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传输生理数据的方法

一种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传输生理数据的方法

一、一种通过电力线载波通讯传输生理数据的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张光旭,杨都,刘泉洲,叶铁英,赖东锋[1](2021)在《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空调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宽带电力线载波通讯技术为基础,结合该通信技术的关键特性,以多联机空调为例,设计与实现多联机空调工程调试与机组运行控制系统。工程调试阶段,将外机、内机或线控器等设备节点手动或自动切换为中央协调器角色,并由中央协调器发起通讯网络组建、地址分配、节点权限管理等功能;机组运行时,通过建立数据映射表和通讯信标,实现在状态数据实时更新的同时,减少冗余数据,降低功耗、提高控制实时性。测试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设计,在保持组网控制灵活性的同时,具备高效的通讯数据收发效率,具有很高的产品应用价值和市场发展前景。

杨文强[2](2021)在《智慧城市路灯安全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路灯安全防控技术是智慧城市路灯管控的重要内容。常规对路灯人身触电的安全防控技术以集总剩余电流替代人身触电电流进行判断存在漏判误判的缺陷,对设备安全防控(如灯杆倾斜、线缆被盗)采用人工巡检方式存在效率低下、实时性差等缺陷。因此本文针对上述两个关键性技术问题——路灯人身触电事故在线检测技术和路灯设备安全防控技术,针对性地进行了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所述。研究了智慧城市路灯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两大隐患的形成原因、特点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之上,设计了智慧城市路灯安全防控系统方案、系统拓扑结构,在实现路灯人身安全保护的同时,对路灯系统的设备安全进行全方位保护,保证路灯安全防控系统能够安全、稳定运行。研究了路灯人身触电事故在线检测技术的相关理论及算法。根据人体阻抗模型理论和现有路灯系统的工作特点,分析了现有的触电检测方法出现漏检误检问题的成因,提出一种多参量融合的路灯人身触电事故检测方法。该法以搭建的路灯照明系统人身触电事故实验平台装置为基础,通过采集连续两个工频周期的相电压、集总剩余电流、灯具电流波形并计算其疑似人身触电事故剩余电流分量有效值变化率、随机容性剩余电流分量有效值变化率、灯具电流有效值变化率的归一化特征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人身触电事故综合特征识别系数,通过与经验阈值比较从而判别是否有人身触电事故发生,并通过仿真验证了人身触电事故检测方法的有效性。研究了路灯线缆被盗及灯杆倾斜事故的形成原因,提出了基于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HPLC)技术的线缆防盗方法及路灯灯杆倾斜预警方法,实现对路灯设备的实时有效保护。研究了智慧城市路灯安全防控技术的技术实现。完成了相关的技术要求分析、硬件设计和软件流程设计,分别实现信号采集、故障识别及控制输出功能。对路灯人身触电事故在线检测技术和路灯设备安全防控技术进行了实验与数据分析。经实验室试验及实际项目运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多参量融合的路灯人身触电事故检测方法能对路灯系统中出现的人身触电事故辨识率高达100%;路灯线缆防盗技术及路灯灯杆倾斜报警等设备安全防控技术能圆满解决目前路灯系统的设备安全隐患。最终实现了智慧城市路灯安全防控系统的全面、安全和可靠运行,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邓昊[3](2021)在《基于电力线通信技术的传染病房监测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传染病房监测一直是医疗的难题之一。不同于普通病房,传染病房对无接触远程监测的需求更高。医护人员可以远程无接触地监测患者生理特征数据,从而降低医护人员患病风险。本文选取了一种基于电力线通信技术的传染病房监测方案。患者的生理特征监测数据通过电力线进行传输,在不增加通信成本的情况下,实现远程监测。由于医院内的供电情况比较稳定,电力线通信受到的干扰很小,数据可以有效快速地进行远程传输。基于电力线通信技术的传染病房监测系统设计为传染病房的远程监测提供了安全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针对传染病患者研究了生理指标采集的相关方法,设计了去除心电信号的基线漂移算法,并基于电力线通信技术的传染病房监测系统软硬件进行了设计。硬件设计主要包括主控单元、数据监测单元和数据传输单元。主控单元采用的是以S3C2440A处理器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数据监测单元实现了对人体的体温、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的监测;数据传输单元是将数字信号通过调制解调器来实现数据的传输。硬件设计提供了生理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传输的硬件平台。软件设计主要包括生理数据采集的驱动程序设计、上位机程序设计和电力线通信协议设计。软件设计实现了基于Linux嵌入式系统下的传感器驱动、人机交互以及数据管理。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实现对多种生理信号的远程监测。本文利用电力线通信技术实现了对传染病房患者生理信号的远程监测,并且对患者监测结果进行了可视化设计和数据管理。本设计为传染病房监测提供了可行方案,将有利于传染病房监测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

陈月波[4](2021)在《全费率智能电能表的设计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能是现今人类文明发展的必须品,随着我国科技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分布式发电、分布式储能、电能市场自由交易等越来越普及,电能作为商品交易也越来越被人们认可。以往的电能表已不能满足市场越来越丰富的计量需求。论文研究开发了一种全费率的智能电能表,其抛开了以往臃肿的电能表的设计方案,将费率功能从本地计算存储迁移到远程服务器中,本地电能表仅进行数据的存储与通讯的工作,从而做到费率计算灵活多变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本文从硬件到软件、从终端到后台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电能表设计的技术要求和功能需求,在不增加电能表硬件负担的同时将电能表变为智能终端,给人们提供更多的自定义功能。本文最后按照国家电网对电能表的技术要求进行了测试实验,并利用全费率电能表的数据量大、采样丰富的优势进行了K-means聚类分析,实验采用按电价时段加权的方式进行分类研究,得出主要的几种用电客户的用电曲线以及大致用电习惯并分析找出离群点,可以供电力销售人员将异常用电用户数据导出以便后续处理。实验结果最终证明本文所设计的全费率智能电能表性能可靠、扩展能力优秀。

孙亮[5](2021)在《基于电力线通信技术的病房输液监控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静脉输液是一种重要的临床医治手段,具备给药迅速、见效快速、刺激微小等优点,因此在临床医学中应用十分广泛。目前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医务人员一般使用手动调节流量调节器来控制输液速度,药液温度受周围环境影响严重,对于输液的速度和温度无法精确控制。如果当输液过程出现异常状况或者输液结束时,患者因无人陪护导致异常状况无法及时得到解决,可能对患者造成痛苦甚至危及患者生命。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市场迫切需求能够用于监控输液过程的设备。因此,本文研制了一套医用输液监控系统,该系统具备实时检测和控制输液滴速、检测和控制药液温度、监控输液状态等功能,能在输液异常和输液结束时自动结束输液过程并且及时告知医务人员。系统由现场监控节点、数据集中器节点、集中监控节点和上位机组成。现场监控节点位于患者病床处,用来实时监控包括输液滴速、药液温度、输液剩余量在内的多种输液状态信息,并采用无线通信方式将釆集到的实时数据发送到数据集中器节点。系统对输液的药液剩余量有一个设定阈值,当药液剩余量达到设定阈值时,进行声光预报警。在输液结束或者输液发生异常时,进行声光报警并自动启动输液阻断装置阻止输液进程;数据集中器节点位于病房中间位置,该节点利用电力线将接收到的数据传至集中监控节点;集中监控节点位于输液监控室,打包并汇总每个子节点的数据信息,然后将数据信息传至上位机;上位机通过WEB界面直观显示患者的实时输液信息,可以对输液参数进行远程控制。系统运用数据库技术,完成对输液信息的管理和存储,在应用界面中实现输液信息管理、患者档案信息管理等功能,增强输液监控系统的应用性。本文研制的输液监控系统可以对多病房、多患者的输液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实现对输液进程的全局管理,克服输液监控系统成本高、布线困难、安全性低等缺点,减少输液过程中因人为因素而产生的医患问题,实现输液监控的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

谭铭钊[6](2020)在《基于OFDM的山地、丘陵地区低压集抄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对于电网发展的不断重视,使得电网的进步变得越来越快,智能电网被应用在我国的各个领域。随着发展,未来将全面普及低压集抄系统。我国西部地区环境差,地多人少,东部地区地少人密,使得低压集抄系统的应用变得异常的困难,使低压集抄系统的推广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为了进一步提升电网计量计费的准确、高效、安全,就需要对人工集抄系统进行不断地优化,并将OFDM低压集抄系统应用于当前的电力系统中,以此提供更加满足的服务质量,改善人们电网的观念。本课题以山区、丘陵地区为代表,将OFDM低压集抄系统的设计作为研究内容,从各个方面对低压集抄系统进行深入的研究。首先,通过对课题的研究背景、低压集抄系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归纳和总结,从低压集抄系统的结构与组成入手,分析了低压集抄的主站、集中器、采集器、通信模块和RS-485的功能和作用,阐明了OFDM低压集抄系统通信的基本原理、设计原则与需求,为OFDM低压集抄系统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通过对低压集抄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进行介绍,以此为基础展开进行详细的分析,对每一种预测方法进行分析研究,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电网计量的集抄;再次,将低压系统的组网方式与载波方案进行合理的对比分析,得到最佳的通信方案,将为OFDM低压集抄系统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该系统在山地、丘陵地区的应用效果和精度。最后,通讯方式方面,低压集抄系统主要可分为上、下通信方式进行分析与研究,通过前面章节介绍的低压集抄系统的结构为基础,提出了OFDM低压集抄系统。并以广西的山地、丘陵地区为分析对象,在实际台区应用测试新技术,具体得出建设结论。以结论为依据促进广西地区规范建设低压集抄系统,促进广西的山地、丘陵电能采集系统规范应用,提高采集成功率。优化过去落后的抄表方式,有效的提高了电表集抄的精度与效率,降低了系统的误差,为OFDM低压集抄系统的平稳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张楚渝[7](2020)在《基于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LED控制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农村城镇化的推进,人们对未来智慧城市的期待和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充分发掘和利用遍布全国各个角落的高中低压电力网络线路资源,进一步实现对占据城市20%左右电力资源的LED(light emitting diode)照明系统和各种户外室内大屏LED广告系统的数据传输、实时通信、监控管理和信息推送,已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在此背景下,本文根据应用场景的需求,在当前普遍应用的低电压电力通信典型设备模型中,进一步寻求更优化的信号调制解调算法和耦合方式,努力实现电力载波通信末端抗干扰能力的提升,进而为智慧城市交通路况实时监控系统和LED可见光无线通信系统的推广应用做准备。(1)本文在研究目前城市建设中在用的主流LED路灯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在实验室中搭建了简化过后的通用电力线载波控制的LED模型,并探索了通过改进传输算法来提高极限数据传输量和降低误码率的路径。在实验室中模拟LED路灯监控系统通过电力线载波对终端实施远程控制的过程,对改进后的算法进行了极限数据传输测试,与改进前的算法测试结果对比,优化算法后系统信道的误码率由14.8%降低至10.7%,信道可以承受的瞬时最大传输数据量由13638字节提升至18833字节。(2)本文研究了载波信号在电力线信道传输过程中的控制算法。通过详细推导信号在目前电力线载波通信中应用最为广泛的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系统中的传输过程,并结合当前主流的载波芯片中采用的LS算法、MMSE算法、LMMSE算法和线性插值等子信道抗干扰算法,以电力线载波通信在国内广泛应用的智能电网系统末端信道为仿真模型,在使用MATLAB仿真综合比较各类信道估计算法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子载波中利用拉格朗日插值方法,结合LS导频信道估计算法优化系统整体抗干扰能力的方法。并在完整的OFDM通信系统仿真模型中与主流的线性插值结合LS信道估计算法进行仿真对比。通过调取数据计算得出,在不同信噪比下,本文提出的拉格朗日插值信道估计算法的误码率比起主流线性插值信道估计算法误码率降低了30%,可以看出拉格朗日插值对于整体信道估计算法优化明显。(3)为进一步验证优化改进后的拉格朗日插值信道估计算法在实际电网末端信道远程抄表这一场景中对载波通信抗干扰能力的提升情况,本文采取实验室模拟场景硬件测试和实地硬件测试两种实验方式,使用实际电网系统中评判远程抄表结果好坏的丢包率作为主要性能指标,用于检验加载优化后算法的载波芯片在各种实际应用和比较极限的噪声环境中的数据传输表现、性能指标和抗干扰能力;同时同步设计了使用原有算法载波芯片的设备组,使两组不同算法芯片的设备在同样的安装条件、同样的噪声环境、同样的传输信道、同样的时间节点下进行数据采集对比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实验室环境下使用优化后算法的设备组总丢包次数仅为使用原载波芯片设备组的58%;实际应用环境下使用优化后算法的设备组的总丢包次数仅为使用原载波芯片设备组的77.34%。与MATLAB中仿真出来的对比结果也基本一致,表明本文提出的拉格朗日插值法优化后的算法对低压电力线缆上噪声尤其是突发脉冲噪声的抗干扰能力比起目前国内外主流的几种信道估计算法有较大提升。

陈洵[8](2020)在《低压集抄互联互通转换器的研发》文中提出电力行业中的低压集抄系统是指把分散的居民表计(电能表计量检测装置)读数通过各种通信手段集中起来,最终上传到营销系统,以便进行电费结算的智能化抄表与采集系统。但是,由于集中器与表计之间的通信方案多种多样,各通信模块厂家的通信技术方案基本是各自自主研发,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从而造成了各通信方案之间不能兼容等问题,给台区的实际运维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也浪费了大量时间与财力。作为一个在职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的学生,本文主要是试图从解决供电部门的实际需求入手,在了解掌握有关专业理论与设计思路的基础上,立足于低压集抄转换器产品的设计开发与实际应用,以适应工程硕士侧重工程应用、强调工程实践的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低压集抄系统的体系架构,指出该系统存在同一个台区下挂不同通信方案的电表的状况,产生不同通信方案电表的数据不能同时抄回的问题,基于该问题提出并设计了低压集抄的互联互通转换器,以期实现不同通信方案数据的互联互通,并实现基于不同通信方案表计的友好接入。根据市场调研和评估,预计未来3年内本产品在南方电网地区约有28000台的需求。为了满足低压集抄互联互通转换器应该达到的技术要求,本文从芯片、电路、结构上进行低压集抄互联互通转换器的硬件设计。产品软件和流程方面则分别设计了替换集中器通信路由模块交互流程、低压集抄互联互通转换器交互流程、低压集抄互联互通转换器远程升级流程和远程拉合闸和费控功能流程,不同程序流程之间通过有机结合最终实现互联互通功能。为了验证低压集抄互联互通转换器的效果,运用调试工具,结合实验室和现场实地环境试验的方法进行产品测试。本文给出了测试方法和测试依据,比较不同环境下的测试结果。在现场实地环境试验中,选取5个省份的10个地市不同的供电台区进行现场试点运行,充分考虑了多种通信方案和地域版本差异化的因素,得出较为完善的测试数据和结论。

王梓嫣[9](2020)在《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指由主站通过信息传输信道网络,将配电变压器下各种类型的电能表或计量设备的电能量记录值,进行信息集中抄读的系统。该系统主要由采集用户电能表电能量信息的采集终端、集中器、主站、通信信道等部分组成。数据可通过信道远距离传送到主站计算机,并通过相应的接口与营销系统实现无缝连接,能够传送实时数据,提供分析结果,为电能量综合分析提供底层用电数据源。结合我国电力市场的现状,及对用电信息集中采集的需求,重点就以下几个方面作了研究和分析。本文分析了电力行业的特点和技术发展的现状,尤其目前情况下电力行业营销系统普遍进行了升级和改造,要求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必须也要同步接入。根据实际工作中的需要,设计出适用于通化地区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并对系统的结构设计、构架设计及通讯技术设计进行了探讨,完成了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设计的研究工作。从供电基础设施、通信通道、信息传输模块和人员管理几个角度多方面分析影响系统采集成功率的因素,并提出提升措施。同时通过结合通化供电公司采集现状的调查,对系统数据采用分析和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深入研究其辖区内用电信息采集现状,分析对采集成功率造成影响的典型因素;提出建设更加高效、更加有针对性、更加灵活的适合于通化地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使用的机制,以适用于电网的各项业务,并分析监测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及成果;深入研究目前机制下通化电网的信息采集现状,提出解决采集成功率低的处理方法,并分析研究出有效解决措施。深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供电管理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为其在未来智能用电的推广使用打下了基础。

付成英[10](2020)在《基于分布式控制的水下机器人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类对水下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水下机器人作为关键装备,逐渐得到广泛地应用。传统的水下机器人,具有外设丰富、功能强大的优点,但是也存在成本高昂、笨重、携带和使用不方便等缺点。本课题提出一种全新的思路,实现一种低成本、小体积、重量轻、易携带和布放、使用方便的观察级水下机器人。本课题主要的工作如下:(1)本课题对水下机器人在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对观察级水下机器人的技术趋势和商业前景进行研判和预测。本课题研究内容,对于水下机器人的市场调研和技术探索,具有参考意义。(2)本课题实现一个观察级水下机器人的完整设计,对于能源系统、通信系统、控制系统、传感器系统、动力系统、视频系统等子系统,均进行分析和测试,验证了其可行性、可靠性。(3)本课题对于水下机器人设计的关键技术,如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宽带电力线载波技术、分布式控制系统、电池管理系统、推进器系统,进行仔细分析、提出完整的设计思路,并对其具体技术实现进行描述。本课题也通过对样机的设计、试制、测试等过程,对关键技术进行完整验证,以确保满足水下机器人的功能需求。(4)本课题选用传感器为MEMS传感器,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廉,满足多数低成本的水下机器人功能需求,经实际验证稳定可靠,可作为水下机器人的标准配置。(5)对于通信部分,本课题选用CAN总线和以太网总线,制定各自通讯协议并实现通信协议之间的互相转换。本课题中,CAN总线的功能和性能得到充分验证能,可作为水下机器人本体的标准总线。(6)对于水下机器人的性能,提出比较完整的测试方案,验证各个功能模块的性能,尤其是关键的通讯性能、推进器性能等。水下机器人的设计,其功能模块多、技术复杂度高。在本课题中,水下机器人设计尽可能使用稳定可靠的技术方案和功能模块,以提高整体设计的鲁棒性和稳定性。经过总体方案、硬件设计、软件设计、样机组装调试后,水下机器人的运动和姿态控制、宽带通信、视频编解码和显示、电源管理、远程遥控和监控等功能均验证通过。经过多方面测试,水下机器人的运动性能、姿态和航向控制能力、通讯数据带宽、视频分辨率、传感器数据精度等重要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其测试结果,验证了观察级水下机器人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达到了研究目的。

二、一种通过电力线载波通讯传输生理数据的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通过电力线载波通讯传输生理数据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空调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便捷工程调试技术
    1.1 多联机室内侧工程调试必要性
    1.2 多联机室内侧工程调试实现方法
2高效通讯传输技术
    2.1 多联机机组通讯特点
    2.2 多联机高效数据传输技术
3系统测试与验证
4结束语

(2)智慧城市路灯安全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智慧城市概念
        1.1.2 智慧城市路灯安全防控技术的提出
    1.2 智慧城市路灯安全防控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智慧城市路灯安全防控技术的研究现状
        1.2.2 智慧城市路灯安全防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智慧城市路灯安全防控总体方案
    2.1 智慧城市路灯安全防控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1 物联网化安全防控平台层
        2.1.2 通信网络层
        2.1.3 路灯智能终端设备层
        2.1.4 路灯层
    2.2 本章小结
3 智慧城市路灯安全防控技术的相关算法研究
    3.1 路灯人身触电事故在线检测技术相关算法
        3.1.1 人身触电事故的概念及机理
        3.1.2 人体阻抗理论模型
        3.1.3 路灯人身触电事故在线检测算法仿真
        3.1.4 多参量融合的路灯触电事故在线检测方法
    3.2 路灯设备安全防控技术相关算法
        3.2.1 路灯线缆防盗与灯杆倾斜机理分析
        3.2.2 路灯设备安全防控策略
    3.3 本章小结
4 智慧城市路灯安全防控技术的实现研究
    4.1 路灯安全防控智能终端设计
        4.1.1 路灯安全防控智能终端硬件设计
        4.1.2 路灯安全防控智能终端软件设计
    4.2 路灯单体HPLC控制智能终端设计
        4.2.1 路灯单体HPLC控制智能终端功能要求
        4.2.2 路灯单体HPLC控制智能终端硬件设计
        4.2.3 路灯单体HPLC控制智能终端软件设计
    4.3 通讯网络设计
        4.3.1 通信网络的方案设计
        4.3.2 全隔离串口-HPLC转换器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智慧城市路灯安全防控技术的实验研究
    5.1 实验室试验
        5.1.1 路灯人身触电检测实验与数据分析
        5.1.2 路灯设备安全保护功能测试
        5.1.3 路灯设备安全保护性能测试
    5.2 工程验证
        5.2.1 项目介绍
        5.2.2 系统方案设计
        5.2.3 运行结果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课题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3)基于电力线通信技术的传染病房监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医疗监测的研究现状
        1.2.2 生理指标监测系统研究现状及趋势
        1.2.3 电力线通信技术研究现状及趋势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关键技术和系统的总体设计
    2.1 引言
    2.2 电力线通信技术
        2.2.1 OFDM技术
        2.2.2 电力线信道干扰与消除
    2.3 生理信号监测技术
        2.3.1 体温监测技术
        2.3.2 心电信号监测技术
        2.3.3 血压信号监测技术
        2.3.4 脉搏与血氧饱和度监测技术
    2.4 总体设计方案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
    3.1 系统主控制单元设计
        3.1.1 存储器电路设计
        3.1.2 UART接口设计
        3.1.3 JTAG接口设计
        3.1.4 蜂鸣器报警电路设计
        3.1.5 LCD液晶显示接口电路设计
    3.2 数据传输单元设计
        3.2.1 载波通信信道选择方式
        3.2.2 数据接收与发送模式
        3.2.3 耦合滤波接口电路设计
    3.3 数据监测单元设计
        3.3.1 人体温度监测电路设计
        3.3.2 心电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3.3.3 血压采集电路设计
        3.3.4 心率与血氧采集电路设计
    3.4 本章小节
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
    4.1 嵌入式软件开发环境的搭建
    4.2 各模块程序设计
        4.2.1 主控程序设计
        4.2.2 体温监测程序设计
        4.2.3 心电监测程序设计
        4.2.4 血压监测程序设计
        4.2.5 血氧饱和度监测程序设计
        4.2.6 QT程序设计
    4.3 上位机服务器设计
        4.3.1 系统服务器的搭建
        4.3.2 Tomcat安装
        4.3.3 SQLite的安装
    4.4 帧格式设计
    4.5 服务器端网页设计
    4.6 本章小节
第5章 实验测试与结果分析
    5.1 载波通信功能测试实验与结果分析
        5.1.1 无干扰源载波通信测试
        5.1.2 有干扰源载波通信测试
    5.2 指标监测功能测试实验与结果分析
        5.2.1 体温监测实验与结果分析
        5.2.2 血压监测实验与结果分析
        5.2.3 血氧饱和度监测实验与结果分析
        5.2.4 心电监测实验与结果分析
    5.3 网页界面显示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得成果
致谢

(4)全费率智能电能表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发展历史及趋势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全费率电能表的关键技术及设计要求
    2.1 电能表计量技术分析
        2.1.1 电能表中计量的实现方式
        2.1.2 电能表计量原理
    2.2 全费率电能表的远程控制原理
        2.2.1 费控技术
        2.2.2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
        2.2.3 基于载波中继通讯的远程控制技术
    2.3 全费率实现的技术原理
    2.4 全费率电能表的设计要求
        2.4.1 全费率电能表的规格标准
        2.4.2 全费率电能表的功能要求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全费率电能表的硬件设计
    3.1 全费率电能表的硬件系统结构与设计
    3.2 电源模块
    3.3 控制模块
    3.4 计量模块
    3.5 通讯模块
        3.5.1 载波通信电路设计
        3.5.2 RS-485通信电路
        3.5.3 红外通信电路
    3.6 显示模块
        3.6.1 全费率电能表外观
        3.6.2 点阵单色液晶显示屏
    3.7 存储模块
        3.7.1 ESAM安全存储
        3.7.2 Flash存储器
    3.8 全费率电能表设计中涉及的重要器件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费率电能表及后台的软件设计
    4.1 全费率电能的软件设计
        4.1.1 全费率电能表的软件开发环境
        4.1.2 系统主控程序
        4.1.3 系统初始化程序
        4.1.4 数据存储模块程序
        4.1.5 电表电能计量和处理模块程序
        4.1.6 通信模块的软件设计
        4.1.7 显示及操作模块的软件设计
        4.1.8 事件记录模块的软件设计
    4.2 全费率电能表后台服务器的软件设计
        4.2.1 全费率电能表后台的软件开发环境
        4.2.2 后台服务的软件功能设计
        4.2.3 后台服务的通讯软件设计
        4.2.4 后台存储数据的软件设计
        4.2.5 后台时段电费计算的软件设计
        4.2.6 后台应用的软件设计
        4.2.7 后台扩展功能的软件设计
    4.3 全费率电能表后台管理软件开发
        4.3.1 查询功能
        4.3.2 数据召测功能
        4.3.3 数据展示功能
        4.3.4 参数设置功能
        4.3.5 遥控功能
        4.3.6 扩展功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费率电能表的测试及实验结果
    5.1 全费率电能表的性能测试
        5.1.1 有功功率计量误差测试
        5.1.2 潜动测试实验
        5.1.3 起动测试实验
        5.1.4 电压改变测试实验
    5.2 全费率电能表的功能测试
        5.2.1 安全实验
        5.2.2 费率时段显示测试
    5.3 基于全费率智能电能表的功能扩展——费率加权的聚类
        5.3.1 k-means算法
        5.3.2 实验数据获取
        5.3.3 数据预处理
        5.3.4 数据加权
        5.3.5 数据标准化
        5.3.6 聚类数K值的确定
        5.3.7 用户分类分析
        5.3.8 聚类离群异常用电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下一步工作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5)基于电力线通信技术的病房输液监控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系统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输液监控系统相关技术及总体设计
    2.1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
        2.1.1 通信原理
        2.1.2 调制技术
    2.2 输液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2.2.1 系统的组成及性能指标
        2.2.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3 控制单元和上下位机通信方案选定
    2.4 输液检测和控制模块方案选定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输液监控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1 系统总体硬件设计
        3.1.1 现场监控节点总体结构设计
        3.1.2 数据集中器节点总体结构设计
        3.1.3 集中监控节点总体结构设计
    3.2 MCU的硬件设计
    3.3 电源模块设计
        3.3.1 现场监控节点电源电路设计
        3.3.3 数据集中器节点和集中监控节点电源电路
    3.4 滴速检测模块电路设计
        3.4.1 抗干扰发射电路
        3.4.2 接受信号整形电路
    3.5 输液结束检测模块电路设计
    3.6 输液滴速控制模块电路设计
        3.6.1 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3.6.2 机械控制装置设计
    3.7 输液温度控制模块电路设计
        3.7.1 输液温度检测电路设计
        3.7.2 加热装置设计
    3.8 输入与显示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3.9 报警电路设计
    3.10 无线通信电路设计
    3.11 电力线载波通信电路设计
        3.11.1 LME2980调制解调电路设计
        3.11.2 信号放大滤波电路设计
        3.11.3 耦合和输入滤波电路设计
        3.11.4 过零检测电路设计
    3.12 本章小结
第4章 输液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4.1 电力线载波通信流程
    4.2 无线通信流程
    4.3 下位机软件总体设计
        4.3.1 现场监控节点软件总体设计
        4.3.2 数据集中器节点软件总体设计
        4.3.3 集中监控节点软件总体设计
    4.4 现场监控节点各模块软件设计
        4.4.1 滴速检测模块程序设计
        4.4.2 滴速控制程序设计
        4.4.3 输液温度控制程序设计
        4.4.4 输液报警程序设计
    4.5 上位机软件平台设计
        4.5.1 数据库设计
        4.5.2 软件WEB界面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实验测试及结果分析
    5.1 滴速检测准确性的测试分析
    5.2 滴速控制准确性的测试分析
    5.3 输液温度控制准确性的测试分析
    5.4 电力线载波通信准确性的测试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基于OFDM的山地、丘陵地区低压集抄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1.2 低压集抄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1.2.1 国外低压集抄的发展现状
        1.2.2 国内低压集抄的发展现状
        1.2.3 山地、丘陵地区低压集抄系统应用现状
    1.3 低压集抄系统的现状与问题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1.4.1 论文的研究目的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低压集抄系统的关键技术
    2.1 低压集抄系统分类
        2.1.1 有线信道集中抄表系统
        2.1.2 无线信道集中抄表系统
        2.1.3 电力线载波集中抄表系统
    2.2 不同组网方式的对比分析
        2.2.1 低压集抄组网方式
        2.2.2 组网方式选择标准的建立
        2.2.3 组网方式的对比分析
    2.3 宽带载波与窄带载波的对比分析
    2.4 载波方案的选择
        2.4.1 485 总线方案
        2.4.2 电力线载波方案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OFDM低压集抄系统的结构与基本原理
    3.1 OFDM的技术背景与特点
    3.2 低压集抄系统的结构与组成
        3.2.1 系统主站
        3.2.2 集中器
        3.2.3 采集器
        3.2.4 通信模块
        3.2.5 RS-485 线缆
    3.3 OFDM通信的基本原理
    3.4 OFDM的设计原则与应用分析
    3.5 OFDM实现的具体方法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 HC 地区的低压集抄系统的应用与分析
    4.1 低压集抄系统通讯方式分析
        4.1.1 上行通信方式
        4.1.2 下行通信方式
    4.2 H-C供电局现有集抄方案的技术分析
        4.2.1 低压集抄本地通信技术分析
        4.2.2 低压集抄技术方案的选择
    4.3 H-C供电局现有实例的分析与解决方案
        4.3.1 谐波干扰、信号衰减严重的环境运行实例
        4.3.2 通信实时性,一次性成功率低的问题测试实例
        4.3.3 地下室GPRS信号问题解决实例
        4.3.4 窃电事件上报功能应用实例
    4.4 低压集抄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低压集抄系统的运行效果分析
    5.1 低压集抄系统的总体方案
        5.1.1 OFDM低压集抄的硬件架构
        5.1.2 OFDM低压集抄的软件架构
    5.2 OFDM低压集抄的工程测试
    5.3 OFDM窄带高速载波方案功能效果分析
    5.4 试验数据对比分析
        5.4.1 OFDM低压集抄的抄表效果
        5.4.2 OFDM低压集抄的抄表总结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LED控制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LED控制系统中数据传输的研究
    2.1 LED控制系统的设计背景
    2.2 LED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
        2.2.1 系统整体框架
        2.2.2 终端控制模块
        2.2.3 数据传输模块
    2.3 传输算法改进
        2.3.1 通信协议
        2.3.2 传输算法优化
    2.4 硬件模拟测试
        2.4.1 测试系统搭建
        2.4.2 测试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应用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智能电网系统中末端信道噪声研究和算法改进
    3.1 系统研究对象的选择
    3.2 智能电网系统末端信道特性分析
        3.2.1 末端信道阻抗特性分析
        3.2.2 末端信道信号衰减特性分析
        3.2.3 末端信道信号噪声特性分析
    3.3 智能电网系统末端信道模型建立
        3.3.1 常见载波传输系统
        3.3.2 频分复用与正交的频分复用系统
    3.4 OFDM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离散实现
        3.4.1 OFDM系统的原理
        3.4.2 OFDM系统的数字实现
    3.5 OFDM系统模型结构
        3.5.1 常见的信道编码形式
        3.5.2 保护间隔与循环前缀
        3.5.3 同步技术
    3.6 常用的信道估计技术
        3.6.1 信道估计概述
        3.6.2 导频信道估计
    3.7 基于拉格朗日插值的信道估计算法改良
        3.7.1 主流导频信道估计算法仿真对比
        3.7.2 基于拉格朗日插值法优化的子载波信道估计算法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测试和结果分析
    4.1 测试流程和系统搭建
        4.1.1 系统网络结构
        4.1.2 可视化系统控制软件
        4.1.3 集中控制单元
        4.1.4 末端用户单元
        4.1.5 信号调制解调模块
    4.2 模拟场景硬件测试
    4.3 模拟场景硬件测试结果分析
    4.4 实际应用场景硬件测试
    4.5 实际应用场景硬件测试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低压集抄互联互通转换器的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低压集抄系统的作用和体系架构
        1.1.2 目前低压集抄系统存在的互联互通问题
        1.1.3 低压集抄互联互通转换器的作用
        1.1.4 低压集抄互联互通转换器的市场需求分析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低压集抄系统互联互通转换器的总体设计与开发
    2.1 基于转换器的低压集抄系统互联互通的体系架构
    2.2 低压集抄系统互联互通转换器的技术要求
        2.2.1 环境方面
        2.2.2 工作电源
        2.2.3 通信功能和基本传输特性
        2.2.4 安全性能
        2.2.5 电磁兼容性要求
        2.2.6 匹配兼容性要求
    2.3 低压集抄互联互通转换器的总体设计
        2.3.1 方案分析
        2.3.2 工作原理
        2.3.3 应用范围
        2.3.4 施工步骤
        2.3.5 产品优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低压集抄互联互通转换器硬件设计
    3.1 硬件开发总体设计
    3.2 芯片设计
    3.3 信号耦合网络
    3.4 载波接收电路
    3.5 模拟调节电路
    3.6 载波发送电路
    3.7 载波信号处理电路
    3.8 模块接口电路
    3.9 过零检测电路
    3.10 通讯指示灯电路
    3.11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低压集抄互联互通转换器软件设计
    4.1 软件开发总体设计
    4.2 替换集中器通信路由模块交互通信方式及流程设计
    4.3 低压集抄互联互通转换器交互流程设计
    4.4 低压集抄互联互通转换器远程升级流程设计
    4.5 低压集抄互联互通转换器远程拉合闸和费控功能流程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低压集抄互联互通转换器测试及试点
    5.1 测试方案
        5.1.1 测试条件及设备
        5.1.2 识别协议类型测试
        5.1.3 广播校时测试
        5.1.4 电表档案同步测试
        5.1.5 电表档案优化测试
        5.1.6 重点用户高频采集测试
        5.1.7 转换器双通信方案运行测试
        5.1.8 转换器双通信方案高频采集测试
    5.2 现场试点
        5.2.1 花都区
        5.2.2 天河区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外研究现状
    1.3 国内研究现状
    1.4 国内研究存在的不足
        1.4.1 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4.2 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5 相关文献综述
    1.6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设计与采集技术分析
    2.1 系统功能概述
    2.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2.3 系统构架设计
        2.3.1 物理构架
        2.3.2 软件构架
        2.3.3 逻辑构架
    2.4 系统通信技术设计
        2.4.1 远程通信技术
        2.4.2 本地通信技术
    2.5 各类用户采集技术
        2.5.1 大型专变用户的采集模式
        2.5.2 中小型专变用户的采集模式
        2.5.3 单相或者三相的低压工商业用户采集模式
        2.5.4 居民用户和公配变计量点采集模式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影响采集成功率的因素及提升措施
    3.1 采集成功率提出的意义及计算公式
    3.2 影响采集成功率的因素
        3.2.1 从供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分析
        3.2.2 从通信通道角度分析
        3.2.3 从信息传输模块角度分析
        3.2.4 从人员管理角度分析
    3.3 提升采集成功率的措施
        3.3.1 典型情况分析及解决措施
        3.3.2 实际工作中提出新的系统运行机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提升采集成功率的应用效果
    4.1 通化地区用电信息采集现状
    4.2 系统新运行机制的现场实践
    4.3 系统新运行机制产生的效果
    4.4 系统采集率提升的效益
        4.4.1 经济效益
        4.4.2 管理效益
        4.4.3 社会效益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0)基于分布式控制的水下机器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1.3 课题研究目标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总体设计和关键技术
    2.1 设计目标
    2.2 系统架构和功能说明
    2.3 能源系统设计
        2.3.1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2.3.2 电池管理系统(BMS)
    2.4 通信系统设计
        2.4.1 宽带电力线载波技术
        2.4.2 CAN总线技术
    2.5 分布式控制系统
        2.5.1 水下机器人分布式控制系统架构
        2.5.2 水下机器人CAN通信协议
        2.5.3 水下机器人以太网通信协议
    2.6 动力系统
        2.6.1 动力系统布局
        2.6.2 推进器技术
    2.7 视频系统
    2.8 传感器系统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3.1 ROV硬件设计概述
    3.2 甲板单元硬件设计
        3.2.1 高压直流开关电源设计
        3.2.2 电力线载波模块设计
        3.2.3 以太网路由器模块设计
        3.2.4 直流供电模块设计
        3.2.5 视频解码模块设计
    3.3 脐带缆硬件设计
    3.4 控制单元硬件设计
        3.4.1 锂电池充电电路设计
        3.4.2 开关机电路设计
        3.4.3 供电电路设计
        3.4.4 显示屏供电电路设计
        3.4.5 摇杆和按键电路设计
        3.4.6 主控制电路设计
    3.5 水下机器人硬件设计
        3.5.1 降压直流电源设计
        3.5.2 电源监控和控制设计
        3.5.3 芯片级供电电源设计
        3.5.4 交换机硬件设计
        3.5.5 CAN通信模块设计
        3.5.6 通信转换模块设计
        3.5.7 姿态和运动控制模块设计
        3.5.8 云台和摄像头控制模块设计
        3.5.9 推进器模块设计
        3.5.10 电池管理系统硬件设计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4.1 软件设计概述
    4.2 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
    4.3 控制单元软件设计
        4.3.1 WIFI通讯功能软件设计
        4.3.2 OLED屏显示软件设计
        4.3.3 摇杆输入和按键检测软件设计
    4.4 甲板单元软件设计
        4.4.1 视频管理软件设计
        4.4.2 外设输入模块软件设计
    4.5 水下机器人本体软件设计
        4.5.1 通信转换软件设计
        4.5.2 姿态解析软件设计
        4.5.3 推进器控制软件设计
        4.5.4 姿态和运动控制软件设计
        4.5.5 电池管理软件设计
        4.5.6 传感器软件设计
        4.5.7 摄像头和云台控制软件设计
        4.5.8 在线升级模块软件设计
第五章 实验及结果分析
    5.1 通信链路调试
    5.2 推进器转速和推力测试
    5.3 地磁导航航向测试
    5.4 其他测试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一种通过电力线载波通讯传输生理数据的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空调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J]. 张光旭,杨都,刘泉洲,叶铁英,赖东锋. 日用电器, 2021(07)
  • [2]智慧城市路灯安全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D]. 杨文强.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基于电力线通信技术的传染病房监测系统设计[D]. 邓昊.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9)
  • [4]全费率智能电能表的设计与开发[D]. 陈月波. 扬州大学, 2021(08)
  • [5]基于电力线通信技术的病房输液监控系统设计[D]. 孙亮.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9)
  • [6]基于OFDM的山地、丘陵地区低压集抄系统设计[D]. 谭铭钊. 广西大学, 2020(07)
  • [7]基于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LED控制算法研究[D]. 张楚渝.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8]低压集抄互联互通转换器的研发[D]. 陈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王梓嫣.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10]基于分布式控制的水下机器人设计[D]. 付成英.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一种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传输生理数据的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