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路径初探论文_程韬铭

智慧城市建设路径初探论文_程韬铭

象山县测绘设计院 浙江象山 315700

摘要:智慧城市是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本文分析智慧城市建设的内涵、动因,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与顶层设计、建立大数据公共服务与共享平台、建立统一身份认证和信息门户平台、严格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建立以服务为主导的政务平台等智慧城市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智慧城市;城市建设;建议对策

1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在不断扩大,城市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呈现“瓶颈”效应,受到诸多制约因素的影响。

1.1当前城市建设与发展依然存在“粗放”、“外延”等发展模式,基础设施管理难度大、城市人口增长快、交通拥堵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同时还存在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等制约了城市健康、科学、可持续的发展。

1.2市民公共服务需求和城市管理需求滞后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市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公共服务需求更重视多样化、便捷化、精准化,行政管理部门原来管理形式无法满足这些需求,行政管理部门迫切需要以智能化平台促使行政管理向行政服务模式的转变,提升管理、服务、监管的效率与能力。

1.3各行政部门信息管理系统的信息孤岛问题,近年来各行政部门都根据自己的业务要求,建设了如数字化城管、智能交通、社保等管理系统,但这些信息系统之间是孤立不相通的,业务数据得不到有效共享和融合,出现了大量的信息烟囱和信息孤岛。智慧城市建设将所有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监控和管理,行政管理业务和市民公共服务程序化、网络化,实现政府服务方便、及时、高效,推动政府行政效能与管理水平提升,为城市发展寻求新的突破口,转变城市发展模式。

2智慧城市建设的建议

2.1加强组织领导与顶层设计

智慧城市建设涉及到政策法规、行政业务流程、基础设施、网络安全等等,影响及阻力因素和环节众多,需要强有力的组织来推动此项建设。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人民政府可考虑成立以市长挂帅的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所涉及到建设范围的分管业务副市长为副组长,并且市级各行政部门以及相关企业院校等单位负责人加入到领导小组的相关工作中来,以政府主导、整合资源、统筹推荐各项信息化建设工作。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要从城市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做好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研究制定智慧城市建设方案、相关规划和实施细则,建立健全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统筹协调机制,以市政府名义印发智慧城市行政业务相关规划、流程细则及法规,特别是对数据资源共享、信息安全等以文件形式明确规定[1]。智慧城市建设方案要突出为人服务,全面深化行政业务智慧化应用,行政业务流程精减,让网络数据多跑路人少跑路,让工作人员工作高效能,特别是让广大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社会服务。

2.2建立统一身份认证和信息门户平台

建立统一的身份认证平台和统一信息门户平台等智慧城市平台,整合现有各行政业务系统中身份论证和信息门户功能,提升政务服务的便捷性,提升智慧城市使用效果,为市领导、行政业务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市民提供集中化的信息服务,提供应用集成与单点登录,为市民用户提供“一站式”、“个性化”信息访问服务。统一信息门户平台可以整合分散的信息发布和业务办理,统一到一个市级平台上,对市领导、行政业务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市民提供不同的信息服务和进入相应智慧城市信息管理系统入口[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统一信息门户平台可将各行政管理部门信息系统中所有市民服务功能有机整合成一个统一的WEB页面,市民用户只需一个账号单点登录即可以访问到权限范围内的所有资源,用户还可以按自己的喜好、根据自己要办理的业务来定制WEB页信息和服务内容,设置个性化的界面,市民用户可以享受到智慧城市所提供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2.3严格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

智慧城市在建设推进过程中将要同步加强网络安全保障工作,在各行政业务信息系统的设计阶段就要合理考虑确定安全保护级别和安全防护方案;信息系统实施阶段,严格审查软件、设备等安全等级;信息系统运行阶段要建立日常监测管理、安全检查、安全等级评测、风险评估、数据备份体系等运行机制和信息安全应急响应处置机制。强化安全责任和安全意识,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切实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建立智慧城市网络信息安全责任机制和安全责任追究机制,各级政府部门负责人、信息系统运营单位负责人、数据中心工作人员等所有接触到网络信息人员都要明确各自的信息安全责任。同时加大网络信息安全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维护等各环节工作人员的网络信息安全风险意识、责任意识,为保障智慧城市网络信息安全提供支持[3]。

2.4建立大数据公共服务与共享平台

大数据公共服务与共享平台要制定统一的信息标准,建设统一的数据中心、统一数据清洗与整合平台,对数据资源采集、存储、编目、清洗、交换、共享、开放等进行明确规范,各级政务部门在使用数据服务平台时遵照规范要求进行数据的采集、读取、上传等操作。数据共享平台重点要解决信息孤岛问题,信息孤岛问题看似是各部门业务系统分散建立造成的,但解决这问题的关键是要坚决打破不同政府部门间的利益、传统观念和数据壁垒,将所有行政业务系统数据共享集成汇入到数据共享平台,无条件供其他部门合理使用[4]。城市各政务部门政务流程所得的数据,要按数据公共服务平台规范的标准统一梳理,保障所采集的数据一数一源原则共享到数据平台,实现跨部门、跨业务、跨应用的管理业务流程集成。加强政务部门数据共享和数据更新管理,实现各政务业务系统间数据实时上传、同步交换,不同系统之间关联数据自动同步更新,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唯一性。

2.5建立以服务为主导的政务平台

智慧城市所搭建的政务平台应以服务为主导,增强与市民的直接联系,实现数据多跑路、市民少跑腿,让市民可以直接在政务平台上查看政务信息、办理相关业务。同时畅通网上咨询投诉渠道,市民可以通过政务平台向政府主管部门反馈城市问题,行政业务主管部门要及时反馈市民反映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提高市民参与城市的管理意识和主人翁意识[5]。以服务为主导的政务平台,既能为市民办理业务方便快捷,又能提高政府部门办事效率,提高政府的透明度,树立高效、亲民、清廉的政府形象,还能方便政府部门快速了解城市管理问题,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城市人民政府在建立以服务为主导的政务平台的同时,要完善电子政务服务制度,监督所有事务流程,建立政务事务处理机制、问责机制、监督机制、考核机制等,让智慧城市管理落到实处。

结束语

智慧城市全面提升城市运行效率,提高政务管理和服务水平,变革城市的管理模式、服务模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但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与完善的过程相对漫长,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使得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内容、方式方法与对策等需要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甄峰,席广亮,秦萧. 基于地理视角的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理论思考[J]. 地理科学进展,2015,34(04):402-409.

[2]张毅,陈友福,徐晓林.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社会风险因素分析[J]. 行政论坛,2015,22(04):44-47.

[3]党安荣,王丹,梁军,何建邦.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进展与发展趋势[J]. 地理信息世界,2015,22(04):1-7.

[4]辜胜阻,杨建武,刘江日. 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软科学,2013(01):6-12.

[5]沈清基. 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基本理论探讨[J]. 城市规划学刊,2013(05):14-22.

论文作者:程韬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  ;  ;  ;  ;  ;  ;  ;  

智慧城市建设路径初探论文_程韬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