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应用探究论文_王帅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应用探究论文_王帅

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6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在房地产行业的带动下有了许多明显的进步,在国外引进许多先进的建筑技术,对于建筑质量的提高也十分显著。我国人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对建筑本身的质量更加关注。笔者将通过本片文章和大家谈一谈关于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问题。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

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指的是最小断面尺寸>1m的施工主体。施工中,因混凝土易引发内外温度差,从而极易产生裂缝。因此,基于具体施工中,需做好水热化的处理工作,并做好温度方面的控制。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技术来说,存在较为显著的施工特点:其一,施工会使温度应力变大;其二,在整体性方面存在较高的要求。在体积偏大的施工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尤为显著,基于水热化处理中会有很多热能产生,所产生的热能会基于混凝土内部发生聚集,并且在聚集后难以散发出去,这样便或导致混凝土内外部之间产生较大的温差作用,进一步引发温度应力。

2 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关键施工技术

2.1 科学选择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之前要根据工程质量的要求设计科学的混凝土配合比,使其满足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同时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对混凝土工程顺利施工具有重要的意义。做好混凝土的配合比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在对水泥品种与使用量的选择过程中,首先要根据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进行试配。适当的减少水泥的使用量可以有效的降低混凝土水热化,从而避免水热化过程中出现结构变形或者裂缝现象的发生,根据具体的施工条件和工程的质量方案计算混凝土水热化过程中的最高温度差值,估算出最大温度范围内收缩应力,然后对几十组不同用量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的测试,如果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在这一范围内,说明该水泥用量下混凝土能够更好的防止开裂。水泥品种上应该选择低水热化或者中水热化的硅酸盐水泥。在细骨料的选择过程中应该选择粒径大于0.5mm,模数在2.5~3之间的中砂,粗骨料应选择含泥量不大于1%的石子,或者粒径在5~31.5mm的碎石。通常需要在混凝土中掺入复合型的膨胀剂,补充收缩,采用少量的粉煤灰代替水泥降低水泥的水热化。在房屋建筑工程墙板施工中,通常降低墙板混凝土的水灰比,保证墙板混凝土的质量。

2.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材料的准备

混凝土的制作材料主要有水泥、骨料、水和外加剂。当然,要完成高质量的混凝土制作,对不同材料的要求也是不同的。用于制作混凝土的水泥一般都采用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水泥这类采用低水化热火种水化热的水泥品种;骨料是大体积混凝土制作中的主要原料,因此对骨料的选择一定要谨慎。骨料应当选择那些线膨胀系数小、岩石弹模较低、表面清洁且级配良好的材料,保证骨料的质量;在选择骨料的同时还要选择砂子和石子,要选择质量较高的中砂,含泥量较低的大粒径卵石或是碎石沙子;对水的要求则是保证水质的纯净,不应含有有害物质。

2.3 混凝土的搅拌及浇筑所注意的问题

(1)在施工中应密切注意混凝土的投放量和搅拌时间,因为关系到房屋的质量,因此在施工中一定要在施工中把握好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和投放量。因此,我们可以在混凝土进行搅拌的过程中加入适量的粉煤灰,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搅拌时间,而且可以减少水泥的使用量,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 通过此方法来节约成本。

(2)在施工过程中须考虑所预先埋的管道、钢筋密度等问题,还要考虑浇筑的间隙时间。间隔时间过长直接影响工程进度,时间过短会影响水泥的凝结状态,避免产生缝隙等问题,在施工中还应该保持表面的干净及平整,并且在水泥初凝结时进行第二层浇筑,两层结合须采取薄层浇筑法使其中的热量及时的散发,在振捣的时候确保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质量,进而可以增加混凝土和钢筋的凝结力,缩小层与层之间的间隙,这样就可以增加和提高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抗压和紧密度,最后要在浇筑完毕后及时处理掉空隙中的水分,防止房屋出现沉降而产生的裂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和适度的控制

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对于温度和适度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对于温度的控制来说,由于温度过高容易出现裂缝问题,在夏天要对大体积混凝土中的砂石进行降温处理才能够进行使用,降温的方法可以采用水喷雾等。如果温度仍然过高,还可以采用冰水拌合的方法。再有,在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养护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其是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的凝结过程能够达到设计的质量要求的有效保证。具体来说,内外温度务必控制在25度以内,不能高于此温度。只有将以上所有的工作控制好,才能有效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裂缝和拉伸过程中结构发生变化的现象。

2.5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工序质量控制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工序来说,主要包含了混凝土浇注方式、振捣方式、泌水处理和表面处理四个主要方面。

(1)对混凝土的浇注方式要遵循一次到顶、逐层推移、斜面分层和自然流淌坡度的方式;

(2)在振捣方式中,要分三次进行,分别设置在混凝土坡脚位置、坡中位置以及坡顶位置,分别用振捣棒进行相关工作,然后用刮杠将混凝土土表面刮平并将碎石覆盖在上面,用木抹完成最后的抹平拍实工序;

(3)泌水的处理主要是针对与振捣和浇筑过程中随着混凝土坡面留下来的浮浆和泌水的处理。通过对泌水的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大体积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的几率;

(4)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处理来说,主要是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刮抹,以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密度,在表面处理之后,要采用塑料薄膜对混凝土进行覆盖的处理。

2.6 养护的方法和必要性

在施工中因混凝土产生的温差造成的裂缝,所以应做好养护工作,在建筑中的养护方法有两种:

(1)保温法,保温是可以让混凝土所产生的平均温差小于混凝土的抗拉力,避免产生贯穿性裂变和表面裂变。

(2)保湿法,保湿法主要是制造潮湿环境进而避免混凝土表层发生脱水而产生的裂变。由于在房屋的建筑中,混凝土的墙面等中都添加的膨胀剂,所有在浇筑完成之后应在表面覆盖保温材料。最后进行浇水及保持湿度,这样就可以使 混凝土的温差保持变化不大,在硬化之后的 4 个小时应对顶板和地板蓄水3-5 厘米进行养护,使其连续浇水进行养护。

2.7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验收

在完成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之后,还要做好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验收工作,以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能够满足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具体来说,首先对混凝土的外观进行检查,在外观上不能存在任何形式的裂缝,当然还包括空洞和麻面的检查等;其次,采用无损检测的方法对混凝土的内部进行检查,应用最多的是采用超声检测的方法对混凝土内部的缺陷进行探测,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用有效的措施,在全部内容通过质量验收之后,方能通过竣工验收。

3 结论

在现代社会下的建筑格局中大体积混凝土的使用自然有着非常大的社会效益,在如何使用这些材料;如何保养,养护材料、浇筑当中我们也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对于以后在大体积建筑方面的施工方式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张积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应用探究[J].城市地理,2014,18:115.

[2]王昱.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及措施[J].民营科技,2013,12:199.

[3]司国志.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1,(14)

[4]唐红,黄孝敏.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浅谈[J].科技风,2012(21):

论文作者:王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  ;  ;  ;  ;  ;  ;  ;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应用探究论文_王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