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县中医医院 四川巴中 636700
【摘 要】目的:对比骨外固定架简单内固定与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用于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区别命名为观察组(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与对照组(骨外固定架简单内固定术),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优良率与桡骨长度恢复情况。结果:数据显示,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术后、术后12个月桡骨长度恢复情况明显较优(P<0.05);观察组、对照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84.48%、79.31%,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用于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中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提高治疗优良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骨外固定架简单内固定术;治疗效果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distal radius fracture clinical effect comparison was made
Meng Fei
Tongjiang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sichuan bazhong,636700
【 abstract 】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bone external fixator and simple internal fixation volar approach open reduction and plate screw fixation is used in the clinical results of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Methods:our hospital 11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istal radius fractur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urgical method named observation group(palm side into the road open reduction and plate screw fixation)and control group(simple external fixator of bone fixation),comparativ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in the treatment of crop and radial length. Results:the data showed that relative 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12 months radial length,postoperative recovery significantly better(P < 0.05);Observation group,control group was 84.48%,79.31% respectively,data contrast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have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 0.05). Conclusions:the volar approach for open reduction and plate screw internal fixation of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can gain ideal clinical effect,for improving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rate of good treatment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 key words 】 distal radius fracture. Volar approach open reduction and plate screw fixation;Simple external fixator of bone fixation;Treatment effect
骨科常见疾病中桡骨远端骨折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因老年患者常合并骨质疏松症,加上受到脆性增加、骨量减少等影响,一旦受到非创伤性因素或者轻度暴力则可能造成骨折症状[1]。桡骨远端骨折临床主要是通过腕关节镜、骨替代移植、石膏外固定、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等手术进行治疗[2]。本文对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鼓着患者分别通过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现对比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1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患者68例,女患者48例,年龄为59~80岁,中位年龄为(69.33±5.21)岁;所有患者均通过CT、X片进行检查,将严重血管神经损伤、影响患肢功能疾病、合并其他骨折等患者全部排除出本组研究之外。分组之前均征求患者的治疗意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其选择的手术方法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观察组、对照组在性别、年龄、检查方式、排除标准等均无明显差别(P>0.05),值得临床对比分析。
1.2方法
观察组通过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帮助患者选择仰卧位体位后给予臂丛麻醉,入路选择在掌侧,于桡侧腕屈肌肌腱桡侧作纵行切开,通过桡侧屈腕肌与桡动脉间隙进入,并把正中神经、桡侧腕屈肌往尺侧牵向,使移位的骨块以及桡骨远端骨折端全面显露。对于嵌夹的软组织以及断端的凝血块要有效清理,于直视下对骨折端进行骨折端的整复,促进尺倾角、掌倾角以及桡骨高度得到有效回复,促进尺桡关节正常的解剖关系得到明显恢复,尽可能对关节面平整性、完整性进行回复。通过C臂X线机透视后对复位的理想情况进行确定后,采用合理长度的锁定加压钢板在桡骨远端掌侧放置,并通过螺钉进行固定,全面止血后将切口逐层关闭,手术完成后放置引流管完成引流处理。对照组通过手法整复结合简单内固定骨外固定术进行治疗,患者选择仰卧位体位后实施臂丛麻醉,首先进行手法整复,通过透视可以发现骨折位置,根据关节面、尺偏角、掌倾角的实际情况,若骨折位置较为满意,则通过克氏针给予简单固定骨折,若位置不满意,则通过骨折移位的方向以及大小采用背侧入路或者前路入路实施切开复位简单内固定术。完成闭合复位固定治疗21d后对外固定架进行调整,并在腕关节保护下实施被动活动,通过手法对腕关节进行松解,在功能位上固定腕关节。完成手术后6周将外固定架去除,并实施腕关节主被动功能练习。两组研究对象在完成手术治疗后均积极进行功能锻炼,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合理的调整功能锻炼强度。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完成所有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通过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以t检验,通过率(%)表示计数数据,以卡方检验,若P<0.05,则代表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桡骨长度恢复情况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随访12个月后的桡骨长度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桡骨长度恢复情况
3 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主要是距离桡骨远端关节面2.5cm以内发生骨折症状,由于该区域属于密质骨与松质骨的交界位置,具有相对薄弱的解剖结构,同时也是造成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常见的位置,大部分患者是由于摔伤直到低能量损伤造成的[3]。一旦患者出现桡骨远端骨折症状,不能及时的整复治疗,则会导致手指功能障碍以及腕关节障碍等症状。尽管该类型骨质疏松性骨折暴力不大,但是骨折面常出现关节面塌陷的情况。桡骨远端骨折临床常通过背侧切口复位骨折进行治疗,但是少数患者在复位后会发生骨缺损症状,所以需要全面植骨,通过分析患者的实际情况通过合理的人工骨以及异体骨[4]。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用于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可有效避免骨不愈合的情况,相对于手法复位治疗来说,骨折愈合时间没有较大的差别,开放手术治疗会严重破坏骨折局部血运,不会明显影响骨折临床愈合时间[5]。通过早期实施腕关节功能锻炼干预,可加快骨折愈合程度,促进局部肿胀消退,从根本上减少腕关节活动范围以及使创伤性关节炎明显减少,为更好恢复腕关节功能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周玉奇,周国强,周红光.老年患者简单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J].医疗装备,2016,v.29;No.311 10:147-148.
[2]应行,潘雄,林道超,刘其顺.探讨不同类型的钢板在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浙江创伤外科,2016,v.21 03:474-475.
[3]王强.分析不同固定方式用于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v.29 18:3215-3216.
[4]项昶,孙烨红,何永清.桡骨远端骨折三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及并发症发生原因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4,v.19 06:955-957.
[5]左洪涛,谢庆平,赵凯.三种方法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J].浙江创伤外科,2014,v.19 05:729-731.
论文作者:孟飞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0
标签:桡骨论文; 远端论文; 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螺钉论文; 钢板论文; 情况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