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铁路通信信号技术的发展论文_李连伯

简论铁路通信信号技术的发展论文_李连伯

通号天津分公司 天津 301700

摘要:铁路因其全天候、占地少、运量大、能耗低、速度快、安全性好、性价比高等优势,多年来一直是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主心骨”。近来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推动了铁路信号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分析了铁路通信信号技术运用特性,并对铁路通信信号技术的发展方向作了简要探析。

关键词:铁路;通信信号技术;发展方向

引言:

传统铁路信号“信联闭”三大功能都是从车务行车作业中分离出来的业务,通过信号设备为列车运行提供正确信号显示,确保进路联锁正确,实现两站之间半自动或自动闭塞。铁路通信信号最初只为行车提供安全保证,随着电气铁路的运行,实现了电气集中与自动闭塞。电气集中使得进路办理自动化,自动闭塞使得一个站间可以同时运行多辆列车,调度员通过调度集中远程遥控指挥列车运行。铁路通信信号提供列车安全运行,实现铁路运输接发车作业和区间运行自动化,提高了通过速度和列车密度。

一、铁路通信信号技术运用特性

(一)信号传输及时,可靠性高。传统轨道电路在传输信号时,传输方只负责信号发送,对接受方是否能够及时收到信号不能知晓,通信信号实现了一体化后,能够实现双向通信,切实保证了信号传输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二)信号传输适时性和准确性。铁路通信信号一体化采用无线通信传输方式,在传送信号时完全实现了移动自动闭塞,运输效率高,相关设备系统接收信息实时、准确。

(三)传输信息量大。传统的道电路在传输信号时,传输载体是轨道,此类方式输信息量小,随列车速度增加,列车控制信号相应不断增加,实现铁路通信信号一体化后,无线通信不受其他限制,其传输的信息量极度增加。

(四)工程量大力减少。信息传输方式改变后,信息传输不再依赖传统的轨道电路,大部分设备主要集中在室内和机车上,故障面大范围减少,建设和运行成本降低,工程投资减少。

(五)灵活性和通用性强。铁路通信信号实现一体化后,在通信系统中只需保持原有设备就能实现双向运行,有效保证系统性能和安全。因为系统采用的是通用组件,所有独立的子系统升级或者换代时根本不会对列产控制产生影响。

二、铁路通信信号技术的发展方向

(一)现代化铁路实现途径和发展目标

建设足够发达的铁路网络,消除铁路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大力发展和建设电气化铁路,提高电气化铁路市场份额比重;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实现高速铁路网在繁忙线路中客货分运;货运铁路重载通道化;探索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途径,实现城市铁路运输高速化、舒适化和快捷化;货物运输重载化、专业化和便捷化,全面满足国民经济对铁路运输的需求。

(二)铁路发展需求推动了铁路通信信号发展方向

2008年以来我国铁路进入高速铁路时代,通信信号关系到高速铁路建设和安全运行。铁路的发展需求决定了铁路通信信号发展方向。铁路大发展给铁路通信信号提出了更高要求和巨大挑战,为铁路通信信号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高速铁路规模化建设对铁路通信信号在安全和功能上提出了更高要求。铁路信号要大力运用3C(计算机、通信和控制)技术,快速实现从地面固定信号控制到列车车载设备控制转变,从开环控制到闭环控制转变,从分散孤立控制到区段集中控制转变;从“信联闭”简单控制到速度综合控制转变;从广播式单一通信到点对点和点对多点多功能移动通信转变。铁路通信信号需要抢抓机遇,明确发展方向,运用现代先进技术加快发展,提高应用水平。

(三)铁路通信的发展方向

1、优化传统通信网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使传统通信网络适应铁路中长期规划,积极遵循数 字化、网络化、宽带化和综合化原则,大力推进铁路通信网的优化和建设,推动新型通信业务在铁路的广泛应用。优化内容主要包括传统的铁路传输网、接入网、电话交换网和调度通信网。通过对铁路通信网的优化和建设,为铁路运输生产提供多方面现代化信息通信手段:一是构建综合数据通信网络,形成铁路信息化网络平台,扩大会议电视网,将会议终端延伸至基层站段;二是实施干线调度和区段调度联网,力争全系统实现调度通信数字化、运输业务综合化,推广大容量数字调度通信交换机和触摸屏调度台,推动调度通信服务质量纵深迈进;三是对无线列调区间设备远程监控,提高无线通信系统区间中继设施可靠运行,推广采用光纤直放技术,为中继设备提供技术装备;四是适应机车交路调整,逐步统一长干线既有无线列调系统使用频率,研究频率规划方案,减少司机频率转换操作和列车运行途中频率或制式转换;五是满足铁路客货运营销需要,建立铁路客货运和公安等部门面向社会使用的统一号码通信接入平台。

2、以GSM-R为龙头推进铁路通信装备技术进步。

围绕客运铁路专项建设点抓好GSM-R移动通信网建设。一是GSM-R核心网整体布局和建设;二是沿线无线网络建设。GSM-R初期在应用上,一是参与列车运行控制,比如青藏线格拉段、大秦线以及武广客路专线;二是不参与列车运行控制,比如胶济线、京津城际线等,只为车地和人员提供移动通信手段,取代并增强以往的无线列调通信系统。

3、建设综合视频监控技术平台

为满足铁路客运服务和安全监控需求,需要建设综合视频监控技术平台:一是重点线路设备监控;二是客运车站重点区域监控,比如动车组站台候车区等监控;三是编组站货运装载监控;四是关键安全设备监控。

4、应急救援指挥通信系统的运用

结合客运专线建设需要建设应急救援指挥通信系统,北京、上海等铁路局成功建成了应急通信系统,紧急事件指挥现场话音、图像、数据的接入和传送功能得到有效应用。应急通信系统和综合视频监控系统、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有效互联,实现了平时监控与应急通信完美结合,实现了资源共享最大化。

(四)铁路信号的发展方向

1、调度指挥

TDCS要实现我国铁路网全覆盖,繁忙干线和煤运通道要基本实现CTC,全路行车调度指挥基本实现自动化。目前TDCS已形成了覆盖全国近100条干线调度指挥网,为调度指挥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2、闭塞与机车信号

随着我国中东部铁路电气化建设、铁路提速和铁路扩能改造、铁路设备大修等工程,逐步淘汰落后制式自闭设备;对ZPW-2000进行高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再设计,而且以其为基本制式,逐渐统一我国铁路自动闭塞制式,新上自动闭塞,实现中国机车信号车载设备全部升级换代,机车信号全路通用;半自动闭塞在加装区间检查基础上,实现自动站间闭塞。

3、联锁设备

计算机联锁需实现操控界面、机柜尺寸、互联接口协议、机柜尺寸和外观形式全路统一,继续开发计算机联锁在故障容错、安全保证和系统维护方面的智能化功能,在可用度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驼峰编解控制

一是路网和区域性编组站,主要发展信息化驼峰综合自动化设备;二是地区和中小能力驼峰,创造条件发展信息化驼峰自动化设备;三是加大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研究制造高精度测速、测长和测重设备。

5、基础设备

新开发电子设备和器材要具备完善的智能诊断和运行日志功能,信息联网功能,配置实现冗余化;室外通用器材在标准化基础上具备防盗防坏能力,质量可靠,在使用期内少维修或无维修;新建、改造工程要统筹考虑雷电和电磁兼容综合防护,实现分区和分级综合防范;电缆径路实现结构化设计;信号电源统一标准,进一步提高可靠性和可用度。

结束语:

现代化铁路运营发展历程中铁路通信信号技术发生了重大变化,实现了车站、区间和列车联合控制的一体化运行模式,在铁路通信设备和信号技术有效融合基础上,促进了技术方面改革,推动了铁路通信信号技术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构建现代铁路运营的一体化通信信号操作系统。

参考文献:

[1]王永刚.浅谈铁路通信信号一体化技术[J]科技资讯2010(07)

[2]陈家斌.当前铁路通信如何适应高速发展的铁路要求[J]工程管理2010(6)

[3]胡桂新.铁路通信一体化技术发展前景的研究[J]信息通信2013(09)

论文作者:李连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3

标签:;  ;  ;  ;  ;  ;  ;  ;  

简论铁路通信信号技术的发展论文_李连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