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消费品市场转型的特点与趋势分析_耐用消费品论文

中国消费品市场转换的特征与趋势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特征论文,趋势论文,消费品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分析的前提与对消费品市场环境的基本估计

考察中国消费品市场的体制转换与结构转换,必须以如下四个基本前提为出发点:转换(1)处于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之中;(2)处于对外开放逐步扩大的进程之中;(3)处于中国总体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之中;(4)处于国际经济技术环境急剧变动的过程之中。上述四方面的变化趋势都将对政府政策、行为,对企业目标、行为,从而对市场活动产生影响。

考察中国消费品市场的体制转换与结构转换,也必须对消费品市场的发育状态及其环境作出基本估计。消费品市场是中国诸多市场(如生产资料、资金、技术等)中发育最早,相对发达的。尽管如此,消费品市场的完善仍然需要相当的时日。目前该市场存在不完全性,不规范性。市场的不完全性可以理解为由体制方面和非体制方面因素所造成的市场分割,具体有以下几点。

1.商品信息的覆盖面仍然较小,信息并不完全。改革开放以来市场供方开始采用现代传播手段来交流商品信息,并且在近年来呈现出迅速扩大的趋势。但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商品信息设施不足,投入费用少,信息覆盖面仍然很低。

2.交通设施不足造成的市场障碍。因自然条件较为恶劣,对物流的畅通造成了客观障碍,形成市场分割。我国的交通运输还较为落后,存在因物流覆盖面和覆盖程度差异所形成市场分割。

3.行政区划与区域市场分割。在经济改革以前,我国一直是按行政区划组织商品供给。改革以来,虽然已逐步打破人为的市场分割,但当经济增长放慢,市场活动规模减小时,这种以行政区划有关的市场分割往往通过行政命令或管理手段来阻割区域间商品的交流。

4.存在行政性经济组织,原有体制继续起作用的结果,派生出一批行政性经济组织,加剧了原有市场的不完全性,使市场活动表现出非规范性的特征。

5.市场的不规范。有关市场活动的法规不健全,或缺乏有效的实施手段,或实施成本过高使得有法难循,使市场活动表现出非规范性的特征。

二、消费品市场体制转换与结构转换的特征与趋势

(一)市场内生化机制基本形成——伴随着剧烈的市场波动

引入市场因素的必然趋势是市场内生化。市场内生化趋势的重要特征在于以下两点:(1)市场与整个经济日益溶为一体;(2)价格内生化。

就第一点而言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总体经济状况将对市场状况产生决定性影响;一是市场状况也将对总体经济产生决定性影响。这就是说市场与总体经济之间的影响是双向的,而不象改革前那样,只是由总体经济形势,主要是生产形势决定市场,而市场对生产的决定作用甚小。例如,改革前经济处于短缺的情况下,农业生产的丰收或因受灾减产,都会严重影响到包括工业品在内的市场供给。改革以来生产要素对于市场信号已能迅速作出反应,生产的增加迅速改变了供给短缺的状况,体现为市场活动对经济状况的向上拉动,市场活动乏力对于经济状况的向下拉动,可见于1989年至1990年的市场销售疲软直接造成工业生产,特别是轻工业生产的连续下降,造成产品积压和库存增加,亏损企业和亏损额大幅度增加,经济效益下降等严峻的局面。市场对经济的冲击超过了人们的预料。后来的市场销售回升,又开始带动经济增长,从另一方面体现了市场对总体经济的向上拉动作用。可以预料,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市场内生化趋势将一步增强。

(二)价格内生化一伴随着价格的剧烈波动与大幅度上扬

价格内生化的含义是:(1)经济活动的各种变化,特别是市场形势的变化决定商品价格的变动;(2)商品价格的变化趋势、幅度、范围也反映和影响市场形势与经济形势;(3)价格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影响。

价格内生化的直接结果是价格在剧烈波动中呈大幅度上升趋势,政府已无法象改革前那样将价格控制在所意愿的较低水平。统计资料表明,1953-1978年的25年间,全国零售商品物价指数仅增加20个指数单位,价格变动极小。如图1所示,1978年以前价格的变动(RPRICE)是平稳的(60年代初除外)。经济改革以来,零售物价经历了三次波动,随着国家逐步放开对价格的控制,从1980年起价格上涨水平突破5%,1985-1989年价格持续上涨,各年的涨幅均高于5%,并于1988年、1989年达到1953年以来的最高涨幅18.5%、17.8%。1990年、1991年国家采取紧缩政策和调控措施,物价明显下降为2.1%、2.9%的涨幅。1992年起,又开始了一次新的物价上涨,当年的涨幅为5.4%,1993年达13.2%,1994年以来国家虽采取某些调控措施,但上涨率已在20%以上。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市场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价格还将受到国际市场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价格变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体现为货币收入的可支配收入增长必然导致价格上扬。因为收入将作为工资进入成本推动价格上升,同时收入增加也会导致需求上升而拉动物价上扬。图1中社会货币收入与全国零售物价的年增长率(RINCOM与RPRICE)之间的关系在经济改革以来表现出明显的波动一致性;而在改革以前尽管收入波动也大,但价格并未波动而大体保持平稳状态。应当指出,货币收入的年增长率明显高于零售物价的年增长率也是改革以来的一个明显特征。其次,经济增长所需的投资规模的扩大,也包括因投资主体多元化与投资饥渴症造成的投资规模扩大,增加对投资品的需求从而带动零售商品价格上升;再加上相当部分投资转化为工资收入拉动价格上扬。再次,收入攀比行为往往导致消费基金失控并使价格之间的相互影响过度化,形成轮番涨价行为。最后,市场的不完全性将使投机者把价格抬高到供求正常水平之上,甚至牟取暴利。预料上述价格上扬的动因仍然会继续存在并在不同时期起作用,价格的上涨与波动将是长期趋势。

(三)市场活动参与者的结构变化

改革以来,零售商品市场活动的参与者、规模、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变化主要在参与者方面。

1.由国营、集体的参与转向多种经济成份与集团的参与。1978年的商业基本上由公有制(国营与集体)所控制,其从业人员占零售商业的96.9%,零售额占99.8%。1978年以来,逐步过渡到包括私人经济在内的个体商业,包括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和港澳台投资在内的联营经济的参与和工业部门(包括企业自销)参与的格局。

2.个体和私营商业的迅速发展。个体和私营商业的迅速发展是改革以来零售商品市场变动的重要特征。个体和私营商业额由1978年的2.1亿元剧增至1993年的3070.2亿元,即由占零售商业总额的0.1%增至25.3%;从业人数由占整个零售商业的3%增至1989年的48.9%。商业零售额所占份额明显低于其人员数所占份额,表明其商业活动的小型和分散化。

3.国营商业所占份额呈中等程度的下降趋势。尽管国营商业绝对规模有成倍的增长,但其在整个商业中所占份额却下降至中等程度。1989年国营商业零售额占整个商业零售额的份额由1978年的55.7%持续下降至42.8%,1993年略有增长,达到44.4%。可见改革开放15年来,国营商业约失去了10%的市场份额。

4.集体经济商业所占份额迅速下降。尽管集体商业绝对规模也有成倍增长,但其在整个商业中所占份额的下降最为迅速。1993年集体商业零售额所占份额已由1978年的44.1%持续下降至29.4%,比国营商业多下降了近4个百分点;1992年集体商业就业人数所占份额已由1978年的75.1%持续下降到30.2%。

5.其他经济成份影响的迅速增加。其他经济成份对商品零售影响的增加主要体现在农民对非农业的直接销售上。其销售额由1978年31.1亿元增至1993年的1434.3亿元,所占份额由2%增至10.6%。这一趋势是与中国农贸市场的开放、建设相一致的。

6.海外资本的进入。尽管从统计数据看海外资本的进入,包括外商投资、港澳台投资的联营经济,所占份额很少,1993年仅为0.96%,但就其重要性而言是不容轻视的。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对外开放领域有进一步扩大,零售商业也在其中。

7.生产企业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有明显的增加。改革以来,企业的独立性明显趋强,许多企业为了获取商业利润往往自己销售产品。工业部门的商品零售额由1978年的73.2亿元增加为1989年的720.3亿元,相应的市场份额也由4.7%增至9.0%。对一些商品而言,企业自销已占整个销售量的相当大份额。例如1989年,销售彩电(工业销售)703.4万部,其中企业自销521.4万部,占工业销售的74.1%,占全社会零售量的32.2%。(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0年,P513,P629)

零售市场活动参与者及其构成的变化,使政府对市场的控制越来越弱。市场参与者之间在行为上的相互影响也趋强。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为市场的内生化趋势,为价格大幅度上扬提供了解释。

(四)市场国际化趋势与外国经济力量进入的冲击

外国资本、外国经济力量的进入使国内竞争激烈。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更多外资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以不同方式在国内设厂生产,必然会加剧国内企业在越来越多的行业的竞争,加剧国内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五)向有限买方市场转变

1978年开始的经济改革,开启了消费品市场由卖方向买方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一次又一次剧烈的市场波动而产生一次又一次的冲击性效果。就历史进程看,1978年以来的中国消费品市场经历了3次波动,而每一次波动的结果都宣告了若干消费品市场供求关系的重大转折。受经济环境的制约,依不同产品而异,这一转折过程有快有慢。据1989年下半年和1990年上半年商业部对市场上645种主要商品的供求情况排队,排队结果表明了市场波动对供求结构关系的冲击。(排队结果详见1990年10月17日《经济参考》)

目前,约90%的商品市场处于供需大体平衡的状态。下面以不同方法对食品、耐用消费品进行考察。

1.食品类市场——非饱和状态下的供需相对平衡

一般来说,食品作为生活必需品,其需求是较为稳定。但是由于食品商品中很大部份直接来源于农副产品,或以农副产品为原料,因而食品的供给有不稳定的一面。因为农产品的供给要受气候变化等不可控因素影响。我国因人口增长带来对食品需求的增加,无疑给食品市场供给带来巨大压力,并构成潜在的不稳定因素。特别是我国尚有数千万人的温饱问题未能解决,因此从总体上看,食品市场是非饱和的。

改革开放15年来,食品的供给有了重大改善。主要的农副产品如粮食、油料、肉类、水产品的产量均比1979年有大幅度增长;其中的人均肉类拥有量、人均水产品拥有量一直呈明显上升趋势,分别由1979年的9.0公斤/人、4.9公斤/人上升为1993年的27.4公斤/人、15.4公斤/人。但是面临需求日益增长的压力,90年代以来人均粮食产量与人均油料产量仅相当于1984年、1985年的水平,并略呈下降趋势。以粮食、油料为例,尽管1979-1993年间二者分别以平均每年2.78%、8.6%的速度增长,但人均拥有粮食产量自1984年起就在398-358公斤/人之间上下波动,人均拥有油料产量自1985年起就在15.3-11.6公斤/人之间波动。在许多年份,粮食、油料的进口大于出口。在50年代,我国是世界食油出口国家之一,每年平均出口食油2.4亿公斤;从1960年起进口食油,最多时一年进口1.2亿公斤;从1980年度起,我国食用油脂的出口量已超过进口量,(《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大事记,1949年10月—1984年9月》,P554,北京出版社,1985年11月)但由于日益增长的需求压力,这一局面并未保持下去;1988年、1989年食用植物油进口分别为213721,1056156吨,同期出口分别为15503,62099吨,进口量大大超过出口量。另外,从相对价格变动看,经济改革15年来食品价格的年增长率(PFOOD)基本上高于全国零售物价上涨水平(RPRICE),仅有1989年、1990年例外。图2表示出上述变动特征。

由上分析可知,相对于整个消费品市场而言,食品的供给显得偏紧。可以认为中国的食品市场具有非饱和状态下的供需相对平衡特征。

2.耐用消费品市场——非饱和状态下的短期供给过剩。

总体上讲,中国耐用消费品市场呈现为以下两个综合特征。

(1).整个市场远未饱和。全国城镇居民抽样调查结果表明,24种耐用消费品中,1993年底仅有4种消费品拥有量在80件以上,每100户拥有量在20件以下的有10种,占41.7%。从人均占有量、用户拥有量等指标看,绝大多数消费品全国市场远未饱和。统计数据表明,城镇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数量为79.46台,拥有电冰箱56.68台,录放像机为12.18台,拥有空调器仅为2.33台。而农村市场的耐用消费品的非饱和状况远比城镇为甚。以彩电、电冰箱、洗衣机为例,1993年底,农村住户平均每100户拥有量分别为10.92台、3.61台、13.92台,大大低于城镇相应的每100户的拥有量79.46台、56.68台、86.36台水平。

(2).即期供给相对过剩。尽管从人均、户均拥有量看,耐用消费品市场远未饱和,并且潜在需求量还很大(也包括部分即期需求量),但是在大多数行业,现期供给能力已经超过现期的需求量。改革以来,生产方面已能在很大程度上对市场信号作出迅速的反应,甚至是过度的反应。例如,市场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信号促使了电视机、电冰箱等生产能力的迅速扩张。以彩色电视机为例,8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建立和从国外引进的彩色电视机整机装配线113条,迅速形成了1000多万台的生产能力。(《经济日报》)1990年4月9日)

若以全社会货币收入作为需求的衡量,而以耐用消费品的产量作为供给的衡量,来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对变动关系,也就是计算所选择商品的产出收入弹性值,结果表明,除缝纫机、手表近几年来围绕0上下波动以外,其他4种耐用消费品,自行车、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的收入弹性都处于0与1之间,略高于前二者。

第三种方式是考察相应商品的产量变动趋势。较早期流行的耐用消费品中,缝纫机生产从1981至1983年就开始停止增长,然后呈持续下降趋势;收音机1981年达4057.2万台,此后就大幅度下跌,第二年即下跌为1723万台;自行车产量在1987、1988年达到高峰,之后开始下跌。即使是洗衣机、电冰箱这样后期流行的消费品,产量在1988年达到最高点,之后开始明显下跌,减幅在100-300万台之间。当然产量变动也与出口需求水平有关。

对于有的产品,如电视机,其产量仍然持续上升,收入弹性为正值,市场状况如何呢?是否可以认为市场是需求大于供给呢?对此,可采用商品零售量与生产量之间的差额变动加以评价。图3表示了自行车和电视机的产销差额变动趋势。从图3可见,1984年以前产销大体平衡。自行车在1984年之后,电视机在经过1984-1986年的波动之后,都呈现出产大于销的明显趋势。

从相对价格变动看,包括电视机在内的文化娱乐用品的年增长率(PCULTU),自1980年以来明显低于整个零售物价水平(RPICE),参见图2。这刚好与食品价格与整个价格水平的关系形成对比。

由上述指标分析可见,耐用消费品市场基本上处于非饱和状态下供给相对过剩的状况。

(六)向新的消费品市场空间扩展

由于受政策和制度的约束,中国住房、汽车商品市场的发展一直迟缓,只是近年才呈现出较强劲的势头,形成新的消费空间。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消费品市场中的住房、轿车、电脑、电讯设备等耐久、价高的商品属于新的扩展领域。以电脑为例,目前我国每万户家庭,拥有电脑的不足10户,大大低于发达国家85%的普及水平。(《广州日报》1994年11月5日)从全国商品房销售额看,1991、1992、1993年分别为2205亿元、362亿元、5425亿元。从城市人口当前人均居住面积7.5平方米看,住房市场发展有潜在力。就电信行业而言,到1993年止,中国平均每100人拥有电话机数仅为2.2台。1993年城镇百户平均拥有摩托车3.53辆,目前世界平均每11人拥有一辆轿车,而中国轿车拥有量为每千人1.2辆,处于世界最低水平,汽车进入居民家庭才刚刚被提上日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轿车迟早要进入家庭。这些行业代表了新兴的、极有前景的市场,已成为当前国内外关注的重点。

认识商品市场的特征、变动趋势,对于把握中国总体经济的形势与变动趋势有重要价值。

图1 社会货币收入与全国零售商品价格变动趋势

图2 零售商品价格、食品价格、文化娱乐用品价格变动趋势

图3 电视机、自行车的产销差额变动趋势

*本课题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题目中的“转换”指的是体制转换与结构转换。

标签:;  ;  ;  ;  ;  ;  

我国消费品市场转型的特点与趋势分析_耐用消费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