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瑜伽教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论文

高校瑜伽教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论文

高校瑜伽教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及优化

朱倩

(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 400031)

摘 要: 瑜伽作为一项新兴运动项目,注重身体与心灵的完美契合,柔美的运动形态以及健康的运动理念备受当下年轻人的追捧,瑜伽课程也被逐步引入各高校的体育教学课程中,学生对瑜伽课程学习效果显著,但由于瑜伽课程处于初步尝试阶段,课程内容上还存在较多问题,因此,本文将针对高校瑜伽教学现状及问题展开分析,进一步提出优化教学策略,以提高瑜伽教学水平。

关键词: 高等院校 瑜伽教学课程 存在问题 优化措施

伴随着国家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的深入实施,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元素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在基础专业课程的教育上增设多元化体育项目,切实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教育理念。体育课程作为高校素质教育改革的起点,必须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增加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瑜伽项目引入到体育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利用瑜伽教学特点对学生精神层面的教学培养起到积极作用,这对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

1 瑜伽课程教学的现实意义

瑜伽运动最早源于印度,被印度视为世界瑰宝级文化,主要以塑造形体、舒缓压力,追求身心契合的精神层次,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随着瑜伽运动逐步为大众熟知并推崇,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中也在尝试将瑜伽作为教学内容之一,结合瑜伽运动的体位法、呼吸法以及冥想三个环节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精神层面的追求以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引入瑜伽课程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符合终身体育教学理念,瑜伽是一项受众范围较广的运动项目,运动形式的优势在教学中效果显著,符合国家教育部提出的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在高校瑜伽课程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瑜伽运动提高身体素质,更能提升心灵上的修养,从而以全面的认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发展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来而言起到促进作用。二是身体素质的提高,瑜伽教学中,体位法课程教学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会修身养性以及对意志的自我磨炼,柔美的运动形式可以充分调节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缓解紧张情绪,从而全面提高身体素质。三是心理素质的提高,瑜伽教学中,冥想环节的教学内容可以起到减压的作用,通过人与自然的心灵沟通环节学生内心的紧张情绪,深层次来讲,具有净化灵活的效果,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着较深的影响[1]

2 我国高校瑜伽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教学器械和场地配置不合理

高校体育教学必须借助场地和教学器械的优势,发挥教学最佳效果。在瑜伽教学中,由于是一门新兴课程,高校对瑜伽教学场地的划拨以及专业教具的投建等方面的意识较为薄弱,无法为瑜伽教学提供有力支持,加之国家教育专项拨款的限制,以及高校市场化的影响,瑜伽教学的资金支持明显存在严重不足,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学校的整体教学环境的建设方面,所以导致瑜伽教学效果并不突出。

昨天和今天一样,今天和明天一样,他一眼都能看到自己坟头上一摇一摆的狗尾巴草,没劲儿透顶。人生就应该这样吗?

截至2018年9月底,引导基金总规模12.53亿元,与深创投、硅谷天堂等著名投资机构及知名天使投资人共同发起设立子基金38支,子基金签约总规模155.26亿元,实到总规模40.60亿元,其中引导基金实际出资8.03亿元,争取国家级引导基金1.80亿元、省级引导基金5.40亿元,吸引民营企业、投资机构等各类社会资金33.40亿元,引导基金实现了5倍的一级放大。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底,在子基金首轮投资的带动效应下,被投企业通过上市、新三板定增、其他机构跟进投资等方式获得了超过80亿元的融资,引导基金实现10倍二级放大。

教学内容的合理规划是实施教学手段的重要保障,明确教学目标对个性化定制教学内容具有指导作用。在高校瑜伽课程教学中,虽然素质教育观念得以发展,但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还存在较高的主观问题,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确定大多追求教学任务的完成,无法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实质作用,为此,教师应该将瑜伽教学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瑜伽课程学习的实际情况,结合瑜伽教学方法,对瑜伽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规划,包括专业知识的认知、课程实施计划以及阶段性教学方法的配合等多个方面,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瑜伽教案,为瑜伽教学实施科学教学方法提供指导作用,从而提高瑜伽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2.2 师资力量薄弱

教学模式是实现教学效果最优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体制改革还处在发展中阶段,传统的教学观念对教学模式的设置影响颇深。在高校瑜伽教学中,教师的主观意识体现明显,没有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发挥自身指导作用的教学观念,学生被动受教的情况普遍存在,不利于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限制了学生对瑜伽学习的无限潜能,不利于提高瑜伽教学水平,更不利于培养学生愉悦身心、德行兼备的综合素质[2]

2.3 教学模式单一

瑜伽项目已经成为目前各高校学生备受追捧的运动项目之一,但由于瑜伽教学在高校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学校对于瑜伽教学师资力量的配备问题上没有合理的规划,导致教师的教学任务过于繁重,无法满足众多学生瑜伽运动需求,另一方面,缺乏专业的瑜伽教师,高校大部分瑜伽教师基本来自于舞蹈专业以及其他体育项目教师,这些教师通过自主学习兼职瑜伽教学,动作、专业知识以及教育理念不利于实现瑜伽教学目标,无法达到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积极效果。

3 高校瑜伽教学课程优化策略

3.1 合理规划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结合实际,我们常采用材料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符合历史学科“重证据重逻辑”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更能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感悟历史本身的智慧。

3.2 完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环境

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完善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有趣的教学氛围利于学生提高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潜能。在高校瑜伽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充分重视学生个体发展,尤其是瑜伽教学需要身心统一的教学特点,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一定要与各阶段教学内容相契合,还要借助其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在专业知识的认知课程中,借助多媒体教学和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将自己引入到瑜伽训练的场景中去,丰富学生对瑜伽运动的认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瑜伽教学效果[3]

3.3 强化教师队伍,提升教学效果

教师是瑜伽课程教学的主体,在高校瑜伽课程教学中,具备专业素质的瑜伽教师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元素。为达到瑜伽教学培养学会健全心灵、增强身体素质等最佳效果,高校在瑜伽师资队伍的建立上要做出充分调整,利用专业知识培训与学习,引导教师通过互联网、光盘、书籍等媒介进行自主学习以强化原有瑜伽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引进专业瑜伽教练,定期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系统的瑜伽教学与学习,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学生不同的身体状况,制定符合学生运动特点的瑜伽运动练习方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还要对学生日常行为和心理发展在特点进行仔细观察与分析,针对存在差异性的不同学生,进行科学的心理疏导,保证学生身与心共同发展,从而全面提升瑜伽课程的教学效果,为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兼备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综上所述,瑜伽课程教学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以及推进国家素质教育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育新形势下,我国高校的教育体制改革必须要以学生个性发展为基本目标,向培养学生品德兼备,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方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瑜伽课程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合理规划、丰富教学模式,并且具备教学方法创新能力,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沈震.关于提高高校瑜伽教学质量几个问题的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5(3):230.

[2] 赵桑晴.浅谈高校瑜伽教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当代体育技,2017,7(20):83-84.

[3] 段雪梅.浅谈高校瑜伽教学的常见问题和创新方法[J].内江科技,2017,38(11):38.

中图分类号: G8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813(2019)01(a)-0109-02

DOI: 10.16655/j.cnki.2095-2813.2019.01.109

①作者简介:朱倩(1985,1—),女,汉族,重庆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健美操、团体操、瑜伽)。

标签:;  ;  ;  ;  ;  

高校瑜伽教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