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服联合针灸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研究论文_徐恒新

徐恒新

(南京市江宁区淳化街道方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南京 211112)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内服联合针灸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中心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56例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2年9月之前门诊治疗的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针灸进行治疗,将2012年9月之后门诊治疗的2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中药内服联合针灸进行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1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联合针灸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其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针灸,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药内服;针灸;肝郁化火型失眠;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4-0052-02

失眠是指患者的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能满足日间社会功能的疾病,常见症状为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短、睡眠质量差、记忆力减退以及注意力下降等[1]。近年来,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很多人心理压力较大,精神抑郁,久而久之,导致肝郁化火而失眠。本研究选取本中心2012年3月~2013年3月门诊治疗的28例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药内服联合针灸进行治疗,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中心2012年3月~2013年3月门诊治疗的56例被中医诊断为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入睡困难、易醒、多梦、烦躁易怒、目赤便结等症,且排除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精神障碍、以及不配合治疗者。其中男23例,女33例,年龄22~53岁,平均年龄(37.26±3.52)岁;病程2个月~4年,平均病程(2.53±0.36)年;将2012年9月之前收治的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2年9月之后收治的2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取风池、神门、内关、太冲、行间、血海、心腧、肝腧、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等穴,用25mm毫针采用捻转泻法为主,留针30min,每5min提插捻转1次,1次/d,共行针1个月。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内服中药,其组方为:炙甘草6g,栀子、柴胡各8g,丹皮、合欢皮各10g,炒白术、当归、酸枣仁、郁金、夜交藤各15g,生龙骨(先煎)、生牡蛎茯苓(先煎)、白芍、珍珠母各30g。心烦口苦者加入10g龙胆草,头痛者加入15g川芎,口干咽干者加入15g海螵蛸。将组方中药物温水浸泡30min后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价[2],治愈:患者入睡困难、易醒、多梦等临床症状消失,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显效:患者入睡困难、易醒、多梦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h以上,但夜间睡眠时间<6h;有效:患者入睡困难、易醒、多梦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睡眠时间有所增加,但<3h;无效:患者入睡困难、易醒、多梦等临床症状以及睡眠时间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出现恶心1例,头晕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对照组出现恶心2例,肠胃不适1例,头晕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治疗后两组不良发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失眠属中医“不寐”范畴,临床上多见肝郁化火、气郁化火等,中医辩证为肝郁化火型失眠[3]。其病机为患者情志不畅、精神抑郁、阴虚火旺,使肝失疏泻,火热上饶心神,导致不寐。中医针灸通过调和营卫、平衡阴阳、通调气血、宁心安神等达到安神利眠的作用,治疗失眠的疗效早已被临床认可[4]。中药组方中丹皮泻伏火、养气血,栀子清热除烦解郁,柴胡、当归、白芍养血疏肝,炒白术补中益气,白茯苓、远志养心安神,珍珠母、生龙骨、生牡蛎平肝潜阳,酸枣仁滋阴养肝,夜交藤安神除烦,郁金泻肝解郁,合欢皮调畅气机,安神养心,诸药合用,共奏养心安神,疏肝解郁、调畅情志之功效[5-6]。本研究采用中药内服联合针灸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1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中药内服联合针灸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其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针灸,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尤其适合在社区医院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丹,李琛琛.中药口服联合针灸治疗失眠症91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3,(24):88-88,90.

[2]周海云.自拟安神汤联合针灸治疗失眠40例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5):43.

[3]张虓.中药配合针炙治疗失眠症46例临床效果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1):18.

[4]杨敏.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失眠100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11):42-43.

[5]苏浩.针灸联合中药内服辨治肝郁化火型失眠临床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7:214-216.

[6]杨春华.针灸配合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肝胆湿热型失眠的临床观察[J].北方药学,2014,(6):59-59,74.

论文作者:徐恒新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

标签:;  ;  ;  ;  ;  ;  ;  ;  

中药内服联合针灸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研究论文_徐恒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