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是避免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每一座建筑物都是有结构所支撑,建筑结构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座建筑的质量。通过对结构进行质量检测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消灭问题,从而保证建筑质量是业界普遍采用一种手段。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建筑工程结构检测的主要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检测;主要方法;质量控制
1建筑工程结构检测的主要方法
一座建筑工程完工后,首先要对其进行结构检测,只有通过检测符合质量要求的建筑才能进入验收程序,可以说,结构检测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建筑工程的结构检测,一般采取的检测方法不外乎以下几种。
1.1外观检测法
这种检测通常是由检测人员不借助任何仪器设备,只是通过肉眼对建筑结构外观进行观察、观看,初步检测推定建筑质量。这一方法通常包括了以下几点内容:①大致观察建筑结构的外观,分辨是否有墙体裂缝、倾斜、外形不规则等问题;②对建筑结构的尺寸、外观等进行分辨观察,推断是否符合技术质量的要求;③通过敲击、拍打等形式,结合实地调查,分辨建筑结构外观质量、构件尺寸等是否符合工程规范和设计要求。这一检测方法可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不足之处检测主要是依靠检测人员的实际经验和业务素质,具有较大的主观性、直观性特点,仅凭此结论很难判断建筑物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1.2 仪器检测法
在外观初步检测的基础上,检测技术人员利用相应检测仪器及相关的辅助手段,对建筑内在质量进行检测,然后将检查显示出的数值与设计标准要求的数值进行对比,通过分析、判断,得出建筑结构的是否符合质量设计要求的结论。仪器检测又分有损检测和无损检测。①有损检测法。这种检测法是利用相关仪器设备,对局部结构构件进行现场钻芯取样、剔凿、锚固构件拉拔等方法检测构件的抗压强度以及钢筋配置情况。该方法可以更准确可靠的反映出构件的结构性能,通过现场检测及数据结果推断建筑是否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在房建工程进行质量检测的过程中,通过一定结构的载荷试验、机械性能试验等来对相应结构的荷载条件下的破坏程度进行检测,通过这种方式来确定房屋质量是否与设计要求或者施工要求相符合,通过破坏性检测数据,可以对建筑结构的合理性、耐用性做出正确判断。②无损检测法。对于房建工程来说,无损检测主要包括抗压强度回弹法、钢筋配置扫描法、雷达探测法等主要方法。这些问题的检测需要利用相关仪器设备来完成。如何在不破坏建筑结构的前提下做好相应检测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无损检测法正式实现这一检测目的检测方法。它主要是利用相关仪器设备,通过电、磁、声等声波、频率、强度对建筑构件的内部结构进行判断,得出结论。其优点:a.在不破坏建筑结构的前提下对结构内部进行检测。b.能够检测到结构内部深处,清晰的发现构件内部存在的间距较小的细微裂纹等质量问题。根据检测结果对照相关规范和规定,就可以科学合理的对构件合格情况进行评级,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建筑工程结构检测的质量控制措施
2.1建立健全检测质量管理机制
科学合理的检测测质量管理机制,是实现建筑工程结构检测的有效保障。实际检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保障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检测质量管理机制要从制定相关规章规章制度入手,组织机构上,从项目部及项目经理、技术部及技术总监、施工单位及施工经理、监理部等各部门都应建立规范的操作工程,将质量责任明确到人。施工过程中,从工程立项、设计、预算、材料购进、机械设备购买或租赁、施工、监理到竣工验收,都必须要严格的规章制度,并将质量责任落实到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做好进场材料的检测质量控制
材料的采购必须保证三点:①选择有质量保证的正规厂商,确保源头的质量达标;②选派懂技术、作风正派的人员担任采购员,杜绝因个人利益导致购买劣质材料的问题;③材料进场后必须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检验,发现不合格材料坚决退货的同时,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做到了这三点,就基本保证了所用材料的质量。对材料质量进行控制,关键是要有严格的制度,以制度约束采购人员和检测人员。这一过程重点是材料进场时的检测,以确保进场材料质量不存在问题,对建筑质量整体控制也十分重要。
2.3 最大限度的减小检测误差
其原因大致分为两种:①检测仪器仪表精确度差或发生质量问题,造成检测数据不准;②检测人员责任心不强,操作失误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要解决误差问题,降低检测误差对建筑质量问题的影响,应该从人员素质和检测仪器设备两方面做好工作: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是否存在误差,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经过仔细研究和计算才能确定,因此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十分重要。检测前,检测技术人员应首先熟悉建筑的整体质量要求以及建筑结构的具体技术指标,在此基础上制定检测操作标准。检测所需仪表、仪器等设备属于高精度设备,日常保管中做好设备的检测和管理十分重要。检测前必须进行严格检查,发现故障及时修理排除。为建筑结构检测提供设备保障,保证不因设备故障或质量问题人为造成检测误差,影响检测的质量进而影响质量控制工作的正常进行。
3案例分析
某建筑大楼的总建筑面积大约为 23000m2,长约是 66.9m,宽约是 28.2m,
地面以上是 11 层,地下是 2 层,从地下 2 层到地面 4层的建筑结构是框架式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而 5~11 层的建筑结构是短肢与筒体结构,楼板以及屋顶的平面都是现浇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这座大楼建筑所用的主体材料是商品混凝土,材料输送方式为混凝土泵压力输送。
3.1 强度检测
使用钻芯法检测混凝土的强度,每个芯样取自一个构件,需要注意的是试件中不宜含有钢筋,当不能满足此项要求时,每个标准芯样试件内所含有的钢筋不能超过两根,直径在 10mm 以内,对现场所取的混凝土试样进行切割和补平,然后进行试压,以此来获得现场的检测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能够得到混凝土的强度。通过对现场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混凝土的强度分别为 34.6MPa 和 30.1MPa。
3.2 检测钢筋
保护层的厚度在对梁、板等构件进行检验的时候,需要取总构件的 2%进行检测,且不应少于 5 根构件;当对钢筋进行第一次检测时,要在检测的位置上再测一次,此时所测得的数据便是保护层的厚度。通过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梁、板的合格率分别为90.5%和 93.3%,其钢筋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的要求。
3.3试样外观质量以及缺陷检查
通过检查观察以及用尺子进行测量的方法来进行检查,检查数量根据相关规定需要全部进行检测,通过对此工程混凝土构件进行全部检查没有发现孔洞、露筋以及裂缝等现象,因此本建筑的混凝土在外观质量的检查上符合要求。
结束语
随着我国对于基础建设重视程度的逐步加强,如何做好建筑工程中质量保障工作,现在已经成为所有建筑质量人员所关注的重点研究内容。从研究中可以看出,在建筑结构中,检测工作占据着非常重要地位置。在当前阶段中的工程质量保障体系中,要对结构检测的方法进行重点研究,使其能更好的为建筑行业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吉全.建筑工程的结构检测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32):204.
[2]黄国华.确保建筑材料及工程结构检测科学准确的方法[J].绿色环保建材,2016(11):12.
[3]吴林.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1):187.
[4]常在,王紫轩,邸小坛.建筑结构检测与评定技术的发展[J].建筑科学,2013,29(11):97-102.
[5]高颂.论建筑工程结构检测的技术运用[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8(02):51-52.
论文作者:高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5
标签:质量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构件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