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平市锡基坑铅锌矿区深部找矿成果及下步找矿方向探讨论文_韦新桂,黄宝奥

广西桂平市锡基坑铅锌矿区深部找矿成果及下步找矿方向探讨论文_韦新桂,黄宝奥

广西地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摘要:锡基坑铅锌矿床地处“贵港—平南铅锌铜成矿带整装勘查区”西南端,是本区主要的生产矿山,地质工作程度较高,历经了普查、详查各阶段的发展,但一直未对矿区深部进行勘查,探明的资源储量仅限于-100m标高之上。近两年来,矿山加强矿床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及成矿规律研究,不囿于以往地质工作形成的找矿思路,大胆开展深部找矿尝试,在-100m标高以下取得了显著的找矿效果。本文在介绍锡基坑铅锌矿区勘查概况、成矿地质背景与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矿山深部找矿成功的经验,讨论了矿床控矿因素与成矿规律,指出锡基坑铅锌矿深部找矿的成功对贵港-平南地区寻找中大型铅锌矿床和在该地区开展深部铅锌找矿均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关键词:铅锌矿;深部找矿;地质意义;锡基坑

广西桂平市锡基坑铅锌矿自2010年取得采矿许可证以来,历经9年的开采,矿山资源储量即将枯竭殆尽,为保证矿山接替资源供给的可持续性及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广西桂平市锡基坑铅锌矿-100m标高以下详查”项目由此而提出。广西地矿资源勘查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分析区域物化探资料,总结周边相邻矿床的找矿成果,结合锡基坑矿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及实际采矿生产总结的矿床规律,在-100m标高以下寻找到新增矿体两个,新增矿石资源储量18万吨,为矿山接替资源供给提供有力的保证,同时,随着项目的持续进行,新增矿石资源储量也会随之增大。

一、区域地质背景

工作区地处华南准地台大瑶山凸起南西段的大瑶山—龙山复式背斜之东南翼。即上扬子陆块(Ⅵ-2),十万大山断陷盆地(Ⅵ-2-18)之贵港碳酸盐陆表海相区(Ⅵ-2-18-3)内,主要构造线以北东向为主。亦位于贵港—桂平Au、Ag、Pb、Zn、Mn成矿区(Ⅲ-83-③-3),属广西壮族自治区级的“贵港—平南铅锌铜成矿带整装勘查区”范围。

基底为寒武系浅变质砂岩,盖层为从泥盆系至石炭系沉积的一套巨厚地层,其中中泥盆统的白云岩为铅锌矿的主要控矿地层。褶皱构造主要为贵港—桂平北东向复式向斜,次级褶皱发育,主要有石龙~独木向斜和大墩坳背斜,以及锡基坑背斜,矿体多产出于背斜轴部及轴部邻近部位。区域性的凭祥—大黎、灵山—藤县断裂,对该区起到控岩、控相、控矿作用。次级断裂多发育于背斜轴部,对热液活动及矿化的富集有利。区内北东向断裂比较发育,其次为北西向断裂,矿区东侧外的罗容大岭分布有燕山早期中性~基性杂岩体。主要岩性有闪长岩、正长岩、二长岩、辉绿玢岩等。区域主要发育有层状锌铅硫化物矿化。层状锌铅硫化物矿床(点)以锡基坑、庆丰、官成、镇隆、厚禄矿床,以及平垌、金塘、福禄、松山脚、旺石等矿点为代表,其中锡基坑矿床为中型锌铅矿床。

二、矿区地质

矿区内主要含矿层位为中泥盆统东岗岭组下段(D2d1)白云岩及中泥盆统四排组(D2s)生物碎屑白云岩,其中四排组分布于矿区深部,贵港市庆丰铅锌矿、贵港市金塘铅锌矿、平南官成铅锌矿等矿体亦产出于该层位。矿区内主要褶皱构造为锡基坑背斜,主要断裂为矿区东侧的F1断层,矿区主要矿体均产于该构造旁侧。

三、矿体特征

锡基坑矿床铅锌矿赋地层主要泥盆系中统东岗岭组(D2d),岩性主要为生物碎屑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白云质灰岩等。矿体具多层性,平行产出,并与地层同步褶皱,矿石中亦具有与地层一致的纹层~薄层状构造,矿体明显受地层岩相控制,属台地相碳酸盐岩。富矿体受次级构造和白云岩—灰岩过渡带控制,赋存在中粗晶白云岩中,成矿作用与中低温流体活动有关。强烈的白云岩化和在富矿地段发育的角砾状矿石构造。

矿带长达1400米,东西宽达800米,目前已圈定11个铅锌矿体,以①、②、③、⑤、⑥号矿体规模较大,④、⑦、⑧、⑨、新增A、新增B矿体规模较小,主要分布于锡基坑背斜轴部及两翼,矿体长150-1200m,宽50-300m,厚2.15-5.69m,单工程矿体最厚可达16.30m。矿体赋存于东岗岭组白云岩中,具体部位一般位于白云岩顶部往下8.00m以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矿石主要结构有胶状结构、交代结构、碎裂结构,构造有团块状、环状、条带状、草莓状构造及浸染状、脉状、角砾状构造,具层控+构造叠加改造特征。主要金属矿物有闪锌矿、方铅矿、硫锑铅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等;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白云石,另有少量重晶石、方解石。矿石质量:矿石品位Pb+Zn 一般为3.89%-7.40%。累计查明锌金属资源储量(122b+332+333)为27.9496万吨,铅金属资源储量(122b+332+333)为5.1899万吨。

四、本次深部找矿成果

本次深部找矿工作施工2个钻孔,共计1638.38m,以矿区东侧ZK0101钻孔见矿效果最佳,该钻孔除控制了已知的①、⑦、⑧、⑨号矿体外,还在矿区深部发现2个新增矿体,即新增A、新增B,其中新增A矿体平均厚度8.65m,铅平均品位1.5%,锌平均品位2.42%,新增矿石资源量(333)约8万吨;新增B矿体平均厚度13.83m,铅平均品位1.64%,锌平均品位2.93%,新增矿石资源量(333)约10万吨。

通过分析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并结合区域成矿规律,认为ZK0101之所以见矿效果显著主要是与矿区的主要断层F1有关,F1断层是矿区内最大的一条断层,切穿东岗岭组地层,断层两盘上下错动距离>200m,钻孔在打穿F1断层后遇到一向斜构造,矿体在此富集,形成一个较大的富矿体,由此,更加验证了本区热水沉积+构造热液叠加的成矿模式,也为本区深部找矿思路提供了新的方向。

五、找矿潜力分析

通过本次深部找矿工作成果,认为锡基坑深部及外围仍有十分巨大的找矿潜力,依据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地处自治区级的“贵港—平南铅锌铜成矿带整装勘查区”内,区域成矿条件优越

矿区地处华南准地台大瑶山凸起南西段的大瑶山—龙山复式背斜之东南翼,是广西重要的铅锌矿化集中区,构造作用强烈,次级褶皱发育,矿体多产出于背斜轴部及轴部邻近部位。区域性的凭祥—大黎、灵山—藤县断裂,对龙山背斜两翼铅锌矿成矿起到控岩、控相、控矿作用。加之在贵港—平南一带发育燕山期花岩及中性—基性杂岩的分布,并伴生叠加型的锌铅、钨、锡、钼矿床,因此该区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找矿空间较大。

2、赋矿地层及有利岩性分布广泛

已发现矿体均产于中泥盆统四排组(D2s)及东岗岭组(D2d)地层,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多层产出,产状与围岩一致,具明显的层控特征,赋矿层位2个,受构造影响变化稳定,具有较大找矿空间和隐伏矿的找矿潜力。

3、有利的控矿构造分布

矿体是早期在特定层位同生沉积初步富集,后期经多次构造运动,使成矿物质发生活化转移、改造叠加,再富集成铅锌矿床。本区印支、燕山运动使泥盆系地层形成了开阔平缓褶皱的同时,产生了层间断裂、层间滑脱空间等一系列有利成矿构造。在不同地质条件下形成热液的运移,矿源层中的矿物质不断被萃取、活化、迁移、富集成矿。构造控矿是本区矿化富集的重要因素。从平面地质图上可见,贵港—桂平北东向复式向斜在锡基坑地段开始,走向转为北东东向,相应地锡基坑背斜轴向也发生改变,褶皱轴向发生改变的地段多为构造应力集中区,易于生成有利的成矿构造。

4、铅锌矿体在同一赋矿层具有多层成矿的特点

锡基坑矿区赋矿地层(东岗岭组)具有多层成矿的特点,铅锌矿化垂向上有二至三个相对集中带。据桂平市金雅铅锌矿及锡基坑铅锌矿生产探矿揭露情况看,埋深200m的第3矿化集中带揭露的矿体为盲矿体,矿体平均厚度6m,铅锌矿石品位较富,深部找矿潜力巨大,矿化沿东南方向受次级褶皱构造的控制继续延展。

六、下步找矿方向

根据本次找矿成果,下步可在矿区东部,沿F1断层向北东侧布置钻探工程,探求深部矿体资源储量,同时在生产勘探中不断总结矿床规律,指导深部找矿方向,预计通过下步深部钻探工作,可提交新增铅锌矿矿石资源量(333)40万吨。

论文作者:韦新桂,黄宝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0

标签:;  ;  ;  ;  ;  ;  ;  ;  

广西桂平市锡基坑铅锌矿区深部找矿成果及下步找矿方向探讨论文_韦新桂,黄宝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