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足浴配合艾灸调理肝阳上亢型失眠的疗效观察论文_周爱香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呼吸科 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探讨中药足浴配合艾灸调理肝阳上亢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探索临床上安全治疗失眠症患者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方法] 选择失眠症患者51例。取温热的自制的中药安神助眠液l 000 ml,温度约在40℃,放入保健浴足器内,浸泡双足30min,再配合艾灸双侧涌泉穴30 min,每日1次,10d为1个疗程。同时运用改进型SPIEGEL量表、Epworth量表对失眠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1月进行睡眠质量的评定。[结果] 治疗前后的改进型SPIEGEL量表评分比较显示,治疗前总分为(30.05±3.50)分,治疗结束时的总分为(16.27±1.39)分,治疗后1月总分为(16.86±1.27),治疗结束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1月与治疗结束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药足浴配合艾灸能有效的改善肝阳上亢型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而且其远期疗效比较稳定。

【关键词】失眠;肝阳上亢;中药足浴

失眠通常指患者尽管有充分的睡眠条件和环境,却存在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1]。本病属中医“不寐”“不得卧”等范畴。目前临床上对于失眠治疗应用最多的方法仍然是镇静安眠类药物,长期服用此类药物,可在治疗过程中或停药后常出现睡眠阶段改变,药物残余效应,药物依赖和反跳性失眠等。我科通过中药足浴配合艾灸对肝阳上亢型失眠患者进行干预,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住院及门诊的以肝阳上亢证型为主的失眠患者51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36例。年龄20~70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0年。见表1。

1.2诊断标准与辨证标准

参照1993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关于失眠的诊断标准为:有失眠的典型症状,入睡困难,时寐时醒,睡而不稳或醒后不能入睡;晨醒过早;夜不能入睡,白天昏沉入睡;睡眠不足5小时。辨证标准为:临床主症:眩晕,头痛,急躁易怒,面红,脉弦。次症:口苦,失眠,舌质红,苔黄。4项或3项主症伴1项次症即可诊断。

1.3纳入标准

(1)具有失眠的典型症状;

(2)持续在1个月以上;

(3)符合中医辨证标准者。

1.4排除标准

(1)有全身性疾病,如疼痛、发热、咳嗽、手术等;

(2)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3)合并有心血管、肺、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者,精神病患者;

(4)凡不符合纳入标准,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和安全性判断者。

2 方法

2.1中药足浴

取温热的自制安眠液1000mL,中药组成:天麻、钩藤、石决明、川牛膝、夜交藤、益母草、杜仲、桑寄生、栀子、黄芩,茯神。温度约在40℃,放入保健浴足器内,内垫塑料袋1只;让患者坐于靠背椅上,裸露双足,使双足浸没于药液中,收紧塑料袋口,然后打开浴足器的按摩开关及保温开关。足盆内的药液即开始震荡,盆底穴位板振动而按摩足底穴位,浸泡30min后擦干,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2.2艾灸

以艾条温和灸双侧足底涌泉穴,使局部灼热潮红,有向里传热感,每次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1)各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进型SPIEGEL评分比较

改进型SPIEGEL是采用由上海市中医院中医睡眠疾病研究所于上世纪90年代引进国际通用的SPIEGEL量表,经过大量临床运用,同时结合我国失眠患者的实际逐步改进完善而成,主要适用于失眠症的诊断评价与疗效评价。本临床观察结果发现治疗结束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1月与治疗结束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4 讨论

方中天麻、钩藤二药为君,均入肝经,均有平肝熄风之效,且天麻有定眩晕之专长;石决明,平肝潜阳,除热明目;川牛膝引血下行,直折亢阳,共为臣药,以助君药平肝熄风之功;黄芩、栀子清热泄火,使肝经之热不致上炎内扰;配伍益母草活血利水,有利于肝阳之平降,亦合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理;杜仲、桑寄生可补益肝肾,夜交藤、茯神宁心安神。诸药相伍,共奏平肝熄风、清热宁神、滋阴潜阳、引血下行之功[3]。

涌泉为足少阴肾经井木穴,肾属水,穴属木,兼通肝肾二经,具有益阴潜阳作用。选用温和灸法艾灸涌泉穴,患者普遍易于接受,且艾叶芳香透窍、有益气血,温而能降之功效,灸时可以渗透皮下,艾灸涌泉穴时,本身对患者起一个引导作用,使患者思想集中于涌泉穴处,可解除烦恼,调节情志,避免了情绪的紧张,对失眠起到了一定治疗作用[4]。

运用中医的中药足浴与足底艾灸对肝阳上亢型失眠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属于上病下治,符合中医的整体观。能使调和营卫,疏通经络而滋阴清热、平肝潜阳、宁心安神,全面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从而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其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副作用少,不仅短期治疗有效,而且远期疗效亦较稳定,适合于内科病房肝阳上亢型失眠患者的护理与调养。

参考文献:

[1]胡慧.针灸治疗失眠[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86.

[3]谢鸣.方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46.

[4]安贵霞.艾灸涌泉穴配耳穴贴压治疗失眠54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330.

论文作者:周爱香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1

标签:;  ;  ;  ;  ;  ;  ;  ;  

中药足浴配合艾灸调理肝阳上亢型失眠的疗效观察论文_周爱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