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论文_曹华

(四川省资中县人民医院 四川 内江 641200)

【摘要】目的:优质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1日到2016年2月1日在我院进行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3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分为两组,每组17例。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前后FiO2,PaCO2指标P<0.05,观察组并发症、死亡情况、住院时间、满意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9-0082-03

【Abstract】Objective High quality nursing in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clinical effect in children with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Methods From February 1, 2015 to February 1, 2016 34 cases of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17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nursing quality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 compared the nursing result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nursing before and after FiO2, PaCO2 index P<0.05,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mortality, hospitalization time, satisfaction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P<0.05. conclusion High quality nursing care in the extreme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low birth weight infan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 children is very significant,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High quality nursing care;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主要是指新生儿出生4~12h之内出现进行性的呼吸窘迫以及呼吸衰竭的现象[1]。由于新生儿器官组织尚未发育成熟,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造成肺泡出现进行性萎缩。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由于肺泡数量较少,呼吸中枢发育极度不成熟,与毛细血管之间的间距大,造成难以交换气体,比一般新生儿更加容易出现呼吸窘迫的现象。本次研究以2015年2月1日到2016年2月1日在我院进行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3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分析优质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详细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

1.1一般资料

遵循自愿原则,选取2015年2月1日到2016年2月1日在我院进行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3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7例。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患儿胎龄26~32周,平均(30.21±1.22)周;体质量0.97~1.82kg,平均体质量(1.35±0.31)kg。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患儿胎龄27~31周,平均(29.53±1.07)周;体质量0.98~1.84kg,平均体质量(1.41±0.43)kg。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患儿被确诊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后立即给予辅助呼吸;供氧;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酸碱维持治疗;支持治疗,供给水分以及营养;抗感染治疗,控制肺部感染等治疗。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1.2.1对照组护理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措施如下:

第一,保暖护理。患儿需要做好防寒保暖的护理工作,首先需要将患儿放置入保温箱内,保温箱温度设置为26~28℃,相对湿度设置为55%~65%;患儿适应后逐渐将温度上调,频率为每1h上升1℃,直至患儿皮肤温度保持在36~37℃为止,以此达到减少氧的消耗的目的。同时每隔2h进行1次体温、呼吸、心率的测试,以监测患儿的体征变化。

第二,供氧、辅助呼吸护理。根据患儿的具体实际情况,给予科学合理的供氧以及辅助呼吸护理方案。血氧分压为6.7~10.7kPa,氧饱和度为87%~95%;给予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供氧期间注意密切,防止发生氧中毒的现象。给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治疗,提升患儿的功能残气量,以防出现肺泡危险以及肺不张的现象,改善通气以及血流比例失衡的情况,提高PaO2水平;当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治疗无效的时候,给予间歇正压通气加上呼吸末正压通气治疗。

第三,生命体征检测。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详细记录患儿的呼吸参数,观察其变化规律;危急期的患儿每2h进行1次血气分析,稳定期的患儿每4~8h进行1次;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严格监控患儿的意识、肤色、有无出血以及低血压现象等。

第四,喂养护理。由于需要置入各种导管,所以患儿无法进行母乳喂养。护理人员需要依据医嘱给予生理维持液静脉补液,充分给予患儿水分已经营养。出生1~2d的患儿输液量为60~80ml/kg/d,然后依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逐渐增至80~200ml/kg/d。当患儿出现能量不足情况下可以给予输血浆、蛋白质或者静脉全营养液静脉补液;当患儿排出胎粪并且出现肠鸣音的时候,可以给予鼻胃管喂养;进入稳定其的患儿可以恢复母乳喂养。

1.2.2观察组护理 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即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以下措施:第一,树立护理人员“以患儿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加强对于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并且定期进行考评,对成绩突出的护理人员给予奖励,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第二,对护理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建立护理小组,护士长为组长,并且按照当日的工作量,合理的安排护理人员,床护比例增至1:1:4[2];同时实行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位护理人员身上,增强其责任感。第三,进行健康安全知识教育。护理期间为患者家属进行健康安全知识教育,使家属掌握改善患儿预后以及降低患儿患病率的技能,并且反复强调护理的注意事项。

1.3 观察标准

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FiO2,PaCO2水平变化、并发症发生、死亡的发生情况,对比患儿的住院时间以及家属满意度。以此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8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FiO2,PaCO2指标护理前后的对比

3.讨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血压降低、心率较慢、肌张力低下、面色发绀、呻吟、吸气三凹、血氧饱和度下降、呼吸困难以及呼吸衰竭等症状[3]。如果患儿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不仅会由于脑部缺氧而影响健康以及成长发育,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患儿死亡,严重威胁着患儿的生命安全。给予患儿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后,需要注意患儿的护理情况,患儿护理工作如果做不到位不仅会影响治疗的效果,还有可能导致患儿引发一些列的并发症,严重会导致患儿死亡。注意加强供氧、辅助呼吸、供给水分以及营养、抗感染护理、预防肺部感染护理以及保暖护理等。给予机械通气可以有效的改善患儿呼吸衰竭的症状,治疗时候注意保持较低的氧浓度以及呼气压力,将患儿的血气维持在正常的范围内[4]。

优质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树立护理人员“以患儿为中心”的护理理念;通过分组的形式对护理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保证每一位患儿都得到全方位的护理;实行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位护理人员身上,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是,使之在进行护理工作的时候等价的仔细与认真;定期为护理人员开展培训的活动,提升其护理技能,提升服务的质量[5];同时给予患儿家属相关的健康安全知识教育,使得患儿出院后也能享受到比较好治疗的护理。给予患儿优质护理有效的保证了治疗的效果,减少患儿并发症以及死亡的发生,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还提升了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鲁惠玲,孙艳芳,朱玉霞.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14,11(01):94-95.

[2]梅敏.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响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36(20):4786-4787.

[3]朱春菊.俯卧位机械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优质护理中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医学,2015,08(11):1362-1366.

[4]李丽.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综合护理模式的意义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24(12):2337+2339.

[5]罗美,房玉兰.3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31(66):213.

论文作者:曹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3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31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论文_曹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