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以人为本”_哲学论文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以人为本”_哲学论文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以人为本”,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唯物史观论文,以人为本论文,视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20(2004)04-0001-08

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两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命题。前一个命题由于哲学思 想驳杂而为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所拒斥;后一个命题由于被认为是遥远的共产主义理 想而为现实社会主义实践所忽视。这两种片面性都曾经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危害。十六 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建立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把 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运用服从于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充分体现了科学与 价值的统一;从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高度,揭示了以人为本 与人的全面发展这两个命题的内在关联性。

一、不要谈人变色,但要区分不同语境

以人为本可以是具有科学性的哲学命题,也可以是抽象人本主义的命题,关键是如何 来理解人。“人”的内涵和外延在不同的语境中是极为不同的。我们应该区分人字的日 常用语、文学用语和哲学用语,而在哲学用语中又要区分不同的哲学学派。

当年恩格斯在《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中就曾批评格律恩对歌德的误读。恩 格斯说,歌德作为一个文学家时常在比较夸张的意义上使用人这个字,但歌德的人字并 非费尔巴哈那样的哲学用语。“这些字眼,特别是在歌德那里,大多具有一种完全非哲 学的、肉体的意义。把歌德变成费尔巴哈的弟子和‘真正的社会主义者’的功劳,是全 部属于格律恩先生的。”[1]由于不能区分人字使用的语境,往往会引起谈人变色的哲 学混乱。

在日常生活中,人字是使用最频繁的。吵架时说,你不是人,不像个人样!这几乎同骂 娘一样使对方无法忍受。可要是问,什么叫不像个人样?指责别人不像人样的人心里有 没有应该怎样才算人的标准?真正的人应该是什么样子?显然没有,因为这里并不是讨论 哲学问题。谁都明白,这里讲不像人样,是批评被指责的人违背社会公认的通行的道德 准则,或者说违背人作为人的底线伦理。因此,在这里批评者是以通行的道德习俗作为 衡量人与非人的标准的。

以“人”入诗是常见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这里的“人”也不 是哲学用语。这里的人是具有审美意境的虚设,是情景交融的粘合剂。在文学评论中, 人们不会按哲学原则去探究这里的人是什么意思,是具体的人还是抽象的人,因为这是 文学,是诗。

可是哲学不同。以人为本作为哲学命题,可以通过对人的不同的理解表现完全不同的 甚至对立的哲学路线。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的以人为本,与形形色色抽象人本主义学说 中倡导的以人为本在世界观包括历史观上是根本对立的。

把人看成不可解之谜,把人作为终极研究对象,源于哲学思考,源于对人的本性的形 而上探求。在哲学领域,从古至今,多少哲学家为人而苦恼。这种苦恼是源于哲学思维 方式自身,是要在现实存在的人之外,寻找一种所谓的人。古希腊一个哲学家白天打着 灯笼在街上转悠,人家问他为什么白天打灯笼,他说找“人”。这里讲的就是寻找这种 “人”。至今人还在找人。美国的一位哲学家罗洛·梅就直接把其关于人的著作题为《 人寻找自己》。在他看来,我们生活在一个焦虑的时代,我们仅有的幸福之一乃是不得 不去认识自己,我们已被抛回到对自我的追寻之中。

在当代,我们对自然的认识与人对自身的认识相比,差距似乎越来越大。在医学领域 我们已经能够克隆人,在哲学领域却仍在争论什么是人。按照约翰·杜威的说法,今日 哲学所能要求的最好的工作是从事苏格拉底在两千五百年前指定给哲学的产婆的工作, 即“认识你自己”。什么是人,似乎是哲学永远在探索的任务。

其实,从对人的本性认识的角度看,自然科学并不比哲学对人认识得更清楚。尽管科 学技术进步到能克隆人,但它们并不真正了解人。它们可以解剖人,在解剖台上把人的 生理结构弄得一清二楚,甚至能绘制人的基因图谱,但它们所了解的是生物学的人,是 人的肉体而不是人的本质和人性。我们不能过分陶醉于科学技术对人的研究成就,如果 满足于自然科学对人的认识而不从哲学上弄清人的本性和需要,很可能会因此而大吃苦 头。20世纪下半叶以来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已证明了这一点。

从哲学层面理解人的确很困难,这是个非实体的不可能直观的领域,任何仪器和先进 的工具对此都无济于事。一万年以后同样如此。它要凭借人的哲学思维能力,因此不同 的哲学对什么是人的回答是各不相同的。

关于什么是人的问题的另一个困难在于,哲学家们都力图在自己关于人的理论的基础 上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毫无疑问,对哲学来说,人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任 何一个根本性的哲学问题都不能离开对人的问题的正确解决。对世界本质的理解,对认 识本质和认识标准的把握,对历史规律和意义的诠释,对价值和科学关系的处理,都无 法避开一个“人”字。世界是人的世界,人如果被设定为宇宙之窗,是世界的诠释者, 像叔本华所说是“明澈的世界之眼”,世界只是人的意志和表象,世界的本质和意义都 只能通过人并由人来图解和澄明,这代表的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哲学路线。所有不同时代 的唯心主义至多是这同一条路线中的不同驿站。人作为主体这一客观事实,使许多哲学 家陷于主体自我困境的围城之中。

从整个西方哲学史来看,从文艺复兴时期的资产阶级抽象人道主义、费尔巴哈的唯物 主义人本主义到当代西方的唯心主义的或无神论的存在主义都表明,无论是在旧唯物主 义还是在唯心主义的框架中,以人为本都是错误的命题。之所以是错误的命题,并不在 于这个命题本身,而在于对人的错误理解。他们或者是把人理解为脱离历史条件和社会 关系的生物学个体,或者把人理解为一个“类”概念,从而把现实的人变为脱离现实世 界、现实社会的“人的一般”。如果说在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那里人还为自然所制约,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的话,那么,在唯心主义的人本主义那里,自然已经成为人的一部分 ,成为人的依存系列,因而在世界观和历史观上,人都成为不受约束的绝对自由的主体 。“以人为本”变为赋予人以凌驾于自然、社会及其规律之上的至高地位。这种所谓人 ,实际上是恩格斯曾经批评过的以漫画形式再现的基督创世说的思辨表现。

面对人的认识的困境,有的哲学家认为,人是什么,是不可言说的。这个说法有一半 是对的。如果想寻找一个作为人的人,一个所谓非异化的本来的人,一个所谓真正意义 上的人,当然不可言说。这种人谁也没有见过,也从来没有存在过。如果从现实出发, 我们可以看到,人都是现实的、生活在一定历史时期和特定社会中的人。在现实的人之 外没有人,正如在瓜果梨桃之外没有水果一样。马克思就曾经批评过英国的经济学家边 沁,说他把现代市侩特别是英国的市侩即英国的资产者说成是“标准人”,还批评他用 这种尺度来评价过去、现在和将来。实际上,资产者只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是资本 主义社会关系的人格化。当然,这并不排斥资产者是有个性的人,可这种个性并不是抽 象的人的个性,而是具体的资产者的个性,即资产者中的“这一个”。人不可能是绝对 的个体,因为个人生活在群体之中;人也不是抽象的类,在现实个体之外没有类。人一 旦变为独立自存的个体或类,也就成了一个不可理解的怪物。马克思用一句著名的论断 说明了这个问题:“人就是人的世界,社会,国家。”恩格斯在批评费尔巴哈的抽象的 人的观点时明确提出:“要从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转到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就必须把 这些人作为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考察。”[2]

抽象人本主义倡言,人是用人的眼睛看世界,因而看到的只是人眼睛中的世界。这并 不错。可问题还有另一面,而且是更重要的一面,你眼中的世界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还是 倒立着的被歪曲了的世界?这就是世界的客观性和真实性问题。脱离世界的真实性讲世 界的价值和意义,只能倒向唯心主义。何况用眼睛看世界的人并不是抽象的人,他就处 在他所观察的世界之中。他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之前,世界(特别是社会)又以自己 的力量通过各种方式决定着他的观察。人是社会的人,人归根结底是世界的一部分,而 不是像唯心主义者断言的世界是人的一部分。人和人的本质离开了人存在于其中的自然 和社会,离开了人的历史,就是不可理解的。

马克思在批评施蒂纳时说,在他那里,“‘人’只是概念、观念的另一个名称而已。 人们的这个脱离了现实事物的观念和思想,必然不是以现实的个人,而是以哲学观念中 的个人,以脱离了自己的现实而只存在于思想中的那个‘人’,也就是人的概念为其基 础。这样一来,他对哲学的信仰(指对唯心主义哲学的信仰——引者注)便达到了顶点” [3]。可见,以人为本命题的科学性,决定于它由之出发和作为理论支点的世界观和历 史观。在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命题的科学性,在于它对人的理解是以辩证唯物主义 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依据的。任何人如果因以人为本曾为抽象人本主义所倡导而拒绝这个 命题,如同因噎废食,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错误的。

二、坚持以人为本,但要防止误读

以人为本的科学性,不仅决定于我们对人的本性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解,而且决定于正 确处理人的主体地位与客观规律的关系。在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并不是孤立的命题 ,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及其规律是联系在一起的。

自然界是发展的。人可以不参与也可以参与它的发展过程,不参与是自然界自身的发 展过程,参与是人对自然的改造过程。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是由人的活动形成但不 是由人的意志自由决定的过程。对社会来说,人既是剧作者又是剧中人。所以,在人的 活动范围内,发展既是客观过程,又打上了主体的烙印。所谓发展观,讲的就是对发展 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发展观的变化往往伴随着对旧的发 展过程的批判性反思和旧发展观的扬弃。由于发展观是从主体角度看待发展,是主体赋 予客观发展以方式、目标和价值,因而不同社会的发展观对发展的道路、发展模式和发 展战略,对客观的实际发展过程,会产生根本性的和全局性的影响。

不能抽象地说,任何发展都是以人为本的,因为任何发展都不能离不开人,都是人为 了人自身的需要而参与发展。这是一种以抽象的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说法。实际上,在阶 级社会中,发展的目的和对发展的期望值都受到了处于主导地位的统治者的意志的影响 。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统治者赋予发展的目的是巩固自己的统治,使自己永远处于统治 地位,并不是为了人,并非以人为本,而是为了一部分人,即统治阶级自身。如果谁要 说统治者也是人,因而还是以人为本,这就不是论辩而是诡辩。

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是以增加财富、提高生产率战胜对手以获取最高利润为目的的 。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是以获取利润为目的,国家是以增加GDP为目的。 这两者相统一,就必然把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率放在首位。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 哲学手稿》中曾引用李嘉图的话说:“各国只是生产的工场;人是消费和生产的机器; 人的生命就是资本;经济规律盲目地支配着世界。在李嘉图看来,人是微不足道的,而 产品则是一切。”[4]后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及资本家的生产目的时说,资本 家“狂热地追求价值的增值,肆无忌惮地迫使人类去为生产而生产,从而去发展社会生 产力,去创造生产的物质条件”[5](P649)。在生产目的问题上,资本主义社会是为生 产而生产,即为增加财富而生产。毫无疑问,资本主义社会以生产为目的,就其对社会 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来说,功不可没;但就以人为本来说,人并不在资本主义生产目 的的视野之中。

西方有的学者认为人性是一切科学的基础,也是判断一个社会是否合理的基础,他们 期待在人的本性、在人道主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人性化的社会。这个愿望不能说不好, 但在阶级对立、贫富两极分化的社会,这只能是个美好的梦想。千百年来,不少学者做 过这样的梦,但除了思想家的许诺、牧师的传道,这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从来没有出现过 。在以往,以人为本或者是作为人道主义的诉求,或者是作为对现实不公的抗议,或者 是作为对贫苦无告者创伤的止痛剂,但从来没有真正实现过。如果无视阶级社会中人对 人的直接依赖或以物为中介的间接依赖关系,抽象谈论以人为本,的确是人道主义的“ 僭越”。弗朗索瓦·佩鲁说:“既然当代历史已经以制度性暴力造成的血腥暴行作为代 价把那些比较拙劣的骗局(指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发展——引者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为了一切人和完整人的发展就理应是政治家、经济学家和研究人员一致接受的目标。” [6]这个愿望很好,但从理论上说仍然是把“一切为了人”、“为了一切人”看成是与 社会制度性质无关的结论,是一个关于发展“应然”与“实然”相矛盾的抽象结论。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 展观,它最鲜明、最充分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体现了我们 党对符合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要求,也体现了我们党对西方现代 化的历史经验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如果离开全面、协调、可持 续发展,离开对涉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各方面关系的统筹,以人为本就会变成空洞的 口号。

客观规律是以人为本发展观能否实现的依据。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多方面的规律在起 作用。发展经济要遵循经济规律,推动社会发展要遵循社会规律,改造自然要遵循自然 规律。各种性质的规律相互作用又相互矛盾。价值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有利于经济发展 ,可它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又可能激化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而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又可能损害自然界的自我修复和平衡能力,从而激化人与自然的矛 盾。这样,全面处理上述三种规律的关系,就成为我们在实践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中关于五方面统筹的要求,就是以对社会规律、经济规律和自然 规律相互关系的正确认识和处理为依据的。以人为本是整个科学发展观的灵魂。不坚持 以人为本,社会主义发展由于失去它的发展的动力和价值目标,不可能认真探索社会主 义发展规律。可是离开对社会主义社会实践中多种规律的作用和多种关系和谐发展的认 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会失去依托。只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才可能使以人为 本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决策目标;只有真正对社会结构和社会主义发展达到规律性的理解 ,才使这种决策的可行性有科学依据。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单纯以GDP为增长模式 的发展观的超越,它既坚持以人为本,又包含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问题。既然在实际上而不是在口头上坚持以人为本取决于对规 律的认识,那么,把社会发展的本性定义为合规律与合目的统一的提法就大有可议之处 。其实发展并不都是合目的的。社会发展是自发性与自觉性相互作用、矛盾、冲突的过 程。就个人行动而言是有计划的,但在相互抵消中成为总体的无计划性;以政府作为社 会代表的发展决策是有计划的,但其主观追求目标与结果之间并不相符合。所以,人的 行为的效果并不完全取决于人的目的,而是取决于目的在何种程度上符合客观规律。人 的目的不是既定的、不变的,在实际活动中,人根据对规律的认识来不断调整、更正目 的,通过原定目的失败来制定新的目的。可以说,无论是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还是在 改造社会的活动中,许多结果都是出乎人的原定目的的。人的活动具有选择性,但社会 发展并不一定具有合目的性。人类在长期的历史活动中,为盲目必然性支配而使自己美 好目的化为乌有或事与愿违的事是常见的。有的是近期似乎合乎合目的,但长期效果却 违背初衷,有的则相反。人的活动的合目的性永远存在于不断选择之中。无论是自然目 的论还是历史目的论都是错误的。社会是在不断纠正人的不切实际、违背规律的目的中 前进的。正因为如此,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与按照规律处理各方面的关系融为一 体。

要防止对以人为本的误读,除了正确把握人与规律的关系以外,还要对人有正确的理 解。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中,以人为本的正确性和巨大导向力量,在于具有完全不同 于抽象人本主义的科学内涵与价值内涵。它并不是以人是最高的价值、是世界的诠释者 、人应该成为目的而不能成为手段之类的理论为依据的。它所说的人,指的就是正在从 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全 体成员。这种人,在其现实性上就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以人为本的中的“人” 是人民,本是“本位”。以人为本通俗地说,就是人民本位主义,或者说人民利益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我们制定发展战略和规划、作为衡量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尺度和最高目标。

我们强调以人为本中的人不是抽象的人,并不意味着我们允许对另外一些人可以采取 “非人”的手段对待。毫无疑问,以人为本包含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它继承了历 史上人道主义的优秀传统。我们赞同国际社会通行的一些有关人权、人道的原则。我们 国家不仅重视广大人民的人权,将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基本人权放在首位,即使对待各类 罪犯,不管按照法律应该如何判刑,但同样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他们应该享有的各种 权利。但这并不表明我们信奉抽象的“人”,所有人毫无例外都在“为本”之列。因为 人民享有的人权包括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与对各种反社会分子、各种类型的罪犯 的人性化管理、改造与教育相结合方针中所体现的人道主义原则,是不能混同的。

以人为本的人民本位主义也不同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民本主义。民本主义思想当 然是一种限制绝对君权主义的进步的政治学说。所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所谓民为重 ,君为轻,社稷次之,都包含许多值得借鉴的思想。但民本主义的立足点并不是民而是 君,是为君权的稳固和封建社会的社稷长治久安服务的。民本主义主张的对民的爱,类 似牧民对自己牧群的爱。这并不是共产党人追求的目标,也不是觉悟了的人民的期待。 韩愈在《原道》中说:“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 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 之令而致之民,则失其所以为臣;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 。”这些话虽不中听,倒是实话实说,确是封建社会的现实。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 会中,虽然也有少数所谓比较开明的“有道明君”,但民本主义从来只是少数思想家的 一种社会理想。实际上,中国封建社会是君权至上主义,老百姓从来都是出粟米麻丝, 作器皿、通财货以事其上的小民,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成为封建社会的主人。

可见,在历史唯物主义中,以人为本是一种以根本改变了的社会、根本改变了的人与 社会关系为依据的社会发展理论。它的立足点不是抽象的人性诉求,而是社会主义革命 不同于以往任何革命、社会主义制度不同于以往任何社会制度在理论和实际政策上的必 然表现。以人为本的人,最根本的就是广大人民。它与我们党提倡的为人民利益服务,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胡锦涛说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 系、利为民所谋是完全一致的。

三、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超越纯逻辑推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根本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人皆可为尧舜 的道德人的模式,也不同于空想社会主义者所设想的人性人的模式。在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既不是单纯的道德完善,也不是所谓人性的实现。它不是主观设 定的关于人的理想的完美的模式,而是以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的关于人的发展过程的科 学理论。人的全面发展不是以人为本命题的纯逻辑的思辨演绎,它们两者统一的基础在 于社会主义制度自身。以人为本体现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反映的是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水平。离开了对人类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 ,就不可能对人的全面发展做出正确的解释。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发展、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 别。由于社会基本矛盾的作用,社会是发展的,它不可能永远停留在原有状态。社会进 步就存在于社会发展之中。社会发展总的方向是上升的前进的运动,表现为以生产方式 为基础的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人类历史上各种社会形态的更替,就表现为社会进步。 但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不能简单等同。由于社会矛盾和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成果并不 能为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用。因此,社会进步是建立在社会对抗基础上的,对一些人是 进步,他们占有和享受社会发展的物质成果和文化成果,而另一些人则处于物质和精神 的贫困状态。即使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很高的资本主义社会,尽管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制 度有很大的改善,但同样是摩天大楼与贫民窟并存,亿万富翁与大量贫困失业者并存, 发达的大城市与比较落后的农村并存,高学历与大量文盲并存。在这个意义上,社会的 经济发展并不意味着社会进步,相反在社会进步中还存在退步和类似循环的现象。正如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所说:“与‘进步’的奢望相反,经常可以发现退步 和循环的情况。”[3](P106)

就人的发展来说,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总的说来,人类改造自然的能 力,人类的社会活动能力,人类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与社会发展水平成正比。在以物 为中介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不存在人对人的直接人身依赖和束缚,人的才能得到新 的释放。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迅速增长,同时带来了人自身能力的 发展。即使如此,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发展仍然不可能是全面的,而是片面的、畸形的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旧的分工把人终身束缚在某一种职业上,极大地扼制了 人的潜在才能的发挥,人单纯追求物质享受而陷于精神贫困,人的劳动不是创造性力量 的发挥而是痛苦和自我折磨,等等,这就是马克思通过异化劳动描述的人的异化。尽管 在异化的扭曲中存在着人的能力的发展,但人的异化现象与人的全面发展是对立的。

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曾说过,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化预示着非工业化国家的未来。资 本主义社会工业化进程表明,它的市场化和交往扩大化,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是 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但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弊端表明,后发的工业 化国家并不必然要重复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及其弊端。资本主义工业化并不是发展的惟 一的道路。社会主义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正在改变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社会进步与 人的全面发展相分离的状态。社会主义社会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 。

人的全面发展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人可以无所不能。就人的能力和技能而言,永远不可 能是绝对全面的。社会分工是不可能消除的,人的能力和兴趣的差别也是不可能泯灭的 。人永远是个性化的人。个体的生命有限,都只能在一定领域中活动。人的全面发展的 本质,是指社会对人的潜在才能的发展、对人的个性的发挥、对人的整体素质的优化、 对人的专业的变换提供最有利的条件。人不会为谋生而终生被束缚在自我摧残的旧的分 工之中。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与社会发展理论是不可分的,前者 是后者的最重要内容。马克思从来没有脱离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抽象地谈论人的全面发 展问题。他指出:“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 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责等等,这也正是共产主义者所 向往的。”[3](P330)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 会形式”[5](P649)。我们不能脱离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把人的全面发展变为人性的要求 。没有社会形态的变革,人的全面发展只是一个乌托邦,一个永远不能实现的千年王国 。但毫无疑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确为共产主义社会提供了一个以人的发展水平为目 标的价值尺度。这样,共产主义就是社会形态的变化与人关于自身发展的价值理想相统 一的过程。人类为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同时也是为自身的发展、为人类自身的完善而 奋斗。

人的全面发展不是乌托邦,就是因为它不是以人为本的逻辑推论,而是社会发展规律 的体现。它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社会发展自身。如果说人类以往的全部历史客观上是为 人的全面发展准备条件的话,那么我们正在进行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就是处在实现这一伟大理想的历史进程的起点,我们在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所做的一切都是朝这个方向前进。正如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的:“我 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 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 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 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从推动社会进步来说,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最终决定作用 的观点,才能把社会主义社会进步的基础放在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要求上。我们反对把发 展归结为GDP的增长,但我们知道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没有 经济发展,任何关于发展的理论都会流于空谈。同样,对人的发展来说也是如此。没有 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没有高度丰富的物质产品,当人们还处于贫困状态,处在为自己的 生存而挣扎的时候,一切陈旧的腐朽的东西都会死灰复燃,根本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我们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应该牢牢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原则。马克思说过:“人们每次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的。”[3](P507)没有生产力的高度 发展,就没有自由时间,因而也没有发展的自由空间,人的全面发展只能是永远不能实 现的空想。同样重要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关系的丰富是直接相联系的。人的发展 的全面性不是观念中的全面性,而是现实即交往的全面性。一个被束缚在狭窄的生产关 系中的人,其发展不可能是全面的。马克思说:“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 展到什么程度。”[3](P295)当今,世界性交往的强化和我们国家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 ,显然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有利的。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只是社会结构的基础,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的有机统一体。只 有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社会结构的理论,才能理解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三大文明 协调发展对于社会主义社会进步的重要性,理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联性;只有理解马 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才能提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等等。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推动当代中国社会朝着正确方向前进的以人为本的科学 发展观,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运用和发展。

在人的全面发展中,上层建筑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精神文明的建设与全面提高人的 素质是不可分的。没有人的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有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是多方面 的,它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等。在当前,道 德教育的迫切性尤为突出。我们不能以马克思说的“共产主义者根本不进行任何道德说 教”,“不向人们提出道德上的要求”为由贬低道德教育。如果这样,这完全是误读。 马克思这段话是针对以施蒂纳为代表的“真正社会主义者”宣扬抽象人道主义,把共产 主义运动变为“大量进行道德说教”而言的。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不能依靠单纯的 道德说教来实现,共产主义是改变现实,是根本消灭对立的物质根源的实际运动。[3]( P275)

在社会主义社会,政权已经掌握在人民自己手中,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从思想和精神生活方面促进人的 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我们社会的许多部门包括家庭都负有重要的责任,但最直接、最 关键的是我们的各级教育部门,从小学到高等学校。我们要在教育改革中,改变中国长 期的应试教育的传统,重视素质教育,不然的话,全面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很难达到的。

当然,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个教育问题,更重要的是个实践问题。因为人的才能的多 方面的发挥和形成,不可能脱离人的实践活动而仅仅在课堂里就能实现。何况,我们说 的是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而不是某一个人的全面发展。这只能通过改造社会的实践活 动才能实现。马克思早在一个半世纪以前就明确指出:“只有改变了环境,他们才会不 再是‘旧人’,因此,他们一有机会就坚决地去改变这种环境。在革命活动中,在改造 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3](P234)根据马克思的这个论断,我们就应该在当前的 社会主义建设中,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 的实际活动结合在一起,并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人的发展越全面,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 就会创造得越多,人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推进人的 全面发展。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这样,就跨越了从以人为本到人的 全面发展的纯逻辑推导,真正把坚持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置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实践基础上。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的意义是不言而 喻的。但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同时并存,共同发展,市场调节在经济 运行中处于主导地位的经济模式中,国家(作为社会的代表)以人为本的原则与个体(各 种性质的企业、事业单位)可能以经济利益为最高导向之间会发生矛盾。要认真贯彻科 学发展观,切切实实坚持以人为本和逐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我们党的各级领导要 认真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高执政水平和能力,而且要对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重大 问题进行理论探讨。

收稿日期:2004-03-22

标签:;  ;  ;  ;  ;  ;  ;  ;  ;  ;  ;  ;  ;  ;  ;  ;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以人为本”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