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用字构件变化的文化背景分析论文

汉语用字构件变化的文化背景分析

焦 倩 倩

(郑州大学文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摘 要: 汉字的构形系统在历史进程中层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尤其很多用字构件在与时俱进的变革中记录了社会文明发展历程。本文通过分析这些用字构件的变化,归纳出蕴藏的历史文化背景,即引起用字构件变化的原因:物质文明进步、艺术文化熏陶、民间书写和市井文化浸染、政治因素影响以及其他等。五种因素并非是单一化影响,而是互为因果、互相渗透。另外也存在用字构件滞后、保守现象。

关键词: 用字;构形;构件变化;汉字文化

汉字具有悠久的历史,某一历史阶段的文化会在同时期的汉字上有所映照,因而汉字系统留存了大量的文化信息。20 世纪以来学界对汉字的文化价值关照渐多,既有理论与方法的高度探讨,也有立足汉字看文化或立足文化看汉字的具体研究,还有着眼于汉字文化在实际应用中的讨论。

而这种映照显示在汉字形体上,表现为汉字构形客观地记录了许多历史文化信息。《汉字阐释与文化传统》[1]《汉字的文化解读》[2]等著作即从汉字构形的角度揭示分析汉字形体蕴含的文化信息。

汉字的构形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一系列演变,并在汉字构形系统中层累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此类演变不是任意的,“表现字形所记录词语的音义往往成为制约汉字形体演变和理据重构的重要力量”[3],是以用字的构形会尽量向所记录的词的意义靠拢,而词义携带的各种文化信息就不同程度地表现在用字构形上。在原本用字的基础上变革其构件既便捷易行,又能与社会

注释:

随着近年来自动化、智能化理念在物流装备制造领域大行其道,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制造厂商开始不断涌现。面对着大有可为的市场环境和众多后来者的挑战,作为老牌智能装备制造企业代表的昆船智能会如何应对?我们来听听云南昆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姜荣奇先生的卓见。

①“炮”字《说文》已有,但其义为将带毛的肉裹 上泥放火里烧,与记录武器的“炮”使用职能和 构字理据并不相同,属偶然同形。

(5)对population_PSO种群中的个体进行PSO改进策略的更新,并判断新的个体能否满足辐射和连通特性。同样地,不满足需重新更新粒子;若满足则调用潮流计算模块,得出对应网络功耗,并更新个体和全体最优pbest_PSO和gbest_PSO。

②“她”字《篆隶万象名义》已经收录,但是与“姐” 字同音同义,与刘半农所造的“她”字构形理据 与使用职能并不相关,属偶然同形。

参考文献:

[1]黄德宽,常森.汉字阐释与文化传统[M].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5.

[2]王立军.汉字的文化解读[M].北京:商务印书 馆,2012.

[3]张素凤.记录职能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影响[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4]张子高,杨根.从《化学初阶》和《化学鉴原》 看我国早期翻译的化学书籍和化学名词[J].自 然科学史研究,1982(4):352.

[5]李丽.近代化学译著中的化学元素词研究[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78-81.

[6][7][8][13](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 中华书局,2013:99,269,93,297,137.

[9]张涌泉.汉语俗字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 馆,2010:12.

[10](唐)颜元孙.干禄字书[M].北京:中华书 局,1985:3.

[11]周吉珍.现行简化字常用记号研究[D].福州: 福建师范大学,2009.

[12]刘复,李家瑞.宋元以来俗字谱[M].北京: 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

[14]毛远明.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M].北京: 中华书局,2014:170.

[15]何余华.汉语词历时用字演变动因刍议——以 常用量词为例[J].理论月刊,2016(8):76.

Analysis on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Chinese Character Component Changes

JIAO Qian-qian
(College of Chinese Literature,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Henan 450000)

Abstract: The formation system of Chinese characters has accumulated rich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information in the historical process,especially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character components have recorde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social civilization in the changes that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By analyzing the changes of these character-using components,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is summed up:the progress of material civilization,the edification of artistic culture,the influence of folk writing and common culture,the influence of political factors and others.The five factors are not single influence,but mutual cause and effect and mutual penetration.In addition,there are also hysteresis and conservative phenomena in word components.

Key words: usage of Chinese characters; configuration; component changes; Chinese character culture

中图分类号: H12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19-06-06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20 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于出土文献的汉语名量词用字演变与动因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编号:2020-ZZJH-446)

作者简介: 焦倩倩(1992-),女,河南郑州人,郑州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字理论。

文章编号: 1008-8717(2019)11-0031-04

标签:;  ;  ;  ;  ;  

汉语用字构件变化的文化背景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