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培育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论文_朱方达,李卫星,邵宏康

论培育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论文_朱方达,李卫星,邵宏康

武警警官学院 四川 成都 610213

摘 要: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取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源泉。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核心竞争力尚未形成, 急需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概念入手, 介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内容, 提出培育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对策及管理方略, 以应付拥有强大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公司的严峻挑战。

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竞争优势;核心技术能力;核心竞争力管理

一、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理论

核心竞争力是伴随着知识经济而产生的一个新的概念,是传统意义上竞争概念的深化与发展。

(1)核心竞争力的定义

关于核心竞争力的定义,许多专家、学者都做了大量研究,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一种能力或技能,是企业通过不断积累学习而得来的。从整体上来讲,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长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形成竞争优势、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期取得主动并可持续发展的竞争能力[2]。核心竞争力有别于一般的企业竞争力,它是处于核心地位,影响企业全局的竞争力。按照Prahalad和Hamel在进一步描述核心竞争力时所提出的一个非常形象的“树型”理论,企业像是一棵大树,树干与主枝是核心产品,分枝是业务单元,企业的最终产品是果实,最终服务是叶子,而提供养分、维系生命、稳固树身的根就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实质就是蕴涵于企业核心产品内部的知识和能力的集合。

(2)核心竞争力的要素

1)人才资产。指群体技能、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领导能力、企业管理技能等,所有这些体现在企业员工身上的才能构成了人才资产[3]。这是核心竞争力得以形成的基础。核心竞争力只有通过企业员工的学习和创新才能获得。因此,企业的人才资产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2)知识资产。核心竞争力属于知识的范畴,是企业组织中长期累积形成的特殊知识,知识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包括企业的技术能力(特别是核心技术)、研究开发能力、知识产权保护、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等,企业的知识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得以形成的关键。3)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与基石,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无形因素。它通过影响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体现在企业经营决策和管理实践中。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助于形成科学、合理、完善的管理模式,可以将有限的资源有效地组织协调起来,发挥企业的整体优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1)传统文化及落后观念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尽管近年来中国企业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甚至崛起了诸如海尔的“产业报国,追求卓越”、春兰的先进“管理矩阵”和深圳华为公司的《华为基本法》等先进的企业理念。但是传统的社会文化及落后的经营观念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些企业。

(2)产权不清挫伤企业经营者培育和提升其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性。到目前为止真正意义上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建立,中国大部分企业包括国有企业,乡镇企业和合伙制企业,其产权仍然未界定清楚,因此,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企业经营者即使努力提高本企业的核心经竞争力,也提高了企业的效率,却得不到应得的既得利益,更得不到由此而产生的预期收益。

(3)企业的R&D投入相对较小,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国际上一些知名企业都是通过不断地投入开发,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其核心经竞争力,以实现快速发展。而中国企业受长期的计划经济的影响,使得企业还没有完全成为R&D的投资主体,企业对R&D投入不够重视而且比重偏低,导致技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难以形成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

(4)我国企业家的素质平均水平不高。多数企业经营者没有接受全面系统的工商管理培训,对一些新观念、方法、技能还不够成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企业推进创新观念与措施。另外,企业家的自满,停滞不前也是制约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一个关键因素。

(5)企业缺乏高水平的人才。目前我国企业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市场开发、管理和运作方面的人员,这是制约核心竞争力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企业不注重人才的积累和储备,在需要的时候临时招聘,使得公司的发展大打折扣;一些企业的经营者对人才资源的教育培训、开发和管理不够重视,对人才这一特殊的资源增值、保值意识薄弱;在使用人才上论资排辈,学非所用,用非所学,造成了人才闲置和浪费,导致人才缺乏工作积极性,极大地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策略

首先是规范和实际相结合。要具备核心竞争力,必须要有目标,当然终极目标是创建世界一流企业。反过来,没核心竞争力定成不了世界一流企业。因此核心竞争力是有其特定的内涵和规范,要严格遵照规范来做。但一流企业并不是天生的,也是经过十几年甚至是几代人的努力才形成的。因此目标应该是一步一步看得见做得到的,企业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自己所处的经济环境、所具备的制度条件等,如果一味好高骛远,目标不切实际,就会忽略已经形成的积累。只有不断提炼已有的东西、在此基础上不断渐进地提升,才能锻造出无法与之抗衡的竞争能力,最终跻身于一流企业。其次要把现实和发展结合起来。注重已经形成的能力,注重实际并不意味着满足现状。提炼、发展核心竞争力为的是保持企业的常胜不败,因此重要的是在于未来,所以要从发展的意义上认识核心竞争力。既有的核心竞争力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持续意义上核心竞争力,如果一直固守着今天的竞争优势,不做到与时俱进,那么今天的优势就可能成为明天的劣势。最后,推进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与改革发展结合起来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核心竞争力本身就包含制度创新能力。企业应该按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求,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治理结构,健全运行机制,这样才能有效地创造出良好的条件,推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四、结束语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要想始终赢得竞争,其需要获得的资源要素不止我们提到的这些。但是相对来说,这几大竞争资源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企业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要实现这些要素的协调配合。通过这些要素的共同作用,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进而来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汪家新.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中国营销传播网,2010-06-04

[2] 鲁开垠等.核心竞争力:企业永续制胜之路.经济日报出版社,68

[3] 鲁开垠等.核心竞争力:企业永续制胜之路.经济日报出版社,69

论文作者:朱方达,李卫星,邵宏康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10月总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9

标签:;  ;  ;  ;  ;  ;  ;  ;  

论培育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论文_朱方达,李卫星,邵宏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