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的探讨论文_廖卓彬

国内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的探讨论文_廖卓彬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更合镇建设房产所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各地的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市政部门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已越来越重要,不断完善的市政道路使城市居民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舒适。市政道路建设是我国的城市交通运输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关系着国内居民出行的问题,近年来市政系统中的道路工程基本都出现各种质量通病,越来越受到社会群体的广泛的关注,政工程质量的好坏成为影响民生的重要因素。

一、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通病

随着近几年国内城市化建设的速度加快,我国的城市的市政道路建设在模式和设计上基本上都是极为相似的,而在市政工程道路的建设中都伴随着多种质量通病,主要包括下列通病:

1、道路的路基下沉

我国的现阶段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中,铺垫道路路基中所使用的材料较多采用是粉煤灰加石灰作为主料,辅料掺杂着级配碎石加上适量的水拌和搅拌而成,这种材料的稳定性没有水泥稳定碎石层好,且容易在施工过程中,若用到机器摊铺时,很容易忽视机器作业的两端侧漏,而若用人工摊铺,则大多数会因为从一开始铺垫时技术把控不好就造成路面摊铺不平及材料粗细不匀。除此以外的,还有一些路段在监理不到位的时候施工单位会偷偷使用到软土材料来铺垫路基,因为软土本身就具有含水量较高的特性,使用软土铺垫的路基承载能力极差,基本后期会发生因路基质量导致的路面大面积下沉。

2、沥青路面早期破损

随着沥青混料的普及使用,越来越多的城市中的市政路采用沥青路面。沥青路面在铺设后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路面出现诸如大面积、大范围的破损、龟状开裂的现象的问题是现阶段市政道路工程当中的一种通病。很多城市投入使用后不长时间的市政道路,会出现有大面积、大范围的破损、龟状开裂的现象,降低了人民群众对市政工程的印象!沥青路面损坏现象大部分是由于两个原因造成的:(1)沥青混合料的摊铺作业时摊铺不均匀;(2)沥青混合料在运送到达施工地点投入使用时,温度过低不达标。沥青料温度不达标,这样沥青混料的黏着力下降,无法充分使到沥青和骨料紧密的黏接在一起,把不合格的沥青混料摊铺到路面后,路面层会形成裂缝,当遇到水分时,水分就会从这些裂缝流入路面以下,水分积累往往就会造成沥青路面出现开裂、破损等现象。

3、市政设施结构物表面感官度差

市政工程的道路工程包含道路建设,还包含道路周围的结构及其市政道路工程附属设施的建设。在这些附属设施中就存在着诸如道路周围结构及其附属设施的不美观问题。因为各种材料的质地和材料属性都不相同,导致设施表面粗糙,感观度不高。感观度差得基础设施往往影响着人的审美观。

4、桥头位置跳车的现象

桥头位置跳车的现象和道路高填土下沉的现象极为相似,桥头位置跳车的产生都是由于桥头和桥台之间因水平面标高存在着高度差,有的甚至会形成有一定高差的台阶,严重的更会阻碍行车舒适性和影响着行车安全。因为桥头与桥台两边标高存在高度差的现象,反复如此也影响着桥梁的结构耐久性。

5、路面层不平

市政路面的平整度符合要求,是市政道路建设验收中最基础的要求。路面平整度达标的道路,可以能够令过往车辆带来良好的驾驶舒适感。由于现在新型改性沥青拌合料的普及,沥青材料在挑选、采购及施工等环节的质量控制都十分重要。因为沥青路面层的骨料级配不符合设计要求、沥青的掺量不标准,摊铺施工时沥青混料温度不达标,造成路面后期出现不平整等。市政系统中市政路路面不平的问题由来已久,严重影响着过往车辆驾驶人的舒适感,同时这个恶性循环,因为不熟悉施工图设计文件和要求产生的恶性循环,车辆通过高低不平的路面车辆自身与路面接触产生的震动对路面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影响,长期的反复震动冲击,令低洼区域的路面层下沉更加厉害。这样的因为施工质量不合格引发的路面不平,降低了市政道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软土地基下沉严重

在市政道路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个别路段、区域可能会违规使用软土进行路基铺垫,由于软土本身的含水量大、承载能力低的特性,对市政道路系统建设来说是不利的因素,施工单位往往很容易在监理单位监督不到位的情况下通常会将不合格的土用于回填施工中,回填土不合格将会导致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国内的市政道路施工通病的防治措施

针对以上列举出的市政道路施工时最常出现的质量通病问题,我在这里提出以下相应的对应防治措施。

1、对路基下沉的防治,要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在进行市政道路路基填土施工时,严格遵照设计、监理单位人员的技术要求,回填作业时要注意落实分层逐层压实的规范。在进行路基填土的过程中,若遇到旧道路的旧路基部分则要计算好在该部分填土高度和完成高度的出入,杜绝两边高度差的低级错误;最后要注意区分每个土的分类,要按照对应的标准进行夯实、振捣等工作,不能野蛮施工全部按照一个“通用”标准进行施工。

2、沥青路面开裂问题大部分沥青路面质量问题是由于施工时引起的,摊铺沥青路面作业时摊铺机摊铺不均匀,熟悉施工图设计文件,沥青混合料在运送到达施工地点投入使用时,运输车辆到达摊铺施工路段时车内沥青混合料会比出厂时温度有损耗,运输车内沥青混料温度过低不达标,导致沥青料黏着力下降,进而导致到沥青和骨料产生无法紧密的黏接在一起,野蛮施工把不合格的沥青混料摊铺到路面后,路面层会形成裂缝,当遇到水分时,水就会从这些裂缝流入路面以下,长期由于反复积累的水分侵入沥青路面的内部结构层就会造成沥青路面发生龟状开裂、破损等现象。若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应对措施有:搅拌站可以在沥青混合料出锅之前,尽量把沥青混料的温度保持在较高温度,或者出锅前将混合料温度按上限进一步提高,给运输车辆的沥青混料(尤其是冬季施工时)温度损失提供一个较大的富余空间。其次,沥青混合料运输时,宜首先采用新型、大型的运输车,并尽可能在车辆的左护槽和右护槽上均加装保温材料,尽最大可能把因运输过程而发生的温度流失降到最低值,保证到达施工地点时沥青混合料的具有合格的黏着力。

3、对附属设施结构物表面粗糙的防治,要有效地解决表面粗糙的问题,首先在道路周围的设施建设时应该使用刚度较好的模板,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必须要按规定将模板冲洗干净,且在浇筑混凝土时要注意振捣到位杜绝产生气泡;组装模板时,在模板接触面上刷一层脱模剂,以有利于脱模;浇筑大体积、大模板的砼,应该充分进行振捣,使砼内部减少气泡、更加密实,同时监理单位必须注意做到旁站监理。

4、桥头发生跳车的问题,是市政道路关键节点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设计施工图的阶段,设计人员应充分熟悉各种工艺和新型材料,建议通过在桥台于桥头的连接处的填土区域设计采用压实性能优异的材料,以达到增加连接处的填土力学性能从而提高填土的质量;其次,桥头于桥台的连接处在施工图设计的时候,宜采用较为以经过试验的先进技术处理措施,比如设置有效优质的伸缩缝,给桥梁的变形、桥头附近路面的热胀冷缩等提供有效、可伸缩的空间。桥头处进行填土施工时,应该优先采用先进的技术进行,保证填土的质量及提高该区域的材料刚度。

5、要能有效地解决软土地基的沉陷,首先要换掉使用软土回填的方案,改用含水量较小的、承载能力强的优质土。要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督促参与本工程建设的各方,最常见在道路的路基施工中,采用优质砂石桩或深层水泥搅拌桩来进行处理软基,这样同时会对路基中的水分的达到强力吸收,降低地基填土中的水分,提高软基土部位回填的硬度从而提高承载力。另外,因地制宜还可以采用对路基进行强夯施工处理,以达到增加路基承载能力的效果。

6、解决路面沥青层不平的防治措施应该做到下列要点:在进行道路路面层施工时,摊铺了沥青混料后,应因地制宜尽可能用两台压路机按照前后方式或者并排的方式按技术要求进行压实,同时监理单位要做好旁站监理,以确保路面完成面的平整度。市政路路面结构不平整,在投入时候后经过长期的行车符合发生路面层损坏,会造成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发生比较严重交通安全问题,解决路面不平整可以消除这不安全的因素,故是市政部门主要的工作之一。

三、总结

国内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存在的质量通病,是当前国内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并且有着共通性的问题,若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则一定能够提高市政道路的社会效益和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加速城市化建设进程。故确保市政道路的工程质量是我国市政建设的重要工作,本文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通病以及防治措施做出探讨,提出预防措施,以期为提升城市建设的综合效益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骞,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安全质量,2016,(12):144;

[2]夏国庆,浅议市政道路工程在机械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四川水泥,2016,(05):348;

论文作者:廖卓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9

标签:;  ;  ;  ;  ;  ;  ;  ;  

国内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的探讨论文_廖卓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