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癌症患者疼痛与生活质量研究

中国癌症患者疼痛与生活质量研究

张俊茹[1]2012年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价方法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美国癌症协会2010报告称癌症已成为全球头号“经济杀手”,同时也很可能在最近几年成为人类最主要的死亡原因。鉴于癌症较难治愈,治疗癌症的主要目的应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非治愈。因此仅用治愈率来评价治疗效果并不全面和准确。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逐渐成为医学领域生活质量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癌症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对生活质量的测评国内外多采用WHOQOL-100、FACT-G、EORTCQLQ-C30等量表,国内较为常用的也是翻译上述三种量表直接使用,使用效果不佳。由于文化和国情的差异,编制适合于我国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某医院癌症患者103名、直系亲属10名和临床医生1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关键事件访谈法和专家法提取生活质量的有关条目并进行因素归纳,然后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形成我国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模型,最后形成了《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并验证了一致性信度、内容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通过对某医院105名癌症患者进行调查,建立了初步的常模标准;最后对某医院的96名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和4轮德尔菲专家法讨论,最后建立了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模型,包括躯体状况、心理状况、社会功能和家庭状况4个维度,共39个条目。2.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表明:(1)新编量表4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在0.739-0.911之间,说明本量表一致性信度较高;(2)经心理学、医学专家对量表的分析后,认为该量表编制合理,内容完善,适合实际临床应用,内容效度较好;(3)以WHOQOL-100和EORTC QLQ-C30作为效标,对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进行效标关联效度验证,结果显示新编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与各效标维度有显著相关,表明量表有较高的效标关联效度。3.本研究初步建立了临床用常模:(1)总分高于166.30为高生活质量组,111.48-166.30为中生活质量组,低于111.48为低生活质量组,得分越低,生活质量越低;(2)躯体状况的常模为高于31.32为高生活质量组,19.32~31.32为中生活质量组,低于19.32为低生活质量组,得分越低,躯体症状越重;(3)心理状况常模为高于66.68为高生活质量组,44.26-66.68为中生活质量组,低于44.26为低生活质量组,得分越低,心理状况越差;(4)社会功能常模为高于34.88为高生活质量组,22.54-34.88为中生活质量组,低于22.54为低生活质量组,得分越低,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等影响越大;(5)家庭状况常模为高于38.86为高生活质量组,19.92-38.86为中生活质量组,低于19.92为低生活质量组,分数越低,与家庭有关的,如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越不和谐。4.经研究发现,癌症患者生活质量与性别、婚姻状况和是否手术没有显著的关系,而与年龄和文化程度有显著的关系,年龄越大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越高,文化程度越高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李金花[2]2012年在《止痛药结合认知干预对癌症疼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癌症疼痛患者实施认知干预措施,并评价其生活质量,探讨认知干预措施与癌症疼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在某院的7个肿瘤内科随机抽取4个病区,将4个病区随机分为2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个病区,将对照组符合研究标准的57例癌症疼痛病人在入院后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及癌痛管理方法;试验组符合研究标准的48例癌症疼痛病人入院后除按照常规护理措施及癌痛管理方法外,还给予认知干预,连续10天。入院后第10天,采用孙燕院士等提出的评估癌症病人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的12项指标,测量癌症疼痛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使用自编癌痛治疗认知度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止痛药的顾虑和止痛治疗依从性的调查。以t检验、卡方检验等方法分析比较两组癌痛患者对使用止痛药的顾虑、服用止痛药的依从性、癌痛控制效果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1)用卡方检验对试验组和对照组肿瘤病人使用止痛药顾虑情况进行比较,x2=15.813,p=0.00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肿瘤病人使用止痛药的顾虑情况有差异,其中使用止痛药没有顾虑病人占总病人数的41.58%,试验组使用止痛药没有顾虑的病人百分比(54.17%)要高于对照组(31.58%)。(2)用卡方检验对试验组和对照组肿瘤病人服用止痛药方式情况进行比较,x2=8.697,p=0.00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肿瘤病人服用止痛药方式情况有差异,试验组遵医嘱按时按量使用人数百分比(70.83%)要高于对照组(42.11%)。(3)入院第10天试验组轻度疼痛的病人有35人,占试验组总病人数的72.92%,中度疼痛的病人有9人,占18.75%,重度疼痛的病人有4人,占8.33%。对照组中,轻度疼痛的病人有28人,占试验组总病人数的49.12%,中度疼痛的病人有22人,占38.60%,重度疼痛的病人有7人,占12.28%。用秩和检验对试验组和对照组肿瘤病人入院第10天疼痛情况进行比较,p=0.02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肿瘤病人入院第10天的疼痛有差异。(4)干预前试验组肿瘤病人生活质量评分平均为40.23分,对照组病人评分平均为38.65分,用t检验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癌症疼痛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分析,t=0.509,p=0.616,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试验组肿瘤病人生活质量评分平均为46.21分,对照组病人评分平均为41.28分,用t检验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癌症疼痛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分析,t=3.85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病人的生活质量的评分不同,试验组癌症疼痛病人生活质量评分要高于对照组。结论:对癌症疼痛患者及家属实施认知教育、发放癌痛知识宣传手册、病人床头张贴综合疼痛评估图等认知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对使用止痛药的顾虑,提高对止痛治疗的依从性及癌症疼痛控制效果,改善癌症疼痛病人的生活质量。

李强[3]2012年在《规范药物管理对癌痛治疗的临床和社会价值探讨》文中指出控制癌痛的药物管理是药事管理的课题之一;癌症患者所有症状中最严重的症状是疼痛。如何有效控制癌痛,探索最科学,最有效,最合理,最规范的镇痛药物应用和药物管理方法,最大限度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和基础研究中特别是药事管理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课题研究分三部探讨规范药事管理,规范,合理用药对癌痛治疗的临床,经济和社会价值。1.探讨癌症疼痛患者镇痛药物在合理,规范的管理下使用,有效镇痛对其癌症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生理和精神的影响,对208例癌症患者癌痛有效和无效止痛的精神症状包括抑郁、焦虑、失眠和自杀倾向,生理包括体重、食欲、体力等相关指标观察;结果表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量化分析镇痛前观察组评分均值为8.4±2.5,对照组为8.5±3.1,镇痛后观察组评分均值为2.8±1.7,对照组评分均值为7..8±3.6;观察组体重增加70.8%,体重不变11.2%,体重减轻18.1%;对照组体重增加18.8%,体重不变25.0%,体重下降56.2%,食欲改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60.4%和14.1%;乏力缓解分别有28.1%和4.7%;生活质量的评分镇痛前观察组评分均值为30.6±7.9,对照组评分均值为31.2±11.4,镇痛后观察组为46.5±10.6,对照组评分均值为34.7±15.4;抑郁状态镇痛治疗前所有患者中33.7%表现抑郁,镇痛治疗后仅23.5%表现为抑郁症状,观察组镇痛前和镇痛后分别有20.8%和9.7%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镇痛治疗前所有患者中24.0%有焦虑症状,镇痛后仅13.9%有焦虑症状,镇痛前后观察组有22.9%和9.4%表现为焦虑症状,对照组镇痛前后分别有28.1%和25.0%表现为焦虑症状;睡眠状况的影响所有患者19.2%睡眠改善,其中观察组36.1%,对照组12.5%,有效止痛对体重、食欲、体力及缓解抑郁、焦虑、睡眠障碍均改善;两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提出癌症患者应用止痛药物是一项特殊的药事管理内容。2.采用国内多中心临床调研,探讨分析目前国内对癌症患者镇痛药物治疗应用管理的现状,研究通过调研分析国内5家肿瘤诊治中心癌症患者对镇痛治疗所采用的方案及效果,结果,规范应用镇痛(三阶梯,定时,定量)仅占调查病例的29.5%;与非规范镇痛治疗(病人主观意愿为用药依据)占70.5%。并对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药物用量和费用等情况进行对照研究,应用规范治疗总有效率达97.6%,非规范治疗总有效率为81.7%;两组显著有效率为89.2%和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费用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规范治疗方案能更有效的缓解癌症疼痛。提出癌痛控制最佳药物管理方案。3.建立了胰腺癌腹膜后转移的裸鼠癌痛动物模型,模拟胰腺癌患者腹膜后神经转移引起癌痛的晚期病变状态,动物模型建立后,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以镇痛药物,另一组为对照组,观察积极和有效的癌痛控制对动物食欲、体重、肿瘤生长、生存时间的影响;证实积极的癌痛控制能明显改善动物食欲,保持或增加体重,对肿瘤生长有抑制作用,延长平均生存时间。本课题采用临床对照和动物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证实了癌症患者癌痛控制及规范合理用药管理的社会价值和临床价值,提出了针对癌症疼痛用药的药事管理的特殊性和管理策略。

刘高明[4]2012年在《某肿瘤医院护士癌痛专科护理培训效果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主要针对某肿瘤医院护士进行癌痛专科护理培训,探索此种培训对肿瘤医院护士癌痛护理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效果,为提高癌痛专科护理质量和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方法,对肿瘤医院护士进行一个月的癌痛专科护理培训,分别于培训前与培训结束后,应用相同的问卷调查来评价护士癌痛护理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改变。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K中心聚类分析、单因素分析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次调查人数为120人,培训前后实际接受调查人数各120人,有效应答率100%。培训前,护士对癌痛专科护理知识整体知晓率为62.4%,培训后达到9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培训态度上,“认为参加培训意义重大”由培训前91.7%提高到培训后100%,“将培训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信心”也由培训前93.3%提高到培训后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关于癌痛管理的行为,培训前69人(57.5%)能向患者宣教如何止痛,培训后提高到109人(90.8%);培训前36人(30%)能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癌痛管理知识为患者缓解癌痛提供帮助,培训后82人(68.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对癌痛认知情况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癌痛专科护理知识认知与所在科室(P=0.106)及职务(P=0.061)无关,与年龄、工作年限、最高学历、职称、是否有疼痛培训经历均有关,P值均小于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和是否有过疼痛培训经历与癌痛认知程度有关。结论:通过对某肿瘤医院护士进行癌痛专科护理培训,癌痛护理知识、态度和行为产生了显著的变化,将有力提升癌痛护理质量和水平,此种培训意义重大、行之有效。

田萍[5]2017年在《癌痛规范化管理对患者和家属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治疗过程中家属的作用》文中指出目的:通过问卷调查方式,研究癌痛规范化管理后患者和家属生活质量变化,并且探讨家属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治疗疗效及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随机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确诊为癌症且满足纳入标准患者及家属,共94例。所有患者接受常规抗肿瘤治疗及癌痛规范化管理,在进行癌痛规范化管理前给予患者欧洲癌症研究与组织生命质量核心量表(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air,EORTC QLQ-C30)进行初次调查评估;癌痛规范化管理后再次行EORTC QLQ-C30量表进行调查评估。患者家属在患者治疗前后调查评估同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WHOQOL-BREF)进行调查评估。然后采用t检验或校正t检验、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患者和家属生活质量变化,以及观察在有无家属鼓励支持情况下患者的治疗疗效及生活质量是否不同。结果:(1)患者接受癌痛规范化管理后总体健康状态评分升高(3.11±1.08 vs5.2±0.88,P<0.001),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升高(3.13±1.25 vs 5.40±0.98,P<0.001)。(2)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均有好转(P<0.001)。(3)本研究将情绪功能的各项具体分析,经治疗后患者紧张情绪较前减少(2.34±0.93 vs 1.66±0.68,P<0.001),焦虑情绪较前减少(2.49±0.88 vs 1.69±0.75,P<0.001),患者动怒情绪较前减少(2.58±0.84 vs1.50±0.71,P<0.001),消极情绪较前减少(2.67±0.83 vs 1.63±0.76,P<0.001)。(4)癌痛对患者日常活动的影响减少(3.16±0.69 vs 2.40±0.99,P<0.001)。疲倦感较前减少(3.16±0.69 vs 2.40±0.99,P<0.001),恶心呕吐症状较前减轻(2.28±0.83 vs 1.46±0.50,P<0.001),失眠症状较前好转(2.90±0.87 vs 1.41±0.65,P<0.001),食欲较前好转(2.81±0.79 vs 1.65±0.81,P<0.001)。(5)患者癌痛控制后,家属生活质量评分升高(58.02±1.25vs75.54±9.98,P<0.001),及健康状态评分升高(3.20±0.88vs3.40±0.70,P<0.001)。(6)患者疼痛对家属日常生活的影响较前减小(3.87±1.04 vs 2.21±1.03,P<0.001)。家属参加休闲活动的机会较前增多(2.03±1.08 vs 2.49±0.93,P<0.05)。家属睡眠质量较前提高(3.13±1.25vs 4.22±1.13,P<0.001)。家属食欲较前好转(2.63±0.96 vs 3.41±0.82,P<0.001)。(7)患者家属消极情绪较前减少(2.84±1.22 vs 2.24±0.88,P<0.001)。安全感较前有提高(2.76±0.88 vs 3.23±0.75,P<0.001)。家属在生活乐趣、生活意义、生活精力、集中注意力4个方面的评分都较前升高(P<0.001)。(8)患者家属的行动能力、做事能力、工作能力、自我评价评分较前升高(P<0.05),但是其人际关系评分没有明显变化(P>0.05)。(9)癌痛管理后鼓励组中没有癌痛患者占46%,疼痛程度有一点占51%,在无鼓励组中对应比例分别为11%、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鼓励组的患者疼痛程度与无鼓励组患者疼痛程度有差异(P<0.001)。鼓励组的患者生活质量与无鼓励组患者生活质量有差异(P<0.001)。结论:(1)经癌痛规范化管理后,患者总体健康状态有改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一般症状等方面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2)经癌痛规范化管理后,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健康状态、心理状态、精神状态及自我认知方面较前均有改善。(3)家属在患者治疗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鼓励支持患者的病例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优于对患者缺少鼓励支持病例组。

胡夏菊[6]2010年在《北京市三甲医院住院癌症患者的疼痛控制结局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提出背景:疼痛控制结局是评价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国内缺乏相关的研究,本研究旨在对住院癌症患者的疼痛控制结局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医疗护理干预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研究目的:(1)描述北京市三甲医院住院癌症患者疼痛控制结局的现状;(2)识别影响北京市三甲医院住院癌症患者疼痛控制结局的因素。研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5家三甲医院671名癌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疼痛控制结局采用美国疼痛协会病人结局问卷修订量表进行测量,包括疼痛程度(1-10)、疼痛对患者的影响程度(1-10)、疼痛控制满意度(1-6)和疼痛信念(0-5)四个方面;可能对疼痛控制结局有影响的因素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设病历资料核查表、自设的疼痛控制服务和疼痛治疗因素调查表、美国疼痛协会病人结局问卷修订量表和疼痛治疗指数(PMI)表进行评定,并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筛选出对疼痛控制结局四个方面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结果:(1)住院癌症患者疼痛控制结局的现状为:过去24小时内最剧烈疼痛程度得分为5.75±1.80分;疼痛对患者的影响程度平均得分为3.99±1.62分;患者对疼痛处理结果的满意度平均得分为3.91±0.90分;疼痛信念平均得分为2.52±0.76分。(2)影响住院癌症患者疼痛控制结局四个方面的主要因素为:疼痛缓解程度、疼痛未缓解时是否换用其他止痛药、等待止痛药的时间、疼痛治疗指数、癌症分期、止痛药类型是影响过去24小时内最剧烈疼痛程度的因素,解释总变异的19.6%;目前治疗方式、疼痛未缓解时是否换用其他止痛药、用药方法、疼痛评估记录、等待止痛药的时间是影响疼痛对患者影响程度的因素,解释总变异的8.9%;疼痛缓解程度、疼痛未缓解时是否换用其他止痛药、护士对患者疼痛的关注程度、患者的疾病知情程度、等待止痛药的时间、生活区域、疼痛治疗指数、护士态度、患者对疼痛知识了解情况是影响患者对疼痛处理结果满意度的因素,解释总变异的22.7%;疼痛时间、疼痛缓解程度、患者年龄、等待止痛药的时间、患者性别、医生对患者疼痛的关注程度是影响疼痛信念的因素,解释总变异的12.9%。结论:(1)研究表明癌症患者的疼痛控制结局四个方面的现状不尽相同,疼痛对患者的影响程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患者对疼痛处理结果较满意;但是患者过去24小时内最剧烈疼痛程度仍处于中度水平,未达到疼痛控制在轻度水平的目标,患者疼痛信念亦较差。(2)疼痛控制结局四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各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一般资料:年龄(人口学资料)、癌症分期(临床资料)等;②疼痛控制服务因素:等待止痛药的时间、护士态度等;③疼痛治疗因素:疼痛缓解程度、疼痛治疗指数等。建议医护人员关注癌症患者的疼痛,规范其治疗,加强健康教育和个性化疼痛控制服务,从而降低疼痛程度、减轻疼痛对患者的影响、纠正患者对于疼痛管理的错误认识和提高患者的疼痛控制满意度。

王静[7]2016年在《叙述、形塑与纾解:末期癌症患者的疼痛研究—身体社会学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癌症作为一种高危和多发疾病,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和挑战。患癌作为一个负性生活事件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影响和打击。癌症,尤其是末期癌症,以其不可逆的发展特点摧毁和改变一个人的生活。对于末期癌症患者来说,经历了积极治疗的无效和内心的苦痛挣扎之后,为了缓解身心的痛苦,一部分人选择来到临终关怀病房接受舒缓疗护服务。疼痛和不适作为大部分末期癌症患者主要的身体症状,给他们的临终生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导致了大部分癌末患者处于非本真的存在状态。临终关怀服务以减轻病人的疼痛为重点,旨在为病人创造一个舒适、安宁的临终生活,因此,全面认识疼痛成为临终关怀服务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以L医院临终关怀病房为研究地点,将临终关怀病房中的末期癌症患者(4位)、医护人员(8位)和社工及志愿者(6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参与式观察和文献分析等方法收集研究资料,旨在呈现末期癌症患者真实的疼痛体验和痛苦生活。同时,以身体社会学为理论分析工具,对作为身体“体现”的活生生的疼痛现象进行了深入剖析。全文以癌末患者诉说的疼痛体验-形塑疼痛的力量-纾解疼痛的方法为写作思路,阐释了末期癌症患者经历的疼痛体验和生活状态。在疼痛的叙述方面,主要从癌末患者的生理感受和心理感知两个方面阐述了病人的身心体验,进而分析了疼痛对病人的生理功能、心理和情绪、生命态度和生活空间的影响。在疼痛的形塑方面,重点分析了空间、关系和文化对疼痛的形塑作用,及由此导致的病人疼痛感受的不同。然后研究回归到疼痛的纾解上面,从医护人员、社工和癌末患者等主体对疼痛关注点的差异来阐述在疼痛的治疗和介入中存在的不足,并从社会工作专业的角度出发提出多主体团队合作、加强宣传和倡导、引入辅助性治疗方法等纾解疼痛的建议,以此呼吁各相关方加强对疼痛的关注和重视,推动临终关怀实务工作的深入,努力为癌末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临终生活。

马玲[8]2006年在《乳腺癌患者疼痛、相关症状与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1.了解乳腺癌患者疼痛感受、生活质量状况及相关症状的发生情况。 2.分析乳腺癌患者疼痛和生活质量的相关关系。 3.分析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方法: 横断面调查设计,论证强度三级。采用三份量表:①中国人癌症疼痛评估工具(Chinese Cancer Pain Assessment Tool,CCPAT)②记忆症状评估量表(Memorial Symptom Asssessment Scale,MSAS)③生活质量调查问卷(第三版)[EORTIC QLQ-C30(Version 3)]对20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运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推断分别采用两样本的t检验,分析两组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疼痛评分的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用于分析乳腺癌患者疼痛、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与整体生活质量的相关关系;多元逐步回归用于分析影响乳腺癌患者整体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结果:200例患者中疼痛者84例,非疼痛者116例。 1.两组患者疼痛感受和生活质量状况的比较:疼痛组乳腺癌患者疼痛评分高于非疼痛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非疼痛组患者在生活质量的躯体功能领域、角色功能领域和社会功能领域的评分高于疼痛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生活质

唐倩[9]2013年在《冰虫止痛膏外用辅助治疗局部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癌痛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WHO提出并推广三阶梯止痛方案后,癌痛的治疗已有较大进步,但由于政策法规、社会历史因素等原因,癌痛的控制仍不理想。阿片类药物是治疗中重度癌痛的首选,但此类药物副作用明显,患者及一些临床医师也对阿片类药物存在“成瘾”的认识误区,制约了阿片类药物的使用。中医外治法临床运用广泛,用于止痛治疗也收到较好疗效。中药外敷是最常用的外治止痛法,通过体表直接给药,止痛作用迅速,并且没有明显的全身毒副作用。癌痛的病理类型复杂,而中药外敷更适合于躯体痛这类有固定痛处的患者。近年来针对中医外治癌性疼痛已有较多的临床报道,但部分缺少科学严谨的试验设计和理论基础。我们以“毒损络脉”为理论基础,以“活血解毒通络”为治疗法则,组成冰虫止痛膏外用辅助治疗局部癌痛,收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研究目的]获得冰虫止痛膏外敷辅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数据,为活血解毒通络法治疗癌痛提供客观依据,丰富三阶梯止痛治疗的内容,进一步扩展中医外治法治疗癌痛的理论内涵。[研究方法]采用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随机分组前所有患者均给予第一阶段治疗(阿片类止痛药物滴定1-3天后转换为阿片类缓释制剂),然后进行第二阶段治疗,治疗组加用冰虫止痛膏外敷,对照组加用安慰膏剂外敷,出现爆发痛时予即释吗啡对症处理,并根据疼痛强度及时调整缓释阿片类药物剂量。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强度评分、疼痛缓解率、止痛药物剂量、爆发痛情况、疼痛影响评分、生活质量、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研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0例患者,剔除3例,进入统计学分析的治疗组共39例,对照组共38例。1疼痛强度改善方面:①第一阶段治疗后,治疗组NRS疼痛强度评分降低(5.08±1.33),对照组降低(5.21±0.99),经统计学分析,两组NRS评分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931);②第二阶段治疗后,治疗组NRS评分进一步下降,并且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治疗组NRS评分降低(0.90±0.85),对照组降低(0.39±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2疼痛缓解率方面(CR+PR):①完成第一、二阶段治疗后,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为84.62%,对照组为73.68%,治疗组较对照组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7);②治疗组中度疼痛患者的疼痛缓解率为90.91%,重度疼痛为82.14%,中度癌痛患者的缓解率较重度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5);③治疗组12例骨转移疼痛患者疼痛缓解率为83.33%,对照组14例骨转移疼痛患者疼痛缓解率为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3止痛药物用量方面:①将第二阶段治疗结束后的长效阿片类药物剂量,与第一阶段治疗后的剂量相比,治疗组减少(4.10±12.08)mg,对照组增加(2.11±7.41)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②治疗组基础阿片类药物减量患者20例(51.28%),对照组减量7例(7.89%),两组减量患者的比例有统计学差异(P<0.001);③在治疗组中,中度癌痛患者基础阿片类药物减量例数为9例(81.81%),重度癌痛减量的为11例(32.29%),中度癌痛较重度癌痛患者基础阿片类药物用量更容易减量,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7)4控制爆发痛方面:在第二阶段治疗期间,治疗组出现爆发痛(1.59±].70)次,对照组出现(3.00±1.82)次,治疗组爆发痛出现次数较对照组少,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5疼痛影响评分方面:两组患者完成第一、第二阶段治疗后,治疗组疼痛影响评分为(20.13±10.29),对照组为(25.37±12.39),与治疗前疼痛影响评分进行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多,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6生活质量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KP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7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方面:①治疗结束后所有病例均未见因本临床研究用药引起的心率、血压、呼吸及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的异常变化;②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大致相同,均为阿片类止痛药物常见不良反应,治疗组便秘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③局部外用膏药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均为贴敷处皮肤发红的1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51%,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07)。[研究结论]1中重度癌性躯体痛患者,在有效的阿片类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冰虫止痛膏可进一步减轻疼痛,疼痛缓解率为84.62%,还可减少爆发痛发作次数。2骨转移癌痛患者,冰虫止痛膏辅助阿片类药物可明显提高疼痛缓解率,较单纯使用阿片类药物更能有效控制癌痛。3中重度癌性躯体痛患者,使用冰虫止痛膏可减少基础阿片类药物的用量,中度疼痛患者较重度更容易减量。4中重度癌性躯体痛患者,使用冰虫止痛膏辅助治疗癌痛可明显降低疼痛影响评分,减轻疼痛对患者造成的负面影响。5冰虫止痛膏外用无全身毒副作用,局部使用安全有效,因可以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因大量使用阿片类药物造成的便秘。

乔惠[10]2012年在《无痛病房开展及疼痛专科护士培训对癌性疼痛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这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创伤,常常会使患者出现精神紧张、焦虑、恐惧等诸多负性因素,这些消极的心理因素和精神刺激,常给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带来一系列负性效应。希波克拉底曾说过“能治疗疼痛者为神医”;“闸门控制学说”创始人Melzack和Wall指出:“疼痛问题是头等重要的诸多问题,几乎没有什么问题像解除疼痛和痛苦那样值得人们去奋斗了。”由此可见解决疼痛问题在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必要性。癌性疼痛一般是指由肿瘤直接引起的疼痛。肿瘤侵犯或压迫神经根、神经干、神经丛或神经;侵犯脑和脊髓;侵犯骨膜或骨骼;侵犯实质性脏器及空腔性脏器;侵犯或堵塞脉管系统;肿瘤引起局部坏死、溃疡、炎症等;在上述情况下均可导致严重的疼痛。在肿瘤治疗过程中所引起的疼痛,也被认为是癌性疼痛。癌性疼痛是造成癌晚期患者主要痛苦的原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天至少有550万癌症患者遭受疼痛的折磨,50%的中期癌症患者伴有疼痛,晚期癌症患者中有70%-90%会经历疼痛,其中30%-45%为严重疼痛。癌性疼痛在肿瘤患者漫长的治疗过程中产生重大的影响。目前全球每年因为癌症而死亡的人数为630万,全世界每200个家庭中就有1个癌症患者,每5个死亡病例中就有1个死于癌症。我国卫生部的统计显示,中国每年癌症新发病例为220万,每年死于癌症的人数超过150万,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身患癌症、面对死亡,对于患者及其家庭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还需经历放化疗的痛苦、对于死亡的恐惧以及巨大的经济压力,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近30年来,生命质量研究成为国际性研究热点,尤其是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研究成为医学领域生命质量研究的主流。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U. 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简称FDA)已经明确规定将生命质量作为抗癌新药评价的必须项目之一,极大地推动了医学界对癌症患者生命质量的研究进程。因此,缓解癌症患者的症状是现代医学的重要课题,而疼痛是癌症最主要的症状之一,也是影响患者生命质量(QOL)的主要因素,以最大可能缓解疼痛,提高患者QOL是癌症患者护理的主要目标之一。卫生部于2011年开始全国推行开展肿瘤规范化治疗病房(无痛示范病房)。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内科是我省及全国有名的肿瘤专科,其治疗理念和技术方法先进。2011年根据卫生部文件精神,在更好地开展创优服务的同时响应国家开展无痛示范病房工作的要求,于2011年4月开始全面展开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活动,2011年8月开始南方医院肿瘤内科正式挂牌成为肿瘤科无痛示范病房。研究目的1.通过本研究了解护士接受疼痛专科培训后对疼痛控制的认知及态度。2.了解肿瘤患者在接受疼痛专科护理后生命质量是否有改善。3.研究正确的疼痛控制对肿瘤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为生命质量测定所划的六大范围,结合现有文献资料,选取肿瘤内科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疼痛专科护士培训为基础,对开展无痛病房模式及疼痛专科护理后住院患者进行生命质量的调查研究。针对疼痛控制对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的影响选择相应问卷进行调查,分析出疼痛控制与癌症患者生命质量之间的关系。1.调查对象1.1对护士的调查选取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内科三区在职护士9名,均参加疼痛专科护士培训。1.2对患者的调查在肿瘤内科住院的癌症患者,年龄18岁以上,存在疼痛,预计生存期在3个月以上,能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依从性好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调查采用问卷形式进行,由专人负责向调查对象讲解本次调查的目的、意义。患者入院当天和出院当天给其发放生命质量调查表,由专人发放、指导,待患者填写完毕当场收回。符合调查条件的病例共101例。2.调查时间2.1在护理人员进行疼痛专科护士培训之前对护理人员发放护理人员的疼痛知识和态度问卷A,培训结束后发放护理人员的疼痛知识和态度问卷B,调查时间为2011年7-8月。2.2对肿瘤患者在入院时和出院时进行生命质量问卷调查(FACT-G量表)和满意度调查。时间为:2012年1月-2012年7月。3.调查方法3.1采用“护理人员的疼痛知识和态度问卷”对肿瘤病房护士接受疼痛专科护士短期培训的前后进行调查,了解护士对疼痛管理知识的了解情况和态度。计分方法:客观性问卷条目,护士回答正确者计1分,未回答或回答不正确者计0分,总分15分。3.2对每月癌性疼痛的出院患者随机抽取10例左右发放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获得患者满意度评价,并与2010年同期患者平均满意度进行比较。3.3癌痛患者入院当天及出院当天发放FACT-G量表,患者填完后及时回收。4.统计学处理: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l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护士培训前后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患者入院及出院FACT-G量表的指标信度评价采用Cronbach's α,入院前后患者满意度评价的比较、2011年与2012年的患者平均住院日的比较均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显著性水平a=0.05。结果1.护士对疼痛管理的知识的增加及态度提高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实施后,护士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考核得分(12.63±1.06)分,较参加疼痛专科护士培训前(9.37±2.20)分有明显提高,经配对t检验,t=3.776,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患者住院期间生命质量较前有所提高患者入院及出院FACT-G量表的指标信度评价采用Cronbach's α,若a>0.6,说明量表各维度(身体状况、家庭状况、情绪状况、工作状况)的条目一致性较好。从表6中可以看出,患者入院及出院FACT-G量表的四个维度的一致性系数α均>0.6,则其条目较好反应所在维度。由于各条目较好地反应各维度,故以每一维度的所有条目的平均分作为该维度的评分,比较患者入院及出院的每一维度评分的差别,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表7,结果显示,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各维度均有改善,其中患者出院时的身体状况评分显著高于入院前(t=5.280,p=0.000)。3.患者满意度提高发放患者满意度调查表101份,回收101份.患者满意度由2011年的90%上升至96.6%。4.患者平均住院日缩短2011年1-7月,195例患者平均住院日(13.05±2.22)天,2012年1-7月,565例患者平均住院日(6.95±1.42)天,两组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t=44.195,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无痛病房的建立,是卫生部开展“三好一满意”及“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方医院肿瘤内科通过开展无痛病房,通过安排护士参加疼痛专科护士培训增加了肿瘤科护士疼痛管理知识,转变了肿瘤科护士对疼痛处理态度,提高了肿瘤科护士素质,提升了护理人员帮助患者面对及正确处理疼痛的能力。2.疼痛作为肿瘤患者最主要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医疗活动的进行。疼痛专科护士能通过对肿瘤患者疼痛的评估,与医生合作,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增进肿瘤患者的舒适感,提高生命质量,同时为肿瘤患者及家属提供正确的疼痛的宣教,解除患者及家属的疑虑。最大程度体现对肿瘤患者的人文关怀。3.通过开展无痛流程,护士在患者入院时就开始对患者进行疼痛的宣教及有效的进行疼痛控制,并在出院后提供随访服务,这些举措,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在本研究中,患者的满意度较开展模式前有着明显的提升。4.通过对肿瘤患者疼痛的理想控制,能成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让患者回家疗养,提高医院的床位周转率。根据与2011年同期肿瘤患者比较,平均住院日有明显的缩短,床位周转率也有提升。平均住院日的缩短使患者的直接和间接费用减少,同时让医院在实现资源成本最小化的同时,达到医院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无痛病房的开展对于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延长其生存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调查,疼痛专科护士培训后护士对疼痛知识的掌握及对疼痛控制的态度评分较参加培训之前有所提高。另一方面,通过疼痛专科护士对患者疼痛的护理及疼痛的宣教,提高了患者自己对疼痛的控制能力,提高了患者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价方法的构建[D]. 张俊茹. 第四军医大学. 2012

[2]. 止痛药结合认知干预对癌症疼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D]. 李金花. 中南大学. 2012

[3]. 规范药物管理对癌痛治疗的临床和社会价值探讨[D]. 李强. 天津大学. 2012

[4]. 某肿瘤医院护士癌痛专科护理培训效果研究[D]. 刘高明. 中南大学. 2012

[5]. 癌痛规范化管理对患者和家属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治疗过程中家属的作用[D]. 田萍. 遵义医学院. 2017

[6]. 北京市三甲医院住院癌症患者的疼痛控制结局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 胡夏菊.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0

[7]. 叙述、形塑与纾解:末期癌症患者的疼痛研究—身体社会学的视角[D]. 王静. 华东理工大学. 2016

[8]. 乳腺癌患者疼痛、相关症状与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D]. 马玲. 四川大学. 2006

[9]. 冰虫止痛膏外用辅助治疗局部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D]. 唐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10]. 无痛病房开展及疼痛专科护士培训对癌性疼痛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D]. 乔惠. 南方医科大学. 2012

标签:;  ;  ;  ;  ;  ;  ;  

中国癌症患者疼痛与生活质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