱读书的女同学授予“小冰心奖”。

●特权激励——孩子们最“奢侈”的权利

对于那些获得读书奖的同学,送给学生自己想要读的书。

●榜样激励——孩子们最“仰望”的权利

对于那些热爱读书且朗读水平进步大的同学,我常常请他们范读,领读,提高孩子们阅读的兴趣,成为班级中大家学习的“榜样”。

●语言激励——孩子们最“幸福”的助力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当阅读得到赞扬时,进步就得到了肯定,阅读激情就被唤醒和鼓舞。

为着找寻一方梦的沃土

——经典德育系列阅读的成效

文学似乎比其他任何精神形式都更有力量帮助人类养成情调,情调改变了人性,使人性在质上获得了极大的提高。——曹文轩

1、在经典阅读中,重温人性的力量

经典的阅读,就是要让孩子用梦想创造过去,用梦想触摸青春,通过经典阅读,我们的孩子能如法国哲学家巴什拉说的那样 :“在岁月老去时,让童趣仍驻心中,因为它是一种心灵状态。”

2、在经典诵读中,品味文学的醇香

优秀的文学作品散发着扑鼻的醇香,让同学们尽情地品味芬芳,努力寻找知识的源头,积极探索未知的世界。

3、在经典阅读中,安顿梦的家园

文学能使人更优秀,亲近文学就是阅读,一个孩子最初看到是什么东西,这个东西就会变成他后来生命里的一部分。经典文学能浸润心灵,感受世界的理解。读这些经典,同学们能找到了自己,发现别人,理解世界,晓谕生命。

4、在经典阅读中,舒展丰盈的思想

同学们对经典阅读的解读是多元的,多角度的思考问题,个性化的解读文学,展示着他们的思想,同学们顺着轨迹,舒展思想,个性化的阅读人生。

5、在经典阅读中,培植读书的习惯

通过经典阅读,使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让每个孩子成为真正的阅读者,渴望的阅读者,终身的阅读者。

花朵,在秋冬依然努力绽放

——聆听孩子和家长们的声音

一朵微小的花对于我可以唤起不能用眼泪表达出的那样深的思想。

——华滋沃

●听,同学们心底发出的声音……

1、“阅读原来如此美丽……”

2、“阅读原来如此使人着迷……”

3、“阅读原来如此让人快乐……”

●听,家长们内心深处的声音:

1、孩子们找到了通往阅读之门的钥匙

面对寂静的星空

——沉静后的思索

我们之为人是因为我们会说,我们之为文明人是因为我们能读。——帕克

经典阅读让我们行走在文学的世界里,沉浸在弥漫诗意的芬芳,也静静地守望着孩子心灵的故园。

沉静后,也有这些困惑和思索:

●时间的问题。对于我们许多学生来说,课外阅读走课内的路是比较有效的,而且最好是每天有固定时间让孩子读书。但在中考压力下,坚持进行班级经典阅读,需要勇气也需要毅力。

●氛围营造的问题。如能在经典阅读的基础上,让作家走进校园,一定会更好地放大每一次读书会的效应,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阅读激情。

“思至多不过是一条田间小路”,在经典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将付诸以更多的实践,让经典阅读伴随美好的少年时代,让美好阅读守望青葱的心灵故园。

尾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徐冬梅《亲近母语儿童阅读教育课程研究和实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2]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上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

论文作者:朱莉媛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携手经典”德育系列班级阅读的实践研究论文_朱莉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