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探索论文_李强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探索论文_李强

江西省安福县水利局 江西省吉安市 343000

摘要:水利工程为工程建设过程中十分关键的一项内容,为了保障水利工程的价值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一定要做好内部的运行管理工作。但是,结合当前的情况进行分析,在水利工程当中,内部的运行管理机械化程度非常高,与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式不适应,对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效果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水利工程的未来可持续发展。面对该项问题,将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形式进行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

一、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的必要性

1、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主导下,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当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其盈亏自负。但是从现阶段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来看,仍然沿用的是计划经济时期管理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改革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体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对水利工程主管单位的主体地位进行确立,并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引入先进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俱进,与市场经济发展形势相符合,充分发挥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作用。

2、是实现水利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不断增多,且规模逐渐扩大,这也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项长期的工程项目,水利工程项目必须顺应当前经济形势,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合理利用水资源。由于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发生了变化,要求其运行管理方式也得到相应的改变,也就是说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的改革是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

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的具体方法

1、更新管理理念,推广管理与养护分离制度

任何一项行动的开展,都是以思想为前提,因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的实现,必须要坚持与时俱进,积极更新管理理念,推广管理与养护分离制度,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高效开展提供可靠的支持。水利工程具有公益性特征,但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方式发生巨大变革,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自负盈亏,若想要维护自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必须要积极更新管理理念,依据市场运行内在规律出发,科学利用水土资源,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开展多种经营,创新运行管理方式,才能够实现稳定健康发展。

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传统管理模式下注重管理与养护为一体,但实际上此种管理模式下的管理效果并不理想,经费管理的有效性不足,且人力资源分配不合理,因此在现代社会发展新时期,应在积极更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的基础上,加大管理与养护分离制度的推广力度,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改善水利工程管理成效。与此同时,在水利工程运行维护单位的选择上,可建立招投标制度并加以规范落实,科学选择水利工程运行维护单位,在保证水利工程运维质量的同时,尽可能有效控制运维成本,从而维护水利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为水利工程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科学分类水管单位,加大分级管理力度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的过程中,要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进行科学分类,并加大分级管理的力度,以提高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整体效果。具体来讲,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在对水管单位进行分类时,应以水管单位性质及其收益作为主要的分类参考因素,以保证水管单位分类的科学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情况下,可将水管单位划分为三种类型,其一是纯公益性单位;其二是准公益性单位,是指不仅具有公益性质,还注重经济效益,一般将此类单位定义为事业单位性质;其三是经营性单位,即主要目标在于获得经济效益,获取途径为供水、发电等,一般将此类单位定义为企业性质。

分级管理的开展是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当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分级管理的实现,必须要做好流域性水利工程及跨流域调水工程的管理工作,该项工作主要由水利工程行政部门负责,且管理必须统一,以保证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实效性。流域性河道湖泊的管理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其关系着水利工程运行的稳定性,在省级水利工程行政部门承担该项工作主要职责的基础上,市县相关部门负责协调管理,以促进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在地区内得以高效落实。在水利工程分级管理的过程中,省级水利工程行政部门需要严格做好河道堤防工程审查及监管工作,为保证除险加固效果,必须规范发放相关费用,以满足除险加固工作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市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属地的划分,将河道分段管理工作做好。市县水利工程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对象包括市县镇等。

3、规范水利财政补助

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其中水利财政补助便是资金的来源和建设的保障。为了使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能够更好的提升,是其运行管理的方式进行全面的改革,相关部门要对财政补助的使用形式进行规范,要结合水利主管单位的实际性质,对财政补助的形式进行明确。例如:有些水利单位的性质为公益性,没有具体的来源收入,所以支出的一系列费用需要财政承担。此外,针对准公益性的水利单位,要使用不同形式的资金补助,以便推进水利工程的改革。如:维修以及保障资金,一部分的资金是由国家财政给予的补助,资金不足的部分需要非公益性水利单位自己补充,这种形式有益于水利工程的养护工作能够顺利的实施,也推进了非公益性水利工程企业对不同经营项目的开展,提升单位内部的经济收入。

4、推广管养分离制度

结合当前的水利工程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其管理和养护并没有分开。这样的管理形式,非常容易出现经费混乱和人员冗余的情况,对于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为了与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式相适应,需要将水利工程的运行成本降低。因此一定要做好相关的改革工作,将管理与维护进行分离:①要将水利工程内部的维护人员工作能力和水平进行提升,构建高质量的维护队伍,并与相关的管理机制相脱离;②要利用招标以及投标的形式,选择高质量的维护单位,以便提升维护的质量,减少维护成本的支出,更好的实施运行管理工作。

5、优化用人机制

在当前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对内部的用人机制进行全面的优化,这样可有效将管理人员的冗余问题进行解决。其中,需要结合不同的岗位,对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安排,避免产生对人员随意进行编制的情况。此外,水利工程当中运行管理单位,还要提升对技术人才的引进,完善相关的考核以及招聘工作。同时,要注重对管理人员的相关培训工作,真正将工程的运行管理水平进行提升。

结束语

通过以上研究可知,现代社会发展新时期,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直接关系着水利工程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针对当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必须要充分认识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理念,科学分类水管单位,落实分级管理,并开展多种经营,优化用人机制,促进人才价值的充分发挥,从而全面提高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整体效果,推进水利工程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探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改革[J].林建.江西建材.2013(06)

[2]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探讨[J].杜利胜.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06)

[3]公益性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思考[J].高明云.水利科技与经济.2008(05)

[4]浅谈远程监控技术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的应用[J].李娟.科技资讯.2010(32)

论文作者:李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探索论文_李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