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的检测分析论文_乔国洪,王学才

乔国洪 王学才

宜兴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214200

【摘 要】目的:剖析冠心病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的检测。方法:在2015年10月-2016年4月到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选择5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的类型分为三组,即A组(急性心肌梗死20例)、B组(不稳定性心绞痛17例)、C组(稳定性心绞痛19例);选择同时间段到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23例作为对照组,对四组受检对象血清ACA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检测,对照组ACA阳性率为4.3%,A组ACA阳性率为90.0%,B组ACA阳性率为70.6%,C组ACA阳性率为52.6%;通过处理检验,和对照组相比较,A组、B组以及C组ACA阳性率高(P<0.05);和B组和C组相比,A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CA阳性率明显要高(P<0.05);B组和C组相比ACA阳性率所存差异明显(P<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的分析可知,ACA阳性和冠心病的发生以及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通过血清ACA的检测可对冠心病病情变化和发展情况进行预测,价值高。

【关键词】检测;冠心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

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造成血管腔狭窄或者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者坏死所致心脏病[1]。ACA是一种自身抗体,其靶抗原为心磷脂,可直接诱发机体血液高凝,其常见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自身免疫性疾病、自发性流产等疾病中[2]。本研究选择了56例冠心病患者和2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受检对象,就ACA检测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现将报告汇报如下。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在2015年10月-2016年4月到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选择5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满足世界卫生组织中心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3],所有患者均是初发,排除并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脑血管疾以及高血压患者,在采血前未使用过抗血小板药物或者抗凝药物。其中男性病人30例,女性病人26例,其年龄在45-72岁范围以内,平均年龄60.21±3.04岁。将56例冠心病患者分成A组(急性心肌梗死20例)、B组(不稳定性心绞痛17例)、C组(稳定性心绞痛19例)三组。选择在同时间段来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3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经心电图、血压及血糖检查均显示正常,且无肝肾疾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其中有13例为男性,10例为女性,其年龄在44-73岁范围内,平均年龄60.23±3.01岁。

1.2方法

两组受检对象均进行抗心磷脂抗体检测,在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对象肘静脉血,注入到普通塑料管内,在收集到标本的1h内实施离心,离心速度为每分钟3000r,时间为10分钟,将血清分装在EP管内,放于-40℃冰箱内保存,在1个月内进行ACA检测。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斑点法,所用试剂为北京和杰创新生物学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按照试剂盒要求操作。统计对比四组受检对象ACA检测阳性情况。

1.3统计学软件的处理分析

数据均用统计学软件分析,软件类型为SPSS20.0。计量资料表示方式为均数±标准差(),经t对比和检验;计数资料表示方式为%,经x2予以对比检验,如果结果P<0.05则表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冠心病患者和对照组健康体检者血清ACA检测情况统计对比如表1所示,所有数据均用软件予以比较检验,经分析分析,和对照组比较,冠心病患者ACA阳性率高(P<0.05);和B组和C组相比,A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CA阳性率更高(P<0.05);和C组相比,B组患者ACA阳性率高(P<0.05)。

表1 冠心病患者和对照组健康体检者血清ACA阳性率统计对比

注:和对照组相比,*说明P<0.05;和C组比较,@表示P<0.05。

3.讨论

冠心病发作的危险因素分为两类,即可变危险因素与不可变危险因素,其中可变因素有不良生活方式、高血压、超重/肥胖、血脂异常等;不可变因素有家族史、性别以及年龄。相关文献报道均表示冠心病发作常和大量吸烟、结节变化、饮酒、情绪激动、饱食以及体力活动增加等相关[4]。目前国内外有很多学者就ACA和冠心病之间的关系予以了报道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有研究指出,ACA水平和心肌梗死发生、左室或者左房血栓形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同时高效价ACA特别是ACA-IgG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栓形成的一个重要高危因素[5]。另外也有研究指出,ACA能减少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前列环素,增加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继而进一步加大血栓疾病发生的概率。

为深入研究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的检测,本文选择了56例冠心病患者和23例健康体检者,所有受检对象均应用酶联免疫斑点法进行ACA检测。结果显示,和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相比,冠心病患者阳性率高,其中以A组(急性心肌梗死)ACA阳性率最高,其次是B组(不稳定性心绞痛),最后为C组(稳定性心绞痛)(P<0.05);和B组、C组相比,A组ACA阳性率高(P<0.05);和C组比较,B组ACA阳性率高(P<0.05)。结果提示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有ACA的参与,且其阳性情况和患者病情变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综上可知,在冠心病的临床鉴别诊断中实施血清抗心磷脂抗体检测,可对疾病类型和发展程度进行较为合理地判断,对于冠心病是否能发展成急性心肌梗死具有预测作用,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 姜波涛.抗心磷脂抗体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狭窄关系的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6):772-773

[2] 安良香,刘祥兰,徐丽萍等.冠状动脉造影阳性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的测定[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34(25):37-38.

[3] 马金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抗心磷脂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22):16-17.

[4] 庄献博,徐光军,王未飞等.脑梗死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关系[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5,24(2):152-154.

[5] 周少雄,谢伟贤,邓爱红等.脑血栓形成患者抗心磷脂抗体与VWF因子抗原的关系[J].广东医学,2013,34(12):1867-1868.

论文作者:乔国洪,王学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3

标签:;  ;  ;  ;  ;  ;  ;  ;  

冠心病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的检测分析论文_乔国洪,王学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