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胀患者的中医治疗分析论文_崔劭莲1,余波2

肺胀患者的中医治疗分析论文_崔劭莲1,余波2

(1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二医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2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肺胀患者的中医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胀患者42例,对其中医治疗方法进行总结性的分析。结果:经过我院优质的中医治疗后,治愈20例,占47.6%,显效14例,占33.3%,有效6例,占3%,无效2例,占4.8%,总有效率95.2%。结论:经过积极优质的中医治疗后,患者的肺胀病症得到有效的救治,且患者的预后较好,对于肺胀的中医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肺胀;中医治疗;预后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8-0179-02

肺胀属于肺病的一种,通常在肺咳及哮病等病后继发,其多为肺气的长期壅滞,以及肺叶的恒久膨胀与不能敛降,而导致的胀廓充胸[1]。肺胀的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气短而喘、胸中胀闷等为主。肺胀的病因为多种慢性的肺系疾病的反复发作及迁延不愈所致,同时肺脾肾三脏的虚损也会导致患者出现肺管不利、肺气壅滞、气道不畅、胸膺胀满等症状[2]。

1.一般资料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胀患者42例,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45至75岁,平均(62.3±5.7)岁,病程6.2至14年,平均(10.2±2.6)岁,所有患者均经X线透视摄片检查证实为肺胀患者。

1.2 治疗方法

1.2.1寒饮束肺 如果患者的肺胀为寒饮束肺,其临床表现多为咯痰量多稀白、喘咳气短、身痛无汗、恶寒发热、脉浮、紧苔白,此时的治疗方法宜为温肺化饮、宣肺散寒。在治疗时常使用小青龙汤加减,此方主要使用桂枝、麻黄、干姜、生白芍、清半夏、细辛、炙甘草、五味子[3]。若患者寒饮束肺情况较为严重,并伴有面浮目脱、水气上逆等症状,可选用紫苏散;若其存在身体浮肿、咳逆上气及短气胀满等症状,可用白前汤治疗;若其发生咳逆上气、气结于胸以及支满息欲绝等症状,可服用一合汤进行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痰浊阻肺 若患者的肺胀为痰浊阻肺,其临床表现多为胸满闷胀、咳嗽、不能平卧、短气喘息、痰多且色白粘腻,或呈现为泡沫状。在稍有劳累时症状更为严重,同时部分患者存在脘腹痞满、怕风易汗、倦怠乏力、食纳减少、苔浊腻、舌质偏淡及脉小滑的症状。此时的治疗方法宜为降气化痰、健脾益肺。在治疗时常使用苏子降气汤加减。此方主要使用陈皮、苏子、白芥子、半夏、前胡、当归、茯苓、厚朴、党参、白术、甘草、生姜[4]。同时本证还常使用六君子汤及三子养亲汤进行化裁治疗。以上三个治疗方法中,苏子降气汤性偏温,其以上盛兼下虚,或寒痰喘咳症状治疗为宜;六君子汤具有健脾、燥湿、化痰及偏补的作用,其在治疗脾虚并痰湿患者时效果更佳,同时可以作为病情较为稳定时的调治药方;三子养亲汤性偏降,其以治疗肺实喘满、痰浊壅盛、痰多粘腻效果最佳。

1.2.3痰热壅肺 若患者的肺胀为痰热壅肺,其临床表现多为胸满咳嗽、喘促气短、粘稠难咯、痰黄或白、口干面赤、发热有汗、苔黄及脉浮滑数的症状。此时的治疗方法宜为清化热痰、宣肺疏风。在治疗时常使用清气化痰丸加减。方主要使用胆南星、黄芩、陈皮、枳实、全瓜蒌、法半夏、茯苓、杏仁[5]。同时本证还可选用桑白皮汤加减、越婢加半夏汤进行治疗。桑白皮汤加减适用于痰热壅肺、喘急胸满、咳吐痰黄的患者;越婢加半夏汤适用于饮热郁肺,喘咳上气,目如脱状的患者。

1.2.4痰蒙神窍 若患者的肺胀为痰蒙神窍,其临床表现多为烦躁、神志恍惚、表情淡漠、撮空理线、肢体瞤动、抽搐、嗜睡(昏迷)、咯痰不爽、咳逆喘促、苔白(黄)腻及脉细滑数的症状。此时的治疗方法宜为化痰醒脑、涤痰开闭[6]。在治疗时常使用菖蒲郁金汤加减。此方主要使用石菖蒲、竹茹、竹沥、郁金、山栀、牡丹皮、玉枢丹、灯芯草、连翘、木通。

1.3 诊断标准

治愈:患者可以完全生活自理,肢体活动功能恢复,可以进行独立行走,可能存在肌力不足情况。显效:患者肌力提升至二级以上,肢体的活动功能虽不健全,但其基本可以生活自理。有效:患者肌力提升至一级以上,活动功能得到一定的改善,生活暂不能自理。无效:患者的活动能力无改变,生活无法自理。

2.结果

经过我院优质的中医治疗后,治愈20例,占47.6%,显效14例,占33.3%,有效6例,占3%,无效2例,占4.8%,总有效率95.2%。

3.讨论

在临床中,肺胀属于病情较为严重且复杂的慢性疾病,患者的预后同年龄、病程、环境、体质及治疗时机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通常情况下,肺胀的病程较为缠绵,常出现反复发作及愈发愈剧的情况,且病情多为进行性的加重,较为难以根治[7]。如果患者自身的体质较强、病情较轻且摄生情况较好,在病情发作时可以及时的控制喘咳症状,其病情往往可以得到稳定,带病延年。若反之而行,不能够及时的控制喘咳症状,患者会因金令不降、肺气壅遏等症状出现鼻翼煽动以及不能安卧等情况,此时的治疗相对较为麻烦及困难,若治疗存在偏差可能会使患者的病情加重及预后较差。对于痰浊阻肺、寒饮束肺、痰蒙神窍、痰热壅肺及心脾肾阳虚等症状,在治疗得力时,脉象会呈现冲和滑利,病情得到一定的缓解,并转为肾脾肺虚证。肺胀患者在后期时的病情会较为严重,可能会因气病及血与气不摄血等原因,而发生吐血、血痰及便血的情况[8]。或者因为痰迷心窍以及肝风内动等原因,而发生昏迷、谵妄、抽搐、震颤等情况。同时也可能因为阴阳衰败等原因,发生神昧、喘脱、肢冷、汗出、脉微欲绝等的危重证候。若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其病情尚能存在缓解的可能,但若病情出现反复性的多次发作,最终将会难以救治。

【参考文献】

[1]覃文慧,杨柯,黄思诗,张帅,邓家刚.中医治疗肺胀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9):341-344.

[2]张文伟,曹雅丽.中医药治疗肺胀、肺痿体会[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12(4):48-49.

[3]中华中医药学会.肺胀诊疗指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09(12):112-113.

[4]陆建林.中医药综合治疗哮证、喘证、肺胀[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2):62.

[5]刘浩,曲妮妮(指导).从经典论肺胀从五脏论治[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4):112-113.

[6]张伟,谷明明.浅析“肺朝百脉”与肺胀[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3,36(1):19-21.

[7]马丽佳,徐洪洁,曲妮妮.从脾胃论治肺胀[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9):2033-2035.

[8]杨立春,申志扬.游方主任中医师治疗肺胀经验辑要[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5):808-810.

论文作者:崔劭莲1,余波2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0

标签:;  ;  ;  ;  ;  ;  ;  ;  

肺胀患者的中医治疗分析论文_崔劭莲1,余波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