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文主义的发展及其面临的困境_哲学研究论文

当代人文主义的发展及其面临的困境_哲学研究论文

当代人学的发展及其面临的困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困境论文,人学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是什么?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如何?这是一个长久困扰人类精神的斯芬克司之谜。人,这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吸引着无数科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无穷的探索和思考。在宽泛的意义上,人涵盖了哲学探索的整个领域,哲学就是关于人与世界的学问。但在狭义上,关于人的哲学思考仅仅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与通常讲的自然哲学、历史哲学、思维哲学相区别,它以人的本性及其体现为研究对象,在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复杂网络中追究人的本质、人的意义。关于人的看法在任何时代都是世界观的一个部分。

一、人学的当代发展

当代人学是西方文化传统的合乎逻辑的发展,它对传统人学有批判、有继承,同时与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现当代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既为科学地解释人尤其精神现象提供了可能,又迫切要求摆脱机械论、自然主义对人的形而上学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发达工业社会带给人的压抑和失落感动摇了人们对于理性、科学技术及工业发展的乐观憧憬。理性、科学技术与工业不再是万能的,相反,在某种意义上是人性异化的根源。这一切为人学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动力和广阔的可能性空间。不同的哲学流派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审视着人,众说纷纭,旨趣各异,冲突会合成蔚然壮观的人学思潮。

1.马克思主义人学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德国。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人学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一切唯心主义相反,马克思主义撇开抽象的、孤立的人,面向在一定条件下从事活动的现实的人,从广泛的社会联系中考察人,就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说,人之超出自然、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据在于人所具有的改造世界的生产活动。在生产活动中,人才将自然放在对象的领域,才证明自己是一个区别于自然的主体存在,生产是人猿揖别的根本标志。这可以说是人的一般本质,是人人都具有的,它还不能把一个人同其他人区别开来。就人与社会的关系来说,人之区别于他人、成为个体的根据,在于他所具有的社会地位以及由此形成的联系。揭示一个人的本质,就要将这个人所具有的社会联系描述一遍。所以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基于对人的本质的科学理解, 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一套关于人的解放、人的自由、人的发展的科学理论。

2.心理学的人学

19世纪自然科学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证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细胞学说的提出以及在心理生理学领域的应用,证明了人类精神对神经系统的依赖;达尔文进化论以雄辩的事实证明了,人是动物长期进化的产物。所有这些重大发现,不仅打击了宗教上帝造人的胡说,而且使对人尤其精神的看法日益科学化。19世纪末叶,心理学开始成为一门经验科学。心理学以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精神现象,但是,心理学家一旦试图概括一般的人性,他就不得不借助于哲学的思辨。因此,我们把心理学家关于一般人性的学说叫做心理学的人学。

直至19世纪末,对人精神的研究还笼罩在肉体与灵魂的阴影之中,自然主义机械论把人看成机器,把人的精神归结为某种生理过程,在精神生理学中形成“肉体派”。弗洛伊德不满意于对人精神的机械论理解,接受沙可和让内的主张,认为精神病主要不是大脑受损,而在于精神的原因。他运用精神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无意识本能的研究,揭示了人心理的深层结构和人行动的目的所在,创立了精神分析学,对当代西方的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人类学、宗教学、文学艺术等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华生抛弃了反省方法,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行为而不是意识,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影响,创立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继承发展了华生的理论,认为动物与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环境影响的结果。这一结果是以一些基本的条件作用过程为媒介的。在《科学和人类行为》中,他把其理论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和社会,而在《言语行为》中,则特别应用于人的语言。在《超越自由和尊严》中宣称,只要抛弃个人自由、责任和尊严的幻象,行为技术就能解决人生和社会问题。

同斯金纳相反,洛伦茨强调先天本能在人性中的重要地位。他认为像其他许多动物一样,人类对自己的同类也有一种先天冲动的侵犯行为,并以之说明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的相互冲突与斗争。尽管理性与道德不可能绝对地控制侵犯冲动,但理性可以调整侵犯行为,使之减弱到一种可以容忍的水平上。

3.非理性主义人学

唯意志主义在现代哲学中开非理性人本主义先河,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叔本华和尼采。叔本华认为,意志是世界的本源,人的身体、人的活动也是意志的客观化,就人而言,人的身体以两种方式存在:一方面人是表象之一,是客体中的一客体,是认识主体的表象;另一方面人的身体的每一活动都是体现人的意志的。由于受意识的驱使,世界尤其人生充满了痛苦。

尼采接受了叔本华的意志是世界本质的观点,但反对叔本华颓唐悲观的人生哲学、强调生命的活力,提出权力意志。他认为真正的意志不是那种软弱消极的、不健康的意志,而是一种独立创造和卓越超群的意志,是一种“要战斗、要胜利、要权力、要超过一切的权力”,即权力意志。自然万物的本质和发展动力是权力意志。自然界中的生存竞争、社会中的尊卑等级都是权力意志的表现。所以,真正的人应当是自主的、具有独创性的、卓越超群的人。尼采说:“人是要被超越的一种东西”,人应不断地超越虚弱的自己,使自己高扬。人之所以伟大,原因在于他是一种桥梁,而不是目的。人的理想境界是“超人”,超人产生于尘世生活中,但只有少数勇敢者、创造者、权力意志充沛者,经过一些阶梯才能超升为超人。人一经被超越而成为超人,才充分体现了人的本质。

生命哲学是非理性主义人学的第二代,狄尔泰、柏格森等人的生命哲学是叔本华、尼采人本主义思想的进一步理论化和系统化。他们把意志改造成一种普遍的“生命力”;认为非理性的生命冲动是宇宙的本源;对于人类,体现生命冲动的个人自由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柏格森说:“只有体验生命冲动的个别特殊人物”才是“历史的主宰”。〔2〕

存在主义与法兰克福学派是非理性主义的人本主义思潮的第三代。

海德格尔是存在主义的创始人,他认为存在主义是一种研究“存在”的哲学。而存在只不过是一种非理性的感性冲动。由于死亡时时威胁着自我,因而在自我的意志中,充满着烦恼与畏惧,只有正视死亡,人们才能摆脱这种烦恼和痛苦,赋予存在以至高无上的目标。

二战以后,存在主义风靡法国,其代表人物是萨特,萨特跟海德格尔一样,认为人生充满烦恼、失望和痛苦,但他更加强调自我意识的绝对自由,鼓励人们去积极行动,大胆冒险。

法兰克福派人学的最大特点是调和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将二者揉合在一起,认为当前西方世界的弊病的根源在于社会文明对人性的压制,因此,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关键不是进行社会政治革命,而是实行“心理文化革命”,等等。

宗教人学是非理性主义人学中的一个特殊流派,它直接源于中世纪的宗教哲学,公开为上帝的存在作论证,并在人与神的关系中考察人的本质。新托马斯主义、人格主义以及晚起的宗教哲学人类学都属于这一派。它们的根本特点是既主张神本,又主张人本,因为灵魂原本是神所赋予的,因而人本主义与神本主义是一致的。在此基础上,他们强调宗教对于人类拯救的特殊意义。尽管宗教人学是现当代人学的一个支流,但它代表了宗教哲学现代化、世俗化的方向,其动向是值得注意的。

二、当代人学的主要问题

1.对人精神现象的分析

弗洛伊德沿着自然科学的道路前进,研究人的精神现象,尤其精神活动的动力学结构,在精神领域的研究中开辟了一条新路。

(1)心理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系统。意识是指直接同感知有关的心理结构;前意识是指意识系统和无意识系统之间的结合部,是曾经属于意识的感觉、思想观点、情感等的记忆,是暂时被搁置一旁的旧意识;无意识是指在意识和前意识下面更深层的、不为人知觉的精神活动。无意识具有不自觉性、原始性、活跃性、非社会性以及非理性和非语言性的特征。作为原始的性欲和本能,直接同脑的神经冲动相联系,具有极大的心理能量,整个意识活动,都是在无意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无意识占据了精神活动的绝大部分,就像一座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意识仅仅是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藏在水下面的绝大部分是无意识。因此,无意识是人类行为最根本的动机源泉,决定着人的全部精神生活。

(2)“里比多”理论

弗洛伊德从人的机体是一个能量系统的观点出发,认为无意识心理过程中蕴涵着为一切精神活动提供动力的能量储备,他称这种心理能量为“里比多”(Libido),也就是说,性本能是无意识活动的基础,人生的目的和动力就在于满足性本能的需要。

“里比多”是精神分析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弗洛伊德的后继者对它做了某种修正和补充,阿勒德用尼采哲学修正“里比多”理论,认为人心理结构的内驱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向上意志。荣格把“里比多”普遍化,认为“里比多”等同于生命,既包括性本能,又包括向上意志和所有动机。

(3)精神人格说

弗洛伊德在无意识、前意识、意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相统一的精神人格理论。本我就是人无意识的本能欲望,本我同肉体联系着。它是整个精神活动的力量源泉。本我不顾善恶性、不顾客观条件与客观规律的制约,一味要求依据快乐原则寻求本能需要的满足。自我是意识结构部分,由认识和理智构成,是现实化了的本能。超我是精神人格中的理性部分,是心理中社会力量的代表。它压抑本我的盲目冲动,指导自我去追求理想的至善。

人的精神活动是本我、自我、超我的相互冲突的统一。本我是人的原始本能,其特点是盲目的欲望冲动;自我是理性的我,它以理性驾驭本我使之要求合理化;超我以社会伦理、理想生活压抑本我、规范自我。如果三者相互作用处于平衡状态,人的精神就是正常的;反之,人的精神就会发生病变。

怎样协调本我与自我的冲突呢?弗洛伊德提出了压抑与升华理论。他认为本我受到超我和自我的摧残,压抑到无意识状态中去了,但它并非不存在了,而是不断寻找机会发泄出来,梦、遗忘、言行失误,特别是精神病,都是本我借以发泄的方式。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一些社会所许可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是升华。升华使被压抑在无意识中的本能转向社会所能够接受的创造性活动中,获得变相的、象征性的满足。

(4)爱欲与文明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与社会文明相互对立,社会是一个巨大的限制系统,它用宗教、法律的禁令、道德规范等手段,把人的无意识本能冲动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社会进步、文明的发生与演化无不通过对人本能欲望的压抑来实现,文明建基在压抑之上。

本能欲望创造了文明,本能欲望也威胁着文明。弗洛伊德说,“想使性本能和文化妥协根本是痴人说梦”〔3〕, 人类绵延不绝的性本能在受阻时可能升华而有利于文明,但性本能也常常表现出十分顽强的固置现象。如果过分压抑人的本能欲望,就有可能造成一个病态社会。弗洛伊德向往一个既文明又能满足人的本能欲望的和谐社会,但他没有找到实现和谐社会的途径。

2.对人存在境况的关怀

存在主义研究人的存在问题,追问人的本真状态及其实现的途径。

(1)作为“此在”的人

存在主义对人的描述是通过考察存在而完成的。存在主义创始人海德格尔认为,“在”与“在者”是两个概念。“在”就是在者去在起来,“在”只能在“在者”在的过程中显示出来,而一般在者是现成的、被规定的东西,不能够显示在。因此,必须找到一种动态的在的过程来显示在,这就是人。在人领悟“在”、追问“在”的过程中,在人“在”的过程中,“在”显示出自身。“在”的意义集中体现于人这一特殊“在者”。

海德格尔把人称为“此在”,“此在”有两个基本性质:“这个在者的在总是我的在”〔4〕;“此在的‘本质’在于它的存在”〔5〕。可见,作为“此在”的人,是一种孤立的、个人的情绪,是一种领会、筹划自己“在”的在者。

(2)人与世界的关系

海德格尔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于“在者”而在。世界本质上是随着此在而展开的,“只有当‘此在’在……才有‘在’”。〔6〕

马塞尔认为世界与自我是浑然一体的存在。人赋予事物以存在属性。离开自我,存在就是无。人的感觉是存在的基本特征。

萨特通过“自在”与“自为”论述人与世界的关系。自在即客观存在,包含三重意义:“存在存在。存在是自在的。存在是其所是。”〔7〕自在既无规定性和原因,又无时间和空间关系,它是偶然、多余的东西。它存在,如此而已。自为是指人的意识、人的自我,它是一种没有自身存在基础的存在。萨特表述为:是其所不是,不是其所是。自为不断地变化,处于永恒的流动之中,并通过否定和虚无,把自在展示为世界。“自在”与“自为”不可分割,自我与世界相互依存。“自为和自在是由一种综合联系结合起来的,这种联系不是别的,就是自为本身”〔8〕。自为作为意识,作为缺乏的存在,不仅是自我的原因,而且还赋予自在以意义。

无论海德格尔、马塞尔还是萨特,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上都采取了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路线。他们无一例外地把精神的自我看作世界的中心,并从自我出发去说明世界的意义。

(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存在主义认为,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相互冲突,而人又不得不处于社会之中,因此人性的异化,人生的悲剧必不可免。只有处于边缘状态,唤醒自我,个人从社会中独立出来,才能恢复人本真的生活。

(4)存在先于本质

存在主义认为人与物不同,物永远是其所是,是一种固定的存在;相反,人具有自我选择、自我设计、自我实现的能动性,人永远指向未来,人从将来出发,参照过去,创设现在,人生就是不断选择和实现的过程,也是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因此,人首先存在着,而后才有本质。

(5)人的自由

自由是萨特关注的焦点,他把自由等同于自主的选择。由于人作为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存在,每时每刻都面向未来进行筹划选择,并且这种选择最终只能取决于自我。所以,人就是自由,自由与人的存在不可分离。自由不是人争取得来的东西,而是人的存在本身。人的一切活动都是自由的,但人是自由的本身不是自由的。“我们是一种进行选择的自由,但是我们不选择成为自由;我们判处是自由的……我们被抛进自由……”〔9〕。人可以选择,可以活动;也可以不选择、 不活动;但是不选择、不活动也是一种选择。人的自由是绝对的、无法剥夺的;人对自己及世界具有不可推诿的责任。

3.对完整人的追问

哲学人类学有感于对人的片面理解,认为有必要给人一个完整的界说。纵观思想史,人们要么从宗教的立场、要么从自然科学的基础、要么从形而上学的沉思中直接引出人的概念。这些概念相互冲突,其原则是它们都只抓住了人的某一片面特征,因而不能很好地说明人。哲学人类学要求从整体上把握人的图像,完全的人一直是哲学人类学所追求的主题。舍勒宣称:“全部哲学的中心就是使我们回到人是什么,以及他在全部存在物、世界和神的总和中占有怎样的形而上学地位的问题”〔10〕。

(1)生命冲动与精神本质的双重结构说

舍勒认为,人是高级动物,具有生命冲动的属性。但这不是人的本质,人与动物区别的标志、人的本质在于精神。精神是极为丰富的多元化存在。人通过精神活动,使环境对象化,将自在世界变成自为的世界,同时精神的个人又将自身生理和心理的状态对象化,通过向自己提问而超越自身的自然存在,所以只有精神的个人才具有自我意识;意识到自己与动物、自己与他人的区别,意识到自己是活动的来源和中心。

舍勒确定了人是什么之后,从人与世界、人与历史、人与上帝三个方面考察了人在宇宙中的特殊地位。舍勒通过人与动物的比较来说明人与环境世界的关系,他认为动物把自己束缚在特定的环境中,不能区分本身与环境的差别;人打破了动物与环境的封闭性,人不以特定环境为唯一对象,人向世界开放,人把环境当作对象来把握、来超越。人与环境的这种关系说明,人是一个能够向世界无限开放的X。 历史是生命精神化或精神生命化的过程。精神为历史发展提供了一个无限开放的可能性,生命冲动则为历史提供发展动力。上帝就是生命与精神的完善结合,也就是完整的人,上帝不是超验的,而是人的理想状态,在这种意义上,人是不断靠近上帝的存在,亦即完整的人是历史中不断地完善着的人。

(2)人的未特定化

格林认为,人存在于特殊的人的生物领域。这个领域并非神的天国,也不是动物的乐园,而是人全部活动和全部行为的总和。动物不需要对自己说明,上帝也不需要,只有人才需要理解自己,这说明缺乏一种对人的自然而然的规定。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人是“未完成的”、“不确定的”生物,与动物相比,人在生物形态上远未特定化,其器官不指向某一特定对象,也没有特别固定的栖居地。因此,人在物理形态上以“匿乏”为特征,人是一种脆弱的生物,是一种“被剥夺的存在”。动物在其特定的环境中找到的是安全,而人在环境中碰到的是危险。但正是人的这种“匿乏”导致了人其他能力的补偿性发展。人的器官没有专门化到特定的几种活动中,它才能被多重地利用;人不为本能所制约,因而能创造和发明;人缺乏从事活动的遗传模式,人才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发展自身。正是由于人的未特定化,人才有能力在活动中补偿自己的缺陷,才能超越拥有足够装备的动物。动物特定化的器官与特定化的外界打交道,动物囿于特定化所编织的封闭之网。人的未特定化的感知能力使人面向一个开放的世界,从而拥有一个在本质上与动物不同的主体世界和客体世界。

人的不确定性、开放性以及由此创造的文化世界构成了人的整体面貌。

(3)人的创造性

文化哲学人类学把人置于更为广阔的文化、社会、历史、传统的背景中加以思考。罗特哈克把人安置在人所创造的文化世界中,宣称只有从人的现实的具体的文化世界出发才能看到活生生的历史性的人。兰德曼试图从人的精神—文化本质出发,分析人的生命和精神的互相协调和制约。他认为人的未特定化和人生存于其中的世界有一个裂痕,而人的创造性恰好能填补这个裂痕,对人类来说,未特定化和创造性加在一起相当于动物的特定化。在自然意义上动物比人完整,它无须创造,只需要体现内在蕴涵的一切。而人是未完成的存在,所以,人出现于文化世界时必然要运用人的创造性去完成自己的完整性。正是创造性使人决定自己的行动,使人从本能中解放出来获得自由,使人能超出动物在特定化中的生活。因此创造性决定了人的本质。

人不仅有创造文化的能力,而且还有保存文化的能力。如果说人创造的能力是一种主观精神的话,那么就应该把凝结人类创造力的沉淀称为客观精神,所谓客观精神是指人类文化创造的结果,它是由人类长期创造所形成的一种客观文化。兰德曼认为,客观精神是主观精神的前提,而主观精神仅仅是它的凝聚点和显示点。文化是人的产物,同时又反过来制约着人,人一开始就是从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并在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完整的人是创造文化的人和为文化所塑造的人的统一。

4.人性异化与复归

异化是当代人学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各形各色的人学思潮从不同的立场关注着异化问题,提出了多种多样的救治方案。法兰克福学派把思维的视角直接对准当代社会,创立了“批判的社会理论”,探讨人性异化与复归的问题。

(1)单向度的人

现当代人本主义思潮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反对科学技术,法兰克福学派在这一点上表现的尤为明显,他们认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是人类幸福和进步的增长,而是统治者对被统治者的统治力量的增长,以及对人性的压制和异化的增长,因此,文明是社会弊害的根源。弗格姆断言,人类文化从原始社会,经过中世纪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人获得了“自由”,但这是一种“消极的”、“可怕的”自由,因为冷酷的自由竞争引起了人们的“孤寂”和“恐怖”等“不安全感”。马尔库塞认为,社会文明对个人的本性实行了全面的管理和统治。在发达工业社会中,科学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统治力量,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就是对社会统治和个人控制的扩展。因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个人本性的压抑,无论在深度还是在广度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当前的“发达的工业社会”是一个“全面遭受压制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变成了只求物质、不求精神;只顾现实,不讲未来;只按技术合理性行动,而没有批判性和创造性的单向度的人,这就是人的全面异化。

法兰克福学派看到了科学技术发展的负面效应,控诉了资本主义腐朽意识形态对人民精神的压制,具有积极的现实的意义。但是他们把人性异化的根源归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是科技的资本主义运用,显然是错误的。

(2)人性的复归

由于人性异化的根源在于科学而不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对异化的克服就不能通过否定资本主义制度来实现,而是要使人性社会文明的压制下解放出来,其途径是通过“爱的教育”、性本能的彻底解放,建立反文化战线,形成新意识。如此,“本能结构革命”所形成的社会,就不是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而是一个没有任何压制,没有任何统治的性解放的社会,到那时,一切冲突、敌对、反抗统统消失了,出现的是满足和肉体的感受,是对立的统一和宁静生存的真正和谐。这样,人就获得了积极的自由,人性终于得到了完美的实现。

毫无疑问,法兰克福学派关于人性复归的理论是一种乌托邦的幻想,它不仅否定了阶级斗争理论,而且从根本上取消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实质上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所需改变的仅仅是人的心理结构而已,这样人性复归便失去了客观的根据。

三、当代人学面临的诘难与挑战

人的哲学就是关于人的哲学思考,由于世界观与方法各异,不同流派关注人的不同方面并进而得出自己的结论。这些不同的人学流派互相批评,取长补短,推动了当代人学的发展。

1.当代人学面临的诘难

当代人学面临的诘难大多来自人学思潮的内部,或者各流派之间相互责难,如斯金纳认为弗洛伊德关于精神实体的假定是无根据的、不科学的;或者同一学派内各分支之间相互批评,如哲学人类学各分支间的争论,新弗洛伊洛伊德主义关于弗洛伊德忽视社会对意识的作用的批评以及对里比多理论的修正等等。

系统地对人学理论作分析批判的是舍勒。他把关于人的学说分为三类,而每一类中均有两种对立的见解。第一类是在自然历史范围中,人是理性还是动物;第二类是在人类文化历史范围中,人是精神意志的颓废者还是主宰意志的超人;第三类是在宗教历史范围中,人是上帝的奴仆还是上帝的否定。

关于第一类,将人归纳为理性的困难在于人本身就是一种动物。人与动物的区别只能是精神,而精神不仅包括理性,而且还包括情感、直觉、体验等,并且即便是精神,它也没有能力实现自身,纯粹的精神是软弱无力的。另一种观点将人归结为自然生命,而理性仅仅是附着于人身上的一种精灵。这种理论的错误在于用人的自然生存解释各种精神活动,其结果是把精神活动归结为人的生命活动。

关于第二类,一种观点认为生命意志是唯一的真实存在,精神的运用则导致生命功能和情感欲望的衰退。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忽视了精神对人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另一种相反的观点,把人的存在看成一种自我创造,自我扩张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活动。这种观点忽视了生命的力量。

关于第三类,一种观点把人看成上帝的附属物,这实际上是宗教人学的观点,舍勒认为这是人类衰弱的一种表现。另一种观点把人看成是上帝的否定物,人是自己的主人,上帝不存在。舍勒认为这贬低了人,人在本质上与上帝同生共在。

尽管舍勒的批评未必精当,但他对人学理论的全面评析,提供了一个人学批判的典范。

2.当代人学面临的挑战

当代人学面临着三大挑战。

科学主义思潮的挑战。科学主义认为,知识必须建立在确实可靠的基础上,因而人们对知识的研究和讨论,应局限于经验的范围之内,凡不能被感觉的问题,都是“非实证”的“形而上学”的问题,是一些无意义的假问题,应束之高阁,不予讨论,所以,对人性的研究也必须在经验范围之内进行,超出这一范围,人学就变成了空洞的形而上学。科学主义从根本上对当代人学存在的合理性提出了挑战。哲学人类学的诞生,是这一挑战的应答,其旨趣在于调和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冲突,但问题依然存在:人学必须实证化,还是沿用理性的思辨?或者说人的哲学的性质是什么?

结构主义的挑战。结构主义是人本主义思潮的反动。它反对侈谈人、人性、人的自由意志,认为存在主义“自我绝对自由”的理论是十分荒谬的,主张把社会历史的中心从“个人”或“自我”转移到“结构”上来。列维·斯特劳斯说,结构主义把人消溶掉了。福柯说,世界在开始时不需要人,在结束时也不需要人,人终将消失。结构主义彻底否定了人本主义思潮的立场、方法和观点。

最后,当代人学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是现实生活。当代人学的精髓是关心人、拯救人,使人性得到完美的实现。但实践证明,当代人学理论没有找到一种切实可行的救治人、社会的方案,换言之,当代人学关于人、社会未来的设计是一种虚幻的乌托邦,最多只是对人当下处境的一种同情,而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当代人所面临的社会危机。

3.当代人学的贡献与局限

当代人学思潮最大的功绩在于拓展了哲学的领域,从自己特殊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弗洛伊德从精神病理学入手,探讨人精神活动的本质,创造了意识结构理论和精神人格说,在心理学、哲学的研究领域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同时他不顾世俗的冷讽诟谇,勇敢地闯入了性本能的领域,第一次以科学的眼光对待性本能问题,揭示了性本能同人精神活动的密切关系,填补了人学研究的空白。存在主义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把人的生存问题作为哲学关注的中心。古代、近代、哲学关心世界本体,对人的研究集中在认识论上,对感性、理性等问题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现代哲学进一步转向人,科学主义思潮关心认识的可能性与真理性问题,重点研究认识的逻辑及语言问题。人本主义思潮面向人,但只是就人论人,关心灵与肉,人与自然关系。叔本华、尼采和柏格森分别对意志和生命做了探讨。唯有存在主义突出了人存在境况的意义,把情绪问题提到哲学上研究,并以此为出发点,揭示了人存在的“真实状况”,直接对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异化及自由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哲学人类学以极大的热情寻找对人的完整理解,开启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结合的风尚,既立足于自然科学的经验事实,又借助于形而上学的沉思来阐释人,力图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哲学熔为一炉,化为一体;将科学导向哲学,将哲学归源于科学,充分体现了哲学与科学的联盟,对当今的哲学思维不无启迪作用。

但是,由于阶级的局限、唯心主义的误导,加上课题本身的复杂性,当代人学思潮存在着一些缺陷。

当代人学具有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存在主义和哲学人类学都源于胡塞尔的现象学,他们所使用的基本方法也都是现象学的还原法,他们都从人的现象出发,而不是从现实的人出发。所以他们一开始就囿于唯心主义的幻想之中。弗洛伊德主义可以说是从唯物主义出发,承认人的物质存在,并把人的肉体机能看作精神活动的基础,但他用本能尤其性本能阐释文明的产生与发展,这就形成了对社会历史的唯心主义理解。

当代人学思潮具有严重的形而上学倾向。弗洛伊德主义从决定论出发,把精神活动归结为无意识本能尤其性本能,这有其合理之处。但弗洛伊德认为本能与精神活动之间具有严格的对应关系,否定了任何偶然性存在的可能性,这就陷入了机械决定论的泥潭。存在主义割裂了存在与本质的关系,宣称存在先于本质,并由此出发把人选择的自由强调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人确实具有能动性,能够也应该自我选择,自我创造。但人不是生活在虚空,而是处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之中,自然的、社会的甚至人本身的存在都为人的自由选择设置了某种界限,人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去选择、去完善。人在必然性所许可的范围内才有自由可言。

当代人学思潮所观察研究的人是孤立的、抽象的人。弗洛伊德在科学的意义上研究个体的人的精神结构本来无可非议,但他严重地忽视了社会对人精神活动的影响,把精神看成是一个纯粹的生物学过程,其结论难免牵强附会。实际上,人不仅是生物的存在,更重要的是社会的存在,人的精神包括本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存在主义、哲学人类学运用现象学还原法直接审视孤立的、精神的个体存在。存在主义从情绪化的个人出发构筑了巍峨的唯心主义大厦,哲学人类学把人的现象当作基础衍生出人的本质。

当代人学思潮片面强调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对立。哲学人类学尤其文化哲学人类学,极为关心社会与人本质的关系,认为人既创造文化,又为文化所制约,这含有极大的真理成分,但它基本上回避了人与他人及其群体的关系。弗洛伊德主义与存在主义都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对立起来。弗洛伊德把社会看成压抑人本能的巨大系统,认为文明源于人本能尤其性本能的压抑与升华,所以人与社会的冲突永无止境。马尔库塞修正了这一理论,认为在当代物质富裕的条件下,爱欲解放和文明可以一致起来,但他求助于心理学的革命来达到这一目标,未免太过天真。存在主义更是把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对立强调到不适当的地步,海德格尔把共存看作人本真的丧失,主张回到孤独的内心世界。萨特则喊出了“他人就是地狱”的口号。其实,他们所描绘的无非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压迫人、人剥削人、人性失落的荒谬现实,而决非出自必然的永恒现象。

现代人学思潮并没有完成自己所提出的课题。弗洛伊德寻求精神活动的动力结构,但在科学上他的许多观点还有待进一步证实,他晚年提出的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和解是一个更加严峻的问题。存在主义试图通过对人存在的关怀,为人寻找一条自由幸福之路,海德格尔回到孤寂的本能,萨特则在自由中安享人的尊严,他们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通向自由幸福社会的现实道路。哲学人类学为自己提出了两个主要目标:一是把哲学与科学结合起来了;二是寻找对人的完整理解。这两个目标都没有达到。对于第一个问题,哲学人类学没有找到科学通向哲学的桥梁,在科学与哲学之间作了可怕的跳跃:直接运用科学概念进行哲学思考。这就混淆了哲学与科学的界限,使概念本身变得模糊不清。科学与哲学的结盟,决不意味着二者界限的抹杀,也不意味着对同一对象做科学和哲学的双重审视,而要在科学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哲学的结论。对于第二个问题,由于现象学还原法的局限,没能完成。哲学人类学在开始研究时,面对的是单个的人,现象学还原法要求对现象作必要的还原。由于人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的统一,每一层次、每一侧面都具有与动物不同的属性,这些属性都有可能被直觉为人的本质属性,而作为人的逻辑起点,再由之出发,通过上下文关系,释义出人的整体面貌。正是由于现象还原法所赋予的选择理论起点的自由度,再加上释义学的片面推演,结果哲学人类学的每一流派都得出了自己关于完整人的看法,完整的人的本质只有一个,而他们对人的本质的看法各不相同。他们寻求的是完整的人,得到的依然是对人的片面说明。

当代人学思潮存在着种种缺陷乃至错误,但他们提出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角度、探索真理的精神,在哲学发展史上为人的哲学争得了一席之地。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页。

〔2〕《道德和宗教的两大根源》柏格森著1935年英文版第77页。

〔3〕《爱情心理学》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第143页。

〔4〕〔5〕《存在与时间》第67页。

〔6〕《存在与时间》第255页。

〔7〕《存在与虚无》第32页。

〔8〕《存在与虚无》第295页。

〔9〕《存在与虚无》第565页。

〔10〕舍勒:《关于人的观念》,载《英国社会的现象学》,1978年第9期第184页。

标签:;  ;  ;  ;  ;  ;  ;  ;  ;  ;  ;  ;  ;  ;  

当代人文主义的发展及其面临的困境_哲学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