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体会论文_施跃国

急性胆囊炎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体会

施跃国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分院医务部;212132)

【摘要】目的:阐述急性胆囊炎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体会。方法:将本院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31.58±5.20)min、出血量(35.85±1.89)ml、肛门排气(23.01±1.46)h、住院时间(4.56±0.79)d、患者疼痛(2.10±0.08)分、有效率97.62%、并发症发生率2.38%。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70.58±6.17)min、出血量(107.48±2.33)ml、肛门排气(38.74±1.51)h、住院时间(10.88±0.84)d、患者疼痛(5.72±0.39)分、有效率88.10%、并发症发生率14.29%。结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效果较好。临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优选该术式治疗疾病,改善预后。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7-0341-02

前言:

急性胆囊炎为临床常见病,患者症状以右上腹疼痛、恶心、发热为主。疾病的治疗方法,以外科手术为主。开腹胆囊切除术为临床用于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常规术式,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有研究指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疾病,效果更佳。本文于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中,随机选取84例作为样本,阐述了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性别:男/女=20/22,年龄(47.69±9.82)岁。对照组性别:男/女=19/23,年龄(47.70±8.77)岁。两组患者可对比(p>0.05)。两组患者术前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1)全麻,患者取仰卧位,采用三孔法操作。(2)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压力13--15mmHg,置入腹腔镜。(3)观察胆囊及其周围组织,分离胆囊粘连。胆囊内高压者,应采用穿刺针抽吸胆汁减压。(4)采用电钩打开浆膜,刮除胆囊周围脂肪组织,分离胆囊三角。(5)钛夹夹闭胆囊管,游离胆囊动脉,钛夹夹闭胆囊动脉,电钩离断。(6)电凝止血,负压引流,术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31.58±5.20)min、出血量(35.85±1.89)ml、肛门排气(23.01±1.46)h、住院时间(4.56±0.79)d。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预后

观察组患者疼痛(2.10±0.08)分、有效率97.62%、并发症发生率2.38%。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急性胆囊炎一般由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疾病所导致。发病72h内给予手术治疗,患者的预后均较好[1]。急性胆囊炎的常规治疗术式,以开腹胆囊切除术为主。术者需经10cm左右的切口,逐层分离,将胆囊切除。该术式的优势,在于适应症广。但因切口较大,患者术后疼痛往往较为强烈。此外,因出血量大、操作复杂,手术时间同样较长。腹部肠管长期暴露,容易增加肠粘连的风险,导致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本文研究发现,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手术时间(70.58±6.17)min、出血量(107.48±2.33)ml、肛门排气(38.74±1.51)h、住院时间(10.88±0.84)d。通过对患者预后的观察发现,本组患者疼痛(5.72±0.39)分、有效率88.10%、并发症发生率14.29%。表明,该术式虽有效率值得肯定,但患者的预后仍有待改善。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要求于腹腔镜的引导下进行,术者仅需做10mm左右的切口,置入腹腔镜,便可清晰的观察到胆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情况[2]。进而判断出胆囊有无水肿、与周围组织有无粘连。根据评估结果展开手术,能够有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提高疾病治疗有效率。此外,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同样具有并发症少的优势。在腹腔镜的辅助下,术者操作的便利性往往较高,术中肠管的暴露时间也将有所缩短,术后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均将显著降低。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的疼痛,多来源于切口。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切口较小,因此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往往较轻,舒适度较高。有助于机体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本文研究发现,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疾病后,患者手术时间(31.58±5.20)min、出血量(35.85±1.89)ml、肛门排气(23.01±1.46)h、住院时间(4.56±0.79)d。与常规开腹手术相比,在手术效率、恢复速度等方面,均具有较大的优势(p<0.05)。进一步观察发现,本组患者疼痛(2.10±0.08)分、有效率97.62%、并发症发生率2.38%。表明,与常规开腹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在改善患者的预后方面,效果更加值得肯定。本文的以上研究成果,证实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效果较好。临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优选该术式治疗疾病。在提高手术效率的基础上,提高术中操作的精确度,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侯武卫,蒋亚伟.B超引导下肝胆囊穿刺引流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分析[J].临床研究,2018,26(08):17-19.

[2]景亚军.微创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及对血清淀粉酶水平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23):63-65.

论文作者:施跃国

论文发表刊物: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1

标签:;  ;  ;  ;  ;  ;  ;  ;  

急性胆囊炎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体会论文_施跃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