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知识资本流失及其动力_员工流失论文

企业知识资本流失及其动力_员工流失论文

企业知识资本流失与动力推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本论文,动力论文,知识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们的企业已高度重视防止资本流失,努力寻求资本增值的推进动力,以实现资本的高效益。因此,企业经营者普遍关注企业资产运行状况的有形经济指标。然而,在防止资产流失过程中,往往忽略了知识资本的重要作用,导致知识资本流失速度惊人,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不良后果,这是企业资本经营中的一大误区。研究世界知名企业的成功做法,均把知识资本视为企业资本的核心动力要素,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资本增值效能。我们的企业对此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防止知识资本流失,取得知识资本最大的收益。

一、企业知识资本核心要素构成与建设

从资本构成看,企业资本可分为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两大类。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世界知名企业认为,知识资本已成为企业资本的核心要素,其作用和地位愈来愈加重要。欧美一些企业经营者看到,知识在经济增长中起着核心作用,知识是唯一在使用过程中不被消耗,可以通过创新而不断增值能为社会共享的资源。现代企业经济密切依赖于知识资本的生产、传输和利用的事实非常明显。在企业有形资本不变的情况下,知识资本投入增大,企业资本增值会成倍增长,反之,则会成倍下降与流失。

知识资本反映在企业生产经营中,主要表现为人才、技术、品牌、信誉、全体员工的“热情”等无形资本的拥有,以及获取新技术知识、创新和适应新技术、不断开拓和占有市场的主导能力,德国经济学家戴夫·乌尔里克把知识资本简化为数学公式:“知识资本=能力×热情(责任感)。”这一理论认为,能力强热情低的企业拥有天赋、但没有完成其任务的工作人员;热情高能力低的企业拥有缺乏教育、但很快能完成任务的工作人员。能力值或热情值低的都会导致总的知识资本值明显下降,这两种情况都是危险的。因此,企业员工的知识能力建设与工作责任感(热情)建设,是知识资本建设的核心。

二、企业知识资本流失表现

目前,我国企业中知识资本流失问题较为严重。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才流失。科技人才是企业知识资本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中人才流失成为普遍的问题。有些停产半停产企业的职工构成中,已经很少有大专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职称的科技人员,没有人才何以能够适应当今知识经济竞争时代的要求。

二是技术流失。随着科技人才的流失,导致企业技术流失也相当严重。突出表现在企业专有技术流失和企业整体技术素质流失两大方面。由于科技人才流失而带走专有技术的事件常有发生。据调查,不少新组建的企业主要通过从国有企业中挖出人才,带走技术,然后组建生产,因而出现了重复建设,挤占市场,恶化了市场竞争环境。在企业整体技术素质方面,一些企业缺乏提高企业整体技术素质的措施,缺乏再教育途径,使得不少科技人员知识更新缓慢,技术工人素质下降,技术风气难以形成,从而成为技术流失最危险的领域。

三是信誉流失。现在不少企业不重视信誉的培育,不重视企业形象的建立,甚至使多年形成的企业信誉流失,进而失去顾客,失去市场,步入发展的困境。从调查情况看,企业信誉流失,表现在产品生产销售上,主要是质量不能保证,产品创新缓慢,甚至大量出现假冒伪劣行为;表现在顾客关系上,主要是不能严格按期供货及兑现承诺、服务,甚至大量出现欺骗消费者行为;表现在资信上,主要缺乏财务信息等方面的真实性,长期拖欠资金,大量出现“三角债”等等。企业及经营者不守信用,只能把企业引入死胡同。

四是品牌流失。品牌和知名商标是企业巨额无形财富,是知识资本长期的积累。可口可乐、奔驰、海尔等国内外知名品牌无不价值连城。为了创造知名品牌,企业均付出了巨大投入,倾注了大量心血。现在,一方面一些知名品牌继续扩展,不断升值。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品牌流失加快,使得一些“老字号”、过去信誉高的知名品牌消声匿迹,随着品牌的流失使多年很有名气的企业名落孙山,不见了踪影。企业品牌流失的原因虽然很多,但主要还是未能跟上市场经济发展步伐,知识创新远远落后于当今时代,未能注入品牌新的内容,从而被消费者所冷落。同时,一些企业知名品牌保护意识淡薄,不少被他人将品牌商标抢先注册,失去了国际、国内传统市场。

五是“热情”流失。所谓“热情”是指企业员工的责任感、士气等精神,这已被国外企业视为知识资本的核心动力构成要素。我们一些企业员工的“热情”流失已到了令人痛心的地步。据对一些亏损严重和频临倒闭企业调查,这些企业失败的原因关键在企业本身。长期不重视企业精神培养,正气不足。邪气盛行;不负责任,损公肥私;管理混乱,纪律松驰;缺乏责任感、事业心等等。这些问题导致员工对企业失去信心,人的能力作用不能得到发挥。这一知识资本流失是最可怕的企业资本流失。

三、企业知识资本流失探源及其动力推进对策

防止企业知识资本流失要根据问题的不同症结,借鉴世界知名企业最新资本营运策略,更新观念,采取相应对策。同时,加大知识资本动力推进,以确保知识资本保值增值。

症结之一:认识上的差异,看不到“能力与热情”是知识资本最基本的动力所在,失去了最宝贵的劳动创造力。新的对策:提高对知识资本基本动力源泉的认识,千方百计挖掘知识资本资源。

近年来,我们在加强企业有形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实现资产保值增值方面,认识较早,相继做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工作。然而,对于知识资本这一新概念还认识不够,接受迟缓。对于在知识资本中发挥核心作用的“能力与热情”更是认识甚少。因此,防止知识资本流失工作相对更为滞后。我们的企业不仅要充分认识知识资本对有形资本的创造作用,更要充分认识知识资本的动力源泉在于人的“能力和热情”,千方百计挖掘这一资本资源。我国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认为,海尔的“第一产品”是人才,“第二产品”才是销往市场的电器等产品。大凡成功的企业家。都把企业整体素质与能力的提高,企业精神的培养与形成作为首要任务。唯有抓住了这个根本,才抓住了防止知识资本流失,保证使其快速增值的关键。

症结之二:机制上的差异,看不到知识资本的集聚形成在于制度创新,流失了最宝贵的知识财富。新的对策:加快建立利于知识资本积累的运行机制,千方百计培植知识资本资源。

重视知识资本积累必须从企业机制创新入手,建立起利于知识资本效益与效率增长的运行机制。首先,要把知识资本与有形资本同样列入企业资本构成,确定公司制改造的基本框架,认定所持股份应当享有的权利和地位。对于有决定作用的人才、科技等知识资本要同样进行资本评估,以肯定知识资本的价值。其次,要建立知识资本积累分配机制。知识资本入股后要按股分配利益,承担责任,以不断扩大知识资本逐步积累份额;要对有关企业家人才、科技人才的报酬和股份挂钩,在所得部分中,除必要的现金分配外,其他部分用于鼓励扩股,以增加企业资本金,以此而留住知识资本。我国经济发达的苏锡常地区已明确提出国有企业家与科技人才是最宝贵的“国有资产”的观点,并逐步建立分配激励机制留住国企人才。一些地方提出了“分配风险股份”和“投入风险股份”的概念,把企业家与科技人才承担的生产经营风险和项目投入风险同经济利益挂钩。经济利益不仅体现在工资、奖金上,而且体现在股份上,进行“产权激励”。德国戴姆勒一奔驰公司进行分配改革,去年首次向员工支付企业盈利股票,以刺激职工积极性。第三、要建立企业内部“强者机制”。我们应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真正把“强者”放到企业重要位置。

症结之三:战略上的差异,看不到知识资本具有重塑性与增值性,流失了最宝贵的再生时机。新的对策:迅速实施企业“能力再造工程”战略,千方百计壮大知识资本资源。

防止知识资本流失,促进知识资本增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企业制定相应的战略措施,分步推进战略目标的实现。从一些企业看,正是缺乏这一战略规划和战略措施。而世界顶尖企业都在争先恐后实施知识资本“能力再造工程”随着知识经济兴起,美国企业正在亮出吸引人才新招,掀起了“雇员充电,老板出钱”浪潮。美孚公司制定并实施花18个月可以使雇员获得学士学位的教育计划。汤普森—拉莫—伍德布里奇公司制定了为雇员“能力再造”进学院学习提供全部学费、报名费、书本费和使用实验室费用的激励计划,使一批优秀人得以再学习和提拔任用。研究在我国境内的外企策略发现,这些企业的新动向就是投资向“知识资本”倾斜。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设立了爱立信中国学院,旨在留住人才。美国普莱克斯公司投资支持我国中国人民大学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联合培养MBA教育项目。 微软公司在北京建立了“微软中国研究院”,计划6年中投入8000万美元,旨在瞄准中国人才。 海内外一些知名企业均认为,企业中的人才与能力是制造市场任何可销售产品的“总闸门”,是企业资本增值的核心要素。我们的企业必须要有战略目光,从知识资本“再造”做起,实现效益增长与企业更快发展。

症结之四:重心上的差异,看不到“责任感”也是知识资本,流失了员工最宝贵的工作热情。新的对策:大力营造“维系人心”环境,千方百计激活知识资本资源。

在市场经济对企业起主导作用的时代,我们的企业经营者往往在工作重心上出现偏差,突出了市场开拓以及与此相关的产品生产、争取更多用户等方面,而却忽视了企业精神与责任感的培养。有些企业向心力差,员工对企业缺乏感情;有些企业外销人员做出有损于企业形象的事等等,这些都会使企业走下坡路。因此,企业需要通过营造“维系人心”环境,激活员工的工作热情。得人心者得天下。企业要赢得市场须先赢得人心,这就是“责任感”也是知识资本的基本道理。要通过培养企业精神,营运整体员工的“热情”。用统一标识、统一语言和统一企业形象等,激发企业员工的共识与荣誉感,增强责任感。要通过开展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工作,以疏导员工思想情绪,活跃企业文化生活,形成强大的企业价值观。要通过及时调整每个员工的特殊工作关系,满足合理的特殊需要,诸如事业感、成就感、信任感等,以提高每个员工的工作热情。要通过建立民主沟通渠道,给予每个人以发言权、意见权,以调动思想与工作热情。要通过关心每个员工的政治生活,尊重其创造精神,关心其进步与疾苦,以感动员工工作热情等。这样就能使“责任感”不断增强,进而形成巨大的凝聚力,推动企业发展。

症结之五:保护上的差异,看不到依法治理知识资本流失的显著作用,流失了最宝贵的法律时效。新的对策:加大企业知识资本法治力度,千方百计维护知识资本资源。

加强企业法制建设,依法保护知识资本,在我们的企业中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对知识资本流失,缺乏防范的法律措施,不懂得用法加以保护,不会用法进行维护其利益不受侵害等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例如,一些企业内部没有建立起对知识资本保护的规章制度,对有关专业人才、技术资料、专有技术等亦缺少有关保护的规定。对人才流失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亦缺乏防范以及运用法律法规保护的做法,甚至不愿“对薄公堂”。此外,企业缺乏法律人才,也是不能有效运用法律法规的重要原因。运用法律维护知识资本资源,强化企业依法治理力度,是知识资本的有力保障,发达国家企业均十分重视法律及其运用。美国宝洁公司在中国创出飘柔、潘婷、汰渍等十多个知名品牌,为保护其合法利益,公司专门成立了中国法律研究所,以确保进入中国市场;每年平均申请专利近2 万项,以保护知识产权和知识资本。我们的企业要强化法治观念,确立依法维护知识资本的强烈意识,营造企业法治氛围。要依法建立起有效的保护措施,使知识资本管理法制化、制度化,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标签:;  ;  

企业知识资本流失及其动力_员工流失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