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论文_刘雪婷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论文_刘雪婷

身份证号码:32102319881208xxxx 210031

摘要: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态有关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为了不让生态问题成为困扰人们生活和发展的因素,生态园林设计的必要性日益显现出来。目前城市的景观设计重心已经渐渐向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方向发展,而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的配置又关系到设计是否合理,能否达到最优。另外,研究植物本身就是研究一种美学,为了使生态园林建设与城市建设相协调、园林景观建设和植物配置相协调,建立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建设,最好相关的研究就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

将生态型园林景观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分析:首先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应该遵守观赏性以及艺术性的要求,生态型园林景观就是给人以美化环境为整体目的的项目,希望在建造之后能够给人们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为城市的发展进行进一步的推动。然后,生态型园林景观建设可以改善城市中的生态环境,这种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的建设可以起到净化空气、降低噪音、防尘防风等优势展现,优化城市居民的居住状态。生态型园林的建造为人们提供了比较优质的休闲区域,改善了城市的整体环境程度,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为城市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可持续项目的规划。

1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概念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建设是当前节约型社会环境下的必然产物,其能起到节约能源使用、改善生态环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作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节约型生态环境就是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此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理念需要遵循功能性、经济性、美观性以及生态性的原则,来保证园林景观建设的节约效果。下面就对实际的景观设计方法以及植物的配置应用进行分析,以增加快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建设的普及率。

2 植物配置简介

植物配置是指以植物园林布局和生态习性为基础,让园林中的各种植物能够达到合理的配置,使其发挥出园林该有的生态和观赏的功能。园林的植物配置实际上是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的非常重要、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园林植物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配置:①不同种类植物之间的相互配置,这种配置要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色彩、构图,树丛组合以及园林意境等等;②园林中的植物与其他的园林要素相互之间的配置,其他园林要素包括水体、建筑、山石、园路等等。

3 现状分析

3.1 植物种类单调

体现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园林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原则,也就是说同一个物种数量不能过多,否则会给人造成单调乏味的感觉。并且在生态园林建设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本地的气候特点,不能一味地追求所谓的四季常青,能够做到四季分明为最佳,已获得更好的观赏性。

3.2 夸大植物观赏性,忽视植物功能性

城市园林建设中存在的最大的弊端是人们往往比较重视植物的观赏性而忽视了植物该有的功能性,一些地方在生态园林的设计上过度去追求其视觉上的效果,却不重视生态园林最重要的生态方面的作用。例如:在一些有雾霾风沙的城市,仅仅为了追求美观,却在设计中选用矮灌木等不具备防风防霾效果的植物,这种做法无法满足该城市中生态园林应提供的生态作用,追求了美观却对城市和居住其中的居民带来诸多不便。

3.3 植物种类毫无创新,缺少地方特色

有些地方在生态园林设计中过度地借鉴与模仿其他地区成功案例,甚至连植物的种类都一层不变,完全对当地的气候因素和土质缺乏思考,直接导致较低的植物成活率,这样反而得不偿失,增加了园林的维护费用。同时这样也达不到地方特色传扬效果,又如南方内陆某些地区一味照搬江浙一带小桥流水的生态园林设计模式,使得园林的样子千篇一律,枯燥单调。还有甚至部分地区为搏眼球,在生态园林建设中试图引进国外稀有品种,这不仅耗资巨大,还使本地物种的生存受到外来物种的威胁,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以及植物配置模式

4.1 遵循景观设计原则

统一性的原则。在城市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将相关的线条、色彩、比例以及质地都进行进一步的变化与完善,在城市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保证多样性的设计特点,并且,在整体的构建方面应该融合统一性的优势,这样的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才能进一步展现和谐统一、生动活泼的双方面内容。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将统一性的内容进行全面的展现,在同一种进行变化的内容渗透,最终实现景观与其他各个部分的内容进行相互协调。

美观性原则。在城市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将美观性的原则进行逐步的实现,这种目的的展现就是应该将生态型园林景观最大程度上进行大众审美的满足,这种思维与视野的满足可以缓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疲劳,展现生态型园林景观的特殊美感,实现艺术与科学的双重目的。在进行生态型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应该将植物造景的功能与相关的观赏价值进行进一步的展现,整体性的完善植物群落的配置效果,按照人们对于植物的观赏眼光进行进一步的规划。

4.2 植物的配置方式

1)积极运用一些本土植物

在进行园林植物的选择过程中,还应该重视颜色的搭配,这种颜色的搭配可以最大程度上为城市园林景观增加色彩。例如,桂花等。乡土树木的多样性,可体用植物资源多,为园林的建设设计提供了方便。在园林里可作为景观,在局部形成了一到特色的景观,表现出了大自然的美好。园林的建设中优雅的植物也不能缺少。乡土树木植物也可以作为空间的分割,遮挡,陪衬,起到防护作用。在特色园林建设中,本土植物是基础。使用本土植物材料,运用美的手法,对植物的形式,体现色彩上要充分和当地地域特色和人文乡土相结合,充分发挥当地树木的特色和功能。

2)层次分明的植物配置

在城市的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应该将层次分明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规划,这种规划可以有效地降低生态型园林景观配置单调的现象产生。使用绿草、花卉以及乔木等不同的植物类型进行不同样式的多种层次艺术搭配,使得整个生态型园林景观能够达到丰富的层次以及色彩效果。如高1m的黄杨球,高3m的红叶李,配置高5m的桧柏和高10m的枫树,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搭配,在搭配的过程中,应该将从高到低,层次分明的原则进行进一步的实现,不同地花期应该进行分层的搭配,延长整个城市生态型园林景观的观赏时间,保证所有的植物都能够进行充分的运用,形成比较具有自身特色的观赏效果。

3)注重形态设置和色彩搭配

在形态设置和色彩搭配方面,规划设计人员通过兼顾变化性和统一性,来实现风景园林建设的整体性构建要求。例如,在规划设计中通过突出一种元素,进而达到植物形态与色彩的统一。这就避免了植物配置结构的观赏价值相对单一,且没有规律性的问题出现。此外,还可以通过分级进行逐一设计,来实现整个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统一性。

总之城市进程的不断地发展与逐步的推进,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在进行着进一步的提升,想要将城市中生态型园林建设进行进一步的规划与完善,就应该对现有的城市风貌以及城市文化进行逐步的了解,在该基础上对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进行统一性的整合。在进行生态型视域园林景观的设计与植物的配置过程中,会出现不容忽视的设计与配置冲突,想要将该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与解决,就应该在现有的城市景观设计背景下进行进一步的提升,以保证该内容的实施能够为城市今后的发展提供最扎实的基础保证。

参考文献

[1]吴玉.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 中外建筑,2011,01:105-107.

[2]黎鹏展.基于生态节约型视域的园林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J]. 艺术科技,2015,11:232.

[3]刘绮文.试析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7:1.

论文作者:刘雪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  ;  ;  ;  ;  ;  ;  ;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论文_刘雪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