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诊断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价值论文_李宝权

南京市栖霞区医院放射科 中国南京 210046

摘要:目的:探讨CT在结肠癌术前诊断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评价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择本科室2015年12月到2017年5月间50例结肠癌患者实施观察研究,对所有患者均实施CT检查,评估患者疾病分期及术后复发状况,并将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及随访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总结术前CT检查的评估效果。结果: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实施CT检查对诊断准确率及总准确率83.3%、95.0%、100.0%、100.0%、94.0%较病理诊断100.0%、100.0%、100.0%、100.0%、100.0%无明显差异(P>0.05)。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复发患者实施CT检查诊断准确率及总准确率50.0%、80.0%、100.0%、100.0%、87.5%较病理诊断100.0%、100.0%、100.0%、100.0%、100.0%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T在结肠癌术前诊断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评价中的运用价值高。

关键词:CT;结肠癌;术前诊断;术后结肠癌复发评价;临床运用价值

结肠癌是人体结肠较为常发的恶性肿瘤疾病,多在40-50岁人群中发生,临床发生率可达胃肠道肿瘤的第三位。临床多实施手术治疗结肠癌,但临床报道结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率较高,预后不佳。因此,加强患者术前诊断,根据患者病情状况选择合适术式,并积极预防患者术后复发是临床诊治结肠癌的关注重点。CT检查是胃肠道疾病诊断的常用方式,本科室在2015年12月到2017年5月间50例结肠癌患者中运用了CT检查评估患者疾病分期及术后复发状况,现将评估结果实施回顾性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本科室2015年12月到2017年5月间50例结肠癌患者实施观察研究。患者中含有男31例,女19例;年龄跨度32-76岁,平均年龄54.4岁(s=8.3);病程跨度1-9年,平均病程4.5年(s=3.1);疾病类型:直肠癌28例,回盲部10例,降结肠癌4例,乙状结肠癌2例,升结肠癌5例,横结肠1癌。

纳入标准:通过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结肠癌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预计生存期>6个月患者;完成随访及复查患者[1]。排除标准:其他恶性肿瘤疾病患者;严重脏器功能不全患者;手术禁忌症患者;精神障碍患者;妊娠、哺乳状态患者。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术前均实施CT检查,使用东软NeuViz 128层螺旋CT实施检查。检查前1d指导患者食用流食,检查当天禁食禁水,检查前指导患者口服900ml泛影葡胺(2%-3%),灌肠2次后,再次口服1000ml泛影葡胺保留灌肠。先实施常规平扫,使患者处于仰卧位,对患者盆底肛门至肝脏顶实施扫描,图像重建层厚1.0mm,层间距0.5mm。随后对患者肘静脉注射75ml碘海醇(300mg I/ml)造影剂,注射速度为3.5-4.5ml/s。达阈值后实施动态三期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参数为:管电压120kV,管电流180mAs,转速0.5s螺距1.0,层厚1.0mm,层间距0.5mm。检查结束后将图像传至AVW后处理工作站,实施多平面重建、容积重建等相关处理,并由高年资主治医师及副主任医师实施阅片。

患者术后5个月实施复查,再次了解患者病灶状况。将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及随访结果作为金标准。病理检查方式:取患者病灶组织,常规固定、制成切片、染色,置于显微镜下观测。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总结术前CT检查对患者疾病分期评估效果。

②分析总结术前CT检查对患者术后复发状况评估效果。

结肠癌病理分期参照TNM标准:Ⅰ期:肠管壁厚度正常,肠腔内存在息肉样、肿块样病变;Ⅱ期:肠管壁局部或弥散性增厚,肠腔内存在肿块样病变;Ⅲ期:肠管壁增厚,肠腔内存在肿块,且侵犯至肠壁外脏器、组织,存在局部淋巴浸润,但无远端转移状况;Ⅳ期:存在远端转移状况[2]。

1.4 数据统计

用SPSS20.0软件处理,用百分率表示诊断准确率,X²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前CT检查对患者疾病分期评估效果分析

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实施CT检查对诊断准确率及总准确率较病理诊断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下表1。

2.2 术前CT检查对患者术后复发状况评估效果分析

50例患者中复发16例,复发率为32.0%。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复发患者实施CT检查诊断准确率及总准确率较病理诊断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下表2。

表1 术前CT检查对患者疾病分期评估效果分析[n(%);n=50]

3 讨论

手术切除病灶是临床治疗结肠癌的主要方式,但结肠解剖结构较为特殊,恶性肿瘤细胞可通过淋巴管、血流转移、切口面扩散转移、腹腔内种植等方式转移及扩散,复发率较高[3]。此次研究中术后5个月,患者复发率达32.0%,预后不佳,加强重视。

结肠癌患者疾病分期较多,且不同分期患者手术治疗方案存在一定差异,及时确定患者病情分期,是对患者实施最佳手术方案、改善患者术后复发状况的关键。以往临床进行结肠癌诊断主要通过纤维肠镜检查、钡餐检查等方式。纤维肠镜检查可了解患者结肠内部、肠壁病变状况,但难以了解患者病灶转移状况,易延误患者治疗[4]。钡餐检查可清晰呈现患者肠腔内部特征,但其对于肠外、肠壁病变显像效果也欠佳[5]。CT扫描过程简单、具有无创性,该检测方式不仅可清晰显现患者肠腔内部、肠壁病变状况,还可清晰显现结肠周边脏器及组织状况,及时了解患者病灶转移及邻近器官侵袭状况,辅助患者疾病分期诊断[6]。此次研究中CT检查术前分期准确率达94.0%,术后复发评估准确率达87.5%,漏诊病例均处于Ⅰ期和Ⅱ期患者中,可能与患者Ⅰ期-Ⅱ期患者病情较轻、病变不明显相关。未来需扩大样本,阅片人员也需不断提升自身水平,进一步提升研究结果准确性。

综上所述,CT在结肠癌术前诊断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评价中的运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奇芳.结肠癌术前CT诊断及评价术后复发的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2(8):77-79.

[2]任小芳,杨殿香.CT诊断在结肠癌手术前后的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7(8):1615-1617.

[3]杨军,赵春龙.多层螺旋CT在结肠癌术前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5,40(9):1000-1002.

[4]赵全泽.多层螺旋CT低张充气增强扫描在结肠癌诊断及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疗设备,2015,30(7):60-62,120.

[5]夏文骞.结肠癌患者术前TNM分期、MSCT影像表现及病理表现特点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15(10):112-114.

[6]杨露,汪春红.CT对结肠癌患者术前分期及预后评估的价值[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7,23(3):375-378.

论文作者:李宝权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6

标签:;  ;  ;  ;  ;  ;  ;  ;  

CT诊断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价值论文_李宝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