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明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探讨论文_余贵云

嵩明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探讨论文_余贵云

嵩明县牛栏江水利水土保持管理站 云南省昆明市 651700

摘要:嵩明县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切实为民办实事,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全面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水平。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探讨

1、农村饮水工作情况

嵩明县位于云南省中部偏东,昆明市东北部,扼滇东咽喉要道,是云南省省会昆明市的近郊县,同时又是昆明市的卫星县之一。嵩明县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02°40′—103°20′,北纬25°05′—25°28′之间。东连马龙县,西接富民县,东南与宜良县接壤,西南与官渡区毗邻,北靠寻甸县,县境东西长62km,南北宽39km。嵩明县辖嵩阳街道办、杨林镇、小街镇、牛栏江镇、滇源街道办及阿子营街道办(滇源街道办、阿子营街道办现为盘龙区托管),下设106个村民委员会、776个村民小组,共650个自然村。2008年末,全县总人口35.802万人,农村总人口32.3031万人,农村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农民人均纯收入4163元。

经调查统计,2005年后,我县农村人饮解困工作转变成了人饮安全工作,国家加大了投资力度,投资主要以国债为主,促进了受益群众投资投劳的积极性,群众在集资建设的同时,积极地投工投劳。2005年-2009年全县人饮工程总投资3757万元,其中,国家2254万元,省市级1127万元,县级及群众自筹376万元;安装管道587128米、水表2532只,建取水口30个、水池4600立方米,开挖土石方469702立方米,砌筑石方42273立方米,浇筑砼23485立方米;解决和改善了24463户7.3391万人1.8347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工程建成后,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使农村真正得到了实惠,被农民群众誉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取得了“小工程,大德政”的政治效果。工程的建成,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农村生活生产环境。

2.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分析

2.1饮用水水质超标问题

根据本次全县5个镇(街道办)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水质调查结果表明,全县无高氟、高砷、苦咸水和血吸虫疫区,主要的饮用水水质超标问题为细菌学指标超标严重、未处理的地表水,具体人口分布为:嵩阳街道办的龙院村委会龙院村0.2325万人、马家松园0.0388万人,小街镇的墩白村委会汉人村0.1229万人、紫鱼村0.0283万人、白子村0.0893万人、墩子村0.0382万人,杨林镇的杨林村委会4个村0.4220万人、老城村委会0.3894万人。

2.2水源保证率、生活用水量及用水方便程度方面的缺水问题

本次调查复核结果全县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用水水量不达标;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水源保证率不达标。具体人口分布为:

①水量不达标人口数5.4567万人,四个镇(街道办)都有此情况其中,嵩阳街道办2.2022万人,小街镇0.2612万人,杨林镇0.3865万人,牛栏江镇2.6068万人。

②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人口数0.8009万人,其中,嵩阳街道办0.527万人,小街镇0.2739万人,

③水源保证率不达标人口数0.6983万人,除嵩阳街道办外其他镇都有此情况,其中,小街镇0.2359万人,杨林镇0.0639万人,牛栏江镇0.3895万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农村饮水安全技术方面的问题

嵩明县经地方政府和水利行业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多年的努力,利用国债、地方筹资,水浇地、烟基地工程资金补助,贷款等办法在全县坝区、山区和半山区进行了大量的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根据调查统计表明:全县四个镇(街道办)共建集中式饮水工程167处,供水规模达13288立方米/天,用水人数达22.1894万人,对改善农村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条件,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效率,节约劳动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因资金不足,设计简陋带来的以下几个方面:

①没有按照集中、连片、统一的思想来进行总体规划:因各村(村委会)经济状况不同,工程规划设计时,只先解决经济条件较好、资金筹措率高、天然水源条件较好,人均投资较小的村进行解决。

②解决方案不合理:因资金短缺或没有专业部门进行规划设计,致使已建成的很多饮水工程存在:a没有或只有简陋的过滤设施,饮用水水质仍然达不到基本安全的标准;b设计布局不合理,存在水量分配不均匀,高程高的地方经常无水;c水管埋藏深度不够,造成损坏、锈蚀严重,甚至偷盗现象,难以长期服务于民。

③工程形式单一,因工程建设资金短缺,嵩明县大多数饮水工程大多都采用简单的机械提水或自流取水,砂、碎石进行过滤,蓄水池自然沉淀、简单的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后供水,设施简单,只改善了水的浑浊度,对水的很多指标无明显改善。

④新技术推广慢:由于资金困难,加之设计人员见识不广,工程设计前,没有很好地针对水质进行分析,咨询调查市场,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改善水质,和管理更不上等方面的原因,致使已建成的大多农村饮水工程水质达不到基本安全的标准。

2.4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问题

根据嵩明县已建成的农村饮水工程现状调查结果,在工程建设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工程建设中因施工占线长,施工面点多,施工工期受农村种植的限制,管理机构人员较少,特别是管理机构质量监督检测人员忙不过来,工程施工质量不能得到严格的控制。

②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a因施工占线长,质量监督检测人员少,造成对个别原材料、中间产品漏检,水管接头安装检查力度不够,致使工程施工质量较差,工程完工后,工程完成投入运行后,输水管道出现冒、滴、漏水现象;b因施工工期受农村种植的限制,工程技术人员少,没有较好地对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妥善处理,出现地质基础问题处理不当,酸、碱地对管材的锈蚀考虑不周,对特殊过公路、跨河道的管道架设与埋深处理不当的情况;c工程完成后,对施工场地的清理,公路、田地、植被等方面的恢复和相关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够彻底。

2.5运行管理方面的问题

根据本次对全县已建的饮水工程调查结果,在运行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运行机制方面的问题

a规模较大的供水工程,虽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但因资金困难,水处理设备和检验设备简陋,水质达不到标准,加之水管锈蚀较为严重,用水户意见较大,不仅对用水户的健康有忧患,并且影响水费征收。

b虽然成立用水管理机构,并实行各村(办)有专门人员进行管理,但因管理制度不严谨,时有出现水管漏水,水管堵塞情况时不能得到及时维修,出现用水户意见大的情况。

c山区或半山区规模小的饮水工程,多采用自流供水,只有简单的取水口和简单的过滤设施,工程完成后,直接由村进行管理,水质基本为原水,因经济条件较差,村民素质较差,已经形成不收水费,数年不进行水质化验,对水源点和水源点周围的保护无意识,出现丰水季节水资源浪费较大,枯水季节无水吃的现象,基本谈不上管理,更无水商品的意识。

②水价及水费征收方面的问题

嵩明县现有人畜饮水工程,在水价及水费征收方面存在着三方面的问题:

a部分坝区和大部分山区和半山区规模较小的分散式饮水工程,因自然条件较差,经济落后,供水水质基本属原水,水质不达标,水源保证率不够,只在饮水工程出现问题(或故障)时进行维修,属管理极差的范围,不征收水费。

b经济比较发达的镇(街道办)和村(村委会)集中式供水工程,供水水质只进行简单的过滤处理,水源保证率基本达标,但供水水质不达标,水费价格偏低,水费征收率可达80%-95%。

c对水务局通过集资和贷款建设的工程,因资金短缺,过滤、消毒设施(设备)不全,水源保证率达标,供水水质较好,但仍不达标,因农村社会经济状况一般,水价偏低,水费征收率除雨季无法处理水质外,一般可达90%-98%。

论文作者:余贵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7

标签:;  ;  ;  ;  ;  ;  ;  ;  

嵩明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探讨论文_余贵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