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呋喃唑酮的四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论文_李远洪,张庆,赵纯成,张林,曹洁

(重庆江津区中心医院 重庆 402260)

【摘要】 目的:观察含呋喃唑酮的四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含呋喃唑酮的四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对240例未根除过幽门螺杆菌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三组,分别给予PPI+铋剂+阿莫西林联合呋喃唑酮,PPI+铋剂+阿莫西林联合克拉霉素,PPI+铋剂+阿莫西林联合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疗程14天后观察疗效。结论:PPI+铋剂+阿莫西林联合呋喃唑酮治疗,根除率高,是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HP感染有效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中图分类号】R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0-0164-02

1983年Marshall和Warren从人胃黏膜活检标本中找到幽门螺杆菌(HP)。已经确认Hp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等疾病的重要病因。近年来,HP耐药率逐年增高,探求更理想的方案以更小的不良反应提高HP根除率迫在眉睫。

我科统计2014年以来使用雷贝拉唑+铋剂+阿莫西林联合呋喃唑酮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 以来江津区中心医院消化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共240例,符合以下条件:(1)年龄45~65岁;(2)经13C-尿素呼气试验确定为Hp阳性;(3)未接受过Hp根除治疗;(4)2周内未服抑酸剂、1月内未接受过铋剂及抗生素治疗;(5)有明确的DU病史但未行过根除HP,(6)无相关的药物过敏史。各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按随机法将其分为呋喃唑酮组(a组):雷贝拉唑钠肠溶片20mg bid ac+胶体果胶铋220mg bid ac+阿莫西林胶囊1000mg+呋喃唑酮100mg bid pc,克拉霉素组(b组):雷贝拉唑钠肠溶片20mg bid ac+胶体果胶铋220mg bid ac+克拉霉素片500mg,bid pc,乳酸左氧氟沙星组(c组):雷贝拉唑钠肠溶片20mg bid ac+胶体果胶铋220mg bid ac+阿莫西林胶囊1000mg+乳酸左氧氟沙星片200mg bid pc,疗程均14d。所有患者抗HP结束后均继续服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20mg qd ac+铝碳酸镁片 1.5 tid共2周。停药后一月复查胃镜、13C-尿素呼气试验、血常规、肝肾功能。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结束后复查胃镜,溃疡消失或仅留瘢痕者定为溃疡愈合,比较各组病灶愈合情况。停药后1月来院复查13C呼气试验HP检测,结果阴性者判为Hp根除成功,根除率=Hp根除成功例数/各组例数*100%。1年后,Hp根除者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及胃镜,记录各组Hp复发情况及溃疡复发情况。记录用药过程中及结束后不良反应情况。

2.结果

2.1 Hp根除情况

表1 各组Hp根除率比较

a组与c组、b组与c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月以后,236人复查13C呼气试验(4人失访),Hp阳性者,再次予抗HP治疗(方案同a组),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HP阴性者221例,根除率93.75%。

2.2 DU愈合情况

完成第一次抗HP治疗后继续PPI+铝碳酸镁片口服2周,复查胃镜,三组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

各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有两例因过敏性皮炎(皮疹)中止观察,停药后皮疹消失。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测:三组均测出肝功能异常,分别为4例、3例、3例,ALT、AST均不超2倍正常值。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25%(9/80)、10%(8/80)、13.75%(11/80),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全球多发性疾病,文献报道内镜检查病例中消化性溃疡检出率高达16~33%,但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发病率相差悬殊,HP耐药情况也有地区差异。HP损伤局部胃肠黏膜,增加侵袭因素胃泌素和胃酸分泌,削弱黏膜防御机制,导致溃疡形成,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患者中的检出率高达95%,根除HP促进溃疡愈合和降低溃疡复发率[1-2]。Hp复发原因包括原菌株未被彻底杀灭导致再燃和新菌株重感染。有报道,Hp根除治疗后的早期复发多为再燃,后期复发多为重感染[3]。选择抗菌药物需充分考虑药物的耐药特性,呋喃唑酮治疗失败后不易产生耐药(原则上可重复使用),对克拉霉素、甲硝唑、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要率高,治疗失败后易产生耐药(原则上不可重复使用)[3]。

综上所述,对复发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患者用上述含呋喃唑酮的四联疗法抗Hp疗法根除率较高,耐药率低,不良反应少,溃疡愈合率高,可作首次抗HP方案,也可用作第二次根除HP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6.

[2]周钢.渝西地区幽门螺杆菌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状况的研究[J].中国药房2014 年第25 卷第48 期.

[3]王春江,幽门螺杆菌根除后再感染情况5年随访调查[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3(2).

论文作者:李远洪,张庆,赵纯成,张林,曹洁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

标签:;  ;  ;  ;  ;  ;  ;  ;  

含呋喃唑酮的四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论文_李远洪,张庆,赵纯成,张林,曹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