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兴趣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康龙刚

浅谈兴趣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康龙刚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陈家庄小学 748100

摘 要: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必修科目,在教学中越来越被重视。因为数学教学不仅培养的是基础知识,更是一种思维。不管在任何学科学习中,有正确的逻辑思维对学习都有促进性的作用。而为了有效地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兴趣式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提升教学水平。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叙述兴趣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兴趣教学 小学 数学 应用

小学阶段的数学虽说是基础夯实的阶段,但是也是学生良好学习方法培养的重要阶段。由于该阶段学生性格活泼,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也比较强。因此,在教学中采取符合学生兴趣的一些教学方法,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说,兴趣教学法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创设游戏活动环节,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例如,在教学《方向与位置》这节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加入游戏元素,前提是教师准备一些卡片,这些卡片分别代表不同的水果如,橙子、葡萄、草莓、苹果、梨。之后将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有固定的五名成员,教师将卡片分别发给小组同学。每位学生拿到卡片之后将卡片粘贴到胸前。游戏开始,第一环节教师可以让任意水果站在中间,如果苹果站在中间,面朝北开始游戏。当教师问葡萄在什么位置时,“苹果”就要迅速说出在东南西北中具体哪个方位。这样轮番站在中间进行游戏,完成这节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这种紧张且具有竞争性的游戏会高度地集中精神,并且有强化记忆的效果。学生也会对这种游戏化的教学模式产生足够的兴趣,从而使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活跃,对数学教学水平的提升有积极性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情境创设,提升课堂教学趣味

例如,在教学《运算律》这节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合理地设计互逆式问题与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反向思维能力。学生思维能力的灵活性,与学生的反向思维能力相关联。如例题:87+49+51,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可以了解到87+49+51=49+51+87也就是教材中得到(a+b)+c=a+(b+c)。为了增加学生的逆向思维,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减法的方式来得出题中的三个数。这样也是通过逆向思维的方式充分地验证了这道题的准确性。数学的学习不仅需要教师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很多时候也需要教师利用合适的情境创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从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入手,让学生在玩乐当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三、角色互换,发展学生兴趣

兴趣教学法的最基本原则是建立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为了在教学中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中课堂时间是师生之间互动的最佳时机,只有在这个时间中,师生之间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提升。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和平移》这节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之间进行角色互换,学生来当老师,老师来当学生,从而体验一次不一样的教学。为了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偏离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探究。问题:1.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先决条件?2.所有的图形只有一个对称轴吗?3.同一平面内经过平移后的两个图形有什么性质?问题提出之后小组展开讨论并就问题展开对本节教学内容的讲解。教师作为“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提出问题,而学生作为本节课的“教师”,也要回答教师的问题。这样在这种互换的模式下进行学习,学生的兴趣会提升,学习效率也就会不断地提升。当然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堂的最后要做好相关的总结,方便学生对自己掌握欠缺的地方做好笔记。

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采取趣味教学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教学中,教师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相同的要求,势必会打击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破罐子破摔,进而加重两极分化现象。因此,教师要尊重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特别要关注学困生的表现,鼓励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耐心引导他们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尝试着解决问题,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于学有余力、数学思维强、解决问题快的优秀学生,教师应为他们尽可能多地创造探索和研究的机会,引导他们向更深更广的层次发展,以便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学到更多更有用的数学知识。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中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法要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从学生兴趣入手。使小学生通过有趣的数学学习,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数学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观察、了解小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合理有效的兴趣教学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思维能力,也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成祥东 小学数学课堂中趣味性教学的运用[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12),68-69。

[2]郭文康 新时期小学数学教育趣味性方法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8,(33),36。

[3]叶罗艳 浅谈小学数学中趣味性教学的方法[J].新课程:小学版,2016,(11),196。

论文作者:康龙刚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  ;  ;  ;  ;  ;  ;  ;  

浅谈兴趣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康龙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