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的人工孵化_孔雀论文

孔雀的人工孵化_孔雀论文

孔雀的人工孵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孔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工孵化:孔雀人工孵化的原理和技术操作,与鸡、鸭的人工孵化基本相同,可参照进行。有条件的地方,可委托鸡、鸭孵化场用机器孵化。如果找不到委托代孵单位,可用孵鸭的土办法——炒谷孵化法进行人工孵化。现将此法的具体操作介绍如下,供参考。

(1)选择的孵化器。孵化器可以是木桶,可以是水缸,也可以是水泥池,但大小要适中。为了方便孵化过程中换谷、翻蛋以及调温等操作,一般应有两个孵化器。选好孵化器后,将孵化器内壁糊纸,底壁垫谷壳,目的是为了保温。

(2)将选好的种蛋,经阳光照晒或在焙蛋室内烘焙,使种蛋比较迅速均匀地达到入孵时的温度(37~38℃)。

(3)炒谷开孵。初开孵时,由于孵化器(以孵桶为例)的温度较低,故初次炒谷的温度应在60℃左右,以便把孵桶温热。由于热的扩散和孵桶周围对热的吸收,温度会逐渐降低。当其温度降至38℃,即可把种蛋放进桶内孵化。种蛋和炒谷都用麻袋(种蛋可用网袋)包住。一层炒谷(37~38℃)一层种蛋,如此层层相间,层层铺平,最后放一包温度略高于38℃的炒谷盖住。这样就算入孵完毕。

以后,由于种蛋的吸热向周围孵桶发散,温度会逐渐降低,故每天都要炒谷2~3次,每次相隔8~12小时进行换谷调桶(为了工作方便,可以事先准备另一个桶,换谷时把蛋调到另一孵桶去)。一般在开孵的头1~3天,每天要炒谷(换谷)3次,到第4~6天,可炒谷2次,总之,以能符合孵桶孵化温度要求为准。大概天热时孵化13~14天,天冷时孵化至18~19天,便可停止使用炒谷,改为以“老蛋”提供热量孵化“新蛋”。当孵桶里有13天以上的老蛋时,可隔3~4天入一批新蛋。以后逐批孵出,逐批入孵,实行以老蛋孵化的办法。

标签:;  

孔雀的人工孵化_孔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