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天国的民族文化因素_文化论文

“洞天”之民族文化因素侧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洞天论文,民族文化论文,因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H0;B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01)08-0148-06

一、“洞天”是什么

洞天——十大洞天与三十六小洞天,中华大地上星罗棋布的道教圣地。在悠久的民族历史中,是我国哲学、宗教等思想文化领域有声有色的舞台,在今天的旅游娱乐、对外开放中,又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窗口。但“洞天”一词究竟缘何而起,有哪些含义,却素无确解。请看最新出版的权威性工具书《道教大辞典》[1]释义:

“洞天:神仙所居之所,率在名山洞府中。《云笈七签》有《天地宫府图》叙明洞天福地:洞天有十大洞天与三十六小洞天。《茅君内传》:‘夫大地之内,有地之洞天三十六所,乃真仙所居’(参阅三十六洞天条)”。

即“洞天”是神仙所居名山洞府(名山即大山或著名的大山——笔者注),该辞典又释“洞府”、“谓神仙所居之处”。那么,1.为什么“洞天”又在“洞府”中?2.按“洞天”之解,“洞天”只是大山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按“洞府”之解,则小山、丘陵、平原、海岛上,神仙居住的地方都是洞天,“洞天”到底为何物?3.为什么“神仙所居”总关联到“洞”?

1989年版《辞源》及台湾《中文大辞典》等13大工具书也只作上述类解释,使人难解疑云。

笔者认为,“洞天”就是道教认为的“山洞中另外有一个神仙世界”,它本来是表述一个认识、判断,后引伸为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这一概念的形成,涉含了极为广阔的民族文化因素,体现着这一国产大型宗教的中国特色。为此,笔者试从语言文化角度,从道教的教理、教义及有关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窥视其事物起源与流变。由于此题目未见前贤有述,抛砖引玉,敬祈指正。

二、“洞天”一词起源小考

首先需要作出界定:1.道教创立前有无本词?2.它属普通词语还是宗教术语?3.它是否借自其他宗教?是否外来词?4.他是否若纯属道教术语,最早见于何处?

笔者查阅了300种以上专书辞典、大型辞书及各类著作的索引、引得、通检等,结果是:

1.道教创立前,其原著已成书的有关工具书和东汉后成书的非宗教类书籍的有关工具书中均无本词,各大辞书也无创道前例证。

2.有关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工具书及经典和外来语辞典类均无本词。

3.载有“洞天”的各工具书中,其引例最早的,是初唐陈子昂《送中岳二三真人序》中诗句,“杨仙翁玄默洞天,贾上士幽栖牝谷”。

“洞天”在道经中又何时出现?任继愈先生指出:东汉后期出现的《太平洞极经》、《周易参同契》、《老子想尔注》,为道教最早经典。而《周》文及其注、解、鼎器歌等9篇文章,和《太平经合校》、《抱朴子》中,均无“洞天”,[2]道经中有三部洞天福地专记:南北朝人伪托东方朔著的《十洲记》中,尚无“洞天”,直到唐末五代杜光庭的《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才始见此语;北宋张君房修校的《玄笈七签》,对“洞”的阐释和运用贯穿全书,因其单刻本多,流传广泛,普遍影响着民间对“洞”的理解和运用,在道经中是统计、概括“洞”字意义的基本依据。本文即以它为基本参数作探求。

三、“洞”是什么

“道君曰:元气生于眇莽之内,幽冥之外,生乎空洞。空洞之内生乎太无,太无变而三气明焉。三气混沌,生乎太虚而立洞。因洞而立无,因无而生有,因有而立空。空无之化虚生自然。上气曰始,中气曰元,下气曰玄。玄气所生出乎空,元气所生出乎洞,始气所生出乎无。故一生二,二生三,二者化生以至九,玄九反一乃入道。真气清成天,滓凝成地,中气为和,以成于人。三气分判,万化禀性。”[3]

按倒序看,天地人——物质世界的一切,均出自始、元、玄三气,而三气出于空、有、无,空、有、无又均立自于“洞”。在道教的世界起源观中,“洞”的含义等同于空、无。

道教之“道”,又是如何产生的?

“太真科玄:混洞之前,道气未显。于恍莽之中,有无形象天尊,谓之无象可察也……极道之宗,元挺生乎自然……寿无亿之数,不始不终,永存绵绵。消则为气,息则为人,不无不有,非色非空……无名可宗、强名曰道”。[3]

即“道”最初也孕育于眇莽幽冥、不无不有、可消可息的“恍莽之中”,其出生环境也是清虚、空无的“洞”。

可见“洞”是生出道、天、地、人的母体。“道”得以寓托、借以行世的具体物质又是怎样生成的?

“盖闻未有天地之间……唯吾龙君,犹处空去寂寞之外,玄虚之中……太初之时,老君从虚空而下,为太初之师,口吐开天经一部”,“太初得此老君开天之经,清浊已分……生生之类,无形之象,各受一气而生:或有朴气而生者,山石是也;动气而生者,飞走是也;精气而生者,人是也。”[3]

这里,山石、飞禽走兽、人生于三“气”;三气出自老君开天;老君出自空玄、寂寞、玄虚,即“洞”。我们再次看到,“洞”在道教中是生育天地万物之本原,是创立世界的最基始元素。

从中我们还看到,“名山大川”的组成物质,——山石,被指明是由道教的朴气所生成。即山石的“玄曾神父”也是无声无形的“洞”。

在起源于印度的佛教中,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种类的物体之一是山石。这就使人看到了这一国产宗教中,山石——名山大地,与道教活动场所的特殊关系。山中的洞穴,更使人前后左右上下,全方位地包围于“朴气”之中,人处洞穴,更能体会到和体现出全身心奉道事神的气氛。因此,道教对洞穴情有独钟,洞中奇人异事,于记载屡见不鲜:

1.丹砂出自“穴”

“本经曰:丹砂者万灵之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上品生辰锦石穴之中,而有数色,……土砂,生于土穴之中。……金座则宿有仙骨,清虚练神,隐之岩穴。则其神仙采与食之,便当羽化升腾高清矣。”[4]

石头上的洞、泥土中的洞、山岩中曲折幽深的大洞,都是“万灵之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的丹砂之出处。我们知道,全世界各宗教几乎都研究“死后如何”,唯道教研究“如何不死”,以求仙长生为教义核心,以丹砂为其不死之方的物质本源。这是中国道教独具的最大特色。而其丹砂的多数种类却都出自“穴”。这也许正是道教特有的祖先崇拜的物质诱因之一。

2.练内丹于崖穴,其效惊人

“王嘉,字子年,陇西安阳人也。久在东阳谷口,携弟子登崖穴外。御六气,守三一。冬夏不改其服,颜色日少。”[5]

岩穴,道教求长生不死之方的神秘殿堂!

第一类岩穴均属无名泛指的,足见其广泛,还有不少洞穴可见其“真实”的——

第二类,有洞名或其所在地名、山名的:

3.道士引入穴,致俗人得道者:

“皇初平者丹溪人也。年十五,家使牧羊。有道士见其良谨,将至金华石堂之中。四十余年,翛然不复念家。其兄初起行索初平……问初平曰:‘牧羊何在?’答曰:‘近在山东。’初起往视之,杳然无所见也,但有白石垒垒。复谓弟曰:‘山东无羊也。’初平曰:‘羊在耳,兄自不见’。兄与初平偕往寻之,初平言‘叱叱,羊起!’于是白石皆起,成羊数万头。”[6]

入洞修炼,人成神人,羊也成神羊。洞穴之妙,实在诱人!

入穴、修炼、成仙,洞穴与得道形影不离,鱼水难分。如果说,以上洞穴,已够神异离奇,那么,上述洞穴本身还是天然形成、静态的,还有更神奇者——

第三类,洞穴是仙人形成的,有动态的、有声音的、有气味的,有防邪自卫能力的:

4.“成都玉局化洞门石室,昔老君降现之时,玉座局脚从地而涌,老君升座传道。既去之后,座隐地中,陷而成穴,隧为深洞……节座使长史章仇兼琼……欲开洞门,使人究其深浅。发石室之际,晴景霹雳,大风拔木,因不敢犯。”[7]

老君传道——座陷成穴——开穴门竟惹神怒!洞穴,与道教的神力神威如此密切相连。

5.“仙都山阴君将欲升天,谓门人刘玄远曰:‘此山孤峙,势若蟠龙,其首东向,必当吐云送我’。言讫有五色云众地涌出,乘云升天。出云之处,‘呀’成洞穴……邑人宇文万年女人阿仵等一十五人,以元节之辰奉香花于洞门礼拜,忽见洞中波涛涌溢,出—金手—玉手,其大如扇……长庆元年,江陵人傅湘闻洞中雷吼之声。咸通初,道士王芳芝闻洞中声如群鸟飞,异香纷郁,遍于山顶……”[7]

洞穴,奇物无穷的宝瓶,声势雄壮的舞台!

最后,我们听听洞中仙人谈“洞”,对“洞中别有天地”作一个集中的观察:

6.“阳平张守珪曾收一少年为义子……少年曰:‘我阳平洞中仙人耳’……守珪曰:‘洞府大小与人间城阙相类否?’答曰:‘二十四化各有一大洞,或方千里、五百里、三百里,其中皆有日月飞精,谓之伏神之根。洞中与世间无异,其中皆有仙王、仙官、仙卿、辅相佐之,如世之职。有得道之人及积功迁神反生之者,皆居其中,以为民庶。每年三元大节,诸天有上真下游洞天,以观其所理。善恶人世、死生兴废,水旱风雨,预关于洞中焉。其龙神祠庙、血食之司,皆为洞府所统也。二十四化之外,其青城、峨嵋、益登、繁阳、嶓冢,亦各有洞天,不在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之数。洞之仙曹如人间郡县聚落耳,不可一一详记之也。”[8]

洞穴不但隔,绝人世喧嚣,清雅高妙,还高于人世,遥控凡间。

道教描述洞穴,还用“岫、石室、石窟”等同义词:

“乱世幽重岫,巡生道常洁。”[9]

“太真夫人者,王母之小女也……还入东岳岱宗山峭壁石室之中。上下悬绝,重崖深隐,去地千余丈。”[9]

“冲和子……偶逐樵人,步入石窟。窟内有真人,云娃李氏,不知何许人也。”[9]

隐岩穴、居石室、藏岫、入石窟……道教为何要浓墨重彩大肆渲染?就因为入洞、住洞、洞中成仙,处处紧扣着道教教理教义的宗旨:山洞的空旷、幽深、寂静,正是“空虚、寂寞、无表无里”的“洞”的写照,是那摸不着、看不见的“洞”的可观可触可感的模型化、实体化,是抽象与具体的交汇点。守着此洞求彼“洞”,更能做到精神的融会贯通。洞就是修炼的大本营,是长生不死的起点,入洞就是踏上仙化的云途!

四、“洞中别有天地”的教理源头

李养正先生指出:道教主要的信仰、理论,是先秦道家的哲学著作——《老子》中的“道和德”,这是道教的教理;在教理基础上派生出来的膜拜对象,修持理论、思想行动的规范准则等,均为原理之演绎,谓之教义。那么,教理之“道”“德”与修持理论之“洞中别有天地”有何思想脉络传递呢?谨述拙见。[10]

老子,春秋战国间诸侯混战时期的“周守藏室之史”,及“周之衰,乃遂去’,为“隐君子也。”其哲学的归结点,是复本返初、自然无为的思想。面对当世天下大乱,他的处世办法就是“深藏”以发展个人主体的精神空间。如何深藏以持虚守静?《老子》中四次以人的居所与房屋门窗,作了论证:

八章: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七十二章: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伯什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然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告诫人们,居住要善于选择地方;要不出门能推知天下事理;又警告统治者,不要逼迫人们的居处,使之安于现有的居住、生活,以引导人们返回到真诚质朴的境地。这些“居住”,显然已引伸到泛指生活形态及生活范围、处世态度。第八十章的乌托邦蓝图,是以中国上古农业社会中,自给自足的独立村落,所形成的单纯质朴的田园社区作背景,而勾划出的一个小乐园,以之作为士阶层类人们逃避各种现实斗争的避难所。

老子这种复古返初,退回原始社会以求安宁、全身自保的思想观念,在后来集道家大成的《庄子》中,被发展得更为丰富详细而明确:

“当时命而大行乎天下,则反一无迹;不当时命而大穷乎天下,则深根宁极而待,比存身之道也。”[11]

不逢时机而穷困于天下,就深藏缄默来等待,这是保全生命的方法。于是,保持节操,全身远祸与追求长生,便集中体现在隐居山林了。《庄子》一书中,这类隐士就出现了8个:黄帝:天子,筑特室,席白茅。善卷、王子搜:国君候选人,居山林、穴居。中山公子牟:万乘之公子、穴居。庚桑楚:道家高徒,穴居。南伯子綦、单豹、徐无鬼:一般隐士,穴居,居山林。道家的主张是以尘世为秕糠,以富贵为物累,有强烈悲观厌世情绪的。后来,便渐从老子“小国寡民”的社会形态,和庄子“藐姑射之山”等仙境渲染,敷衍成为出世的宗教人生论,至发挥、补改为“人世间别有世界”。这一世界在何处?老庄提倡退回到结绳记事的社会形态,就必然爱屋及鸟地连带喜爱与结绳记事相应的穴居野处,也只有在这种物质基础和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其社会形态才会稳固。而道教继承复本返初作教理,在教义中的膜拜对象与修持居所上,就将其具体化为洞穴中特别有一番天地了。那么这又承何而来?

五、从考古学、民俗学看“洞天”的历史源头——中华民族的穴居与洞穴崇拜[12]

在距今十万至四、三万年前,即我国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强劲的西北风把蒙古高原的沙土刮向东南,在华北等地堆积了最厚处达100米以上的黄土。这时期又称为间冰期,原始人普遍作山洞居、树洞居。之后,出现了最早的建筑形式——穴居、即由一种袋状坑穴加盖遮雨棚类物质组成的居住建筑。再后出现了“半穴居”,即有柱子、斜梁及大叉手屋架等木构件的土木混合结构。到新石器时代中距今6800-6200年前的时候,出现了木骨泥墙,地下建筑才发展为地面建筑。中国北方人在10万年前到6千多年前这段时期中,记事都是结绳,住所都是穴居(汉字6千多年前才发明;广义的穴居包括山洞居、穴居、半穴居——笔者注),两者是同步的。因此,主张返回结绳记事原始生活形态的道家,在居住形态上向往穴居形式,是很自然的。《庄子》对《老子》的发展之一,是明确地提出了8个穴居,山林居人士,道教对道家的继承中,又更明确地鼓吹了洞穴之美。至于我国原始宗教中曾有过洞穴崇拜,借助民族学、民俗学、丧葬学知识,现在还可找到:

1.祈求在洞穴中永生 山顶洞人在洞穴中埋葬死者,在死者周围撒有赤铁矿粉末象征血液,并随葬兽牙、蚌壳等装饰品,即希望灵魂在洞穴中长存。这是洞穴中的原始宗教。

2.祭奠洞穴 湖南湘西和贵州松桃等地的苗族祭祀祖先时,在祭坛前用树枝扎出一个山洞模样,内置一个穿女衣服的偶像,连洞穴带祖先一起祭奠。以示对远古穴居野处时代先人的怀念。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指出:“原始思维的核心观念,也就是灵魂观念以及由它演化出的万物有灵观念。”洞穴中灵魂不死、祭奠洞穴,不就是因为洞穴曾庇佑过老祖宗的生存繁衍,从而将这个不可理解的自然体人格化而形成的神吗?这是从祖先崇拜连带而及的,从中分化衍生明朗起来的实体崇拜。

这也就是同日月崇拜,风雨崇拜同理的——洞穴崇拜。

在我国,史前的自然崇拜,在殷商时期即发展为鬼神崇拜,鬼神在周代又形成了天神、地祗、人鬼三个系统,属于地祗的有社稷、山川、五岳、四渎之神,以鬼神崇拜为三大来源之一的道教,把山石列为老君开天时所创的几大物类之一,显然是承袭了民间地祗神。道教尊崇洞穴,自然是来源于中国自古相传的洞穴崇拜的。

六、“洞中别有天地”这一概念得以形成、应用的时代背景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一定时代背景下的精神产物。道教为何在其信仰、理论中形成“山洞中格外一番天地”这一独特认识,与创道时期的民族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

汉武帝时期,官僚地主就已无不“众其奴婢,多其牛羊,广其田宅,博其资产”,致在元封四年,仅关东流民就达200万,已是民不聊生。东汉的外戚、宦官统治更是黑暗,外戚梁冀在洛阳周围强占土地近千里作私人苑囿,苑兔被人误杀,牵连处死十多人。在民族关系上,永初五年、顺帝永和元年起,东汉王朝仅对河东、关中等地的羌人反抗,就分别镇压了12年、10年,滥杀兄弟民族。东汉后期,门阀大族又以“清议”操纵选举,擢士唯“论族姓阀阅”,有才有德的知识分子难于晋升。

“汉末、魏晋,天下大乱,老百姓走投无路,往往投靠宗教。”[13]道教创立的背景,正是民不聊生,文士苦闷,人们向往逃离兵燹,求一片静土使形体和精神得以保全。“乱世归隐,是中国历史上的常例。中国多山,动乱时代,唯山中无纷争,人迹罕到,是最安全的地方。此外山中又是可以通天的所在,所谓仙,即迁入山,也就是归隐于山,退身世外,可以养性全身。所以神仙思想自古就与社会动乱有着必然的联系,同时也和山结下了不解之缘。”[13]中国山地占全国面积三分之二,全国地壳中炭酸岩地壳占三分之二,全国有溶洞等大小洞穴10万个,道教徒入山后当然要大量入洞了。略举数例以供窥豹:

1.躲避乱世 “……林宗对曰:‘方今运在明夷之爻,值勿用之位,盖盘桓潜居之时。非在天利,见之会也。虽然在原陆,犹恐沧海流横。吾其鱼也,况可冒冲风而乘奔波乎?未若岩岫,颐神娱心,彭、老优哉游哉,聊以卒岁。”林宗之言,其知汉之不可救也。”[14]

2.逃离威压 左元放“因不堪曹操逼迫,在建安末逃入茅山洞穴中,营造宫官并以金丹仙经授葛玄。”[15]

可见“洞中另有一个天地”的概念,在汉代已具雏形。但为何到初唐才见之书面呢?这是因为李唐王朝认李耳为祖先,使唐代道教教仪详化,达到了天庭名位序列与人间王朝几乎一一对应。于是,先先后后,大量的居山洞的人中和世人对山洞洞穴的向往——“山洞也有一个神仙世界”的宗教追求,公开化、明朗化,并逐渐凝聚为一个词语“洞天”。其概念的缘起成型,仍是东汉末年的时代背景。

七、从自然科学看“洞中别有天地”

“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16]“由于自然力量被人格化,最初的神产生了。”[17]运用当代科学来看,洞穴中确有特殊之处:

物理现象:洞体一般由岩石、土壤构成,热容量大,能恒温;洞穴内通风差,能恒湿。含铁磁质的洞体,在雷击时能使上亿安培的电流在洞穴内产生瞬间聚磁,使人消除肿块或精神失常。

化学现象:洞体岩石中含有多种盐类,可产生各种作用。道教的第七洞天——广东罗浮山冲虚古观中,有岭南道教圣地开创者葛洪炼丹取水用的“长生井”,井穴中的水,道教历代传言饮可长生,有一斗米换一斗水之说,道教历代传言钦可长生,有一斗米换一斗水之说。经现代化验,此水确含14种有益于人体的元素。用之烹茶,味甚清香。

生理现象:《抱朴子·内篇》卷十七《登涉》:“道士山居,栖岩庇岫。不必有絪缛之温,直使我不畏风湿。”现代科学证明,洞穴居住确有治疗风湿、哮喘等奇特作用。洞穴中缺少日光节律的刺激,人体还会发生“双时辰现象”,即人体节律上的一昼夜,在洞外实际上是两昼夜甚至更长。道教名言“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正是源于这洞穴反应。

洞穴中也可能出现不利因素:人在洞穴中一两周即会形成双时辰节律,这时若回到洞外采食取水等,生理节奏又慢慢恢复到自然状态。反复如此会造成大脑松果体分泌紊乱,加上心理上可能产生的孤独感、恐惧感,易出现幻觉。

因此,道教徒的住所在洞穴居的同时及其后来,也向时代化发展。

八、“洞天”之“洞”的扩展形式——茅、庵、庐、宫观

在我国北方作“山洞居”的时候,南方的居住形式主要是“巢居”。《庄子·盗跖》即曰:“吾闻之: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一些道士继承有巢氏这举,在洞口、离洞口较远或没有洞穴之处,结草为庐,结茅为庵,使之成为道教活动的第二类场所:

1.(成都)天师张陵曾在四川鹄鸣山(青城山支峰)[18]结茅修道。“唐宋时,自长生宫入抵上清宫,十余里间庵堂不下数十年。”[19]

2.“邦去奢……居处州松阳安和观……观北五里有卯山,高五十余丈,相传云汉张天师及叶静能皆居此山修道。去奢慕前事而登,具山、结庵以居。后观中道士相率山下居……”[20]

3.“骑龙鸣……于池中求得龙子……结草庐而守之……后五十余年,水坏其庐而去。”[20]

茅、庵、庐、结草、葺成等,都是选址在山野,用料较粗朴,建、迁简易。邦去奢已经居“观”却要结庵以居,观中道流还纷纷下山仿效,就因为居庵居茅,可直接体现《老子》“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之旨。但庵庐等毕竟不耐风雨之蚀,不抗猛兽火灾,也不如佛教轩昂殿堂显得正规,能吸引众多信徒以扩大影响。道教建筑须走向更高层次,宫观便成为道教活动和道徒居住的第三种场所。

道教宫观起源楼观,而楼观又起源于“结草”:周康王时,天文星象学家君喜,在今陕西周至县终南山结草为楼,名其草楼观。老子曾到草楼观讲经,遂有了说经台。后唐高祖在说经台北二里处的西巷村东,赐地十余亩修建“祖宗圣贤”之宫,于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建《大唐宗圣观记》碑,道教祀庙才始称宫、观或道宫、道观。宗圣宫便是古楼观的中心。到清末、宗圣宫变成废墟,楼观中心便转移到说经台。清末以后楼观便专指说经台了。

“洞天”沿革于此可见一斑。

九、从语言学看“洞天”

“洞天”一词的源起,不止一说。从语言学侧探其来源,也有利于增进对它语义,语用的把握。

文字:字形

字义1:《说文》:“洞,疾流也。从水同声”。“天,颠也。至高无上。”青城山文史馆高尚仁先生,以此义撰《洞天的由来》,摘引如下:

倒映在流水中的天,即洞天。《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二十八年,“齐人徐市(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蓬莱、方丈、瀛州,仙人居之。”《史记·封禅书》:“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人去不远……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实述海市蜃楼也。

东南沿海的江河湖泊,因秦汉时烟稀少而森林密布,也经常出现海市蜃楼,而神仙之说正起源于东南沿海。所以“洞天”一词,当起源于方士们看见河流中倒映的海市蜃楼现象,以为急流中另有一个天空世界,真为神人所居。

字义2:《正字通》:“洞,山岩有孔穴者”。《尔雅·释天》:“穹苍,苍天也。”“天”又引伸特指某一空间,唐许浑《奉和户大夫新立假山》:“树暗壶中月,花香洞里天”。道教又引伸专指其神仙生活的那个世界。“道教认为云霄之上更有一个神仙境界,那里有着高高在上的统治宇宙的天廷,也有君王、臣僚、使役。因而‘天’也是这个虚幻的天庭及上帝、天君的统称”。[20]

词义:总括前述,“洞天”是道教统称神秘所居之地。词义来源主要有4类:一是急流中另有一个神仙世界,源自东南沿海的神仙之说。二是道士或创道前历史人物所居洞穴,如青城山天师洞,源自民族穴居文化与原始宗教。三是黄帝所筑“特室”之类和道士所结的庵、茅。四是唐代以后修建、改成的宫观。其间,由于庵居对于穴居、宫同对于庵居,以及宫观的屡毁屡建,同一“洞天”的位置在历代中产生过位移,因而其旧址、新址,及其所在的整个山头、山脉,都可一起列入某洞天。如陕西楼观台,就包括说经台及北边两华里外的宗圣观。

可见“洞天”的词义发展:本指是山洞。后有转指,如楼观台的指称,有君喜草楼、唐宗圣观,清代所指说经台等不同重心和范围。还有缩指,如宗圣观于清末废夷后,楼观台便仅指说经台。更大量的是扩指,如华山西元山洞,为第四大洞天,这个洞天与山洞本来是一对一专指的。但人们在习惯上,却连希夷洞、玉泉院及整座山,统称为华山洞天。

笔者认为,《道教大辞典》等工具书,可在上述词义基础上参考整理其注释。

语法:另详《三峡学刊》95年第2期和《康定民族师专学报》95年1、2期合刊。

十、总结:“洞天”是道教融汇民族文化的结果

道教术语“洞天”一词蕴含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因素,是极为丰富的。其涵义起源,远涉中国上古穴居中的灵魂崇拜、道家哲学中的厌世求静,方士入山求仙,以及道教创立前后,士大夫追求隐居全身等种种国情因素,还有在穴居中发现的种种奇特现象与有益之处。所以,“洞”包含穴居的山洞,道徒居住的茅、庵、庐、宫观及其所在地域,“天”包含洞中的空间与奇特现象,扩指到虚幻的天庭、天君等。两者合起来表示道教徒修炼的居宅及其神仙住地,词义的教义源头,则在作为创世母体元素的抽角的“洞”。

在语言学上,“洞天”是古语词,表达道教徒穴居修炼的体会,是一个判断。后来转指处所,用同名词。后来是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常用义。

“洞天”一词集中反映了道教教理教义所涉及到的中国文化源,包含的民族文化因素又是十分重要的。如同鲁讯论道教所指出的:“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迎刃而解。”[22]“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23]

标签:;  ;  ;  ;  ;  

论东天国的民族文化因素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