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现状及对策论文_于国丽

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现状及对策论文_于国丽

(吉林省工程技师学院 吉林 白山 134300)

【摘 要】 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特别是作为学校管理的基础--班级管理。因此,对目前班级管理面临的问题认真加以分析研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对深化我国职业教育的各项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当前班级管理面临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 班级管理 职业学校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7)04-058-01

班级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搞好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等工作才会得以顺利进行。而班级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一个小集体,管理工作当然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良好的管理,事情就有头有绪,集体就会像一架机器健康而有序地运转。因此,在国家重视发展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明确班级管理的涵义和本质,客观分析班级管理现状,探索班级管理有效实施的策略有重要意义。如何科学地管理班级,帮助学生成人成才,是每个现代班主任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职业学校班级管理的现状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它的改革方向和办学模式与国家、地方、部门的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再加上目前教育环境下的职业技术教育还没有完善的制度体系,传统普教思维、理念充斥着整个职业技术教育界等因素,使得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极大的挑战和困难。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处于非常不景气的状况,生源在逐渐减少,而且费尽周折招收的学生素质又偏低。给中职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稍微管理严一些,就会造成流失,这对招生本来就十分困难的中职学校来说无疑就是雪上加霜。如果管理不严,就会造成学生素质的进一步下降。为此,中职生的管理就成了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班级管理中的问题也日益明显和突出。

1.大环境的负面效应

由于社会上轻视职业教育的思想仍然存在,再加上近几年高校的扩招及高中办学规模逐渐扩大,中职学校招生难、招收学生的素质也逐渐下降,所招收的学生,或意志品质差,或学习基础差,或行为习惯差,或存在一些社会恶习等等。这些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自觉性不够,思想不稳定,自我管理意识淡薄,自控能力普遍较差。

2."进口"与"出口"的恶性循环

中职学校与企业合作不够紧密或缺乏行业的深入调研,造成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的学生与行业需求差距较大,导致"进口"与"出口"的恶性循环。毕业生走上社会不能立即适应、进入企业,不能立即上岗。

3.传统的保守管理模式不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

由于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普通教育重视基础性、全面性;职业教育则强调定向性、实用性和灵活性。然而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模式主要沿用普通高中的班级管理模式,从班级管理的目标、管理的方式、评价的机制等方面来看,都应寻求新的管理模式。

4.教师落后的教育理念是制约班级管理的问题之一

当前大多中职学校教师是从大学毕业后任教,大多数的教师没有受过班主任上岗培训,没有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缺乏实践锻炼,仅重视理论教学,只能纸上谈兵,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

由于社会大环境"文化垃圾"的污染、家庭教育与学校的不配合、学校传统的德育方式跟不上时代要求等的影响,尤其是基础差,家庭生活又比较困难,对学习已失去信心的学生,他们看到有一些人读完大学一样无法找到工作,对学习目的就不大明确,出现厌学情绪,甚至会出现置班规校纪于不顾,随便逃学旷课等现象。

现状促使我们思考:当我们在硬件上成为规范化学校,在内部管理上实现管理规范化以后,如何与时俱进,改变陈旧的理念和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探索符合新课程精神的管理思路,使班级管理由规范化走向精细化,进而实现学校管理个性化?

二、职业学校班级管理的对策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班级管理是维护学校秩序、保证教学质量、实现教书教人目标的基本保障。根据教师不同,所以班级管理的方法多种多样。因此,班级管理是一项细致、严谨而有复杂的工作,也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根据以上班级管理现状及原因,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师资培训,增加理论积淀。班主任培训工作刻不容缓,学校领导要转变观念,相信一流的教育理论才能支撑起一流的教育。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教育管理是不可能高效低耗有序运行的。班级管理必须通过对管理科学、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班级教育管理学等理论的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管理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教育管理思想,学会对班级进行科学的系统分析,了解班级内部、外部诸因素大班级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个要素的联系及班级系统的功能。

第二,加大科研力度,提高管理实效。学校领导要切实摆脱应试教育的羁绊,真正做到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主要目标,从而把教师和学生解放出来,成为教和学的 主人,这样广大班主任才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班级管理工作和研究中去,从研究中取得良好的管理效益。班主任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有序的运作过程,我们只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一满腔的热情投身于教育管理之中,就一定会取得丰富的成果。

第三,在班级管理中教师既要动之以情,又要晓之以理,做到"情""理"交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是思想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一条规律。在班级管理中,只要我们饱含着情,学生一定会被真情打动;只要我们满怀着理,学生一定能被真理折服,班级管理中的许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因此班主任应当将情与理有机的融合,力求做好情中有理,理中含情,情理互动。只有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启发学生的自觉性,才有说服力,才能使学生感到情深而意切,真正乐于接受班主任的管理。

第四,在班级管理中教师既要强调服从,又要宽容尊重,做到"刚""柔"相济。波斯诗人萨迪说过:"过度的严厉会造成恐惧,过分的温和会有失威严。不要严酷的使人憎恶,也不要温和的使人胆大妄为。"在班级管理中,太刚和太柔都是不可取的,只有做到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班级管理才会收到长效。"刚"与"柔"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柔性的宽容不是姑息放纵,也绝非不讲原则。如果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只是偏重于柔性管理,过多的迁就学生,迎合学生不切实际的要求,拿原则做交易,那么个人主义倾向就会抬头,班级利益就会损害,也会影响到班级教育管理的教育质量、教学效益和学生成长。

第五,既要自我管理,又要加强指导,做到"放""收"有度。我们常用"形散而神聚"来概括散文的特点。散问因为形散而有韵味,因为神聚而有灵魂。管理一个班级就如同抒写一篇意境幽远的散文。良好的班级作风、优秀的学生素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是班级管理的"神";开放的管理方式、民主的班级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则是班级管理的"形"。而要做到班级管理的"形散而神聚",必须处理好班级管理中"放"与"收"的关系,做到收放有术,收放有度。 我们应该针对班级管理的不同内容、不同对象、不同时段,采取先"放"后"收",或者先"收"后"放"的方式,坚持"放"中有"收","收"中有"放","放""收"结合的辩证统一。

综上所述,对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高度重视,搞好中职班级管理任重而道远,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方法对头,措施得力,我们可以塑造出一批又一批掌握专业技术人才的优秀中职生,用他们的才能为国家的建设增砖添瓦,为社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让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使班级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张慧如.加强班级管理提高班级管理效能.新课程:教育学术,2009(4).

[2]靳海平.中职与高职混合办学模式下学生管理方法研究[J].高职.2012.10

[3]张素红.班级管理几点策略.现代教师教学研究,2013(3).

[4]蓝国爱.从90后中职生特点探索班级管理方法.学习导刊,2013(6).

论文作者:于国丽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5

标签:;  ;  ;  ;  ;  ;  ;  ;  

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现状及对策论文_于国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