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国有企业过度负债问题的实践与启示_资产负债率论文

解决国有企业过度负债问题的实践与启示_资产负债率论文

解决国有企业过度负债问题的实践与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有企业论文,启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历史债务沉重、自有资本缺乏,是影响国有企业腾飞的一对“沉重的翅膀”。为了解决国有企业过度负债问题,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近年来,我国的一些地区和企业已经进行了多方面的实践和探索,找到了许多有效的途径。

一、解决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实践及效果

(一)“六个一块”,增资减债

上海市在企业改革中,认真探索增资减债的途径,逐步摸索寻找到一些有效办法,使国家能以较小的改革成本解决国有企业最突出的问题。上海的做法被概括为“六个一块”,即“主体多元吸一块、存量盘活调一块、债权转股换一块、兼并破产活一块、企业发展增一块、政府扶持补一块”。具体的操作内容,一是通过吸收境内外法人和自然人(包括企业职工)投资,把国有企业改造为规范化及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公司制企业,做到既产权明晰,又实现增资减债,扩大企业资本总量。二是实施企业就地开发和易地生产大调整,使国有工业企业获得更新改造、补充资本和扩大发展空间的机会。三是将地方投资机构对国有企业债权中目前正在有效运营的部分,一次性地转为对企业拥有的股权;而对企业之间因相互拖欠形成的债权,经过协商转为股权。四是在抓好优势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重在抓建立优胜劣汰和破产的机制,在具体实施中则侧重兼并,避免引起大的震动。到1994年底,全市累计有574户工业企业实行了“关停并转”,其中被兼并508户,转产24户,关闭13户,停产2户。在银行、法院的支持下,到1994年底已有13户企业终结破产程序,还有4户在进行过程中。这17户企业全部终结破产程序后,可卸掉不良债务13亿元左右,其中包括银行债务9亿多元。五是经过多年发展,一批经营好的企业有了比较充足的自有资金。但这些企业积累资本金的意识较强,不盲目增加工资,扩大消费基金。市政府还鼓励企业通过资产重估加速增提折旧基金,形成企业资本金的自补机制,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六是市政府在综合配套、政策上给予相应的支持。如规定企业要将税后利润的一定比例用于补充生产经营资金;投资主体多元的,国资部分的收益主要用于企业新的发展等。市政府建立了国有企业转制基金,并对技术改造项目实行贷款贴息。

上海市提出增资减债的目标是要在2000年把全市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由目前的78%降到60%以下。还确定了140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企业。这些企业按照“六个一块”的思路,通过吸收国内外投资,企业土地存量置换和企业发展后资本的自我补充,在负债上升的动态条件下,140户试点企业1995年底企业自有资产(即净资产)仍达到748亿元,资产负债率从1994年的71%下降到69%,比面上企业少了9个百分点。1996年可望提前实现资产负债率下降到60%的目标。就目前上海市的操作来看,解决企业债务问题,确实有着相当的难度。但从“六个一块”所取得的成绩来看,应该说并非无路可寻,关键在于拓宽思路,采取多种方式。上海是目前国内第一个明确提出降低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具体目标的城市,并要求今后每年都将再降低6—7个百分点,到2000年,要向国际标准看齐。

(二)新旧分帐,化解债务

全国“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之一的长春市,结合自身的特点,向企业不合理负债开刀,大力进行债务重组,对国有资产存量动大手术,使一些国有企业多年缠身难解的债务顽症得到化解,呈现出健康发展的势头。

长春市国有工业比重占80%左右,主体地位十分突出,难题也大。据调查,长春市国有工业企业实际资产负债率高达81%以上,不合理的债务结构使大多数国有工业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效益难提高、结构难调整、生产要素无法优化,成为制约国有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症结之一。

为破解国有企业不合理债务难题,长春市有针对性地采取新旧帐分立等6种措施,以调整债务结构。所谓新旧帐分立,从理论上说,就是新老割断,划线处理,层层落实新的责任制。将旧帐、呆帐在某一时点上一次性划断。由国家算帐,财政认帐,挂帐待处,逐步消化。对于该由财政贴补的历史性问题由财政负担解决,暂时不能贴补到位的则分期付还。该由企业自我消化的逐年予以消化。长春市把企业实际上缴所得税的15%返还企业,用于补充企业资本金,1994年返还企业4900万元;盈利企业在所得税税后利润中提取10%公益金后,其余全部用于补充资本金,直至资本金占总资产比重达50%以上方可按照规定分配税后利润,全年可补充6600万元;1993年以前企业欠缴的“两金”、利润,经财政部门审批可直接留给企业转作国家资本金,列“实收资本”项,全年留企业5000万元。长春市还针对少数企业稳妥地实施破产,调整债务结构,并把组织结构调整作为调整国有企业负债结构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年共组建企业集团10个,组建各种股份制企业145户,并以汽车、粮食深加工和高新技术等主导产业为中心,对170户企业进行了组织结构调整,使近8亿元的固定资产净值流向优势企业,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长春市通过采取以上各种措施,调整企业债务结构,帮助企业卸掉了大量不合理债务包袱,共处理国有资产损失12亿多元,盘活了许多因债务过重而长期闲置的资产。

(三)搞活国有资产,实施“造血”式增资

柳州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近年来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占广西的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左右。该市在历年国家投入较少的情况下,始终注重补充企业自有资本金。在增资减债方面,柳州市创造了颇具特色的一种模式。

“八五”期间,柳州市共实施技改项目400多个,投入资金近38亿元,其中企业自筹资金13.4亿元,占35.3%,全市还依靠不断积累形成了8亿多元的企业自有流动资金,缓解了银行资金不足的压力,保证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开展。柳州市增加企业资本金以1994年国家实行分税制改革为界,分前后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增资中,各级财政的减税让利占了很大比例。国家实行新税制后,柳州市调整了工业企业增资的思路。为改变企业过多地依赖银行贷款和财政注入的体制,柳州市以效益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作为第二阶段增资的重点,促进这些企业由“输血”式增资向“造血”式增资转化。具体做法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多渠道融资,搞活国有资产。柳州市把企业增资与整体搞活国有资产结合起来,鼓励优势企业向外扩张,进入资本市场,以便多渠道融资,主要方式:1、兼并破产。柳州市部分国有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形成沉淀资产20多亿元。优势企业借机通过兼并破产进行资产重组。到1995年底,全市已完成兼并或破产企业12家,盘活存量资产1.2亿元;计划兼并破产企业14家,涉及存量资产3.8亿元。通过兼并破产,提高了优势企业的资金运营效益。2、股份制改造。全市有9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了股份制改造,共募集资金4亿多元。此外,还有以资产为纽带组建企业集团、引进外资增加资本金、债权变股权等方面的操作。

二是鼓励企业补充资本金,通过一系列配套政策,帮助企业卸下众多包袱。1、鼓励企业在新的财会制度规定的折旧年限内,通过增提折旧来补充生产经营资本金;允许企业发展新产品在开发基金中列支;允许长期借款利息和汇兑损益进入成本等等,为企业增资开好口子。2、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对清出的资产损失、潜亏、挂帐等问题,在分清责任后,凡地方权限内的大多采取措施予以核销,为企业卸包袱。1995年,仅企业固定资产重估升值中冲销的潜亏、明亏就达3.16亿元。3、1995年,市里将企业上缴所得税的15%约1500万元返还给企业,用于补充企业自有生产经营资金。此外,企业历年欠缴的“两金”共500万元也获准免缴。4、协助企业办理中央和自治区“拨改贷”资本本息共7700多万元转为国家资本金。

通过以上措施,柳州市国有企业已开始实行“造血”型增资减债,效果十分明显。1994年,工业企业留利达2.37亿元,比1993年净增9000多万元。目前柳州市26家实现利税超千万元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有21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都在75%以下。这26家企业的资产总额、产值、销售收入、税收、利润分别占全市工业企业的85%、37%、67%、77%和90%,初步形成了在效益增量中不断补充自有资本金的良性循环的局面。

(四)外转内增,债务重组

被列为国务院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百家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重钢”),通过外转内增,多渠道债务重组,使企业逐步摆脱困境,在改革中获得新生。

“重钢”是一家具有106年历史的老厂。到1978年,“重钢”的主要装备处于国内落后水平的占56%,一般水平的占43%,而设备超期服役、“带病”作业的达41%。80年代,“重钢”凭借着国家的优惠政策进行了大规模技术改造,面貌发生了极大变化,但同时也背上了沉重的债务。截止1994年末,“重钢”资产总额为74.9亿元,负债总额61.2亿元。其中长期负债17.8亿元,流动负债43.4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达81.7%,在全国钢铁企业中位居前列。

为了解决债务负担沉重这一突出问题,在制订《试点实施方案》时,“重钢”提出了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的三条途径:1、债务转为投资或债务转为股金一部分;2、通过练内功、增效益,每年自我积累补充资本金5000万元;3、加强资金管理,用活资金,逐步降低流动资金负债额。方案的目标是在3—5年内将资产负债率降到65%以下。上述后两个途径是以企业自身解决为主,第一个途径则涉及到各方债权人,需要企业与各方协商解决。

以上方案中,第一条得到重庆市政府的支持并同意债转投,即同意将其通过银行借给“重钢”的1.4亿元技改贷款转为国家资本金;“重钢”历年欠缴市里集中的折旧资金1155万元转为重庆市技术改造投资公司对“重钢”控股公司的法人资本金。重庆市政府还同意从1995年起,“重钢”和下属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实际上缴所得税的55%由财政列支返还“重钢”,作为国家资本金投入,“重钢”所得税的税后利润除按规定提取公积金、公益金外,也全部留给集团公司作为国家资本金投入,直至资产负债率降至65%。重庆市政府还委托市经委同与“重钢”有密切业务关系的债权人协商,将其债权转为对“重钢”控股的“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资。这样,既可降低资产负债率,又能收到投资多元化的效果。

在内增方面,“重钢”在内部挖潜降耗、盘活资金上作文章。他们通过建立资金占用考核分析制度和开展促销压库、催收欠款等工作,到1995年底,流动资金占用额为30.4亿元,比年初减少了12亿元。他们还在全公司开展“两降一增”(降耗降成本、增效益)活动,收效明显,1995年共降低成本金额4.67亿元。

从1995年6月正式推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至年底的半年时间内,“重钢”通过外转内增等多种渠道重组债务,取得了明显效果,资产负债率从上年底的81.7%下降到71.03%,半年时间即下降10.67个百分点。

此外,吉林、辽宁、天津、唐山、株洲、青岛、淄博、沈阳、哈尔滨、宝鸡、武汉等优化资本结构试点省市都在进行增资减债方面的探索。

二、几点认识与启示

从上述国内几个城市或企业增资减债的探索实践来看,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几点有益的启示。

(一)解决国有企业过度负债问题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如前所述,一方面,国有企业过度负债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另一方面,它又与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以及企业的经营管理密切相关。因此,它无疑是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经过长期的努力,因为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解决这一问题的各种思路、对策、建议以及探索试点,都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检验,目前均不宜过早地做出结论。况且,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城市和每一个企业的情况都不尽相同,因而解决的办法和政策措施也不可能全一样,也就是说,没有统一的固定模式供普遍推广。各地、各企业只有结合当地企业的特点,制定出适合本地、本企业的思路和措施,对症下药,才能真正解决好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问题。

(二)解决国有企业过度负债问题主要应依靠企业自身的努力。从上海、柳州、青岛、“重钢”的经验来看,解决过度负债问题,主要应依靠企业自身的努力。因为作为债务方的企业,逃债、赖债、避债,或是躺在国家怀里等救济是完全没有出路的。消极地对待债务问题,只能使企业在困难的泥沼中越陷越深,债务越滚越大,最终使企业面临破产倒闭的命运。一些地区和企业的实践告诉我们,只要国有企业立足于改革,眼睛向内,苦练内功,走主要靠自我补充、自我造血的新路,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就一定能摆脱困境。只有采取进取的态度,不等、不靠、不要,通过加强内部管理,转换经营机制,搞活资金存量和增量,减少产品库存积压和资金拖欠,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才能增强企业的偿债能力,从而使过高的负债率降下来。

(三)解决国有企业过度负债问题必须依靠政府的协调指导和财政、银行的支持配合。上海等地的实践都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政府的协调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通过充分调查研究,对那些产品有市场、有发展前景和潜力、管理水平较高、技术装备较好的国有企业进行适当支持,是这些企业摆脱沉重债务负担并取得成效的重要条件。地方财政则在诸如拨补或调节资本金、所得税返还或降低所得税率、发行地方债券、减免企业欠缴的税利、国有资产分红所得在一定期限内留给企业用于发展、对确无还贷能力的地方拨改贷项目豁免本息、加速增提折旧、将产权转让和资产变现收入全部留归企业以及建立企业发展基金等方面,都可以充分发挥作用。至于作为债权方的银行的充分体谅和帮助,则可以使贷改投、债权转股权、挂帐停息、冲销呆帐准备金这些理论上的探索变成实践。一些成功的经验已经证明:只要政府、部门、企业、银行本着协作、互谅的精神,多方努力,相互配合,企业债务就不会是解不开的死结。

(四)解决国有企业过度负债问题应重在建立企业增加资本金的新机制。企业发展过程中没有补充资本金或是在建立企业时资本金比例过低,甚至完全没有资本金,是造成企业过度负债的重要原因之一。没有资本金,企业的生存、发展就会面临许多困难。解决国有企业过度负债问题重点应该放在建立企业增加资本金的新机制上,而不是简单地抹掉企业的历史债务负担,简单地甩包袱。如果只是简单地抹掉债务,而没有建立增加资本金的机制,那么过一个时期就必然又会出现新的债务,资产负债率还是降不下来。一旦企业能够比较自觉地注意处理好积累与分配的关系,不盲目增加工资和扩大消费基金,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企业用自有资金补充资本金的机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就有可能降低,自我发展的能力也必然会增强。但资本金的比例应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发展的阶段、经营的需要合理确定。

(五)各种配套改革是实现企业债务重组的重要条件。债务重组必须和政企关系、企业家制度、企业内部结构、投资体制、金融体制等方面的改革配套进行,必须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结合起来,必须与企业的改组、改制、改造结合起来。例如在政企关系上,除了要转变政府职能外,还必须从政资分开,建立国有资产运营体系入手,成立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探索委托授权经营的路子。在改组、改制、改造方面必须加大企业破产兼并的力度,同时要进行一系列改革。在债务重组过程中必然会伴随企业的破产兼并,从而分流出较多的富余人员,并将一些原来由企业主办的社会事业等包袱卸掉。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帮助企业分离办社会的职能,搞好安置职工再就业工程。企业追求资产增值应该与企业办社会的职能分开,要从过去的多重目标集中到效益目标上来。只有这些配套改革取得成效,才能不断改善国有企业的宏观经济环境,最终使国有企业达到增资减债的目的。

标签:;  ;  ;  ;  ;  ;  ;  ;  ;  

解决国有企业过度负债问题的实践与启示_资产负债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